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晶体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35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控制器晶体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器晶体管的固定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助力转向控制器内的晶体管的固定装置,实现固定的同时更加散热效果。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力为驱动,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作为电动车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的电动车控制器,其可靠、安全性对着整车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控制器内的晶体管一般是由螺钉穿过晶体管上的安装孔,将晶体管锁到散热器上。这种固定方式存在的缺陷如下:装配较费时;晶体管的受力面小且不均匀,难以保证晶体管的发热面与散热器的表面接触良好,使得晶体管的散热效果不理想。这样将直接影响晶体管的性能及寿命,以致损坏控制器,影响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晶体管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固定晶体管,使得晶体管与散热器接触更好,散热效果更理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器晶体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散热体和PCB板,还包括弹性夹,所述散热体顶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PCB板上晶体管的发热面贴合在散热体的表面,所述弹性夹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连接横面和与其一体成型分布在两侧的弹力臂,所述连接横面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晶体管和散热体放置在两弹力臂中间,由弹力臂将晶体管夹紧在散热体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体与晶体管间还设置有导热绝缘垫,所述导热绝缘垫包括连接横面和与其一体成型分布在两侧的侧面,所述连接横面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两侧的弹力臂设置有从端面向连接横面延伸的凹槽,所述弹力臂端面设置有弯曲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散热体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弹性夹将晶体管牢牢的固定在在散热体上,通过在散热体的顶部设置定位柱实现弹性夹的安装与固定。晶体管的受力面大且均匀,可以使得晶体管与散热器接触更好,散热效果更理想,从而提高晶体的性能及寿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导热绝缘垫,3、PCB板,4、密封垫,5、弹性夹,6、外壳,11、散热体,12、定位柱,21、定位孔,31、晶体管,50、连接横面,51、弹力臂,52、弯曲部,53、安装孔,5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控制器晶体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散热体11、PCB板3和弹性夹5。散热体11可以设置在底座1上,也可以设置在PCB板3上,散热体11设置在底座1上可以增加效果,本发明以散热体11设置在底座1上为例进行说明,PCB板3上设置有散热体11的安装孔,散热体11穿过安装孔后可以使得PCB板3上晶体管31的发热面贴合在散热体11的表面。

散热体11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12,弹性夹5由弹性材料制成(类似于燕尾夹的结构),包括连接横面50和与其一体成型分布在两侧的弹力臂51,连接横面50设置有与定位柱12配合的安装孔53,使用的时候展开弹力臂51,将其放置在晶体管31的两侧,由弹力臂的弹力将晶体管31夹紧在散热体11上。

优选的,两侧的弹力臂51设置有从端面向连接横面50延伸的凹槽54,弹力臂51的端面设置有弯曲部52。

优选的,散热体11与晶体管31间还设置有导热绝缘垫2,导热绝缘垫2覆盖在散热体11表面,包括连接横面和与其一体成型分布在两侧的侧面,连接横面设置有与定位柱12配合的定位孔21。

装配时,导热绝缘垫2通过定位孔21与定位柱12对齐后贴附在散热体11上;PCB板3穿入底座1上的散热体11后,晶体管31的发散面贴合在散热体11上方的导热绝缘垫2的表面上,弹性夹5上的安装孔53对准底座1上的定位柱12装入晶体管31上方,通过弹性夹3的弹力臂51的变形产生的弹力将晶体管31的发热面压紧贴合在散热体11表面上,实现晶体管31工作时发出的热能及时有效的传递到底座1的散热体11上。然后在PCB板3上面加上密封垫4进行密封,最后再锁紧外壳6,以达到实现PCB板3的防护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