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4120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作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以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的水稻病毒性病害,极具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都可能发生,发病越早,危害越大,最终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水稻一旦感染上该病毒,就很难防治,因此该病害被称为水稻的“癌症”。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国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害在越南和我国南方稻区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尤其是2010年造成了多点成片田块颗粒无收,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目前,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研究已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展开了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如该病害的发生规律、昆虫传毒机制及带毒率检测、病毒基因组结构和田间检测技术等,然而,关于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防控工作,目前却少有报道。针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呈现的前期潜隐性强、流行扩散快、成灾重和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从“虫病共防共治”的角度,将杀稻飞虱的药剂与抗病毒剂合理组合来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以期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为防控该病害提供技术支持。

现有市售的杀稻飞虱的药剂有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烯啶虫胺等,抗病毒药剂品种有宁南霉素、三氮唑核苷、毒氟磷、嘧肽霉素、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超敏蛋白等,其中噻虫嗪、烯啶虫胺两个杀稻飞虱药剂和毒氟磷、嘧肽霉素两个抗病毒药剂的组合能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的发生,另外添加香菇多糖和超敏蛋白能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而目前该药剂组合尚未被报道。

铁、锌、硒、铜、锰、硼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铁导致的贫血就会出现人体乏氧和四肢无力等症状,缺锌可导致遗传性疾病、肢端性皮肤病及嗅觉障碍,人体缺硒的表现主要是脱发、脱甲以及眼疾和皮肤症状的发生,缺铜会造成贫血、动脉硬化、胆固醇升高、头发变白、白癜风等病症以及记忆减退、思维混乱、反应迟钝等症状,锰缺乏可使后代先天性畸形、智力发育和骨的形成不正常及葡萄糖耐量受损,硼不足可致骨质疏松症和前列腺癌。然而,铁、锌、硒、铜、锰、硼在大米中非常缺乏,将上述微量元素添加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中,于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到水稻叶面上,不仅能使大米中富含微量元素,而且能起到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同时实现使水稻含微量元素及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及其应用方法。该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将噻虫嗪、烯啶虫胺两个杀稻飞虱药剂和毒氟磷、嘧肽霉素两个抗病毒药剂组合来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能够增强防治效果,于该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中添加的香菇多糖和超敏蛋白能够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本发明还将铁、锌、硒、铜、锰、硼6个微量元素加入到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中,于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到水稻叶面上,提供了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解决了大米中缺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及其应用方法。该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按重量百分比计,葡萄糖酸亚铁含量为2.0%-3.0%,硫酸锌含量为1.0%-2.0%,亚硒酸钠含量为0.5%-1.0%,硫酸铜含量为0.5%-1.0%,硫酸锰含量为0.5%-1.0%,硼酸含量为0.5%-1.0%,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含量为17-36%,聚乙二醇含量为1.0%-3.0%,其余部分为水。

作为优选,所述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含有杀稻飞虱药剂和抗病毒药剂。

进一步,所述杀稻飞虱药剂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在所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0%-12%和3.0%-5.0%。

进一步,所述抗病毒药剂为毒氟磷和嘧肽霉素,毒氟磷和嘧肽霉素在所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0%-8.0%和3.0%-5.0%。

作为优选,所述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还含有香菇多糖和超敏蛋白,香菇多糖和超敏蛋白在所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0%-3.0%和1.0%-3.0%。

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的配制方法如下:

按上述配方用量,将聚乙二醇与水制成聚乙二醇溶液,接着将噻虫嗪、烯啶虫胺、毒氟磷、嘧肽霉素、香菇多糖和超敏蛋白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并在15℃-25℃的密封条件下搅拌5-10分钟,得到均匀的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葡萄糖酸亚铁、硫酸锌、亚硒酸钠、硫酸铜、硫酸锰、硼酸,在15℃-25℃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0-15分钟,得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

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的应用方法如下:

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每隔5天调查水稻田一次,如发现黑条矮缩病,将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加30倍水稀释,均匀喷洒到水稻叶面上,以叶面不流滴为喷施原则,每次每亩喷施兑水稀释后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10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从“虫病共防共治”的角度,将杀稻飞虱的药剂与抗病毒剂合理组合来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形成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能够增强防治效果,为防控该病害提供技术支持。

(2)本发明将香菇多糖和超敏蛋白添加到该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中,能够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使得水稻引发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害几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3)本发明将铁、锌、硒、铜、锰、硼等微量元素的加入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剂中,提供了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解决了大米中缺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的问题。

(4)本发明提供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于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到水稻叶面上,不仅能起到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同时有效解决了水稻缺乏微量元素的问题,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省工、省时、增收、营养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取1.0g聚乙二醇加入80mL水中,制成聚乙二醇溶液,接着将5.0g噻虫嗪、3.0g烯啶虫胺、3.0g毒氟磷、3.0g嘧肽霉素、2.0g香菇多糖和1.0g超敏蛋白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并在15℃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0分钟,得到均匀的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2.0g葡萄糖酸亚铁、1.0g硫酸锌、0.5g亚硒酸钠、0.5g硫酸铜、0.5g硫酸锰、0.5g硼酸,在15℃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5分钟,得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

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每隔5天调查水稻田一次,如发现黑条矮缩病,将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加30倍水稀释,均匀喷洒到水稻叶面上,以叶面不流滴为喷施原则,每次每亩喷施兑水稀释后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10kg。

实施例2

取3.0g聚乙二醇加入52mL水中,制成聚乙二醇溶液,接着将12g噻虫嗪、5.0g烯啶虫胺、8.0g毒氟磷、5.0g嘧肽霉素、3.0g香菇多糖和3.0g超敏蛋白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并在25℃的密封条件下搅拌5分钟,得到均匀的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3.0g葡萄糖酸亚铁、2.0g硫酸锌、1.0g亚硒酸钠、1.0g硫酸铜、1.0g硫酸锰、1.0g硼酸,在25℃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0分钟,得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

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每隔5天调查水稻田一次,如发现黑条矮缩病,将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加30倍水稀释,均匀喷洒到水稻叶面上,以叶面不流滴为喷施原则,每次每亩喷施兑水稀释后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10kg。

实施例3

取2.0g聚乙二醇加入66mL水中,制成聚乙二醇溶液,接着将8.0g噻虫嗪、4.0g烯啶虫胺、5.0g毒氟磷、4.0g嘧肽霉素、2.5g香菇多糖和1.5g超敏蛋白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并在20℃的密封条件下搅拌8分钟,得到均匀的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2.5g葡萄糖酸亚铁、1.5g硫酸锌、0.8g亚硒酸钠、0.7g硫酸铜、0.8g硫酸锰、0.7g硼酸,在20℃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2分钟,得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

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每隔5天调查水稻田一次,如发现黑条矮缩病,将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加30倍水稀释,均匀喷洒到水稻叶面上,以叶面不流滴为喷施原则,每次每亩喷施兑水稀释后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10kg。

实施例4

取1.0g聚乙二醇加入69mL水中,制成聚乙二醇溶液,接着将5.0g噻虫嗪、5.0g烯啶虫胺、3.0g毒氟磷、5.0g嘧肽霉素、2.0g香菇多糖和3.0g超敏蛋白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并在20℃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0分钟,得到均匀的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2.0g葡萄糖酸亚铁、2.0g硫酸锌、0.5g亚硒酸钠、1.0g硫酸铜、0.5g硫酸锰、1.0g硼酸,在20℃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0分钟,得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

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每隔5天调查水稻田一次,如发现黑条矮缩病,将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加30倍水稀释,均匀喷洒到水稻叶面上,以叶面不流滴为喷施原则,每次每亩喷施兑水稀释后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10kg。

实施例5

取3.0g聚乙二醇加入58mL水中,制成聚乙二醇溶液,接着将12g噻虫嗪、3.0g烯啶虫胺、8.0g毒氟磷、3.0g嘧肽霉素、3.0g香菇多糖和1.0g超敏蛋白加入聚乙二醇溶液中,并在20℃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0分钟,得到均匀的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3.0g葡萄糖酸亚铁、1.0g硫酸锌、1.0g亚硒酸钠、0.5g硫酸铜、1.0g硫酸锰、0.5g硼酸,在20℃的密封条件下搅拌10分钟,得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

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每隔5天调查水稻田一次,如发现黑条矮缩病,将上述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加30倍水稀释,均匀喷洒到水稻叶面上,以叶面不流滴为喷施原则,每次每亩喷施兑水稀释后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10kg。

实施例6

采用上述实施例1-5的含微量元素的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剂及其应用方法应用到广西南宁市某水稻试验基地,并设置采用水作空白的对比实验,结果如下表:

上表的试验结果显示,实验1-5相对于空白对比实验6,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良好,症状明显好转,单产也明显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