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虱螨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1557阅读:1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虱螨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虱螨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虱螨脲(Lufenurcn),属苯甲酰脲类杀螨、杀虫剂,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棉铃虫、锈螨、柑桔潜叶蛾、飞虱等。具胃毒和触杀作用,具独特杀虫机理抑制昆虫脱皮,杀虫、杀卵效果好,害虫吃了喷施了虱螨脲的作物2小时停止取食,2-3天进入死虫高峰。其特点是①低毒、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②杀虫刹卵,杀大、小幼虫,持效期14天。③渗透性强,正面喷药,背面死虫、死卵。耐雨冲刷,喷后15分钟后下雨不影响药效。在我国,由于虱螨脲进口价格高,使用面积只局限于经济附加值高的部分蔬菜和果树上,应用面积小,不能更广泛的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上使用,且虱螨脲在国内外文献中一般采用乳油。众所周知乳油含大量有机溶剂,易于挥发着火、对人体和植物有毒害,污染环境,运输也不方便;污染环境,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据调查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虱螨脲悬浮剂及制作工艺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借助分散剂的作用和球磨机的物理分散作用,将虱螨脲以微小的固体状态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从而提供一种能减少农药制^中的有机溶剂的用量的悬浮剂。本发明与含有虱螨脲的杀虫乳油相比,悬浮剂由于不含有毒易燃的芳烃类溶剂,因而可以避免生产和贮运过程中的易燃易爆现象。该剂型无难闻有毒的气味,对眼睛刺激性小,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提高了对生产、贮运和使用者的安全性。此外,悬浮剂以廉价的水为基质,是具有一定黏度的流体剂型,采用湿法粉碎、混合,不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在经济效益上已经可以与相应的乳油竞争。悬浮剂喷洒雾滴比乳油大,飘移减轻,没有可湿性粉剂喷湿留下的残迹和乳油使用后,果粉脱落等现象。己有不少试验证明,悬浮剂的药效于同剂量的相应乳油相当,而对温血动物的毒性大大降低,与水乳剂等其他药剂或液肥的可混性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虱螨脲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虱螨脲1%60%消泡剂0.1%1%分散剂0.5%~15%防冻剂0.1%10%增稠剂0.1%~1%水10%~80%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碘酸钙、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烷基萘甲醛縮合物磺酸盐、十二垸基苯磺酸钠、十二垸基硫酸钠、油酸钾、油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聚乙羟酸酯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硅酮类化合物如有机硅等、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如十一垸酸、十三烷酸、十五烷酸等,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如葵醇、十垸醇等。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两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脲中的一种或几种。PH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钠、氨水、醋酸、柠檬酸或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PH调节剂中的用量为使悬浮剂的PH值为6~8。一种制备虱螨脲悬浮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虱螨脲与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防冻剂、渗透剂和水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混合均匀,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ym以下即成。农药剂型中,传统剂型以EC(乳油剂)、WP(可湿性粉剂)为主,近两年水基化剂型陆续进入市场,悬浮剂(SC)则是其中的代表。有于其以水为基质,粒径一般为l35um,平均90。/。粒径《5um,悬浮率>90%,在作物叶面上表现高的展着和黏着性,其使用药效与WP相比,有很大的差别。本发明将虱螨脲以微细化的颗粒分散于水中,因而具有1)闪点高,不燃烧不爆炸,生产贮存和使用;2)粉尘少,环境污染小,对生产者和使用者以及环境安全;3)以水为基质,资源丰富,产品成本低,容易包装;4)对虱螨脲具有保护作用;5)钙制剂喷雾后,以细小颗粒分布于作物表面,因此昆虫取食的"瞬时"浓度高,杀虫效果好;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5%虱螨脲悬浮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虱螨脲原粉5%,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10%,增稠剂黄原胶0.5%,消泡剂硅油0.8%,防冻剂乙二醇3%,PH调节剂适量使悬浮剂PH值为6,加去离子水至100%。混合均匀后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um以下即成。实施例210%虱螨脲悬浮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虱螨脲原粉10%,分散剂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10%,增稠剂硅酸铝镁0.6%,消泡剂硅油1%,防冻剂丙三醇4%,PH调节剂适量使悬浮剂PH值为7,加去离子水至100%。混合均匀后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um以下即成。实施例315%虱螨脲悬浮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虱螨脲原粉15%,分散剂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8%,增稠剂聚乙烯醇0.7%,消泡剂硅油0.5%,防冻剂丙三醇5%,PH调节剂适量使悬浮剂PH值为8,加去离子水至100%。混合均匀后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um以下即成。实施例430%虱螨脲悬浮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虱螨脲原粉30%,分散剂聚乙羟酸酯钠盐12%,增稠剂黄原胶0.4%,消泡剂十三烷酸0.9%,防冻剂丙三醇6%,PH调节剂适量使悬浮剂PH值为6,加去离子水至100%。混合均匀后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Um以下即成。实施例540%虱螨脲悬浮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虱螨脲原粉40%,分散剂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8%,增稠剂聚乙烯醇0.3%,消泡剂硅油1%,防冻剂丙三醇3%,PH调节剂适量使悬浮剂PH值为8,加去离子水至100%。混合均匀后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m以下即成。实施例650%虱螨脲悬浮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虱螨脲原粉50%,分散剂聚乙羟酸酯钠盐8%,增稠剂黄原胶3%,消泡剂十三垸酸1%,防冻剂丙三醇3%,PH调节剂适量使悬浮剂PH值为7,加去离子水至100%。混合均匀后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um以下即成。药效试验材料及方法供试药剂5y。虱螨脲EC(即虱螨脲乳油),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5%虱螨脲SC(实施例1所得的虱螨脲哦悬浮剂)处理设计5%虱螨脲EC分别用2000倍液兑水喷雾5%虱螨脲SC分别用2000倍液兑水喷雾试验方法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60m2。2007年8月15日本地棉田三代棉铃虫若虫高峰期施药,分别用2000倍液兑水均匀喷雾。.试验田田间棉铃虫15头/m2。防效调査施药前调査虫口基数,药后l、3、7、IO天各查一次田间虫量。每小区3点取样。以虫口存活率计算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校正防效(%)=(对照虫口存活率一施药区虫口存活率)+对照区虫口存活率XIOO结果与分析5%虱螨脲EC与5%虱螨脲SC对棉花棉铃虫防治效果明显,在速效性及持续控制方面均表现良好,对棉花安全。试验数据显示,5。/。虱螨脲SC的校正防效明显优于5y。虱螨脲EC(详细见表l)。与SC(悬浮剂)本身的特点是相关的,悬浮剂剂型加水稀释后能在防治靶标达到加大的均匀覆盖。相比EC(乳油),SC(悬浮剂)无气味,易混合,悬浮率高,湿润度也得到了改善。表15%虱螨脲EC与5%虱螨脲SC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虱螨脲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虱螨脲1%~60%消泡剂0.1%~1%分散剂0.5%~15%防冻剂0.1%~10%增稠剂0.1%~1%水10%~80%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碘酸钙、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垸基萘甲醛縮合物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钾、油酸钠、垸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垸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聚乙羟酸酯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属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聚乙二醇或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钠、氨^C、醋酸、柠檬酸或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中任一项所属的悬浮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虱螨脲与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防冻剂、渗透剂、PH调节剂和水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混合均匀,与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在5"m以下即成。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虱螨脲悬浮剂,其特征在于这种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虱螨脲1%~60%,消泡剂0.1%~1%,分散剂0.5%~15%,防冻剂0.1%~10%,增稠剂0.1%~1%,水10%~80%,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虱螨脲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虱螨脲悬浮剂具有闪点高,不燃烧不爆炸,生产、储存、使用安全,粉尘少,环境污染小,产品成本低,容易包装,杀虫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A01N25/04GK101379962SQ200810132490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发明者张少武申请人:张少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