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

文档序号:27984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通过称料、基料预处理、混合、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发菌管理和脱袋收获等七个步骤获得金针菇菌丝体。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基料的发酵预处理,将大分子结构的粗木质纤维素转化小分子结构的细木质纤维素,便于在菌丝体的培养时为菌丝有效利用,提高了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的生物转化利用率,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生物转化利用率达到70%左右,缩短了菌丝体培养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提取金针菇多糖的金针 菇菌丝体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菌由于营养丰富,是世界上公认的健康食品或功能食品,不仅富含蛋白质、维 生素,而且所含生理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天然有机锗、cAMP、三萜类化合物等,对提高 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重要的价值。
[0003] 金针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驯化栽培。金针菇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是重要的食用菌和药用菌。金针菇含有多种氨基 酸,维生素及矿物盐和粗纤维等。
[0004]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金针菇中还含有葡聚糖成分,统称金针菇多糖, 药用价值很高。最先的技术是从金针菇子实体中提取金针菇多糖,现代技术的研究表明,在 种植金针菇的菌丝体中金针菇多糖的含量高于金针菇子实体,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就从金针 菇子实体为原料转向从金针菇的菌丝体为原料来提取的生产方式。从菌丝体中提取多糖, 具有菌丝体生长速度快,发酵步骤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从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可以缩短生 广时间提商生广效率。
[0005] 从金针菇菌丝体中提取金针菇多糖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液体发酵法培养金针 菇菌丝体提取,该提取法,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一种是从固体发酵法培养的 金针菇菌丝体中提取,现在从事金针菇多糖提取企业,不是利用生产金针菇子实体的企业 下脚料中提取,就是采用固态金针菇菌丝体提取。从金针菇子实体下脚料提取,受原料限 制,产量有限,主体还是从固态金针菇菌丝体中提取。
[0006]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 肺平喘、化湿止泻的功效。经国家卫生部门检测证明:饮用银杏茶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血脂蛋白,减少体内贮存脂肪的作用。对于高血脂的调节、高血压和冠心 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助性防治以及肥胖型人群的减肥等有良好的功效,是预防治 疗老年痴呆的理想饮品。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治、防心疾病最理想的药物成份。现在从事银 杏叶取物的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银杏叶渣,很难做到及时处理,堆放 时间长了,腐烂发臭,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上游企业生产后的银杏叶渣为主要原 料成分,用于生产金针菇多糖提取的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技术内容包括金针菇菌丝体的 基质料及其处理和金针菇菌丝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 步骤一、称料,按配方称取银杏叶渣、玉米芯、麸皮、白糖、石膏;
[0009] 步骤二、基料预处理,先将步骤一称取的银杏叶渣、玉米芯粉碎成0. 3-0. 5cm 大小,按比例加入15-25 %纤维素酶的母体物混合,用水调节干湿度,使含水量控制在 40-50%,用醋酸调节pH至4. 5-5. 5,拌匀后置入水泥池中轻压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于 池口 20-30cm,盖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留有通气口,池中温度控制在40-50°C,发酵降 解3-5天后,将降解后基料取出;纤维素酶母体物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在粉碎的银杏叶 渣、玉米芯混合物中加入重量比0. 5-0. 8%的尿素、重量比1-2%的纤维素酶,用醋酸调节 pH至4. 8-5. 2,用水调节含水量至40-50%,混合均匀后置于45-55°C恒温箱中,发酵降解 70-90min,制得纤维素酶原母体物。将5-10 %纤维素酶原母体物,按上述降解处理方法加入 银杏叶渣、玉米芯混合物中,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经首次生物降解处理后的物体,即为下次 纤维素酶的母体物,一次纤维素酶原母体物的制作,一般可套用20-25次。
[0010] 步骤三、混合,在步骤二获得的降解后基料中加入步骤一称取的麦麸、白糖、石膏, 料与水比例调节为I : 1. 4?1. 5, pH值4-6,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栽培基质料;
[0011] 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三制得的栽培基质料装袋制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松紧 一致,将装好的菌棒置入灭菌灶灭菌,猛火快速升温至l〇〇°C并保持48小时,同一批料要在 4小时以内装袋制作成菌棒并进行灭菌;
[0012] 步骤五、接种培养,停火降温至26°C以下后开始接种,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种 完成,把接种后棒置入发菌室横坚排列堆放,覆盖薄膜,静置一周后每日清晨通风换气一小 时;
[0013] 步骤六、发菌管理,接种后7?15天不要移动菌棒,控制发菌室温度在20_26°C范 围内;待菌丝圈直径达到4-5cm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个菌棒刺孔15-20个;待菌丝 全部长满后进行第二次刺孔,每个菌棒刺孔35-45个;刺孔时的发菌室温度保持在20-24°C 之间,翻堆刺孔后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过十层;
[0014] 步骤七、脱袋收获,当菌棒中形成致密菌丝团时,把菌棒脱袋收获菌丝体,收获的 菌丝体,可直接进入金针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干制备用。
[001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银杏叶渔、玉米芯、麸皮、白糖、石膏的 质量比为:
[0016] 银杏叶渣70-80份 玉米芯 10-20份
[0017] 麸皮5-10份 白糖1-1. 5份 石雷0.5-1份。
[0018]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银杏叶渔、玉米芯、麸皮、白糖、石膏的 质量比为:
[0019] 银杏叶渣70份 玉米芯 20份 麸皮 8份 白糖 1份 石膏1份。
[002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母体物,纤维 素酶母体物与粉碎后的银杏叶渣和玉米芯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5% -25%。
[0021]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母体物是降 解后基料,降解后基料是经过上一轮基料预处理步骤获得的,降解后基料与粉碎后的银杏 叶渣和玉米芯混合物的质量比为20%。
[0022]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提高了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的生物转化利用 率,将大分子结构的粗木质纤维素转化小分子结构的细木质纤维素,便于在菌丝体的培养 时为菌丝有效利用。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生物转化利用率达到70 %左右,通过生物降解,有 利于菌丝生长,缩短菌丝体培养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工农业生产的废弃 物得到综合利用,保护环境;使用银杏叶作为主要基料培养的香菇菌丝体,不仅保留了金针 菇的本身的风味和功效,还兼具改善记忆、预防老年痴呆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
[0024] 实施例1
[0025] -种利用上游企业生产后的银杏叶渣为主要原料成分,用于生产金针菇多糖提取 的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6] 步骤一、称料,按配方称取银杏叶渣、玉米芯、麸皮、白糖、石膏,其质量比为:
[0027] 银杏叶渣75份 玉米芯 15份
[0028] 麸皮8份 白糖1.2份 石膏0.8份;
[0029] 步骤二、基料预处理,先将步骤一称取的银杏叶渣粉碎成0. 3-0. 5cm大小,按比例 加入玉米芯、纤维素酶的母体物混合,纤维素酶母体物与粉碎的银杏叶渣和玉米芯混合物 的质量比为1:5,用水调节干湿度,使含水量控制在40-50%,用醋酸调节pH至4. 5-5. 5,拌 匀后置入水泥池中轻压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于池口 20-30cm,盖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 留有通气口,池中温度控制在40-50°C,发酵降解3天后,将降解后基料取出;纤维素酶母体 物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在银杏叶渣和玉米芯混合物中加入重量比0. 5-0. 8%的尿素、重 量比1-2%的纤维素酶,用醋酸调节pH至4. 8-5. 2,用水调节含水量至40-50%,混合均匀后 置于45-55°C恒温箱中,发酵降解70-90min,制得纤维素酶原母体物。将5-10%纤维素酶原 母体物,按上述降解处理方法加入银杏叶渣和玉米芯混合物中,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经首次 生物降解处理后的物体,即为下次纤维素酶的母体物,一次纤维素酶原母体物的制作,一般 可套用20-25次。
[0030] 在整个金针菇生产过程中,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由于菌丝体生长速度快、时间 短,只有30%左右的基质料进行了生物转化利用,剩余部分要到出菇阶段才能继续转化,转 化率也只能达到80%左右,有些菇农根据这一特性,在来年的食用菌生产的基质料中,添加 10-20%的菇后棒,不影响食用菌产量。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提取金针菇多糖提供金针菇菌丝 体,在基质料的配比上就选用了木质纤维素较低的银杏叶渣为主体原料,为了提高在菌丝 体的培养阶段生物转化利用率,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对银杏叶渣、玉米芯进行降解处理,将大 分子结构的粗木质纤维素转化小分子结构的细木质纤维素,便于在菌丝体的培养时为菌丝 有效利用。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生物转化利用率达到70%左右,通过生物降解,有利于菌丝 生长,缩短菌丝体培养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得到综 合利用,保护环境。
[0031] 步骤三、混合,在步骤二获得的降解后基料中加入步骤一称取的麦麸、白糖、石膏, 料与水比例调节为I : 1. 4, pH值4,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栽培基质料;
[0032] 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三制得的栽培基质料装袋制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松紧 一致,将装好的菌棒置入灭菌灶灭菌,猛火快速升温至l〇〇°C并保持48小时,同一批料要在 4小时以内装袋制作成菌棒并进行灭菌;
[0033] 步骤五、接种培养,停火降温至26°C以下后开始接种,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种 完成,把接种后棒置入发菌室横坚排列堆放,覆盖薄膜,静置一周后每日清晨通风换气一小 时;
[0034] 步骤六、发菌管理,接种后7?15天不要移动菌棒,控制发菌室温度在20_26°C范 围内;待菌丝圈直径达到4-5cm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个菌棒刺孔15个;待菌丝全部 长满后进行第二次刺孔,每个菌棒刺孔35个;刺孔时的发菌室温度保持在20-24°C之间,翻 堆刺孔后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过十层;
[0035] 步骤七、脱袋收获,当菌棒中形成致密菌丝团时,把菌棒脱袋收获菌丝体,收获的 菌丝体,可直接进入金针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干制备用。菌丝的生产过程,就是累积营养 的过程,成熟的金针菇菌丝分菌丝体、菌丝扭结体、致密菌丝团及子实体原基四个阶段,本 发明的目的是生产金针菇菌丝体,在致密菌丝团阶段是最佳的菌丝体收获时期,故当菌棒 中形成致密菌丝团时,即开始收获。
[0036] 实施例2
[0037] 步骤一、称料,按配方称取银杏叶渣、玉米芯、麸皮、白糖、石膏,其质量比为:
[0038] 银杏叶渣80份 玉米芯10份 麸皮8份 白糖1份 石嘗1份;
[0039] 步骤二、基料预处理,先将步骤一称取的银杏叶渣粉碎成0. 3-0. 5cm大小,按比例 加入玉米芯、纤维素酶的母体物混合,纤维素酶母体物与粉碎的银杏叶渣和玉米芯混合物 的质量比为1:4。用水调节干湿度,使含水量控制在50%,用醋酸调节pH至4. 5-5. 5,拌匀 后置入水泥池中轻压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于池口 20-30cm,盖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留 有通气口,池中温度控制在40-50°C,发酵降解5天后,将降解后基料取出;一般一次纤维素 酶母体物处理的降解后基料,可用于循环降解20-25次。
[0040] 在整个金针菇生产过程中,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由于菌丝体生长速度快、时间 短,只有30%左右的基质料进行了生物转化利用,剩余部分要到出菇阶段才能继续转化。本 发明的目的是为提取金针菇多糖生产金针菇菌丝体,在基质料的配比上就选用了木质纤维 素较低的银杏叶渣为主体原料,为了提高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生物转化利用率,采用生物 降解技术对银杏叶渣、玉米芯进行降解处理,将大分子结构的粗木质纤维素转化小分子结 构的细木质纤维素,便于在菌丝体的培养时为菌丝有效利用。在菌丝体的培养阶段生物转 化利用率达到70 %左右,通过生物降解,有利于菌丝生长,缩短菌丝体培养时间,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0041] 步骤三、混合,在步骤二获得的降解后基料中加入步骤一称取的麦麸、白糖、石膏, 料与水比例调节为I : 1. 5, pH值5. 5,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栽培基质料;
[0042] 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三制得的栽培基质料装袋制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松紧 一致,将装好的菌棒置入灭菌灶灭菌,猛火快速升温至l〇〇°C并保持48小时,同一批料要在 4小时以内装袋制作成菌棒并进行灭菌;
[0043] 步骤五、接种培养,停火降温至26°C以下后开始接种,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种 完成,把接种后棒置入发菌室横坚排列堆放,覆盖薄膜,静置一周后每日清晨通风换气一小 时;
[0044] 步骤六、发菌管理,接种后7?15天不要移动菌棒,控制发菌室温度在20_26°C范 围内;待菌丝圈直径达到4-5cm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个菌棒刺孔20个;待菌丝全部 长满后进行第二次刺孔,每个菌棒刺孔45个;刺孔时的发菌室温度保持在20-24°C之间,翻 堆刺孔后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过十层;
[0045] 步骤七、脱袋收获,当菌棒中形成致密菌丝团时,把菌棒脱袋收获菌丝体,收获的 菌丝体,可直接进入金针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干制备用。菌丝的生产过程,就是累积营养 的过程,成熟的金针菇菌丝分菌丝体、菌丝扭结体、致密菌丝团及子实体原基四个阶段,本 发明的目的是生产金针菇菌丝体,在致密菌丝团阶段是最佳的菌丝体收获时期,故当菌棒 中形成致密菌丝团时,即开始收获。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料,按配方称取银杏叶渣、玉米芯、麸皮、石膏、白糖 步骤二、基料预处理,先将步骤一称取的银杏叶渣、玉米芯粉碎成0. 3-0. 5cm大小,按 比例加入15-25%纤维素酶的母体物混合,进行纤维素酶生物降解处理制备基料。 步骤三、混合,在步骤二获得的降解后基料中加入步骤一称取的麸皮、石膏、白糖,料与 水比例调节为1 : 1. 4?1. 5, pH值4-6,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栽培基质料; 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三制得的栽培基质料装袋制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松紧一 致,将装好的菌棒置入灭菌灶灭菌,猛火快速升温至l〇〇°C并保持48小时,同一批料要在4 小时以内装袋制作成菌棒并进行灭菌; 步骤五、接种培养,停火降温至26°C以下后开始接种,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种完成, 把接种后棒置入发菌室横坚排列堆放,覆盖薄膜,静置一周后每日清晨通风换气一小时; 步骤六、发菌管理,接种后7?15天不要移动菌棒,控制发菌室温度在20-26°C范围内; 待菌丝圈直径达到4-5cm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个菌棒刺孔15-20个;待菌丝全部长 满后进行第二次刺孔,每个菌棒刺孔35-45个;刺孔时的发菌室温度保持在20-24°C之间, 翻堆刺孔后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过十层; 步骤七、脱袋收获,当菌棒中形成致密菌丝团时,把菌棒脱袋收获菌丝体,收获的菌丝 体,可直接进入金针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干制备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一中,所述银杏叶渣、玉米芯、麸皮、石膏、白糖的质量比为: 银杏叶渣70-80份 玉米芯 10_20份 麸皮5-10份 白糖1-1. 5份 石骨0. 5-1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二中,纤维素酶生物降解处理制备基料,其处理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母体 物,用水调节干湿度,使含水量控制在40-50%,用醋酸调节pH至4. 5-5. 5,拌匀后置入水泥 池中轻压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于池口 20-30cm,盖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留有通气口,池 中温度控制在40-50°C,发酵降解3-5天取出,基料制备完成。所述纤维素酶母体物,是经上 次降解后的银杏叶渣、玉米芯粉混合物。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在银杏叶渣、玉米芯混合物 中加入重量比〇. 5-0. 8%的尿素、重量比1-2%的纤维素酶,用醋酸调节pH至4. 8-5. 2,用 水调节含水量至40-50 %,混合均匀后置于45-55°C恒温箱中,发酵降解70-90min,制得纤 维素酶原母体物。将5-10%纤维素酶原母体物,按上述降解处理方法加入银杏叶渣、玉米 芯混合物中,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经首次生物降解处理后的物体,即为下次纤维素酶的母体 物,一次纤维素酶原母体物的制作,一般可套用20-25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母体物的用量为15-25%。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母体物是降解后基料,所述降解后基料是经过上一轮 基料预处理步骤获得的。
【文档编号】C05G3/00GK104488552SQ20141082262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赵晶晶, 章鸿, 方正, 胡艳花, 方勇, 许洪杰, 余建芳 申请人:赵晶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