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与废菌糠制备秀珍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秀珍菇的种植方法,还局限于季节性,大部分地区都还在冬季出菇,在秀珍菇菌包灭菌、发菌、培养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造成了菌包成品率低,出菇时间不一致,生物转化率低,由于近几年食用菌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变大,原材料成本猛增,而传统模式的栽培、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提高出菇数量和质量,另外随着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带来哦环境问题,目前处理食用菌废料的方法是丢弃或燃烧,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从而污染环境,食用菌栽培的废料得不到有效地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与废菌糠制备秀珍菇的方法,它不但有效地利用菌糠粉料资源,变废为宝,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充分利用食用菌菌丝生长对培养料的生物转化产物,降低生产食用菌的成本。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与废菌糠制备秀珍菇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金针菇菌糠营养成分进行含量分析:通过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金针菇菌糠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板纤维素,然后通过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菌糠蛋白质的含量,采用盐酸水解法测定定氨基酸种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器分析测定菌糠微量元素,检测出分菌包中所含营养成分,特别是菌包中所含CN元素的比例;步骤二,筛选出金针菇菌糠栽培的最适秀珍菇菌株:通过PDA培养基、袋料栽培,对适宜菌糠栽培的金针菇菌株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降解菌糠的金针菇菌株;步骤三,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征,将农作物秸秆和金针菇进行配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和菌糠不同配比关系,筛选出最佳的金针菇菌糠培养基配方,利用金针菇菌糠作为替代料栽培秀珍菇,从而建立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的生产体系。
所述的步骤三中在栽培秀珍菇之前需要对金针菇菌糠进行预处理。在栽培秀珍菇的过程中采用水帘设备进行降温加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不但有效地利用菌糠粉料资源,变废为宝,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充分利用食用菌菌丝生长对培养料的生物转化产物,降低生产食用菌的成本,菌糠价格低廉,而且营养丰富,其营养含量超过了原生培养料,直接降低了菇农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利用金针菇的废菌包为主要原料栽培秀珍菇,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转化,对于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价值和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利用废菌包作为原材料是对食用菌培养基的丰富起到很好补充,同时打破废菌包只能做有机肥料或者焚烧或者用来产生沼气的利用局限性,利用金针菇生产的菌糠栽培秀珍菇可实现废弃料的可循环利用,延伸了生物循环链,还可以解决了秀珍菇的生产原料,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扩大了种植规模,增加了效益和收入,出菇时间提前3-5天,实现可菌糠的再次种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与废菌糠制备秀珍菇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金针菇菌糠营养成分进行含量分析:通过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金针菇菌糠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板纤维素,然后通过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菌糠蛋白质的含量,采用盐酸水解法测定定氨基酸种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器分析测定菌糠微量元素,检测出分菌包中所含营养成分,特别是菌包中所含CN元素的比例;步骤二,筛选出金针菇菌糠栽培的最适秀珍菇菌株:通过PDA培养基、袋料栽培,对适宜菌糠栽培的金针菇菌株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降解菌糠的金针菇菌株;步骤三,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征,将农作物秸秆和金针菇进行配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和菌糠不同配比关系,筛选出最佳的金针菇菌糠培养基配方,利用金针菇菌糠作为替代料栽培秀珍菇,从而建立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的生产体系,所述的步骤三中在栽培秀珍菇之前需要对金针菇菌糠进行预处理,在栽培秀珍菇的过程中采用水帘设备进行降温加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