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边角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1345阅读:1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边角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边角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普遍都是采用把整个手机装进去的外壳对手机边框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边框的磨损,但是这种保护方案也同时增大了手机的尺寸和重量,给手机带来了臃肿的感觉,而且这种手机外壳不利于手机的散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会对手机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现有的手机壳只对手机背面和手机边框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无法对手机屏幕进行很好的防摔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美观、防摔性能好的手机边角保护装置,可以同时保护手机背面、边框及屏幕,而且不影响手机正常散热。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边角保护装置,包括包覆在手机边角处的夹持体,所述的夹持体的内侧中间处开设有用于包覆手机边角的凹腔,所述的凹腔的内壁包括连续设置的手机屏幕贴合面、手机边角贴合面和手机背部贴合面,所述的手机屏幕贴合面和所述的手机背部贴合面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夹持体的高度大于手机的厚度,所述的凹腔内沿其内壁设置有紧固防震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紧固防震件为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一面粘接在所述的凹腔的内壁上,另一面粘接在手机上,保证夹持体能将手机紧紧包覆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紧固防震件包括双面胶和两个硅胶凸点,所述的双面胶的一面粘接在手机边角贴合面上,另一面粘接在手机上,两个硅胶凸点一个设置在手机屏幕贴合面上另一个设置在手机背部贴合面上,且两个硅胶凸点的间距小于手机的厚度,保证能够夹紧手机防止其脱落,且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凹腔的截面呈“U”型,符合绝大多数手机的边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夹持体的材质为合金,所述的夹持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着色层,合金具有更好的抗摔性,着色层的颜色可以根据不同手机的颜色进行着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夹持体的上端部开设有装饰槽,所述的装饰槽内设置有装饰品,使产品具有美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装饰品为水晶钻石,使产品具有美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夹持体包覆在手机边角上后,手机屏幕贴合面、手机边角贴合面和手机背部贴合面分别对手机屏幕、手机边角及手机背面进行保护,紧固防震件保证夹持体能紧紧的包覆在手机边角上,且具有较好的减震防摔性能,保证了手机的正常散热,整体美观,防摔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夹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夹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手机边角保护装置,包括包覆在手机1边角处的夹持体2,夹持体2的内侧中间处开设有用于包覆手机1边角的凹腔21,凹腔21的内壁包括连续设置的手机屏幕贴合面211、手机边角贴合面212和手机背部贴合面213,手机屏幕贴合面211和手机背部贴合面213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夹持体2的高度大于手机1的厚度,夹持体2包覆在手机1上后手机1呈悬空状态,凹腔21内沿其内壁设置有紧固防震件,紧固防震件为双面胶31,双面胶31的一面粘接在凹腔21的内壁上,另一面粘接在手机1上,凹腔21的截面呈“U”型,夹持体2的材质为合金,夹持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着色层(图中未显示),夹持体2的上端部开设有装饰槽22,装饰槽22内设置有装饰品4,装饰品4为水晶钻石。

实施例二:如图5-6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紧固防震 件包括双面胶32和两个硅胶凸点33,双面胶32的一面粘接在手机边角贴合面212上,另一面粘接在手机1上,两个硅胶凸点33一个设置在手机屏幕贴合面211上另一个设置在手机背部贴合面213上,且两个硅胶凸点33的间距小于手机1的厚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边角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