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185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 防止绝缘电缆线被雷击断的防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如10KV或20kV电压等级的配电架空线路大都采用绝缘架空导线。 为防止雷电击断架空绝缘导线,CN1481057A所公开的"用于防止架空绝缘导线 雷击断线的耐弧穿刺金具",是采用穿刺线夹、接地引弧电极、耐弧电极和绝缘 罩,穿刺线夹穿破绝缘导线的绝缘层使穿刺线夹与导线电连接,耐弧电极与穿 刺线夹电连接,绝缘罩固定在穿刺线夹的外面用于绝缘和限弧,接地引弧电极 安装在线路绝缘子的接地端电连接,使得雷电发生时,穿刺线夹与接地引弧电 极之间放电,使续流工频电弧移动至耐弧电极上烧灼,保护架空绝缘导线免于 烧断。该种结构的耐弧穿刺金具在雷击时通过接地引弧电极与耐弧电极之间的 放电距离进行放电,由于耐弧电极是安装在穿刺线夹上,而接地引弧电极又安 装在线路绝缘子上, 一方面,安装施工均为高空作业,由于不能保证穿刺线夹 上的耐弧电极与线路绝缘子上的接地引弧电极之间的引弧间距,尤其雷电天气 风雨会使架空绝缘导线晃动,而改变引弧间距,故降低了防雷保护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常利用引弧金属棒和接地引弧金属棒来改变引弧距离,但这 样做却不能增加爬电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超高压的情况,容易导 致绝缘体被击穿,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弓I弧间距的防雷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耐弧绝缘子和穿剌线夹,耐弧绝缘子的高压端与绝缘导线 相连,穿刺线夹穿透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并与其内部的导电体相连接,上述耐弧 绝缘子的接地端与绝缘体相连接,绝缘体的另一端与穿刺线夹相连接;绝缘体 为可伸縮的绝缘拉杆,在绝缘拉杆的两端设有具有引弧间距A的引弧金属棒和 接地引弧金属棒,引弧金属棒与穿刺线夹相连,接地引弧金属棒与耐弧绝缘子 的接地端相连;且在绝缘体上设有至少两个伞群。
在绝缘体上设有六个伞群。
上述的绝缘体通过横单和紧固件连接在耐弧绝缘子的接地端。 上述的穿刺线夹通过导线与引弧金属棒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耐弧绝缘子的接地端连接一个绝 缘体,绝缘体上连接有引弧金属棒和接地引弧金属棒,接地引弧金属棒与耐弧 绝缘子的接地端电连接,引弧金属棒与穿刺线夹相连,因此雷击时,能将雷击 电弧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架空绝缘导线经穿刺线夹转移至引弧金属棒上,击 穿引弧间距引发电弧,通过耐弧绝缘子的接地端接大地,从而保护架空绝缘导 线和耐弧绝缘子不受损伤。引弧间距由安装在绝缘体上的引弧金属棒及接地引 弧金属棒之间的引弧间距决定的,由于不会受其它外力的影响,而保证引弧的 可靠性。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体为可伸縮的绝缘拉杆,且在绝缘拉杆 上设有多个伞群,这样就能增加爬电距离,在超高压的情况下,不易击穿绝缘 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耐弧绝缘子3和穿剌线夹2,耐弧绝缘子3的 高压端与绝缘导线1相连,穿刺线夹2穿透绝缘导线1的绝缘层并与其内部的 导电体相连接。
上述耐弧绝缘子3的接地端通过横单8和紧固件与绝缘体7相连接,绝缘 体7的两端设有具有引弧间距A的引弧金属棒4和接地引弧金属棒5,引弧金属 棒4通过导线9与穿刺线夹2相连,接地引弧金属棒5与耐弧绝缘子3的接地 端相连,这可以将雷击时过电压从绝缘导线1引至引弧金属棒4,而引弧金属棒 4和接地引弧金属棒5之间具有引弧间距A,该引弧间距A控制在20—200腿之 间,将电弧能量击穿引弧间距A引发电弧,通过耐弧绝缘子3的接地端接入大 地,保护绝缘导线1和耐弧绝缘子3不受损伤。
为减少绝缘体7的体积,且增加爬电距离,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体7为可 伸縮的绝缘拉杆,上述的绝缘拉杆采用管径大小不同的两个套管相互配合而成, 小管径的套管在大管径的套管中活动,其在大管径的套管中设有限位装置。上 述的绝缘拉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另外,在绝缘体7上设有 至少两个伞群6,伞群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可自行设定。在本实用新型的绝 缘体7上设有六个伞群6,如图1所示。这样,调整绝缘拉杆的轴向长度,不仅 可以调整引弧间距A,还可以调整其爬电距离,这样,即使在超高压的情况下, 也不易击穿绝缘体7。
当绝缘导线1在遭受雷击时,雷电过电压经绝缘导线1、穿刺线夹2至引弧 金属棒4,绝缘导线1上的雷击过电压击穿引弧间距A引发电弧,并通过耐弧绝缘子3的接地端引至大地,将雷击电弧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绝缘导线1上转
移,保护了绝缘导线l不受损伤。
权利要求1、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它包括耐弧绝缘子(3)和穿刺线夹(2),所述耐弧绝缘子(3)的高压端与绝缘导线(1)相连,所述的穿刺线夹(2)穿透绝缘导线(1)的绝缘层并与其内部的导电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弧绝缘子(3)的接地端与绝缘体(7)相连接,绝缘体(7)的另一端与穿刺线夹(2)相连接;所述的绝缘体(7)为可伸缩的绝缘拉杆,在绝缘拉杆的两端设有具有引弧间距A的引弧金属棒(4)和接地引弧金属棒(5),所述的引弧金属棒(4)与穿刺线夹(2)相连,所述的接地引弧金属棒(5)与耐弧绝缘子(3)的接地端相连;且在绝缘体(7)上设有至少两个伞群(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绝缘 体(7)上设有六个伞群(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 (7)通过横单(8)和紧固件连接在耐弧绝缘子(3)的接地端。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线 夹(2)通过导线(9)与引弧金属棒(4)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它包括耐弧绝缘子和穿刺线夹,耐弧绝缘子的高压端与绝缘导线相连,穿刺线夹穿透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并与其内部的导电体相连接,耐弧绝缘子的接地端与绝缘体相连接,绝缘体的另一端与穿刺线夹相连接;绝缘体为可伸缩的绝缘拉杆,在绝缘拉杆的两端设有具有引弧间距A的引弧金属棒和接地引弧金属棒,引弧金属棒与穿刺线夹相连,接地引弧金属棒与耐弧绝缘子的接地端相连;且在绝缘体上设有至少两个伞群。本实用新型绝缘体为可伸缩的绝缘拉杆,且在绝缘拉杆上设有多个伞群,这样就能增加爬电距离,在超高压的情况下,不易击穿绝缘体。
文档编号H02G13/00GK201298720SQ200820221569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9日
发明者孙全德, 王文华, 王春生, 植 裴, 郑瑞晨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