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24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组装过程中,需要通过绕线机将铜线卷绕于定子铁芯,在卷绕时需要调整定子铁芯的方向。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以往的技术中,定子铁芯的方向调整操作较为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该绕线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定子铁芯调整为规定的方向,提供给定子铁芯保持夹具,从而能够向定子铁芯进行正确的绕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绕线装置,该绕线装置具有:定子铁芯供给部,其提供定子铁芯;判断部,其对从该定子铁芯供给部提供的该定子铁芯的姿势进行判断;调整部,其根据该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将该定子铁芯的姿势调整为规定姿势;绕线机,其具有保持具有该规定姿势的该定子铁芯的定子铁芯保持夹具,并且,该绕线机将铜线卷绕于该定子铁芯;以及搬运部,其将调整后的该定子铁芯提供给该绕线机的该定子铁芯保持夹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定子铁芯调整为规定的方向,提供给定子铁芯保持夹具,从而能够向定子铁芯进行正确的绕线。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绕线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绕线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绕线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绕线。图1和图2是该绕线装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时的构成示意图,图3是图1中以虚线圈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绕线装置10具有:定子铁芯供给部11,判断部(未示出),调整部(未示出),绕线机14,以及搬运部15。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供给部11提供定子铁芯12;判断部对从该定子铁芯供给部提供的定子铁芯12的姿势进行判断;调整部根据该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将定子铁芯12的姿势调整为规定姿势;搬运部15将调整后的定子铁芯12提供给绕线机14的定子铁芯保持夹具141;绕线机14具有保持具有该规定姿势的定子铁芯12的定子铁芯保持夹具141,并且,绕线机14将铜线卷绕于定子铁芯12。

通过本实施例,根据对定子铁芯12的姿势的判断结果,自动地将定子铁芯12调整为规定姿势,由此,能够快速、准确地使调整后的定子铁芯12满足规定方向的要求,并且,将调整后的定子铁芯12提供给定子铁芯保持夹具141,绕线机14能够向定子铁芯12进行正确的绕线。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部可以具有第一判断部,用于对定子铁芯12的第一姿势进行判断。此外,调整部也可以具有第一调整部,用于根据第一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调整定子铁芯12的姿势。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部还可以具有第二判断部,用于对定子铁芯12的第二姿势进行判断,第二姿势是与第一姿势不同的姿势。此外,调整部也可以具有第二调整部,用于根据第二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调整定子铁芯12的姿势。

这样,通过分别使用不同的判断部,能够对定子铁芯12的多种姿势进行判断。此外,通过分别使用不同的调整部,能够自动调整定子铁芯的多种姿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姿势可以是周向姿势。

当第一判断部判断为定子铁芯12的第一姿势不是第一规定姿势时,第一调整部可以旋转定子铁芯12以调整该定子铁芯的周向位置。也就是说,当定子铁芯12的周向位置与定子铁芯保持夹具141所对应的标准周向位置不一致时,对定子铁芯12的周向位置进行调整,其中,该标准周向位置可以是预先规定的标准周向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姿势可以是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关系对应的姿势。

当第二判断部判断为定子铁芯的第二姿势不是第二规定姿势时,第二调整部对定子铁芯进行上下方向上的反转。也就是说,当定子铁芯12的上下表面的位置与规定的标准上下位置不一致时,对定子铁芯的上下表面进行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部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只要其能够对定子铁芯12的姿势进行判断即可。该调整部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其他部件设置为一体。例如,调整部可与判断部设置为一体,也可以与定子铁芯供给部11设置为一体,或者,还可以与搬运部15设置为一体。此外,该调整部中的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可设置为一体,也可设置为彼此独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判断部和/或第二判断部可利用摄像部来实现,例如第一判断部和/或第二判断部通过对定子铁芯12进行拍摄,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判断定子铁芯12的第一姿势和/或第二姿势。此外,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判断部和/或第二判断部可以由激光探测器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部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只要其能够调整定子铁芯12的姿势即可。该调整部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其他部件设置为一体。此外,第一调整部、第二调整部可设置为一体,也可设置为彼此独立,并且,第一调整部和/或第二调整部可与其他部件设置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部、第二调整部例如可通过把持部、驱动部等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装置10的各部件可经由控制部(未示出)进行统一控制。

以下将示例性地说明实现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10的一种具体方式,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图1-3所示的绕线装置10中,第一判断部用于判断定子铁芯12的周向姿势,即第一姿势,第二判断部用于判断定子铁芯12的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关系对应的姿势,即第二姿势,第一判断部和第二判断部均与搬运部15设置为一体;第一调整部用于根据第一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调整周向姿势,其与搬运部15设置为一体,第二调整部13用于根据第二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调整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关系对应的姿势,其独立设置。

在该绕线装置10中,对定子铁芯12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

定子铁芯供给部11提供定子铁芯12,搬运部15以及与搬运部15一体设置的第一判断部、第二判断部移动至定子铁芯12的正上方,第一判断部、第二判断部对定子铁芯12的图像进行拍摄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是否分别为第一规定姿势和第二规定姿势。在第二姿势不是第二规定姿势时,第二调整部13通过把持部(未示出)对定子铁芯12进行把持,并对其上下表面进行反转;在第一姿势不是第一规定姿势时,搬运部15下降至定子铁芯12的位置,通过把持部(未示出)对定子铁芯12进行把持,并利用驱动部(未示出)对其把持部以及定子铁芯12进行周向上的旋转,以将定子铁芯12的周向位置调整为规定的标准周向位置。

在对定子铁芯12进行了调整的情况下,绕线装置10可通过搬运部15直接将调整后的定子铁芯12提供给定子铁芯保持夹具141进行绕线。

然而,此时绕线装置10也可通过第一判断部、第二判断部对定子铁芯12的姿势再次进行判断,如果判断结果为已满足第一规定姿势和第二规定姿势,则搬运部15将定子铁芯12提供给定子铁芯保持夹具141进行绕线,如果判断结果为仍不满足第一规定姿势或第二规定姿势,则再次进行调整,直到判断结果为满足第一规定姿势和第二规定姿势为止。这样,通过对调整后的定子铁芯12进行重复判断和/或调整,能够获得更高的调整精度。

通过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定子铁芯调整为规定的方向,提供给定子铁芯保持夹具,从而能够向定子铁芯进行正确的绕线。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然而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范围的所有改变、修改和等同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