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溶液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8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溶液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控释肥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包膜溶液的 制备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控释肥是在传统肥料外层包一层特殊的膜,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释养分释放速度和 释放量,使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求相一致。该肥料突出特点是按照作物生长规律曲线同 步供给有效养分,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确保作物生长的前提下, 与同浓度肥料相比,肥效利用率可提高50%以上,可使传统化肥的用量大大减少。由于这 种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使用量与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 高农作物产品品质、节省化肥生产原料等优点,因此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 成为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包膜溶液的配制是包膜控释肥生产中的核心工序,包膜控释肥的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 量都是通过包膜的厚度、包膜的材料及其添加剂来实现的,因而包膜溶液的合理配制是控 制包膜控释肥按预期释放效果的前提,也是衡量包膜控释肥质量好坏的关键。
因此,发明一种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包膜溶液的制备设备,以更好地制备包膜溶液,提 高包膜控释肥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溶液 配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溶液配制装置,由溶剂贮槽1、溶剂泵2、溶剂管道3、 流量计4、溶解釜5、加热介质上管6及加热介质回管7构成,所述溶剂贮槽1通过溶剂 管道3与溶剂泵2相连,溶剂泵2通过溶剂管道3、流量计4与溶解釜5相连,加热介质 上管6接溶解釜5的加热进口 18,加热介质回管7接溶解釜5的加热出口 21。
所述溶解釜5由搅拌器8、上封头9、液体入口 10、顶部加料口 11、安全阀口 12、 视镜13、人孔14、加热蛇管15、筒体16、夹套17、加热进口 18、搅拌浆20、加热出口 21、液位计22、出液口 23、下封头24、排污口 25、加压口 26、温度计口27和压力表口 28构成。其中,液体入口 10、顶部加料口 11、安全阀口 12、视镜13、人孔14、加压口 26、温度计口 27和压力表口 28均设在上封头9上,搅拌器8位于上封头9的上方,在所 述筒体16内部设有加热蛇管15、搅拌桨20,所述加热进口 18通过加热蛇管15与加热出 口 21相接,在所述筒体16的外侧设有夹套17,所述筒体16侧壁设有液位计22和出液口 23,在下封头24的底部设有排污口25。
前述溶解釜的顶部加料口 11也可同时作为放空口。
本实用新型设备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包膜控释肥的产业化生产。本实用新 型的突出的技术效果在于溶剂通过调节流量阀组及液位计双重控制,准确安全可靠,溶 解釜通过内部蛇管和夹套双重加热,加热速度快,包膜材料溶解时间短,提高了设备利用
3率。


图1是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溶液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溶解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溶剂贮槽、2是溶剂泵、3是溶剂管道、4是流量计、5是溶解釜、6是加 热介质上管、7是加热介质回管、8是搅拌器、9是上封头、IO是液体入口、 ll是顶部加 料口、 12是安全阀口、 13是视镜、14是人孔、15是加热蛇管、16是筒体、17是夹套、 18是加热进口、 19是支耳、20是搅拌浆、21是加热出口、 22是液位计、23是出液口、 24是下封头、25是排污口、 26是加压口、 27是温度计口、 28是压力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由图1和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溶液配制装置,由溶剂 贮槽l、溶剂泵2、溶剂管道3、流量计4、溶解釜5、加热介质上管6及加热介质回管7 构成,溶剂贮槽1通过溶剂管道3与溶剂泵2相连,溶剂泵2通过溶剂管道3、流量计4 与溶解釜5相连,加热介质上管6接溶解釜5的加热进口 18,加热介质回管7接溶解釜5 的加热出口 21。
溶解釜5由搅拌器8、上封头9、液体入口 10、顶部加料口 11、安全阀口 12、视镜 13、人孔14、加热蛇管15、筒体16、夹套17、加热进口 18、搅拌浆20、加热出口21、 液位计22、出液口23、下封头24、排污口25、加压口 26、温度计口 27和压力表口 28构 成,所述液体入口 10、顶部加料口 11、安全阀口 12、视镜13、人孔14、加压口 26、温 度计口 27和压力表口 28均设在上封头9上,搅拌器8位于上封头9的上方,在所述筒体 16内部设有加热蛇管15、搅拌桨20,所述加热进口 18通过加热蛇管15与加热出口 21相 接,在所述筒体16的外侧设有夹套17,所述筒体16侧壁设有液位计22和出液口 23,在 下封头24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25。在筒体16的侧壁上还设有支耳19。
实施例2
在包膜控释肥生产技术领域,制备包膜溶液所用的溶剂、溶质和添加剂有多种,常用 溶剂为四氯乙烯或二甲苯,溶质常为低密度聚乙烯,添加剂常为石蜡或谷物粉。溶剂、溶 质和添加剂的比例往往决定包膜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决定控释肥的质量。在利用本实用新 型的方法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例为10-30: 1,溶质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例为6-12: 1。 利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制备用于生产控释肥的包膜溶液的方法,包括步骤
A、 将溶剂贮槽1内的溶剂用溶剂泵2加入溶解釜5中,通过流量计4和溶解釜5的 液位计22控制溶剂的加入量,溶剂的量不超过溶解釜5液位的2/3;
B、 启动溶解釜5的搅拌器8,搅拌转速45-70r/min,然后按比例分别将一定量的溶 质及添加剂从溶解釜5的顶部加料口 11直接加入溶解釜5;
C、 打开加热介质上管6的调节阀,向溶解釜5通入导热油,逐渐加热升温至100-125 'C后保温,继续搅拌溶解20-60min,即得所需的包膜溶液。
权利要求1、用于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溶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溶剂贮槽(1)、溶剂泵(2)、溶剂管道(3)、流量计(4)、溶解釜(5)、加热介质上管(6)及加热介质回管(7)构成,所述溶剂贮槽(1)通过溶剂管道(3)与溶剂泵(2)相连,溶剂泵(2)通过溶剂管道(3)、流量计(4)与溶解釜(5)相连,加热介质上管(6)接溶解釜(5)的加热进口(18),加热介质回管(7)接溶解釜(5)的加热出口(2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釜(5)由搅拌器(8)、上封 头(9)、液体入口 (10)、顶部加料口 (11)、安全阀口 (12)、视镜(13)、人孔(14)、 加热蛇管(15)、筒体(16)、夹套(17)、加热进口 (18)、搅拌浆(20)、加热出口 (21)、 液位计(22)、出液口 (23)、下封头(24)、排污口 (25)、加压口 (26)、温度计口 (27) 和压力表口 (28)构成,所述液体入口 (10)、顶部加料口 (11)、安全阀口 (12)、视镜(13)、人孔(14)、加压口 (26)、温度计口 (27)和压力表口 (28)均设在上封头(9) 上,搅拌器(8)位于上封头(9)的上方,在所述筒体(16)内部设有加热蛇管(15)、 搅拌桨(20),所述加热进口 (18)通过加热蛇管(15)与加热出口 (21)相接,在所述 筒体(16)的外侧设有夹套(17),所述筒体(16)侧壁设有液位计(22)和出液口,在 下封头(24)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控释肥的包膜溶液制备装置。由溶剂贮槽、溶剂泵、溶剂管道、流量计、溶解釜、加热介质上管及加热介质回管构成,所述溶剂贮槽通过溶剂管道与溶剂泵相连,溶剂泵通过溶剂管道、流量计与溶解釜相连,加热介质上管接溶解釜的加热进口,加热介质回管接溶解釜的加热出口。该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溶剂通过流量计及液位计双重控制,准确安全可靠,溶解釜通过内部蛇管和夹套双重加热,加热速度快,包膜材料溶解时间短,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文档编号C05G3/00GK201276495SQ2008201721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4日
发明者万连步, 王仕青, 高义武 申请人: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