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03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包括层门、层门立柱和自闭机构,自闭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上固定座、自闭弹簧、下固定座、调节螺栓及螺母;第一摆杆的一端相对层门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上,其另一端通过一枢转轴枢接于第二摆杆的一端,第一、二摆杆均相对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式设置;第二摆杆的另一端相对层门立柱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立柱上,而上固定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摆杆上;藉此,通过将自闭弹簧设计为可调节式结构,可以及时根据电梯层门的关门力度来调整弹簧长度,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改变了原来自闭弹簧在井道内装配困难的问题,其安装、维修及调节操作均十分方便,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梯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有电梯的存在,才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便利性。
[0003]通常,电梯上通过设置有自闭装置来控制层门自动闭合,现有技术的自闭装置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例如:结构复杂、安装麻烦、不便于维修等,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自闭装置易出现使用性能变差、失效等不良现象,因此,使用电梯时,也常常存在安全隐患,往往由于维修的不方便性导致这种安全隐患存在的时间可能更长些。
[0004]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其方便了对电梯层门自闭力的调试,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种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包括有层门、层门立柱和控制层门闭合的自闭机构,其中,该自闭机构包括有第一摆杆、第二摆杆、上固定座、自闭弹簧、下固定座、调节螺栓及螺母;
[0008]其中,该第一摆杆的一端相对层门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上,其另一端通过一枢转轴枢接于第二摆杆的一端,该第一、二摆杆均相对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式设置;该第二摆杆的另一端相对层门立柱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立柱上,以及,前述上固定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摆杆上;
[0009]该下固定座连接于层门立柱上且相对层门立柱位置固定,于该下固定座内开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竖向调节孔,前述调节螺栓配合于竖向调节孔内,前述螺母螺合于调节螺栓上且位于下固定座下方位;该自闭弹簧上端连接于上固定座上,并其下端连接于调节螺栓的上端。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固定座焊接于前述第二摆杆上。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固定座焊接于层门立柱上。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层门立柱为角钢;所述下固定座为L形结构,该下固定座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竖向基板部和横向基板部,该竖向基板部焊接于角钢的一钢板上,前述调节孔开设于该横向基板部上。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固定座上开设有上连接孔,该调节螺栓上开设有下连接孔,所述自闭弹簧上、下端分别具有C形勾,该两端的C形勾分别勾于上、下连接孔内。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固定座开设的上连接孔为若干个,该若干个上连接孔依次向上间距式布置,前述自闭弹簧上端的C形勾可调节式勾于其中一个上连接孔内。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主要是通过将自闭弹簧设计为可调节式结构,从而,可以及时根据电梯层门的关门力度来调整弹簧长度,以使得自闭弹簧保持较佳自闭力度,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通过调节螺栓及螺母锁固自闭弹簧的方式,改变了原来自闭弹簧在井道内装配困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维修及调节操作均十分方便,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维修及调节的工作效率。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图(中分双折层门);
[0018]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所示自闭弹簧被拉长到一定位置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图(旁开层门);
[0021]图4 Ca)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 (a)是自闭弹簧的主视图;
[0023]图5 ( b )是自闭弹簧的俯视图。
[0024]附图标识说明:
[0025]1、层门2、层门立柱
[0026]3、自闭机构31、第一摆杆
[0027]32、第二摆杆33、上固定座
[0028]331、上连接孔34、自闭弹簧
[0029]341、C形勾35、下固定座
[0030]351、竖向基板部352、横向基板部
[0031]353、下连接孔36、调节螺栓
[0032]37、螺母d、自闭弹簧中径
[0033]H:上、下固定座间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请参照图1至图5 (b)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中,图1为中分双折层门的应用示例,图4为旁开层门的应用示例。
[0035]该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包括有层门1、层门立柱2和控制层门I闭合的自闭机构3,其中,该自闭机构3包括有第一摆杆1、第二摆杆32、上固定座33、自闭弹簧34、下固定座35、调节螺栓36及螺母37。
[0036]其中,该第一摆杆31的一端相对层门I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I上,其另一端通过一枢转轴枢接于第二摆杆32的一端,该第一摆杆31、第二摆杆32均相对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式设置;该第二摆杆32的另一端相对层门立柱2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立柱2上,以及,前述上固定座33固定连接于第二摆杆32上。
[0037]该下固定座35连接于层门立柱2上且相对层门立柱2位置固定,于该下固定座35内开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竖向调节孔,前述调节螺栓36配合于竖向调节孔内,前述螺母37螺合于调节螺栓36上且位于下固定座35下方位;该自闭弹簧34上端连接于上固定座33上,并其下端连接于调节螺栓36的上端;如此,根据关门力度调整自闭弹簧34位置,调整后用螺母37锁紧即可(本实施例中,自闭弹簧34的长度进行调节范围通常为±20mm),从而,以使得自闭弹簧34保持较佳自闭力度,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这种调节方式也极其简单、方便,有利于电梯维护人员及时根据电梯层门的关门力度来对自闭弹簧作相应的调节。
[0038]前述上固定座33与下固定座35间的高度差H的设计,通常与层门I的开门宽度(此处用MK来表示)有一定的关系,例如,(I)MK彡1400mm时,H=280mm;(2)1400mm〈MK〈1800mm 时,H=300mm ;(3)MK 彡 1800mm 时,H=320mm。前述自闭弹簧 34 可以设计为中径d=28mm,自闭弹簧34有效圈数为50,展开长度为4506mm等,当然,这只是一种实施例的自闭弹簧数据,并非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来设计自闭弹簧的相应参数值,在此并不作任何限制。
[0039]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座33焊接于前述第二摆杆32上,所述下固定座35焊接于层门立柱2上。其中,所述层门立柱2为角钢;所述下固定座35为L形结构,该下固定座35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竖向基板部351和横向基板部352,该竖向基板部351焊接于角钢的一钢板上,前述调节孔开设于该横向基板部352上。
[0040]该上固定座33上开设有上连接孔31,该调节螺栓36上开设有下连接孔361,所述自闭弹簧34上、下端分别具有C形勾341,该两端的C形勾341分别勾于上连接孔31、下连接孔361内。此处,所述上固定座33开设的上连接孔331为若干个,该若干个上连接孔331依次向上间距式布置,前述自闭弹簧34上端的C形勾341可调节式勾于其中一个上连接孔331内,这样,利用这些上连接孔331也可对自闭弹簧34的长度进行一些调节。
[0041]结合图2所示,相比传统技术中,将弹簧直接连接于立柱上的组装方式而言,本实施例中,自闭弹簧34下端系组装于调节螺栓36上,其操作空间相对要大得多,这样,方便工作在井道内对自闭弹簧34的安装、维修及调节等操作,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0042]接着,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中自闭机构3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3]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电梯层门I打开时,第一摆杆31带动第二摆杆32旋转,上固定座33也随同第二摆杆32向上旋转(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因此,将自闭弹簧34向上拉长,如图3所示;随后,自闭弹簧34的复位弹力拉着上固定座33向下旋转,第二摆杆32、第一摆杆31随同返程复位,层门I返程关闭。
[004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主要是通过将自闭弹簧设计为可调节式结构,从而,可以及时根据电梯层门的关门力度来调整弹簧长度,以使得自闭弹簧保持较佳自闭力度,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通过调节螺栓及螺母锁固自闭弹簧的方式,改变了原来自闭弹簧在井道内装配困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维修及调节操作均十分方便,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维修及调节的工作效率。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包括有层门、层门立柱和控制层门闭合的自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闭机构包括有第一摆杆、第二摆杆、上固定座、自闭弹簧、下固定座、调节螺栓及螺母; 其中,该第一摆杆的一端相对层门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上,其另一端通过一枢转轴枢接于第二摆杆的一端,该第一、二摆杆均相对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式设置;该第二摆杆的另一端相对层门立柱可枢转式连接于层门立柱上,以及,前述上固定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摆杆上; 该下固定座连接于层门立柱上且相对层门立柱位置固定,于该下固定座内开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竖向调节孔,前述调节螺栓配合于竖向调节孔内,前述螺母螺合于调节螺栓上且位于下固定座下方位;该自闭弹簧上端连接于上固定座上,并其下端连接于调节螺栓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焊接于前述第二摆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焊接于层门立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立柱为角钢;所述下固定座为L形结构,该下固定座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竖向基板部和横向基板部,该竖向基板部焊接于角钢的一钢板上,前述调节孔开设于该横向基板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上开设有上连接孔,该调节螺栓上开设有下连接孔,所述自闭弹簧上、下端分别具有C形勾,该两端的C形勾分别勾于上、下连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可调式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开设的上连接孔为若干个,该若干个上连接孔依次向上间距式布置,前述自闭弹簧上端的C形勾可调节式勾于其中一个上连接孔内。
【文档编号】B66B13/18GK204057614SQ201420382418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唐肆清, 黄顺, 周序华 申请人:东莞市川田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