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1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
背景技术
食用菌渣是指栽培各种食用菌类以后剩下的废料。食用菌能在富含纤维素的物质上生长繁殖,是因为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复合酶,降解木质素的过氧化酶和漆酶,把农作物秸杆等附产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成葡萄糖、醌类化合物等成分供给食用菌和菌丝体生长繁殖。而采摘食用菌后的培养基,即食用菌渣。食用菌渣通过食用菌菌体的生物固氮作用、酶解作用等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比不经过食用菌发酵前明显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抗营养因子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同时还产生了多种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实践表明每100千克培养料,收获100千克鲜菇后,还可以得到60千克废料。这些废料均含有大量菌丝体、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被称为“菌糠蛋白”。但由于食用菌渣是在多种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谷壳、稻草、木屑等生长出来,虽然长出的菌株含有大量的“菌糠蛋白”,但其不能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到动物饲粮中,因为原始的食用菌渣的粗纤维还是很高,高出普通动物消化吸收的标准,并且气味和适口性上也强差人意,还不能长时间保存。所以,一直以来食用菌渣都是被用来晒干后进行焚烧或者填埋充当地肥,在晒干的过程还会起蚊蝇的滋生,焚烧也带来环境的污染。没有充分地发挥其经济价值,反而还给当地带来困扰。本发明的目的为了使得营养丰富、来源广泛的食用菌渣能够转变成动物吸收的优质饲料,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发酵处理转换成为动物优质饲料技术,使得处理后地食用菌渣适口性和气味,以及动物消化吸收率得到提高。本发明核心内容I.它主要由下列组份按所述重量比配比进行发酵食用菌渣83%、食盐1.5%、玉米粉约8. 2%、豆柏或菜柏约8. 2%、微生物菌O. 025%、酶制剂O. 025%。2.进行发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将玉米粉、豆柏或菜柏和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及食盐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好作为发酵剂。b.将食用菌渣与玉米粉、豆柏或菜柏和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及食盐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好的发酵剂、适量的清水搅拌致均匀。c.将所有搅拌好的混合物填装到容器中,压实,用塑料膜密封厌氧发酵。25 30度气温下3 5天完成发酵。本发明的显著特点在于 本技术采用微生物菌群和复合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通过食用菌菌体的生物固氮作用、酶解作用等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比不经过食用菌发酵前明显提高,纤维素、半纤 维素、木质素和抗营养因子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同时还产生了多种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这一系列的生物转化过程,增加了原料中有效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增强了菌糠的适口性。未经处理的菌糠蛋白,对单胃动物来说,消化率仅为35%左右,可消化蛋白极低,发酵后的菌糠蛋白消化吸收率显著提高,蛋白消化率达到了 66%左右。体外处理的情况非常理想,动物摄入体内后,在内源酶和外源酶的作用下,在小肠消化吸收机制作用原理下,对其的消化吸收会比体外的降解的条件更为有利。


图I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I.将收集上来的500千克食用菌渣的塑料套膜去掉,进行打散粉碎,使其变成手一抓成团,手指一碰即松散状。2.将采用国内市售的微生物菌(其中含光合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125克、酶制剂125克、食盐I. 8千克,50千克玉米粉、豆柏或菜柏50 70千克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好作为发酵剂。3.将发酵剂与粉碎好得食用菌渣地混拌,并加入清水500千克一起搅拌均匀。4.搅拌均匀后,填满容器,压实,用塑料膜密封进行厌氧发酵。25 30度气温下3 5天完成发酵,低于15度气温则需要7 10天方完成发酵。发酵完成后,打开塑料膜,取完料,再重新压实铺上塑料膜密封即可。参考文献I.张宏福主编《动物营养参数与饲养标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
权利要求
1.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其特征是通过食盐、玉米粉、豆柏或菜柏、国内市售微生物菌和酶制剂,按等量递增法混合而成的发酵剂,和粉碎后地食用菌渣进行混拌,并加上70%的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将所有搅拌好的混合物填装到容器中,压实,用塑料膜密封厌氧发酵,3 5天完成发酵(视气温高低而定)。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的发酵剂,其特征是将I. 5%食盐、约8. 2%玉米粉、约8. 2%豆柏或菜柏、O. 025%国内市售的微生物菌(其中含光合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0. 025 %复合酶制剂,按等量递增法混合而成的发酵剂。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有搅拌好的混合物填装到容器中,压实,用塑料膜密封厌氧发酵,3 5天完成发酵(视气温高低而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通过食盐、玉米粉、豆粕或菜粕、国内市售微生物菌和酶制剂,按等量递增法混合而成的发酵剂,和粉碎后的食用菌渣进行混拌,并加上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将所有搅拌好的混合物填装到容器中,压实,用塑料膜密封厌氧发酵,25~30度气温下3~7天完成发酵(视气温高低而定)来实现。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微生物发酵转化过程和酶解作用,增加了原料中多种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有效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增强了食用菌渣的适口性,按比例添加到动物饲粮中,可降低的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文档编号A23K1/00GK102613388SQ20111003204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俸祥仁, 蒋爱国, 陈诏 申请人:俸祥仁, 蒋爱国, 陈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