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958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驱动的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千斤顶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手动液压千斤顶,优点重量小,便携性好,缺点a、动力较小,应用范围受限,b、人工驱动,费时费力。C、储液装置设置在外层,多为薄金属壳体,易碰瘪甚至破损泄漏,以至于报废。2、市场上已有的电动液压千斤顶,优点动力较大,省时省力,缺点a、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也因此十分笨重;b、价格昂贵;C、不便于搬运,也不便于普及推广;d、只有具备相当的科研条件的机械设备公司才可以设计开发生产;e、而又因为其本身十分笨重,远距离物流成本高,形成供销瓶颈;f、生产厂家较少,且设备结构复杂而笨重,售后维修不便;3、气动千斤顶,优点重量轻、价格适中缺点动力较小,应用范围有限,密封机构容易磨损泄漏,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方便购买、方便拖运、价格适中,维修方便的电动液压千斤顶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和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中采用了柴油机喷油泵11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部件;而驱动电机9 则将动力传递给柴油机喷油泵11,再由柴油机喷油泵11将油液泵送至千斤顶17缸体所述的千斤顶17上设有进油口 al702和回油口 al701,其中进油口 a通过高压油管15与柴油机喷油泵的出油口 al4相连通,回油口 al701通过回油管al3与储液器的进油口 bl2相连通,而储液器的出油口 b20通过回油管b21与柴油机喷油泵的进油口 c22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凸轮机构与柴油机喷油泵连接。所述的柴油机喷油泵11具体包括单缸柴油机喷油泵。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一个千斤顶17,储液器8以及连接两者的液压管道。[0026]所述的千斤顶17处于伸出过程的工作状态时,驱动电机9转动,通过凸轮机构19 将旋转动能转化为柴油机喷油泵柱塞的往复运动,油液在柴油机喷油泵的带动压力下,注入千斤顶缸体内高压动力腔体,而千斤顶缸体内部的非动力腔体内的油液则从回油口经过回油管al3回到储液器8。所述的高压油管15与回油管al3均为柔性承压管道。所述的千斤顶17本体可拆卸的夹挂在支架3上,使用时可以从支架上取出,单独置于支架之外的地方使用,千斤顶置于支架之外的使用半径取决于高压油管15与回油管 al3的长度。如需较远距离使用,可将电线进一步加长。所述储液器8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还设有绕线轮。当操作环境不便取电时,可以释放缠绕在绕线轮上的电缆,从较远处取电,因此使用半径得到很好的延长,所述绕线轮为选配件,可以根据订单以及主要用途选择装配,特别适用于道路救援等环境。所述的液压系统以及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3上,支架设有把手23及万向滚轮1。可以便捷移动停放,特别是一些大型车辆的修理场地较为宽阔,常常需要搬运设备至较远处, 设置了滚轮及把手后,将使搬运更为便捷。所述的储液器上还设有油位观测器6,用于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例如当液压系统内的油液泄漏或不足时,可以方便得知并加以维护。所述的柴油机喷油泵主要包括单缸柴油机喷油泵,优选的方案有单缸柴油机喷油泵总成1115型,当然此处仅仅列出较为优选的方案,其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是这里并不能将柴油机喷油泵总成1115型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素,其他内燃机的常用喷油泵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可以通过电源开关控制启停。技术优势采用了柴油机喷油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来源,使得结构简单,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例如千斤顶缸体、油管、储液器、柴油机喷油泵都可以很容易在市场上买到,因此维修非常方便,零件也因为存市量大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正是采用了这些易于购买的材料,使得各地均可为当地市场开设加工厂,以组装生产的形式,快速组织生产,回报周期短,物流成本低,技术门槛低,有利于促进地方维修服务业发展,特别适合国内基层市场的普及发展需求。因零部件通用性高而产生的优势还在于价格低廉,维修便捷再者,因产品可以更顺利普及,可以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例如道路救援、消防、车辆维修等等。

图1为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3、支架,5、电源开关,6、油位观测器,8、储液器,9、驱动电机,11、 柴油机喷油泵,12、进油口 b,13、回油管a, 14、出油口 a, 15、高压油管,17、千斤顶,1701、回油口 a,1702、进油口 a,19、凸轮机构,20、出油口 b,21、回油管b,22、进油口 c,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和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中采用了柴油机喷油泵11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部件,而驱动电机9则将动力传递给柴油机喷油泵11,再由柴油机喷油泵11将油液泵送至千斤顶17的缸体,即为千斤顶的主要工作流程。所述的柴油机喷油泵主要包括单缸柴油机喷油泵,优选的方案有单缸柴油机喷油泵总成1115型,当然此处仅仅列出较为优选的方案,其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是这里并不能将柴油机喷油泵总成1115型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素,其他内燃机的常用喷油泵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个千斤顶17,储液器8以及连接两者的液压管道。所述的千斤顶17上设有进油口 al702和回油口 al701,其中进油口 a通过高压油管15与柴油机喷油泵的出油口 al4相连通,回油口 al701通过回油管al3与储液器的进油口 bl2相连通,而储液器的出油口 b20通过回油管b21与柴油机喷油泵的进油口 c22相连
ο所述的千斤顶17处于伸出过程的工作状态时,驱动电机9转动,通过凸轮机构19 将旋转动能转化为柴油机喷油泵柱塞的往复运动,油液在柴油机喷油泵的带动压力下,注入千斤顶缸体内高压动力腔体,而千斤顶缸体内部的非动力腔体内的油液则从回油口经过回油管al3回到储液器8。所述的高压油管15与回油管al701均为柔性承压管道。所述的千斤顶17本体可拆卸的夹挂在支架3上,使用时可以从支架上取出,单独置于支架之外的地方使用,千斤顶置于支架之外的使用半径取决于高压油管15与回油管 al3的长度,如需较远距离使用,可将电线进一步加长。所述储液器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还可以设有绕线轮,当操作环境不便取电时,可以释放缠绕在绕线轮上的电缆,从较远处取电,因此使用半径得到很好的延长,所述绕线轮为选配件,可以根据订单以及主要用途选择装配,特别适用于道路救援等环境。所述的液压系统以及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3上,支架设有把手23及万向滚轮1,可以便捷移动停放,特别是一些大型车辆的修理场地较为宽阔,常常需要搬运设备至较远处, 设置了滚轮及把手后,将使搬运更为便捷所述的储液器上还设有油位观测器6,用于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例如当液压系统内的油液泄漏或不足时,可以方便得知并加以维护。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可以通过电源开关控制启停。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和驱动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中采用了柴油机喷油泵(11)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部件;所述的千斤顶(17)上设有进油口 a(1702)和回油口 a (1701),其中进油口 a通过高压油管(15)与柴油机喷油泵的出油口 a(14)相连通,回油口 a(1701)通过回油管a(13)与储液器的进油口 b(12)相连通,而储液器的出油口 M20)通过回油管M21)与柴油机喷油泵的进油口 c 02)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凸轮机构与柴油机喷油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柴油机喷油泵 (11)具体包括单缸柴油机喷油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一个千斤顶(17),储液器(8)以及连接两者的液压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油管(15)与回油管a(13)均为柔性承压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17)本体可拆卸的夹挂在支架(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8)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还设有绕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系统以及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C3)上,支架设有把手及万向滚轮(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器上还设有油位观测器(6)。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液压千斤顶,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和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中采用了柴油机喷油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部件;所述的千斤顶上设有进油口a和回油口a,其中进油口a通过高压油管与柴油机喷油泵的出油口a相连通,回油口a通过回油管a与储液器的进油口b相连通,而储液器的出油口b通过回油管b与柴油机喷油泵的进油口c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凸轮机构与柴油机喷油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产品生产制造的技术门槛降低,价格低廉,维修便捷,零件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文档编号B66F3/44GK201990428SQ2010206286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光云 申请人:李光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