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布线基板的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07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具有布线基板的电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布线基板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中,以往公知有一种使用布线基板进行定子侧的绕线与电路板之间的接线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一种结构:通过使形成于电路板的接线端压接于与绕线导通的接线端,从而使电路板和绕线接线。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这样一种结构:通过利用螺栓将与动力线连接器一体设置的基板主体和定子芯接合,从而使定子芯与接地管电连接,进行接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80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897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由于利用软钎焊作业来进行电路板与自定子引出的绕线的端部之间的接线,因此,接线作业花费了时间。另外,由于软钎焊为复杂的作业,因此,难以自动化。如此,以往的定子侧的绕线与电路板的端子之间的接线作业在作业的简单化、自动化的应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实用新型即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作业简单化、适用于自动化的布线基板的电动机。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布线基板(例如,后述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例如,后述的电动机100),该电动机的布线基板安装于卷绕了多个绕线(例如,后述的线圈4)的定子(例如,后述的定子1),其特征在于,该布线基板包括:整线构件(例如,后述的整线构件7),其以分别对多个所述绕线的端部(例如,后述的端部41)进行了整线的状态收容多个所述绕线的端部;以及电路板(例如,后述的电路板8),其具有多个端子(例如,后述的端子81),该多个端子与所述整线构件的收容了所述绕线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通过将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整线构件,从而使所述绕线的端部与所述端子压接,所述绕线和所述端子分别接线。

(2)可以是,根据(1)的实用新型,所述整线构件具有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槽部(例如,后述的槽部71),通过将所述绕线的端部配置于所述槽部的内侧,从而分别对多个所述绕线进行整线。

(3)可以是,根据(2)的实用新型,所述整线构件具有与所述槽部连通、并形成为能够收纳所述端子的凹状的端子收纳部(例如,后述的端子收纳部73)。

(4)可以是,根据(1)~(3)的实用新型,所述布线基板包括与所述多个端子电连接的连接器(例如,后述的动力线连接器6)。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作业简单化、适用于自动化的布线基板的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的设置动作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的设置动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的设置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的设置动作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子;3、定子芯;31、齿部;4、线圈(绕线);41、端部;5、布线基板;6、动力线连接器(连接器);7、整线构件;71、槽部;73、端子收纳部;8、电路板;81、端子;100、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对于定子芯设置布线基板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5的定子1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的分解立体图。

图1和图2所示的定子1为构成电动机100的构件。

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构成为包含定子芯3、线圈(绕线)4、布线基板5以及动力线连接器(连接器)6。

定子芯3通过层叠在电动机100的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孔部的多张钢板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定子芯3包括多个齿部31,该多个齿部31在孔部的周围向径向外侧突出。多个齿部31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在相邻的齿部31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连通的槽32。在定子芯3的各齿部31形成有线圈4。

在定子芯3的圆形形状的孔部的内侧以旋转自由的方式配置有未图示的转子。在定子芯3的上方配置有布线基板5和动力线连接器6,通过利用动力线连接器6向线圈4供给电力,使该转子旋转。

通过将穿过了定子芯3的槽32的导线在各齿部31卷绕规定次数而形成线圈4。线圈4的一侧的端部41以朝向定子芯3的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另外,线圈4的另一侧的端部(未图示)在定子芯3的下方与在圆周上空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另一线圈4的另一侧的端部接线。由此,能够在多个线圈4中的、规定的线圈4彼此之间进行通电。另外,卷绕而成的线圈4的除端部41以外的部分成为覆盖有绝缘体的状态。

布线基板5以使线圈4的端部41嵌入于布线基板5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于定子芯3上。布线基板5以对各端部41进行整线、并且向各端部41供给电力的方式与各端部41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5构成为包含整线构件7和电路板8。另外,在布线基板5的外周侧安装有动力线连接器6。

整线构件7构成为环状,在整线构件7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通孔。在整线构件7的通孔的周围的外周部的上表面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槽部71,该多个槽部7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厚度,并以放射状延伸。

另外,整线构件7在该槽部71的内周侧形成有能够供端部41的根部嵌入的缺口部72,并且,在槽部71的外周侧形成有能够收纳后述的电路板8的端子81的端子收纳部73。

另外,在整线构件7的外周设有能够供动力线连接器6的一部分嵌入的连接器设置部74。

整线构件7以使朝向上方延伸的线圈4的端部41的根部嵌入于整线构件7的缺口部72的方式配置于定子芯3上。整线构件7通过使线圈4的端部41位于槽部71的内侧,从而将端部41以放射状整线。整线构件7通过在端子收纳部73的内侧收纳电路板8的端子81,从而进行与上述槽部71连通的状态的端部41同该端子81之间的接线。

电路板8配置于整线构件7的上方。电路板8构成为中心形成有圆形的通孔的环状。在电路板8的下表面沿圆周方向以等间隔配置有与端部41相对应的数量的端子81。

电路板8通过将端子81收纳于端子收纳部73,从而使端子81与端部41电连接。另外,通过在电路板8的端子81上连接自后述的动力线连接器6延伸的导线63,从而自该端子81向线圈4供给电力。

在端子81的下表面设有嵌合凹部82,该嵌合凹部82能够供收纳于整线构件7的槽部71的状态的端部41嵌入。通过使线圈4的端部嵌入于嵌合凹部82,从而使电路板8的端子81和线圈4的端部41可靠地接线。

在电路板8的下表面,动力线连接器(连接器)6以能够嵌入于整线构件7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动力线连接器6的外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动力线的三个输入部61、和用于与接地连接的接地部62。另外,在动力线连接器6的内侧面具备有导线63。导线63与各端子81电连接。在三个输入部61分别连接有动力线,该动力线供给来自三相电源交流装置的交流电流。

以下参照图3~图6说明具有以上的各结构的定子1的制造工序。图3~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5的设置动作的图。

首先,如图3、图4所示,在齿部31卷绕线圈4,并且,自上方在使端部41朝向上方的状态的定子芯3上安装整线构件7。通过将整线构件7安装于定子芯3,而成为端部41的根部嵌合于整线构件7的缺口部72的状态。

接着,如图5所示,以缺口部72为支点,将各线圈4的端部41朝向外周侧弯折。由此,将各端部41收纳于整线构件7的槽部71的内侧。将端部41整线为放射状。

接着,如图6所示,以使动力线连接器6嵌入于整线构件7的连接器设置部74的方式,自整线构件7的上方设置电路板8。由此,将设于电路板8的下方的端子81收纳于各端子收纳部73,并且,使端子81的嵌合凹部82与各个端部41压接。利用该压接,端子81与线圈4接线。通过如上所述地在定子芯3的线圈4上安装布线基板5,从而进行布线。

然后,通过在该定子1的内侧配置未图示的转子,从而制造电动机100。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1)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设为具有以下构件的结构:整线构件7,其以对多个线圈4的端部41分别进行了整线的状态收纳多个线圈4的端部41;以及电路板8,其具有多个端子81,该多个端子81与整线构件7的收纳了线圈4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通过将电路板8安装于整线构件7,从而使线圈4的端部41与端子81压接,线圈4和端子81分别接线。

在这样的布线基板5中,首先,将各线圈4的端部41收纳于整线构件7的槽部71。然后,通过使各端部81收纳于各端子收纳部73,从而使多个端子81与端部41压接。更详细而言,使端子81的嵌合凹部82与端部41接线。

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能够利用整线构件7设于定子芯3上的设置作业、端部41收纳于槽部71的收纳作业、在收纳后的整线构件7上设置电路板8的作业来进行线圈4的布线。其结果,不需要像以往那样花费时间的软钎焊作业,能够一并地将多个线圈4与电路板8的端子81接线,能够使布线的作业简单化,能够有效地缩短作业时间。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还能够省略以往的结构那样的包覆层去除工序,能够更佳地进行布线作业。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适合于自动化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

(2)根据具有(1)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整线构件7具有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槽部71,通过将线圈4的端部41配置于槽部71的内侧,从而分别对多个线圈4进行整线。

对于上述(2)的具有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在上述(1)的布线基板5中,特别是,由于槽部71以放射状延伸,因此,不会发生端部41彼此的接触,能够防止端部41彼此之间的短路。其结果,不需要端部41的绝缘处理等,能够削减布线工序的作业数量。因而,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布线工序变得简单、更适合于自动化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

(3)根据具有(2)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整线构件7具有与槽部71连通、并以能够收纳端子81的方式形成的凹状的端子收纳部73。

对于上述(3)的具有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在上述(2)的布线基板5中,特别是,多个端子81在端子收纳部73分别与线圈4的端部41接线。

由此,通过一次的压接,能够可靠地将多个线圈4的端部41与电路板8的端子81接线。能够缩短线圈4的端部41与端子81的位置对齐所需的时间,能够更进一步缩短作业时间。

(4)根据具有(1)~(3)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布线基板5包括动力线连接器6,该动力线连接器6与多个端子81电连接。

对于上述(4)的具有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在上述(1)~(3)的布线基板5中,特别是,动力线连接器6成为预先与多个端子81连接的状态,不需要利用人工连接动力线连接器6。因而,能够提供具有布线工序变得简单、更适合于自动化的布线基板5的电动机100。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也包含本实用新型内。

例如,自定子芯3向上方延伸的线圈4的端部41配置于定子芯3的内周侧,也可以配置于外周侧。在配置于外周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线圈4的端部41自定子芯3的半径方向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弯折,从而使线圈4的端部41收纳于整线构件7的槽部7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