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造林地幼苗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88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防护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造林地幼苗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植树造林是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方法,但在一些太阳辐射强烈、风大、蒸发旺盛、动物啃食及其它胁迫严重的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从而限制了这些地方的植被恢复。通常,造成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有:1 )新栽植的苗木抗性弱,在风大、蒸发旺盛的地方,由于过度失水而枯死,尤其是春季造林后正值春旱,强劲的风吹很容易造成苗木失水;2 )新栽植苗木即使能够成活,但因其较为鲜嫩,很容易被兔子等食草动物啃食,导致苗木死亡;3 )太阳辐射强烈的地方,直接暴露在野外的鲜嫩苗木很容易被阳光灼伤,导致苗木死亡;4 )一些草木生长旺盛的地方,由于旺盛生长的草木抢夺了新栽植苗木的生长空间,使其因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根据上述情况的说明,通过实践,我们工作人员构想出一种较为使用而且简单的幼苗保护装置,以便初期幼苗生长培育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造林地幼苗保护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防护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造林地幼苗保护装置,包括本体1、观察窗2、活动窗3、磁体连接片4、磁铁层I5、养护平台6、防护层7、磁铁层II8,其特征在于:本体1设有若干个观察窗2,观察窗2上连接有活动窗3,磁体连接片4上固定有磁体连接片4,本体1上端内壁上设有磁铁层I5,本体1设有养护平台6,养护平台6两侧开有滑槽,防护层7镶嵌才滑槽内,防护层7上有磁铁层II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磁铁层I5与磁铁层II8可配合固定防护层7。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观察窗2呈凹字形,其中活动窗3通过活动轴与本体1连接可打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护层7通过滑槽可拆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体1内壁与磁铁层I5连接位置开有圆孔,圆孔位置对应平行于观察窗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护层7与磁铁层II8连接位置开有圆孔,防护层7配合在滑槽内,本体1内壁与磁铁层I5连接位置开有的圆孔与防护层7与磁铁层II8连接位置开的圆孔处于同一轴线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造林地幼苗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防护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造林地幼苗保护装置,包括本体1、观察窗2、活动窗3、磁体连接片4、磁铁层I5、养护平台6、防护层7、磁铁层II8,其特征在于:本体1设有若干个观察窗2,观察窗2上连接有活动窗3,磁体连接片4上固定有磁体连接片4,本体1上端内壁上设有磁铁层I5,本体1设有养护平台6,养护平台6两侧开有滑槽,防护层7镶嵌才滑槽内,防护层7上有磁铁层II8。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防护领域,做进一步说明,磁铁层I5与磁铁层II8可配合固定防护层7。对幼小树苗进行保温防护。

该结构设计及对于幼苗培养较为合理,同时对于进行修剪、施肥的较为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防护领域,做进一步说明,观察窗2呈凹字形,其中活动窗3通过活动轴与本体1连接可打开。在抽来出防护层后,便于打开进行观察,裁剪等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防护领域,做进一步说明,防护层7通过滑槽可拆卸。操作方便便于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五: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防护领域,做进一步说明,本体1内壁与磁铁层I5连接位置开有圆孔,圆孔位置对应平行于观察窗2。在幼小树苗较小时可将圆孔位置封住,当不断长大后,可抽来出防护层,然后敞开圆孔。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