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27018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研究了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茎段的消毒、腋芽的诱导、丛生芽的增殖、生根诱导、炼苗移栽等步骤。本发明可以控制条件,不受季节限制,全年连续生产,生长繁殖率高,并且保持原有的优良性状不变,可以实现刺桐优良无性系或单株迅速推广。
【专利说明】 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刺桐的组织培养,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刺桐,variegata Linn.,又称海桐、山芙蓉、空桐树、木本象牙红,豆科,落叶乔木,高约20m,干皮灰色,具圆锥形皮刺;三出复叶互生,小叶菱形或菱状卵形;总状花序,花萼佛焰状暗红色,花蝶形,鲜红色,花期3月;荚果呈念珠状,种子红色。此花原产印度及马来西亚等地,性强健,萌发力强,生长快,开花时新梢可长达1.5米,花序长达50厘米,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不甚耐寒,见于树旁或近海溪边。树皮含生物碱下箴刺桐碱、刺桐灵、甜菜碱、胆碱,树皮或根皮入药,称海桐皮,祛风湿,舒筋通络,治风湿麻木,腰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目前常用的繁殖方法为扦插,扦插成活率偏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刺桐组织培养的方法,本发明可以控制条件,不受季节限制,全年连续生产,生长繁殖率高,并且保持原有的优良性状不变,可以实现优良无性系或单株迅速推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切取3cm的刺桐带芽茎段放入500ml磨口广口瓶中,包上纱布,流水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50%的Bleach水溶液消毒4min,之后迅速用无菌水洗漆3次,再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12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5次,消毒处理过的刺桐带芽茎段接种到l/2Miller+0.lmg/L2,4,5-D+0.lmg/LIAA+l_2mg/L 谷胱甘肽 +15_20mg/L 夹竹桃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腋芽的诱导,附加蔗糖25g/L,琼脂9g/L,培养温度26°C,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llh/d,pH5.8,培养基采用121°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诱导出来的腋芽接入Miller+0.5mg/LZT+0.lmg/LNAA+IAA0.lmg/L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培养出来的丛生芽接入培养基为l/2Miller+lmg/LIBA+0.5mg/LIAA进行生根诱导,附加蔗糖20g/L,琼脂8g/L,培养温度28°C,光照强度70001x,光照时间15h/d,pH5.8,培养基采用121°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培养条件均采用人工光照,封闭式,试管苗长至4cm,根数为3,揭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放置7d,然后取出单苗洗净根上附带的培养基,把根浸入800-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min,栽植于草炭:珍珠岩=1:1的基质里,栽植后1d内用塑料薄膜保湿,以1/4MS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洒。
[0005]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刺桐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无污染,利于大规模种植。
[000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切取3cm的刺桐带芽茎段放入500ml磨口广口瓶中,包上纱布,流水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50%的Bleach水溶液消毒4min,之后迅速用无菌水洗漆3次,再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12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5次,消毒处理过的刺桐带芽茎段接种到 l/2Miller+0.lmg/L2,4,5-D+0.lmg/LIAA+lmg/L 谷胱甘肽+15mg/L 夹竹桃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腋芽的诱导,附加蔗糖25g/L,琼脂9g/L,培养温度26°C,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llh/d,pH5.8,培养基采用121°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诱导出来的腋芽接入Miller+0.5mg/LZT+0.lmg/LNAA+IAA0.lmg/L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培养出来的丛生芽接入培养基为l/2Miller+lmg/LIBA+0.5mg/LIAA进行生根诱导,附加蔗糖20g/L,琼脂8g/L,培养温度28°C,光照强度70001x,光照时间15h/d,pH5.8,培养基采用121 °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培养条件均采用人工光照,封闭式,试管苗长至4cm,根数为3,揭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放置7d,然后取出单苗洗净根上附带的培养基,把根浸入800倍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min,栽植于草炭:珍珠岩=1:1的基质里,栽植后1d内用塑料薄膜保湿,以1/4MS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洒,成活率88%。
[0008]实施例2
切取3cm的刺桐带芽茎段放入500ml磨口广口瓶中,包上纱布,流水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50%的Bleach水溶液消毒4min,之后迅速用无菌水洗漆3次,再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12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5次,消毒处理过的刺桐带芽茎段接种到 l/2Miller+0.lmg/L2,4, 5-D+0.lmg/LIAA+2mg/L 谷胱甘肽+20mg/L 夹竹桃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腋芽的诱导,附加蔗糖25g/L,琼脂9g/L,培养温度26°C,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llh/d,pH5.8,培养基采用121°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诱导出来的腋芽接入Miller+0.5mg/LZT+0.lmg/LNAA+IAA0.lmg/L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培养出来的丛生芽接入培养基为l/2Miller+lmg/LIBA+0.5mg/LIAA进行生根诱导,附加蔗糖20g/L,琼脂8g/L,培养温度28°C,光照强度70001x,光照时间15h/d,pH5.8,培养基采用121°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培养条件均采用人工光照,封闭式,试管苗长至4cm,根数为3,揭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放置7d,然后取出单苗洗净根上附带的培养基,把根浸入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min,栽植于草炭:珍珠岩=1:1的基质里,栽植后1d内用塑料薄膜保湿,以1/4MS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洒,成活率92%。
[0009]实施例3
切取3cm的刺桐带芽茎段放入500ml磨口广口瓶中,包上纱布,流水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50%的Bleach水溶液消毒4min,之后迅速用无菌水洗漆3次,再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12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5次,消毒处理过的刺桐带芽茎段接种到 l/2Miller+0.lmg/L2,4, 5-D+0.lmg/LIAA+2mg/L 谷胱甘肽+20mg/L 夹竹桃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腋芽的诱导,附加蔗糖25g/L,琼脂9g/L,培养温度26°C,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llh/d,pH5.8,培养基采用121°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诱导出来的腋芽接入Miller+0.5mg/LZT+0.lmg/LNAA+IAA0.lmg/L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培养出来的丛生芽接入培养基为l/2Miller+lmg/LIBA+0.5mg/LIAA进行生根诱导,附加蔗糖20g/L,琼脂8g/L,培养温度28°C,光照强度70001x,光照时间15h/d,pH5.8,培养基采用121 °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培养条件均采用人工光照,封闭式,试管苗长至4cm,根数为3,揭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放置7d,然后取出单苗洗净根上附带的培养基,把根浸入800倍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min,栽植于草炭:珍珠岩=1:1的基质里,栽植后1d内用塑料薄膜保湿,以1/4MS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洒,成活率94%。
【权利要求】
1.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茎段的消毒、腋芽的诱导、丛生芽的增殖、生根诱导、炼苗移栽,其主要步骤如下: (1)取刺桐的带芽茎段,进行消毒处理; (2)将步骤(I)消毒处理过的刺桐带芽茎段接种到l/2Miller+0.lmg/L2,4,5-D+0.lmg/LIAA+l-2mg/L谷胱甘肽的培养基中进行腋芽的诱导,附加蔗糖25g/L,琼脂9g/L,培养温度26°C,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llh/d,pH5.8,培养基采用121°C、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 ; (3)取步骤(2)诱导出来的腋芽接入Miller+0.5mg/LZT+0.lmg/LNAA+IAA0.lmg/L 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培养条件同上; (4)将步骤(3)培养出来的丛生芽接入培养基为l/2Miller+lmg/LIBA+0.5mg/LIAA进行生根诱导,附加蔗糖20g/L,琼脂8g/L,培养温度28°C,光照强度70001x,光照时间15h/d,ρΗ5.8,培养基采用121。。、1.1kp进行高压灭菌15min ; (5)将步骤(4)生根后的无菌苗进行野外炼苗移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刺桐无菌茎段的获得为切取3cm的刺桐带芽茎段放入500ml磨口广口瓶中,包上纱布,流水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50%的Bleach水溶液消毒4min,之后迅速用无菌水洗涤3次,再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12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5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刺桐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中附加15-20mg/L的夹竹桃霉素,防止内生菌的生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的培养条件均采用人工光照,封闭式。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桐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刺桐的野外炼苗移栽的方法为揭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放置7d,然后取出单苗洗净根上附带的培养基,把根浸入800-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min,栽植于草炭:珍珠岩=1:1的基质里,栽植后1d内用塑料薄膜保湿,以1/4MS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洒。
【文档编号】A01H4/00GK104285799SQ20141055034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刘东锋, 杨成东 申请人:南京帝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