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
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操纵杆一端设置在多路换向阀安装槽内, 由于一个操纵杆对应一个运动系统,当有多个运动系统时则需在多路换向阀有限空间内设 置相应的操纵杆,再加上多路换向阀本身的油路管道,导致多路换向阀维修时不便;由于多 路换向阀水平放置于驾驶室下部,致使操纵杆长度增加且设置为垂直方向,驾驶员操作时 只能前后拨动操纵杆,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装载机的发动机刚性连接液压泵并向其提 供动力,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多路换向阀, 一路分配给大臂油缸, 一路分配给旋转臂油 缸,另一路分配给叉架油缸;操纵杆通过软轴与多路换向阀联接,且操纵杆设置在架座一侧 操纵箱内,实现上下方位拨动操纵杆。 所述的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所述操纵杆、软轴通过铰接在操纵箱内 横梁上的活动板连接,所述软轴、操纵杆分别固联于活动板一端。 所述的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软轴与多路换向阀通过动臂连接,所述 动臂铰接在多路换向阀阀体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操纵杆与多路换向阀分离设 置,各自维修方便;且操纵杆设置为上、下方位拨动,操纵杆高度正适合驾驶员作业时手臂 自然下垂位置,设计人性化,提高了操作灵活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内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A视图; 图中1、操纵箱;2、软轴;3、活动板;4、操纵杆;5、动臂;6、多路换向阀;7、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或3所述的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装载机的发动机刚性连接液压泵并向其提供动力,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多路换向阀6,既三联阀一路分配给大臂 油缸,一路分配给旋转臂油缸,另一路分配给叉架油缸;操纵杆4通过软轴2与多路换向阀 6联接;操纵杆4、软轴2通过铰接在操纵箱1内横梁7上的活动板3连接,所述软轴2、操纵 杆4分别固联于活动板3 —端;压下相应操纵杆4时,以活动板3与横梁7连接处为支点, 活动板3带动软轴2上提;由于软轴2与多路换向阀6通过动臂5连接,所述动臂5铰接在 多路换向阀6阀体上;即动臂5动作实现三联阀相应回路开启,实现装载机实现装载机相应 的举升、打开、闭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操纵装置,操纵杆4设置在架座一侧操纵箱1内,且操纵杆 4可设置为上、下方位拨动,操纵杆4高度正适合驾驶员作业时手臂自然下垂位置,设计人 性化,提高了操作灵活性;由于操纵杆4与多路换向阀6分离设置,避免了在多路换向阀6 有限空间上设置操纵杆4,若多路换向阀6维修时,不需考虑自身空间上油路多,操纵杆4设 置等不便,提高了效率。
权利要求一种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装载机的发动机刚性连接液压泵并向其提供动力,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多路换向阀(6),一路分配给大臂油缸,一路分配给旋转臂油缸,另一路分配给叉架油缸;其特征在于;操纵杆(4)设置在架座一侧操纵箱(1)内,操纵杆(4)通过软轴(2)与多路换向阀(6)联接,且操纵杆(4)为上、下方位拨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 (4)、软轴(2)通过铰接在操纵箱(1)内横梁(7)上的活动板(3)连接,所述软轴(2)、操纵 杆(4)分别固联于活动板(3) —端。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软轴(2)与 多路换向阀(6)通过动臂(5)连接,所述动臂(5)铰接在多路换向阀(6)阀体上。
专利摘要一种农用轮式装载机的液压操纵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多路换向阀(6)分别分配给相应油缸,其特征在于操纵杆(4)设置在架座一侧操纵箱(1)内,操纵杆(4)通过软轴(2)与多路换向阀(6)联接,且操纵杆(4)为上、下方位拨动;由于操纵杆与多路换向阀分离设置,各自维修方便;且操纵杆设置为上、下方位拨动,操作杆高度正适合驾驶员作业时手臂自然下垂位置,设计人性化,提高了操作灵活性。
文档编号A01D87/12GK201479611SQ2009202237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张卓, 王方森, 闻毅萍 申请人:闻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