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开闭式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4042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开闭式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开闭式的罩装置,覆盖向电子电路基板印刷膏状焊料的丝网印刷机、向电子电路基板安装电子电路元件的元件安装机、对安装有电子电路元件的电子电路板进行检查的电子电路板检查机等对电子电路基板进行作业的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作业机主体上的作业空间上方。
【背景技术】
[0002]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开闭式罩装置的一例。该开闭式罩装置覆盖丝网印刷机的印刷作业空间上方,包含:以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印刷机主体的第一罩部、以能够绕与第一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一罩部的自由端的第二罩部,构成第二转动轴线相对于第一转动轴线相对地向上方移动的对折状态,能够将印刷作业空间向上方开放。该对折式罩装置与一体的罩绕一个转动轴线转动的一体转动式罩装置相比,具有覆盖较大的作业空间并且开闭操作容易的优点。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03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5]但是,本申请发明的发明者发现了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对折式罩装置还有改善的余地。在作业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并不是始终需要使该较大的作业空间上方整体开放,往往多是仅开放一部分即可的情况。尽管如此,专利文献I记载的对折式罩装置仅能够以全开状态和全闭状态这两个状态稳定,因此发现了需要超过需要的较大的开闭操作或者作业空间开放得过大的不良情况。本发明基于该发现而作出,课题在于改善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对折式罩装置。
[000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上述课题通过如下方法解决:使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对折式罩装置除了全闭状态和全开状态之外,还能稳定地保持成至少一个半开状态。
[0008]在对电路基板作业机中,多数情况下只要将对折式罩装置设置一个半开状态即可,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能稳定地保持成半开的程度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半开状态。
[0009]另外,上述“能稳定地保持成半开状态”是指人即使从罩装置将手松开,罩装置也能维持半开状态。
[0010]发明效果
[0011]这样,若能够将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对折式罩装置稳定地维持成至少一个半开状态,则在仅使对电路基板作业空间的一部分向上方开放即可的情况下,不需要不必要的较大的开闭操作,或者能够避免作业空间开放过大,能得到提高对折式罩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的效果。在对电路基板作业机中,很多时候需要将作业空间的温度、湿度保持于设定范围,因此能够避免作业空间开放过大的效果明显。
[0012]另外,对于对电路基板作业装置中的需要使上方开放的频度高的装置,在能够汇总地配置在以半开状态向上方开放的区域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只要使对折式罩装置为半开状态即可,能够更有效地享有本发明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包含在本申请的提出申请的时刻认为能够申请专利的发明的可申请的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开闭式罩装置的元件安装机的壳体的立体图。
[0014]图2是上述壳体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是表示上述开闭式罩装置的全闭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0016]图4是表示上述开闭式罩装置的半开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0017]图5是表示上述开闭式罩装置的全开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0018]图6是表示在上述开闭式罩装置的引导装置的导轨的中间部及设于其附近的弹起式引导件的图,图6 (a)表示普通状态,图6 (b)表示允许辊通过的状态,图6 (c)及图6 (d)表示棍通过的状态。
[0019]图7是表示可申请的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开闭式罩装置的半开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0020]图8是表示可申请的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开闭式罩装置的半开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上述各图,对可申请的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可申请的发明除了下述实施方式之外,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进行了各种变更的形
??τ O
[0022]图1示出向电路基板安装电子电路元件的元件安装机的壳体10。该壳体10包含:安装机主体12和开闭式罩装置(以下,简称为罩装置)14。该元件安装机是对电路基板进行作业的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一种,与该元件安装机相邻地配置有另一元件安装机、向电路基板印刷膏状焊料的丝网印刷机、向电路基板涂敷粘接剂的粘接剂涂敷机、检查电子电路板的电子电路板检查机等对电路作业机,构成制造电子电路板的电子电路板制造线。为此,在安装机主体12的侧面形成开口 16,贯通该开口 16而将双通道的基板输送机前后排列地配置,元件安装机向通过上述基板输送机向搬入作为对电路基板作业空间的一种的元件安装空间的电路基板安装电子电路元件。另外,附图标记18表示由透明板密闭的窥窗。窥窗18用于在元件安装机的旁边未配置其他对电路作业机的状态下,能够观察安装机主体12的内部。
[0023]上述罩装置14为了覆盖上述元件安装空间的上方而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机主体12,如图3至图5所示,具备:第一罩部22,以能够绕着与左右方向平行的第一转动轴线20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机主体12 ;以能够绕着与第一转动轴线20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线24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一罩部22的自由端的第二罩部26。由此,开闭式罩装置14的开闭罩28如图4及图5所示,成为第二转动轴线24相对于第一转动轴线20相对地向上方移动的对折状态,从而成为能够使元件安装空间向上方开放的对折式。第一罩部22及第二罩部26都由透明材料构成,即使在全闭状态下如图2所示也能够透视内部。
[0024]从图1可知,第二罩部26在自由端部的除右角部30之外的部分形成切口 32,省略图示的带式供料器、托盘式供料器等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部能够通过该切口 32插入到元件安装空间。并且,在切口 32的左端部,如图3至5所示,保持臂34以与上述右角部30平行地延伸的状态固定,在上述保持臂34和右角部30的下端分别以能够绕着水平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有辊36 (右角部30的辊省略图示)。另外,如图1所示,在处于全闭状态的罩装置14的右角部30的前方配置有带显示器的操作装置40,但是该操作装置40由支撑轴42保持为能够绕着铅垂的转动轴转动,因此能够根据需要而向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退避,从而避免与第二罩部26的干扰、妨碍作业者接近元件安装空间。
[0025]上述罩装置14由图3等所示的引导装置50引导而进行开闭。引导装置50包含:设置在安装机主体12的侧壁内表面上的导轨52和弹起式引导件54,导轨52具备:上游侧引导部56、下游侧引导部58及弯曲部60、61,通过各自的上表面支撑并引导上述辊36。上游侧引导部56大致倾斜成越靠前部越降低的状态,下游侧引导部58也具有相同地倾斜的部分,但是前端部成为接近于铅垂的急倾斜部。并且,弯曲部60作为向下弯曲的部分设置在上游侧引导部56与下游侧引导部58之间,弹起式引导件54以能够绕着水平的转动轴线62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弯曲部60的上方开设的开口部的上方。弹起式引导件54在上述转动轴线62的两侧具备第一臂64和第二臂66,通过省略图示的抗扭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平时将第一臂64的自由端从下方支撑于上游侧引导部56,处于与上游侧引导部56连续的状态,若克服弹性部件的弹性力使其转动,则第二臂66的自由端从下方被支撑于下游侧引导部58,成为与下游侧引导部58连续的状态。
[0026]如图3等所示,上述第一罩部22的基端部在弯曲的臂70处,以能够绕着水平的第一转动轴线20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于安装机主体12的支撑部件72上,助力缸74也以能够绕着水平的转动轴线76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支撑部件72。该助力缸74的活塞杆78在离开第一罩部22的第一转动轴线20的部分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固定的臂80。助力缸74在缸筒82的内部封入有加压的气体,通过气体的压力对活塞杆78向突出方向施力。由图3至图5可知,将罩装置14从全闭状态操作至全开状态所需的力在越接近于全开状态时越小,与此相对,助力缸74配置成在罩装置14处于全闭状态时最收缩,在罩装置14处于全开状态时最伸长。即,助力缸74始终对罩装置14向打开方向施力,但是其作用力设定得比打开罩装置14所需的力稍小,结果是,罩装置14始终保持为全闭状态,助力缸74进行助力,从而作业者用于打开罩装置14的力减小。
[0027]另外,附带而言,也可以取代助力缸74而采用内置有压缩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的助力缸或者包含弹性部件和能够伸缩的引导装置的助力装置。
[0028]在需要使上述结构的罩装置14成为半开状态的情况下,作业者将手放在第二罩部26的前端(也可以是设置在前端附近的专用的把手),若保持辊36稍稍向导轨52按压的感觉并向上方抬起,则辊36由下游侧引导件58的上表面引导并上升,最终到达弯曲部60。此时,由于弹起式引导件54的第二臂66离开下游侧引导件58,因此不会妨碍辊36进入弯曲部60,棍36落入弯曲部60内,成为通过弯曲部60的陆峭地上升的部分来妨碍进一步上升的感觉。在该状态下,即使作业者的手松开第二罩部26的前端,由于辊36支撑于弯曲部60,从而开闭罩28稳定地维持图4所示的半开状态。因此,作业者能够对安装作业空间的前部进行所需要的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闭罩28的半开状态下,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部和与之接近的作业空间的前部的上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