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对准工艺制备的半导体功率器件以及更加可靠的电接触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599245阅读:来源:国知局
去除器件顶面和宽沟槽119”上的第二多晶硅层135,但保留较薄的有源沟槽119-1上方的第二多晶硅135,如图f5D所示。利用上述剩余的步骤,制备如图5E所示的MOSFET器件100’ ’,MOSFET器件100’ ’与器件100类似。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利用带角度的植入,制备本体区140。然而,宽沟槽119’’在其顶部区域并不含有第二多晶硅135,这使得可以形成从源极金属190-S到宽沟槽119’ ’底部的第一多晶硅125的屏蔽接触180-S1。
[0069]注意,制备如图2-5所示的本发明的上述结构时,仅只需要三个掩膜一一沟槽掩膜、接触掩膜以及金属掩膜。
[0070]图6A至6D表示用于在半导体衬底105上同时制备与MOSFET器件集成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工艺步骤的一系列剖面图。图6A表示首先部分制备如图3J所示的MOSFET器件的制备工艺。部分形成的有源栅极沟槽119-1位于剖面的左侧。回刻第二多晶硅层,保留有源沟槽119-1上方的第二多晶硅135。在图6B中,使用肖特基掩膜138,然后通过类似于图3K所示的工艺,制备本体区140和145以及源极区150,由于肖特基掩膜138,因此这时它们处于一个堆栈式图案中。在图6C中,除去肖特基掩膜138,进行图3L至3N所示的工艺步骤,制备栅极硅化物155、氧化物插头160,并且回刻硅表面,使P+区145裸露出来。除去源极150的顶面部分。肖特基区139位于堆栈式本体区140和145之间的N-外延区110/115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全面的浅P或N植入,调整P-本体区140之间的肖特基区域139处的肖特基高度。如果肖特基区域139处的掺杂浓度已经非常合适,那么就不需要进行植入。在图6D中,通过沉积一个金属层以及硅化工艺,在肖特基二极管上方形成硅化层165,进行图30所示的工艺,其中肖特基二极管形成在N-外延层110 (或N-外延层115,如果有的话)顶部的肖特基区域139中,堆栈式P-本体140和P+本体接触145区域包围着N-外延层110。堆栈式P-本体区作为结型势皇肖特基(JBS)的结型势皇,可提高反向闭锁性能。它们也可以作为合并PN-肖特基(MPS)的PN结二极管。从邻近的栅极电极135 (其位置如图7中的栅极硅化物155所示),还有M0S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嵌挟效应。图7表示与图6D所示的肖特基二极管集成的MOSFET器件的顶视图。该集成的肖特基二极管是与MOSFET同时制备在同一衬底上的,其肖特基区域139中的肖特基二极管带有周围的堆栈式本体区140、145作为结型势皇/PN 二极管。为了清晰,图中没有表示出硅化物层165,但是硅化物层165覆盖了半导体衬底,包括源极区150、本体区140、145以及外延层115的肖特基区域139。肖特基掩膜138的轮廓如图中虚线所示。所示的沟槽栅极穿过整个视图(尽管为了清晰,图中没有表示出氧化物插头160),沟槽栅极包括硅化物栅极接触层155和栅极氧化物132。源极区150和P本体区140以及P+本体接触区145形成在除了肖特基掩膜138阻挡的地方以外的沟槽栅极之间。所形成的N+源极区150沿除了肖特基掩膜138阻挡的地方以外的沟槽侧壁。图6D的剖面图取自图7中沿线A-A。作为示例,在第一维度上,在本体区140之间,肖特基区域139的宽度W1的范围约在1至3微米之间,允许反向闭锁时JBS挟断,在垂直于第一维度的第二维度上,在栅极沟槽119之间,其宽度W2的范围约在0.8至2微米之间,允许反向闭锁时M0S挟断。
[0071]图8A至8F表示用于在同一半导体衬底105上同时制备与MOSFET器件集成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可选工艺步骤的一系列剖面图。图8A表示制备工艺从部分制备图31所示的MOSFET器件开始。在图8A-1中,利用CMP工艺,使用肖特基掩膜138’,除去半导体衬底顶面上方的第二多晶硅层135。由于掩膜技术的局限性,可以设计肖特基掩膜138’,使它与周围的沟槽119部分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肖特基掩膜138’,可以选用P本体和P+本体接触植入工艺,肖特基掩膜138’覆盖着顶面部分一一在这些视图中,这种植入可以稍后进行。在图8B中,进行类似于图3J所示的多晶硅回刻工艺,使裸露的第二多晶硅135凹陷。在图8C中,进行类似于图3K所示的工艺,在没有被肖特基掩膜138’覆盖的区域中,制备本体区140和145以及源极区150。在图8D中,除去肖特基掩膜138’,并进行类似于如图3L所示的相同工艺一一制备氮化硅层,然后刻蚀掉,以便沿裸露的沟槽侧壁形成垫片152。然后沉积一个钛层,并进行高温操作,以制备硅化物栅极接触155,并利用刻蚀工艺,除去未反应的金属,从而保留第二多晶硅层135上方的硅化物栅极接触155。在图8E中,除去垫片152,沉积氧化层160,然后利用CMP工艺平整化,以便将氧化层160的顶部抛光至硅表面。可以进行附加的氧化物刻蚀,确保硅表面裸露出来。然后,进行硅刻蚀,使如图8E所示的P+本体接触区145裸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植入,调整裸露的外延层115/110的肖特基区域139中的肖特基势皇高度。在图8F中,通过沉积一种适宜的金属层,并利用硅化工艺,进行类似于图30所示的工艺,在裸露的硅材料上制备硅化物层165,作为带有N-层115的肖特基二极管。硅化物源极/本体接触也可以由硅化物层165制成。图9表示图8F所示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布局结构的顶视图。为了清晰,该图中没有表示出硅化物155和165,以及顶部金属或氧化层。肖特基二极管形成在肖特基区域139中,在栅极沟槽之间的裸露外延层115的排列中。要注意,第二多晶硅135与有源区中其他的第二多晶硅绝缘,因此它并没有连接到栅极电势;取而代之的是,它可以通过接触(图中没有表示出)连接到源极金属上。宽沟槽119’’与图5A-5E中所示的类似,连接到肖特基结构内的栅极沟槽上,并且像图5E所示地那样,为源极金属到沟槽底部的第一多晶硅125的连接流出空间。虚线表示肖特基掩膜138’的轮廓。IPD 130位于宽沟槽119’’的中间处,说明宽沟槽中并没有第二多晶硅125,从而可以接触到下面的第二多晶硅125。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这个宽沟槽119’’可以向外延伸,与标准的栅极沟槽相连,使肖特基周围的第一多晶硅125处于源极电势,但肖特基周围的第二多晶硅仍然处于源极电势,而不是栅极。这种肖特基结构类似于一个岛,可以位于源极金属下面的任何地方。
[0072]与图2-5所示的基础结构相比,上述与肖特基二极管集成的SGT MOSFET可以仅仅使用一个额外的掩膜,总共仅需使用四个掩膜:沟槽掩膜、肖特基掩膜、接触掩膜以及金属掩膜。
[0073]图10A至10E表示用于在半导体衬底105上,同时制备与MOSFET器件集成的静电放电(ESD)保护二极管的工艺步骤的一系列剖面图。图10A表示制备工艺从部分制备MOSFET器件开始,除了图10A中的第二多晶硅135原位掺杂到P-型多晶硅135-P以外,其他与图31所示的类似。在图10A-1中,在部分ESD沟槽119-E上方,使用第一 ESD掩膜141,植入N-型离子,并扩散到第二多晶硅层135-P未反应的部分中,以便形成N-型多晶硅层135-N。P-型多晶硅层135-P仍然留在第一 ESD掩膜141保护的区域中。通常,栅极沟槽119-1可以位于ESD沟槽119-E附近,并且仅含有N-型第二多晶硅135-N,而ESD 119-E沟槽含有135-P和135-N,这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在图10B中,除去第一 ESD掩膜141,回刻第二多晶硅层(即P-型多晶硅层135-P以及N-型多晶硅层135-N),或背部平整化到硅表面。然后,进行P-本体植入,形成P-本体区140。P-本体植入并不足以克服在N-型多晶硅区135-N中的N-型掺杂。在图10C中,进一步回刻多晶硅层135-P和135-N,以便凹向硅顶面以下。在图10D中,利用第二 ESD掩膜142作为P+/N+闭锁掩膜,进行植入工艺,植入包括(可选)带角度的P植入,用于调节阈值电压Vt,低能P+植入,以制备本体接触区145,以及带角度的低能源极植入,以形成N型源极区150。沟槽119-E被第二 ESD掩膜142覆盖的区域保留P-型多晶硅135-P。在图10E中,除去光之抗蚀剂掩膜142 ;在上述图3M至30所述的相同步骤中,制备氧化物插头160和源极/本体硅化物165,以制成如图10E所示的器件,对应图30所示的结构。然而,在这个ESD实施例中,最好不要制备栅极硅化物155,以避免ESD 二极管区域短接在一起,下文将做详细介绍。因此,ESD保护二极管是利用ESD沟槽中P掺杂多晶硅135-P和N-掺杂多晶硅135-N之间的多个PN结制成的。这在图11A和11B所示的透视图和顶视图中有更详细的描述。
[0074]图11A-11B表示图10E所示的ESD保护电路的透视图和顶视图,ESD保护电路包括N-型多晶硅135-N和P-型多晶硅135-P,以便在ESD沟槽内制成背对背的齐纳二极管。虚线表示第一和第二 ESD掩膜的轮廓141和142,它们几乎覆盖相同的区域。在该实施例中,并不用栅极硅化物155,以避免将P-型多晶硅135-P和N-型多晶硅135-N区域短接在一起。ESD沟槽119-E可以位于有源栅极沟槽119-1附近。ESD结构的一个末端连接到源极电势,另一个末端连接到栅极电势,从而沟槽栅极至源极ESD 二极管。
[0075]图12A表示位于MOSFET器件内的ESD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在ESD沟槽119-E中,P和N型多晶硅135-P和135-N沟槽背对背二极管。ESD沟槽在两个末端处,连接到规则的栅极沟槽119-1上。可以在每个ESD沟槽119-E的中间N-型多晶硅135-N处制备源极接触180-S2,以便将它连接到源极金属。如图11B所示的ESD结构镜射在源极接触180-S2的两边,使背对背齐纳二极管从源极接触180-S2处的源极电势,延伸到标准的栅极沟槽119-1的多晶硅135-N上,多晶硅135-N处于栅极电势。
[0076]图12B表示具有源极(S)、栅极(G)以及漏极(D)垫的MOSFET器件的等效电路图,其中栅极至源极ESD 二极管195形成在栅极和源极之间。
[0077]制备上述带有ESD保护电路的M0SFET,在图2-5所示的基本工艺上方,仅仅需要两个额外的掩膜,总共需要五个掩膜:沟槽掩膜、第一 ESD掩膜、第二 ESD掩膜、接触掩膜以及金属掩膜。
[0078]图13A-13H表示制备本发明所述的SGT的一种可选方法的剖面图。这些视图与图3非常相似,但是在初始的沟槽刻蚀时并不使用硬掩膜,以遮蔽稍后的源极植入工艺。在图13A中,其步骤与图3B所示的相同,利用光之抗蚀剂掩膜(图中没有表示出),制备氧化物的硬掩膜117’’和氮化物118’’并形成图案。氧化物117’’和氮化物118’’用于制备沟槽119,沟槽119包括有源沟槽119-1和宽沟槽119’。图13B对应图3E’ -2,在图13B中,底部电极层125 (例如多晶硅)沉积在沟槽中。然后添加0N0 (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层
126、127、128。图13Β与图3Ε’-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3Β中,从图13Α的沟槽刻蚀而来的硬掩膜氧化物117’’和氮化物118’’仍然保留。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