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18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够冷却马达10的范围内,不特别限定冷却介质Μ,例如可选择水作为冷却介质Μ。
[0051]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流入口 54与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连接。更为详细地说,流入口 54与后述的逆变器冷却流路51a连接。在流入口 54中插入有流入侧连接器54a。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流出口 55与定子冷却流路52连接。在流出口 55中插入有流出侧连接器55a。
[0052]本实施方式中,流出口 55设置于比流入口 54靠铅垂方向下侧(-Z侧)的位置。流入口 54与流出口 55设置于托架20的同一侧(+X侧)。在流入侧连接器54a和流出侧连接器55a处安装有未图示的水栗。
[0053]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流入口 54流入到冷却流路50的冷却介质Μ按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连通流路53、定子冷却流路52的顺序在冷却流路50内流动,并经由流出口 55从冷却流路50流出。以下,对各流路进行详细说明。
[0054](控制装置冷却流路)
[0055]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设置于托架本体部21的铅垂方向上侧(+Ζ侧)的上表面21e。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设置于托架本体部21与控制装置40之间。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包括逆变器冷却流路51a、连接部51b以及电容器冷却流路51c。
[0056]如图2所示,逆变器冷却流路51a位于水平方向上且沿与中心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延伸。在逆变器冷却流路51a的+X侧的端部连接有流入口 54。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Μ流入到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的流入位置57c设置于逆变器冷却流路51a。在逆变器冷却流路51a的-X侧的端部连接有连接部51b。在逆变器冷却流路51a处配置有后述的逆变器散热片43。
[0057]连接部51b沿中心轴线方向(Y轴方向)延伸。连接部51b将逆变器冷却流路51a的-X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冷却流路51c的-X侧的端部连接。由此,逆变器冷却流路51a与电容器冷却流路51c的同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
[0058]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冷却流路51c沿着与逆变器冷却流路51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延伸。逆变器冷却流路51a与电容器冷却流路51c并排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冷却流路51c设置于逆变器冷却流路51a的前侧(+Y侧)。
[0059]在电容器冷却流路51c的+X侧的端部连接有连通流路53。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Μ从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流出的流出位置57d设置于电容器冷却流路51c。在电容器冷却流路51c处配置有后述的电容器散热片44。
[0060]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冷却流路51a的中心轴线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即宽度W1比电容器冷却流路51c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即宽度W2小。
[0061]在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的底面58,即在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的定子32侧(-Z侧)的壁面,设置有逆变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a以及电容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b。逆变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a以及电容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b的底面58在从控制装置40向托架20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设置于包括与旋转轴31重叠的部分的区域。
[0062]逆变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a设置于逆变器冷却流路51a。电容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b设置于电容器冷却流路51c。如图4所示,电容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b从底面58朝向铅垂方向上侧(+Z侧)突出。不特别限定电容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b的截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呈梯形状。逆变器冷却流路突出部56a也是一样地。
[0063](连通流路)
[0064]连通流路53将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和定子冷却流路5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流路53例如沿铅垂方向(Z轴方向)延伸。连通流路53的铅垂方向上侧(+Z侧)的端部与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的电容器冷却流路51c的+X侧的端部连接。连通流路53的铅垂方向下侧(-Z侧)的端部与定子冷却流路52连接。
[0065]连通流路53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流路53的整体在沿连通流路53的方向(Z轴方向)上观察时,配置在与定子冷却流路52的径向内侧的面,即定子框架部22的流路槽22b的底面不重叠的位置。连通流路53隔着侧面21c与马达10的外部对置。
[0066](定子冷却流路)
[0067]定子冷却流路52设置于托架本体部21与定子框架部22之间。定子冷却流路52由托架本体部21的筒部21a的内周面21d与定子框架部22的流路槽22b的内侧面形成。定子冷却流路52绕定子32 —周设置。定子冷却流路52的一部分被分隔部22a隔开。
[0068]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冷却流路52处连接有连通流路53和流出口 55。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冷却流路52与连通流路53之间的连接部位为冷却介质Μ流入到定子冷却流路52的流入位置57a。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冷却流路52与流出口 55之间的连接部位为冷却介质Μ从定子冷却流路52流出的流出位置57b。流出口 55,即流出位置57b隔着分隔部22a设置于流入位置57a的铅垂方向下侧(_Z侧)。
[0069]流入位置57a的铅垂方向下侧(_Z侧)的端部与分隔部22a的铅垂方向上侧(+Z侦D的端部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换言之,在定子冷却流路52的延伸方向上,即在定子32的周向上,分隔部22a的一侧(+Z侧)的端部与流入位置57a的接近流出位置57b的一侧(-Z侧)的端部设置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在定子冷却流路52的延伸方向上,分隔部22a的另一侧(-Z侧)的端部设置于比分隔部22a的一侧(+Z侧)的端部接近流出位置57b的位置。
[0070]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冷却介质Μ流入到定子冷却流路的流入位置为利用水栗流入到冷却流路内的冷却介质Μ首次流入到定子冷却流路的位置。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冷却介质Μ从定子冷却流路流出的流出位置为从定子冷却流路流出的冷却介质Μ不再返回到定子冷却流路而被向水栗排出的位置。
[0071][控制装置散热片]
[0072]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散热片4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内。控制装置散热片45包括电容器散热片44和逆变器散热片43。
[0073]电容器散热片44具有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和电容器散热片部44b。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为平板,且固定于托架本体部21的上表面21e。在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设置有供后述的逆变器散热片部43b插入的贯通孔44c。尽管省略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44c例如沿X轴方向并排地设置三个。
[0074]在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的上表面安装有电容器部42。也就是说,电容器散热片44安装于电容器部42。在与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的主面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上观察时,安装电容器部42的位置为与电容散热片部44b重叠的位置。
[0075]多个电容器散热片部44b从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的托架本体部21侧(-Z侧)的下表面44d突出。也就是说,多个电容器散热片部44b从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朝向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侧(-Z侧)突出。
[0076]电容器散热片部44b呈平板状。如图2所示,电容散热片部44b沿着电容器冷却流路51c即沿着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多个电容器散热片部44b沿中心轴线方向(Y轴方向)并排地设置。如图3所示,电容器散热片部44b配置于电容器冷却流路51c内,即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内。
[0077]优选电容器散热片44由导热率高的物质构成。这是为了容易将安装于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的电容器部42的热量通过电容器散热片44,散发到在电容器冷却流路51c内流动的冷却介质Μ中。电容器散热片44例如由铝(包括铝合金)、铜(包括铜合金)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散热片44例如由铝制成。
[0078]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散热片43例如设置有三个。如图3所示,逆变器散热片43具有逆变器散热片基部43a和逆变器散热片部43b。逆变器散热片基部43a呈平板状,且固定于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的上表面。
[0079]在逆变器散热片基部43a的上表面安装有逆变器部41。也就是说,逆变器散热片43安装于逆变器部41。在与逆变器散热片基部43a的主面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上观察时,安装逆变器部41的位置为与逆变器散热片部43b重叠的位置。
[0080]如图2所示,逆变器散热片部43b沿逆变器冷却流路51a,即沿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与电容散热片部44b平行地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延伸。多个逆变器散热片部43b沿中心轴线方向(Y轴方向)并排地设置。如图3所示,逆变器散热片部43b借助电容器散热片基部44a的贯通孔44c配置于逆变器冷却流路51a内,即配置于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内。
[0081]与电容器散热片44相同,优选逆变器散热片43由导热率高的物质构成。这是为了能够将安装于逆变器散热片基部43a的逆变器部41的热量通过逆变器散热片43散发到在逆变器冷却流路51a内流动的冷却介质Μ中。逆变器散热片43与电容器散热片44相同,例如由招(包括招合金)、铜(包括铜合金)等构成。
[0082]由于逆变器部41比电容器部42容易发热,因此优选逆变器散热片43由导热率更高的物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散热片43例如由铜制成。
[0083]另外,在图2中,为了表示多个电容器散热片部44b以及逆变器散热片部43b的延伸方向,而用双点划线示意地表示电容器散热片部44b以及逆变器散热片部43b。也就是说,在图2中,每个散热片部各示出五个,但并不限于此。
[008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冷却介质Μ从与流入侧连接器54a连接的未图示的水栗经由流入口 54流入到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所流入的冷却介质Μ按照逆变器冷却流路51a、连接部51b、电容器冷却流路51c的顺序在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内流动。然后,冷却介质Μ从电容器冷却流路51c经由连通流路53流入到定子冷却流路52。
[0085]如图4所示,冷却介质Μ从定子冷却流路52的+Χ侧的端部经由定子冷却流路52的铅垂方向上侧(+Ζ侧)的端部在定子冷却流路52内流动大致一周。冷却介质Μ经由流出口 55从定子冷却流路52流出,并从流出侧连接器55a向水栗排出。如此一来,冷却介质Μ在托架20的冷却流路50内循环,对控制装置40以及定子32进行冷却。
[0086]根据本实施方式,将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与定子冷却流路52连接的连通流路53设置于托架20。因此,容易缩短连接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与定子冷却流路52之间的距离,即容易缩短连通流路53的长度。连通流路53的长度越短,冷却流路50整体长度就会变得越小,从而越能够降低水栗在使冷却介质Μ循环时的负荷。由此,能够提高马达10的冷却系统整体的冷却效率。
[0087]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连通流路53中,冷却介质Μ的热量容易散发到托架20中。因此,在控制装置冷却流路51中因控制装置40的热量而上升的冷却介质Μ的温度能够在连通流路53中降低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