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0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大豆制品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生产豆苗的 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豆(黄豆、黑豆)类制品的生产制造基本上是 豆腐、豆芽这两种被广泛采用的制造方法。而大豆制品的另外一种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具有更高营养价值的形式豆苗,却因为没 有合适的设备, 一直采用有土栽培的方式生产,不仅效率极低,而 且受到生产用地、收获、运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直没有推广开 来,限制了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蔬菜类转化食物的生产发展。而采 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的全都是豆芽。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所说 的豆芽和豆苗的区别,豆芽不管是盆、缸还是豆芽机生产的一般最 多生出两片叶片,颜色为黄色或者浅黄色,甚至白色;而豆苗一般 也是两片叶片,但是叶片为绿色或者浅绿色。因此从叶片或者芽杆 的颜色就可以容易的区分出豆芽和豆苗。而这豆芽和豆苗的区别的 根本原因在于豆子发芽的过程中有没有光合作用发生,也就是有没 有阳光的参与,有光合作用参与的则是生产的豆苗,没光合作用参 与的则是生产的豆芽。为了解决过去的设备只能生产豆芽,不能生 产豆苗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原有的豆芽设 备不能生产豆苗的不足而提出的,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 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提出的一种生产豆苗的装
置的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装置具有可以开闭的门[io]和箱体[i],
在箱体[1]的下底面是一个具有排水孔[8]的保温底板[9],在保温 底板[9]上面的箱体[1]内部具有水箱[6],箱体[l]内的顶部具有喷 淋管[7],箱体[1]内部还具有其上有导轨托架[4]的立架[5],其特 征在于箱体[l]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顶面是透明的双层玻 璃[3],门[10]也是双层透明玻璃,在箱体[l]的外面左右两侧与道 轨托架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日光灯[2]。门关[10]闭以后,箱体[l] 内部是一封闭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机械的方式连续的生产 豆苗。


附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 的俯视图。在附图中的序号为1、箱体,2、日光灯,3、双层玻 璃,4、导轨托架,5、立架,6、水箱,7、喷淋管,8、排水孔,9、 保温底板,10、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装置具有可以开闭的门[10]和箱体[1],在箱体[1]的下底面是一个具有排水孔[8 [的保温底板[9],在保温 底板[9]上面的箱体[1]内部具有水箱[6],箱体[l]内的顶部具有喷 淋管[7],箱体[1]内部还具有其上有导轨托架[4]的立架[5]。箱体 [l]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顶面是透明的双层玻璃[3],门[1O] 也是双层透明玻璃,中空的箱体的五个表面都是透明的,中空玻璃 互相之间采用密封的结构形式安装,以提高保温的性能。在箱体[l] 的外面左右两侧与道轨托架[4]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日光灯[2],导 轨托架上放置生产豆芽的周转箱。其使用过程和生产豆芽相同,唯 一不同的是夜间没有阳光的时候,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打开日 光灯,为周转箱内的大豆提供充足的光线照射,以利于豆苗的生长。 本装置也可以用于豆芽的生产。生产豆芽的周期一般为4天,而生 产豆苗时间一般要比豆芽长一些, 一般要4-7天。因为豆苗需要进 行光合作用,所以生长的时间也要相应的长一些。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可以开闭的门[10]和箱体[1],在箱体[1]的下底面是一个具有排水孔[8]的保温底板[9],在保温底板[9]上面的箱体[1]内部具有水箱[6],箱体[1]内的顶部具有喷淋管[7],箱体[1]内部还具有其上有导轨托架[4]的立架[5],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顶面是透明的双层玻璃[3],门[10]也是双层透明玻璃,在箱体[1]的外面左右两侧与道轨托架[4]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日光灯[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可以开闭的门[10]和箱体[1],在箱体[1]的下底面是一个具有排水孔[8]的保温底板[9],在保温底板[9]上面的箱体[1]内部具有水箱[6],箱体[1]内的顶部具有喷淋管[7],箱体[1]内部还具有其上有导轨托架[4]的立架[5],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顶面是透明的双层玻璃[3],门[10]也是双层透明玻璃,在箱体[1]的外面左右两侧与道轨托架[4]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日光灯[2]。其优点是可以连续的生产豆苗。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1072947SQ20072002538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7日
发明者杨庆文, 赵中华 申请人:赵中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