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704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马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马达是用来将电能转换机械动能的部件,且大部分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机械电器中,例如:各式样的风扇,而目前的马达结构组成主要包含转子及定子等结构,因此外界环境的异物,如灰尘或水气,容易经由空隙进入马达的内侧,经过长期运行,造成马达内部结构生锈或损坏,特别是,居住在邻近海边的住户,水气中包含微量的盐分,马达结构更容易腐蚀,进而导致马达使用寿命下降等问题。

再者,目前的马达在运转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并会随之释放热能,热能会使马达内部的空气遇热,进而使体积膨胀,由于目前的马达内部空间为固定体积,因此马达只能保存固定体积的热空气,随之马达内部的空气质量会下降。

然而,当马达停止运转时,马达的温度下降,空气的体积随之缩小,此时马达壳外的空气容易夹带水气流入内部,容易导致马达内部结构腐锈,降低使用寿命下降。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马达,以扩充马达内侧的体积,使释放的热能于马达的内侧中能得到平衡,达到提升马达的使用寿命的功效,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升温时扩充内侧体积、保证空气容量、提高使用寿命的马达。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马达,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一个孔槽;

定子,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转子,转动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位于所述定子的一侧;以及

至少一个膨胀体,结合于至少一个所述孔槽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膨胀体呈膜状,至少一个所述膨胀体结合于至少一个所述孔槽的内缘或结合于至少一个所述孔槽的其中一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孔槽设有至少一个结合件,至少一个所述膨胀体与至少一个所述结合件为一体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结合件以黏贴方式固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孔槽的内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膨胀体设于至少一个所述结合件的内缘或设于至少一个所述结合件的其中一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封盖,每个所述封盖设有通孔,至少一个所述孔槽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封盖上,并设于所述通孔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膨胀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膨胀体对应结合于两个所述孔槽,两个所述孔槽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封盖上,并位于所述通孔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膨胀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膨胀体分别对应结合于四个所述孔槽,每两个所述孔槽设置于一个所述封盖上,并位于所述通孔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体的材质为橡胶、铝膜、乳胶、塑料、聚氯乙烯或聚乙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结合件由弹性体制成,所述弹性体由聚异物二烯、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或丁腈橡胶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孔槽为圆形或多边形。

上述技术方案具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整体结构简单,当马达高速运转时会释放热能,热能会使容置空间的空气遇热而膨胀,当容置空间的空气整体膨胀越大,使空气向外挤压膨胀体,进而增加容置空间的容量,使容置空间储存热空气的容量相对提升;若当马达停止运转时,容置空间的空气体积下降,空气容量也不会改变,以使马达壳外的气体无法进入容置空间,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盖与结合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两个孔槽设于其中一封盖上;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其中膨胀体膨胀储存热能;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二剖视图,其中每两个孔槽分别设于两个封盖上;

其中:

10-本体;

11-外壳;

111-散热片;

12-封盖;

13-容置空间;

14-通孔;

15-孔槽;

16-膨胀体;

17-结合件;

20-定子;

30-转子;

31-转轴;

32-导磁件;

40-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马达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其包括本体10、定子20及转子30,定子20及转子30分别设于本体10的内侧,其中,定子20用来驱动转子30旋转作动。

本体10,其包括外壳11,及设于外壳11两侧的两个封盖12,如图2所示,两个封盖12通过多个螺丝40锁固于外壳11两侧。外壳11表面设有多个散热片111,各散热片111为彼此横向间隔设置,用于增加外壳11表面积,以提升散热的效果,本体10具有容置空间13,其中,容置空间13由外壳11与两个封盖12围设而成,容置空间13用来容设定子20及转子30,两个封盖12的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14,且其中一个封盖12设置连通于容置空间13的至少一个孔槽15,其中,孔槽15为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且孔槽15可依照马达的体型需求,进而设置孔槽15的数量及孔径大小。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孔槽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孔槽15设于其中一封盖12上,两个孔槽15为长条状,并呈弧形环设于通孔14的外缘,具体的,两个孔槽15对称位于其中一封盖12的顶、底两端;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孔槽15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孔槽15分别设于两个封盖12上,并各别位于通孔14的外缘处,其中,四个孔槽15可分别设置相同形状或不同形状。

一个孔槽15具有至少一个膨胀体16,其中,膨胀体16的数量对应于孔槽15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膨胀体16的数量为两个,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膨胀体16的数量为四个,而各膨胀体16呈膜状设置,且为弹性薄膜状,各膨胀体16结合于各孔槽15的内缘或各孔槽15的其中一侧面,膨胀体16的材质选自为橡胶、铝膜、乳胶、塑料、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该等材质皆具有弹性、防水、透气的功效,在转子30高速运转释放热能时,可使各膨胀体16收缩膨胀,进而提升容置空间13的体积。

并且,其中一封盖12具有至少一个结合件17,如图2至图4所示,结合件17的数量为两个,用于对应结合于两个孔槽15中,两个结合件17以黏贴方式结合于至少一个孔槽15的周围,且至少一个结合件17由弹性体制成,弹性体选自为聚异物二烯(天然橡胶)、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或丁腈橡胶(合成橡胶),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膨胀体16与两个结合件17为一体制成,且两个膨胀体16分别结合于结合件17的内侧中间处。

定子20,其设置于容置空间13中,在本实新型中,定子20以紧配合或锁固方式固设于本体10的内侧,定子20由硅钢片及线圈所组成,且定子20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驱动转子30旋转作动。

转子30,其设置于容置空间13中,转子30包含转轴31及导磁件32,导磁件32位于定子20的内侧,而转轴31设置于导磁件32中,转轴31的两端穿设于两个封盖12的通孔14,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子30经由导磁件32与定子20产生磁性相互作用,进而带动转轴31旋转。

如图5及图6所示,马达运转时会释放热能,热能会使容置空间13的空气形成热空气,并且空气体积会随温度上升而膨胀,若马达运转时间越长,容置空间13的热空气整体体积膨胀越大,使热空气向外挤压膨胀体16,其中,膨胀体16具有弹性膨胀的功能,因此热空气可使膨胀体16往封盖12的外侧方向挤压,使容置空间13相对提升10%至50%的体积,进而增加容置空间13的容量,此时容置空间13的空气能全面保留于容置空间13中,不会改变容置空间13的空气含量。

当马达停止运转时,容置空间13的空气体积会随温度降低而缩小,此时容置空间13的空气含量不变,且容置空间13的气压等于本体10外的气压,因此本体10外的气体无法透过通孔14进入容置空间13,因此可避免容置空间13中的转子30及定子20受到水气而损坏,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