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923966阅读:来源:国知局
11与二发光层21材料相同;
[0098]S4,在第一发光层11和第二发光层21之上形成顶电极14,同一发光区域的第一区 域1和第二区域2共用同一底电极10,共用同一顶电极14。
[0099] 其中,上述流程所采用的形成工艺例如可包括;沉积、瓣射等成膜工艺和刻蚀等构 图工艺。
[0100] W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考虑到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色偏和 视角色偏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W使得同一发光区域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 光电特性不同。一方面使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光的开启电压不同,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 区域在正常发光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从而进行互相补偿,改善其所在发光区域的亮度 色片;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微共振腔长不同,使得视角色偏(在正视和侧 视时观看所产生的颜色差异)降低。
[0101]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W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102]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W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发光区域,其中,每个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 二区域中设置有底电极和顶电极,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共用同一底电极,共用 同一顶电极, 在同一发光区域的所述底电极和所述顶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分 别设置有相同材料的发光层, 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 极之间分别设置有光电特性调整层,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光电特性调整层与所述第二区域中 的光电特性调整层不相同,或者 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之间,或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 之间设置有光电特性调整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 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区域与所述至少一个 第二子区域间隔分布。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N个环形第一子区 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N-I个环形第二子区域以及一个圆形第二子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N个环形第一子区域和所述N-I个环形第二子区域逐层套设在所述圆形第 二子区域之外,且所述N个环形第一子区域和所述N-I个环形第二子区域间隔设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 的发光层靠近底电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空穴注入层, 其中,所述圆形第二子区域中的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底电极相接触,所述环 形第一子区域中的空穴注入层以及所述环形第二子区域中的空穴注入层与相应的光电特 性调整层相接触。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中的空穴注入层和 所述第二子区域中的空穴注入层为一体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为像素, 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分别包括多个串联的子发光层。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为子像 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其中,每个像素包括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 所述蓝色子像素和所述白色子像素。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为子像 素,所述子像素为白色子像素,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其中,每个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 素和所述白色子像素。9.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 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像素定义层,用于界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第一区域的 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之间分别设置有光电 特性调整层,则每个所述光电特性调整层的厚度不相等,和/或材料不同,和/或通过不同 工艺制成。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特性调整层 的材料为透明半导体薄膜或透明导电薄膜。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第一区域的 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之间分别设置有光电 特性调整层,则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光电特性调整层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光电特性调整层厚 25nm至 40nm, 若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极之间,或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底电 极之间设置有光电特性调整层,则所述光电特性调整层的厚度为25nm至40nm。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开口 率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开口率之比,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开启电压和第二区域的开启电压之差 相对应。14.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15. -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多个发光区域,每个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其中,形成每个发光区域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底电极; 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底电极之上形成所述第一区域的光电特性调整层,在所述第二区域 的底电极之上形成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电特性调整层,所述第一区域的光电特性调整层与所 述第二区域的光电特性调整层不相同, 或者,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底电极之上形成所述第一区域的光电特性调整层,或在所述 第二区域的底电极之上形成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电特性调整层;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形成发光层,同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层 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材料相同; 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层之上形成顶电极,其中,同一发光 区域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共用同一底电极,共用同一顶电极。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每个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设置有底电极和顶电极,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共用同一底电极和同一顶电极,在同一发光区域的底电极和顶电极之间,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分别设置有相同材料的发光层,在第一区域的发光层和底电极之间,以及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和底电极之间分别设置有光电特性调整层,第一区域中的光电特性调整层与第二区域中的光电特性调整层不相同,或者在第一区域的发光层和底电极之间,或第二区域的发光层和底电极之间设置有光电特性调整层。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改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色偏和视角色偏问题。
【IPC分类】H01L27/32, H01L51/52, H01L51/56
【公开号】CN104900684
【申请号】CN201510324123
【发明人】许名宏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