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炉窑降温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201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温炉窑降温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炉窑内窥式电视监视装置。
现有技术中,高温炉窑的内窥式电视监视装置的摄像机和镜头均安置于炉壁中间,外部为冷却水、冷却风保护装置,使摄像机和镜头工作在约40℃环境下,同时该装置还配有冷却水、风的检测电路、控制电路、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一旦冷却水、风无法满足所需条件,检测电路经控制电路使驱动装置动作,将摄像机自动退出炉壁,这些检测电路、控制电路、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都容易产生故障。同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水风两种冷却介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87202403U公开了一种“高温内窥摄像保护装置”即采用冷却水、风同时对镜头和摄像机进行降温保护,由于水中含有杂质,容易积垢,易发生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得到一种高温炉窑内窥式摄像装置,可简化检测电路、控制电路、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只用冷却风一种介质,即可在内层镜筒处形成稳定的、低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炉窑降温摄像装置,是由摄像镜头、镜头后接的摄像机和风冷系统组成,是将摄像镜头置于炉壁内,镜头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镜头穿过炉壁的长度和接口部分长度的总和,镜头后端在炉外与摄像机相接,镜头外有至少两层与镜头光轴同心的圆管,圆管的前端向中心汇聚,圆管内外通有冷却风。
圆管前端与圆管管壁延长线间夹角α为35~45°。
圆管前端长度为圆管直径的5~15%。
摄像镜头与炉口之间为木质垫圈。
接口部分由装在炉壁外侧的炉口、垫圈、法兰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
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高温炉窑降温摄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将置于炉壁内的镜头加长,将图象引出后送入炉外的摄像机。现有技术由于镜头和摄像机在一起体积较大,需要的风量较大,而本实用新型只对镜头降温则需要的风量较小;另外镜头不发热,而摄像机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进风量较小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安置在直径120mm,长900mm的铸铁炉壁洞1内,摄像镜头4的长度为略大于镜头穿过炉壁与接口部分的长度之和,为1174mm,镜头前端在炉壁内侧处,镜头后端在炉外接摄像机,两个与镜头同心的金属圆管12、13的直径分别为75、50mm,炉壁洞与外层圆管12间形成外层风道11,内、外层圆管之间为中间风道2,镜头直径为38mm,内层圆管13与镜头4之间形成内层风道3。圆管的前端14向中心汇集,前端长度为5~7mm,在圆管轴截面上,前端与筒壁延长线间夹角为35~45°,这样,可在镜头前形成封闭的圆锥形风帘,由于炉内热源使镜头感受的热量主要来自热辐射,风帘可有效地挡住强热辐射,因此本装置形成的三层风帘可在风源压力、流量不太大的情况下将镜头前端降至100℃,整个镜头大部分在40℃左右。镜头4及两层圆管12、13通过法兰7固定在炉口5外侧,炉口5与镜头之间为木垫圈6,这样一方面可使炉壁的温度不会很快传到摄像装置上,同时还可通过增加不同厚度的垫圈调节镜头在炉壁洞内的轴向位置,镜头后部为进风口8、9、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一系列复杂的检测、驱动等配套装置,并只需风一种冷却介质,形成的三层风帘挡住强的热辐射,可在内层镜头处形成稳定的低温层,效率较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降低,故障少,维护、修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炉窑降温摄像装置,是由摄像镜头、镜头后接的摄像机和风冷系统组成,其特征是摄像镜头置于炉壁内,镜头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镜头穿过炉壁的长度和接口部分长度的总和,镜头后端在炉外与摄像机相接,镜头外有至少两层与镜头光轴同心的圆管,圆管的前端向中心汇聚,圆管内外通有冷却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摄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管前端与圆管管壁延长线间夹角α为3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摄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管前端长度为圆管直径的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摄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摄像镜头与炉口之间为木质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摄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接口部分由装在炉壁外侧的炉口、垫圈、法兰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式高温炉窑摄像装置,是将摄像镜头置于炉壁内,镜头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镜头穿过炉壁的长度和接口部分长度的总和,镜头后端在炉外与摄像机相接,镜头外有至少两层与镜头光轴同心的圆管,圆管前端向中心汇聚,圆管内外通有冷却风,该装置可简化一系列冷却系统检测装置、驱动装置等,并只需风一种冷却介质,即可形成三层封闭的圆锥形风帘挡出强的热辐射,在镜头前端达到100℃,整个镜头的工作温度约40℃
文档编号H04N5/225GK2276693SQ9624933
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0日
发明者俞锦祥, 陆福康 申请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吴县市木渎光学镜头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