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355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组培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其顶部开设至少一个插装孔的架体、至少一个可以插入插装孔内并且具有端口的无色透明容器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地将容器端口封住的封口膜;容器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容培养基体积的一条定容刻度线,定容刻度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以定容刻度线为零点的长度刻度线。通过上述装置,在进行组培苗培养时,可即时、持续地测量组培苗的株高和根长。
【专利说明】组培苗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占全国食糖总量85%以上,因此,甘蔗的种植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蔗作为C4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很大,研究甘蔗的养分需求,对提高其生物量具有重要作用。甘蔗的生长周期较长,田间生长约12个月左右,若田间进行养分需求的研究,受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且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0003]目前,常用组培的方法来研究甘蔗的养分需求,但无法即时、持续地对甘蔗组培苗进行测量。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甘蔗组培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能够即时、持续地对其培养的组培苗进行长度测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其顶部开设至少一个插装孔的架体、至少一个可以插入插装孔内并且具有端口的无色透明容器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地将容器端口封住的封口膜;容器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容培养基体积的一条定容刻度线,定容刻度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以定容刻度线为零点的长度刻度线。
[0006]其中,组培苗培养装置进一步包括可拆卸覆盖于架体的侧面和底部的遮光构件。
[0007]其中,插装孔所在端面位于容器的定容刻度线的上方。
[0008]其中,组培苗培养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收紧构件,用于对覆盖至容器端口的封口膜进行收紧。
[0009]其中,容器外壁上定容刻度线上侧的长度刻度的最大值为20cm-25cm,而下侧的长度刻度的最大值为15cm-20cm ;两个长度刻度均以Imm为单位。
[0010]其中,架体为一试管架,容器为一试管,遮光构件为一黑色薄膜,收紧构件为绳线或橡皮筋。
[00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架体、至少一个无色透明的容器和至少一个封口膜,架体支撑容器,封口膜对容器的端口进行封口,容器用于培养组培苗,其外壁上设有定容刻度线以定容培养基的体积,且定容刻度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以定容刻度线为零点的长度刻度线。通过上述装置,在进行组培苗培养时,通过容器上的长度刻度可即时、持续地测量组培苗的株高和根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4]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试管架11、试管12、封口膜13、黑色薄膜14及橡皮筋15。其中,图1中还示出定容刻度线121。
[0015]本实施例的装置用于甘蔗组培苗的培养。
[0016]上述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如下:
[0017]试管架11其顶部设有用于插入试管12的插装孔。
[0018]试管12用于培养组培苗,其外壁上设有定容刻度线121以定容培养基的体积,且定容刻度线12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以定容刻度线121为零点的长度刻度线。
[0019]封口膜13用于试管12组培时,封住试管12的端口,以防止真菌、细菌等进入培养基,并减少培养基内水分的蒸发,但不影响试管12内的空气流通。
[0020]黑色薄膜14覆盖于试管架11的侧面和底部,具有遮光的作用,防止光照进培养基,因为光照会影响组培苗根系的发育。
[0021]橡皮筋15用于对覆盖至试管12端口的封口膜13进行收紧。
[0022]上述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如下:
[0023]试管12可拆卸插入至试管架11的插装孔内,封口膜13可拆卸覆盖至试管12的顶端端口,黑色薄膜14可拆卸覆盖于试管架11的侧面和底部,橡皮筋15对覆盖至试管12顶端端口的封口膜13进行收紧。
[0024]其中,试管12插入试管架11的插装孔时,插装孔所在端面位于试管12的定容刻度线121的上方。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试管架11可为其他形状的架体,只要能支撑试管12即可。试管12可为其他具有端口的无色透明容器。封口膜13还可用牛皮纸等其他透气性材料代替。黑色薄膜14可为其他遮光构件,即具有遮光作用即可。橡皮筋15可为其他收紧构件,如:线绳等。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试管架11顶部可开设至少一个插装孔,用于插装多个试管12。且一个试管12对应一个封口膜13和一个橡皮筋15。
[0027]在本实施例中,试管架11高度为20cm,其上插装孔的直径为3.6cm-4.0cm0
[0028]试管12插入试管架11的插装孔中,试管12的材质为无色透明玻璃。其长度为30cm-40cm,内径为3.0cm_3.5cm,壁厚为1.5mm_2.0mm。试管12的中部设有定容刻度线121,定容刻度线121还作为试管12上长度刻度的零点,定容刻度线121上侧的最大长度为20cm-25cm,下侧的最大长度为15cm-20cm,每Imm—条刻线,以零点为起点,每隔5mm的刻线长度为1cm,且标注相应的数值,其余刻线的长度为5mm。
[0029]封口膜13的面积为120mmX 120mm,孔径为0.3 μ m。
[0030]在本实施例中,试管架11为一无色透明架体,以增强组培苗的观察效果。
[0031]下面详细阐述本实施例装置对甘蔗组培苗的培养及测量。
[0032]配好加琼脂的组培用培养基,培养基中的成分可以根据试验需要更改,在培养基凝固之前将其倒入试管12,利用定容刻度线121进行定容,冷却备用。
[0033]将挑选好的不同品种、大小一致的甘蔗组培苗幼苗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用封口膜13封住试管12的端口,再用橡皮筋15将封口膜13扎紧在试管12的侧壁上。
[0034]将整个培养装置置于光照培养室,培养室温度25_30°C、湿度75%以上、光照度40001x、光照时间12h/天。
[0035]根据实验安排和甘蔗组培苗的生长情况,可即时、持续地对甘蔗组培苗的株高和根长进行测量,具体为,拿出试管12,直接利用试管12管壁上的刻度进行测量,零点以上为株高,零点以下为根长。此测量方法,可避免将组培苗拔出进行测量。
[0036]其中,还可将包裹在试管架11上的黑色薄膜14拆除,以观察试管12中组培苗的生长情况。
[0037]综上所述,利用本实施例组培苗培养装置进行组培苗培养,可直观、动态地观测和记录组培苗的生长状况。该装置中的封口膜13具有大量微孔,利用其对试管12封口,可减少培养基水分的蒸发,同时又可通气,使组培苗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黑色薄膜14对试管架11进行包裹,可使培养基处于黑暗环境,避免光照对根系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试管12上的长度刻度,在不拔出组培苗的情况下,对株高和根长独立测量,避免对组培苗的伤害,省时省力。此装置对组培苗生长的相关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顶部开设至少一个插装孔的架体、至少一个可以插入所述插装孔内并且具有端口的无色透明容器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地将所述容器端口封住的封口膜; 所述容器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容培养基体积的一条定容刻度线,所述定容刻度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以所述定容刻度线为零点的长度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可拆卸覆盖于所述架体的侧面和底部的遮光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孔所在端面位于所述容器的定容刻度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收紧构件,用于对覆盖至所述容器端口的封口膜进行收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外壁上定容刻度线上侧的长度刻度的最大值为20cm-25cm,而下侧的长度刻度的最大值为15cm_20cm ; 其中,所述两个长度刻度均以Imm为单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一试管架,所述容器为一试管,所述遮光构件为一黑色薄膜,所述收紧构件为绳线或橡皮筋。
【文档编号】A01H4/00GK203985423SQ20142036698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发明者】陈迪文, 李奇伟, 江永, 卢颖林, 敖俊华, 周文灵, 黄莹, 陈仲华, 黄振瑞 申请人: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