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373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机肥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桑枝木屑600~800份、蚕沙300~500份、菌棒颗粒100~200份、EM菌液16~20份、尿素15~2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桑树枝条进行粉碎得桑枝木屑,并将桑枝食用菌菌棒进行粉碎得菌棒颗粒;然后将上述桑枝木屑、菌棒颗粒与蚕沙进行混合得混合物,并控制混合物水分在70~75%;最后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EN菌液和尿素,然后混合均匀,并控制湿度在70~75%,最后堆成条形堆,并用薄膜或帆布盖好,堆放18~40天后,发酵完成。本发明不仅工艺简单,制作方便,而且产品能够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与酸碱度,增加肥料氮含量,有利于作物长势。
【专利说明】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通过研究数据显示,桑枝占桑园年产干物质量的64%左右,是蚕桑资源中生物量 占有比例最高的物质。它贮藏了一半以上桑树光合作用的产物。桑树枝条一种具有多种用 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有机质含量丰富,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是我国蚕农主要的生活燃 料之一。我国作为蚕业生产大国,桑枝资源非常丰富,而且逐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 年可产生桑枝约为2000万吨(相当于标准煤量的1000万吨)。而这些农业废弃物被越来越 多的人认为是一种巨大的资源。中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作物产量逐步提高,农业废弃物 总量和数量显著呈上升趋势。然而,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村劳动力减少以及劳动 力成本升高等因素,传统的桑枝利用技术能源转化率低,仅有少部分作为培养基进行食用 菌栽培,大部分被废弃或露天焚烧,不仅其资源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开发,还污染了环境。
[0003] 蚕沙是蚕桑养殖业的主要废弃物,每生产100kg蚕茧可得600kg风干蚕沙,我国 每年生产蚕茧约65万吨,养蚕产出的蚕沙数量极其可观,蚕沙干物中含氮15?30g/kg,磷 (P205)l?10g/kg,钾(K20)20?35g/kg,是优质的有机肥料。目前,蚕区中的蚕沙均被随 意丢弃或直接施回桑田,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隐藏于蚕沙中的病原微生物又会大量繁殖,通 过桑叶回传蚕房,成为二次感染病原诱发蚕病,严重影响到蚕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将蚕沙通过堆肥的方式处理,是实施蚕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通过堆 肥发酵产生的高温杀灭蚕沙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使蚕沙中不稳定的有机物、营养物质逐 步降解为性质稳定、对桑树等植物无害并可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料。
[0004] 近年来,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的规模不断扩大,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用10000多 吨桑枝木屑栽培食用菌,大约要生产8000多吨废弃菌棒,这些菌棒90%直接作为废弃物丢 弃,利用率非常低,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用完的菌 棒里面还含有很多没有利用完的营养成分,食用菌废料的有机质含量在25%?55%,与鸡粪 的有机质含量相当,废菌棒中大量的纤维素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已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能更快地为土壤补充有机质,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对缺乏有机质的新建大 棚土壤来说尤为适用。食用菌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粗蛋白,它能够占到食用 菌废料干重的10%,而且食用菌废料中的钙也占食用菌废料干重的2%。这些都表明食用菌 废料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食用菌废料多是经过高温处理的,不含有害病菌,经过充分腐熟 就可施用。食用菌废料中不含火碱,施后不会出现火碱烧苗现象。因此,用食用菌废料作基 肥比用鸡粪等粪肥作基肥更加安全,更能有效缓解土壤板结,适用所有的大田作物和蔬菜 大棚及花卉作物的使用。用废菌棒做基肥既能提高作物的产量,还能提高粮食及蔬菜的品 质,使其营养含量更高,口感更好,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废弃菌棒拥有巨大的再利用潜力和开 发价值。
[0005] 我国农业种植中大量且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缺乏,氮、磷、钾比例失衡, 农业病虫害处于较严重状态,过度使用化肥不仅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也带来如农产品品 质下降、而且造成农业水源和土壤环境污染,有的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破坏生 态环境、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人畜健康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方法就是减少化肥 的施用,并且增施有机肥,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
[0006] 目前我国少数地区蚕农还是有利用蚕沙堆肥的习惯,主要按照传统方法的堆制, 不仅堆制时间长、肥效低、污染环境、使用不方便,而且不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还是农作物土 传播病害的主要传染源,使用不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还经常造成烧根烧苗。而利用桑枝、桑枝 食用菌废弃物等大量资源均被废弃而未被利用。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有利于改良土壤,修复微生态,恢复肥力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有机肥,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桑枝木屑600?800份、蚕沙 300?500份、菌棒颗粒100?200份、EM菌液16?20份、尿素15?20份。
[0009] 作为方案一,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桑枝木屑600份、蚕沙300份、 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5份。
[0010] 作为方案二,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桑枝木屑800份、蚕沙500份、 菌棒颗粒200份、EM菌液20份、尿素20份。
[0011] 作为方案三,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桑枝木屑600份、蚕沙500份、 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5份。
[0012] 作为方案四,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桑枝木屑800份、蚕沙300份、 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8份。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桑枝木屑的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作 为一种优选,所述桑枝木屑和菌棒颗粒的粒度均为20目。
[0014] 再进一步地,所述EM菌液是由EM菌原露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
[0015]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桑树枝条进行粉碎得桑枝木屑,并将桑枝食用菌菌棒进行粉碎得菌棒颗粒; (2) 将上述桑枝木屑、菌棒颗粒与蚕沙进行混合得混合物,并控制混合物水分在70? 75%; (3) 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EN菌液和尿素,然后混合均勻,并控制湿度在70?75%,最后 堆成条形堆,并用薄膜或帆布盖好,堆放18?40天后,发酵完成。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桑枝木屑的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作 为一种优选,所述桑枝木屑和菌棒颗粒的粒度均为20目。
[0017] 再进一步地,所述EN菌液是由EM菌原露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制备方法 如下:先用开水溶化红糖,水温冷却至30?40°C,再加入EM菌原露,然后混合均匀即得EM 菌液,EM菌液中有效菌含量> 2X109CFU/ml。
[001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废弃的桑枝、废弃的桑枝食用菌菌棒、蚕沙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不仅工艺简 单,制作方便,而且能够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与酸碱度,增加肥料氮含量,有利于作物 长势。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同时改良了土壤,修复了微生态,恢复了肥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0] 实施例1 一种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组成:桑枝木屑600份,蚕沙300份,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5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1) 用桑枝粉碎设备将农村夏伐或冬季重剪的桑树枝条进行粉碎,剪伐下来的新鲜桑 枝可立即粉碎,也可以放置两周后进行粉碎,粉碎成桑枝木屑;用同样的方法将废弃的桑枝 食用菌菌棒粉碎成菌棒颗粒; (2) 用桑枝木屑、蚕沙、菌棒颗粒作为原料,并混合得混合物,按下述重量份配料:桑树 木屑600份、蚕沙300份、菌棒颗粒100份,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75%,如原料中水分 不足,要先用水浇透,保证水分适宜; (3) 向混合物中加入16份的EN菌液,15份的尿素,然后用机器或人力翻堆混匀,保证 原料湿度在70?75%,然后堆成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薄膜或帆布盖好; (4) 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升至70°C以上,经过8?10天 的持续高温,温度可保持在50°C以上,随后继续堆放,堆温则会逐步下降,夏季大约再堆放 两周,冬季大约再堆放一个月左右,发酵即可完成;发酵后的原料发出酒曲香味,并且出现 白色或红色菌丝,表明发酵成功,此时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害虫、病原菌以及草籽等全部 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0021] 其中,所述桑枝木屑的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所述EN 菌液是由EM菌原露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制备方法如下:先用开水溶化红糖,水 温冷却至30?40°C,再加入EM菌原露,然后混合均匀即得EM菌液,EM菌液中有效菌含量 彡 2X109CFU/ml。
[0022] 实施例2 一种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组成:桑枝木屑800份、蚕沙500份、菌棒颗粒200份、EM菌液20份、尿素2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1) 用桑枝粉碎设备将农村夏伐或冬季重剪的桑树枝条进行粉碎,剪伐下来的新鲜桑 枝可立即粉碎,也可以放置两周后进行粉碎,粉碎成桑枝木屑;用同样的方法将废弃的桑枝 食用菌菌棒粉碎成菌棒颗粒; (2) 用桑枝木屑、蚕沙、菌棒颗粒作为原料,并混合得混合物,按下述重量份配料:桑树 木屑800份、蚕沙500份、菌棒颗粒200份,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75%,如原料中水分 不足,要先用水浇透,保证水分适宜; (3) 向混合物中加入20份的EN菌液,20份的尿素,然后用机器或人力翻堆混匀,保证 原料湿度在70?75%,然后堆成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薄膜或帆布盖好; (4) 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升至70°C以上,经过8?10天 的持续高温,温度可保持在50°C以上,随后继续堆放,堆温则会逐步下降,夏季大约再堆放 两周,冬季大约再堆放一个月左右,发酵即可完成;发酵后的原料发出酒曲香味,并且出现 白色或红色菌丝,表明发酵成功,此时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害虫、病原菌以及草籽等全部 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0023] 其中,所述桑枝木屑的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所述EN 菌液是由EM菌原露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制备方法如下:先用开水溶化红糖,水 温冷却至30?40°C,再加入EM菌原露,然后混合均匀即得EM菌液,EM菌液中有效菌含量 彡 2X109CFU/ml。
[0024] 实施例3 一种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组成:桑枝木屑600份、蚕沙500份、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5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1) 用桑枝粉碎设备将农村夏伐或冬季重剪的桑树枝条进行粉碎,剪伐下来的新鲜桑 枝可立即粉碎,也可以放置两周后进行粉碎,粉碎成桑枝木屑;用同样的方法将废弃的桑枝 食用菌菌棒粉碎成菌棒颗粒; (2) 用桑枝木屑、蚕沙、菌棒颗粒作为原料,并混合得混合物,按下述重量份配料:桑树 木屑600份、蚕沙500份、菌棒颗粒100份,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75%,如原料中水分 不足,要先用水浇透,保证水分适宜; (3) 向混合物中加入16份的EN菌液,15份的尿素,然后用机器或人力翻堆混匀,保证 原料湿度在70?75%,然后堆成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薄膜或帆布盖好; (4) 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升至70°C以上,经过8?10天 的持续高温,温度可保持在50°C以上,随后继续堆放,堆温则会逐步下降,夏季大约再堆放 两周,冬季大约再堆放一个月左右,发酵即可完成;发酵后的原料发出酒曲香味,并且出现 白色或红色菌丝,表明发酵成功,此时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害虫、病原菌以及草籽等全部 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0025] 其中,所述桑枝木屑的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所述EN 菌液是由EM菌原露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制备方法如下:先用开水溶化红糖,水 温冷却至30?40°C,再加入EM菌原露,然后混合均匀即得EM菌液,EM菌液中有效菌含量 彡 2X109CFU/ml。
[0026] 实施例4 一种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组成:桑枝木屑800份、蚕沙300份、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8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1) 用桑枝粉碎设备将农村夏伐或冬季重剪的桑树枝条进行粉碎,剪伐下来的新鲜桑 枝可立即粉碎,也可以放置两周后进行粉碎,粉碎成桑枝木屑;用同样的方法将废弃的桑枝 食用菌菌棒粉碎成菌棒颗粒; (2) 用桑枝木屑、蚕沙、菌棒颗粒作为原料,并混合得混合物,按下述重量份配料:桑树 木屑800份、蚕沙300份、菌棒颗粒100份,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75%,如原料中水分 不足,要先用水浇透,保证水分适宜; (3) 向混合物中加入16份的EN菌液,18份的尿素,然后用机器或人力翻堆混匀,保证 原料湿度在70?75%,然后堆成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薄膜或帆布盖好; (4) 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升至70°C以上,经过8?10天 的持续高温,温度可保持在50°C以上,随后继续堆放,堆温则会逐步下降,夏季大约再堆放 两周,冬季大约再堆放一个月左右,发酵即可完成;发酵后的原料发出酒曲香味,并且出现 白色或红色菌丝,表明发酵成功,此时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害虫、病原菌以及草籽等全部 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0027] 其中,所述桑枝木屑的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所述EN 菌液是由EM菌原露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制备方法如下:先用开水溶化红糖,水 温冷却至30?40°C,再加入EM菌原露,然后混合均匀即得EM菌液,EM菌液中有效菌含量 彡 2X109CFU/ml。
[0028] 对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进行了检测,其有机质含量达465g?kg'N含量 21g?kg'五氧化二磷47g?kg'氯化钾28g?kg'以及含大量微量元素。
[0029] 田间试验: 试验设置:2013年9月25?2013年12月30,该试验地设在南充市市郊潆溪镇,试 验地面积3.0亩,地势平坦,试验土壤属于四川丘陵地区紫色式土壤类型,土壤pH值为 7. 94。2013年2月上旬测定其耕层的土壤肥力为:有机质含量32.llmg?kg'全氮(N)含 量 1. 205mg?kg'有效磷(P205)含量 11. 965mg?kg'速效钾(K20)含量 163. 66mg?kg' 9月25日整地开穴点播,出苗后每穴留苗一棵,种植规格按0. 66米X0. 33米栽培,每亩为 3000棵。试验设置3个试验处理,处理1为每亩只施复合肥(N15 :P205 :K2015) 50公斤,尿 素25公斤,不增施其他有机肥;处理2为每亩施基复合肥(N15 :P205 :K2015) 50公斤,尿素 25公斤,再增施本发明发酵的生物有机肥200公斤。
[0030] 肥料施用:本实验区施用肥料为复合肥在9月16日每亩施入50kg,尿素在9月26 日每亩施入25kg,油菜柏、桑枝有机肥作为有机肥在11月18日一次性施入。
[0031] 试验田间管理:试验地浇水量视天气及土壤含量而定,以各小区能正常生长为宜; 田间病虫害防治、除草等农事按照常规管理方式,2013年12月30日一次性收获。
[0032] 试验结果与分析:施用本发明的有机肥可以促进白菜生长,改善白菜的经济性状, 平均亩产较对照提高11. 17%,每亩增收645公斤;但较处理2施用油菜柏的亩产无明显增 产。具体情况入下表1 : 表1

【权利要求】
1. 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桑枝木屑 600?800份、蚕沙300?500份、菌棒颗粒100?200份、EM菌液16?20份、尿素15? 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 组分组成:桑枝木屑600份、蚕沙300份、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 组分组成:桑枝木屑800份、蚕沙500份、菌棒颗粒200份、EM菌液20份、尿素2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 组分组成:桑枝木屑600份、蚕沙500份、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5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 组分组成:桑枝木屑800份、蚕沙300份、菌棒颗粒100份、EM菌液16份、尿素18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桑枝木屑的 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EM菌液是由EM菌原露 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
8. 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 将桑树枝条进行粉碎得桑枝木屑,并将桑枝食用菌菌棒进行粉碎得菌棒颗粒; (2) 将上述桑枝木屑、菌棒颗粒与蚕沙进行混合得混合物,并控制混合物水分在70? 75% ; (3) 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 EN菌液和尿素,然后混合均勻,并控制湿度在70?75%,最后 堆成条形堆,并用薄膜或帆布盖好,堆放18?40天后,发酵完成。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枝木屑的 粒度为10?20目,菌棒颗粒的粒度为10?20目。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N菌液是 由EM菌原露与红糖按1:1的比例配置而成,制备方法如下:先用开水溶化红糖,水温冷却至 30?40°C,再加入EM菌原露,然后混合均匀即得EM菌液。
【文档编号】C05G3/02GK104355863SQ201410634283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刘刚, 黄盖群, 张建华, 殷浩, 张剑飞, 危玲, 佟万红, 青学刚, 朱永群, 罗付香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