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诘抗作物病害的生物育苗和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67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栽培和育苗基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诘抗作物病害的生物育苗和载培基质。



背景技术:

为减少疾病传播,农民分散养牛到集约化养牛近几年成为国家法改委大力支持项目,而且集约化养牛包括奶牛和肉牛养殖,都要求卧床式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必须每天清理一次牛粪和牛尿混合物,一头成年牛每日排粪在20~30kg,排尿大概10kg,如此大量的粪尿是每个养殖场处理的难题,面对每天产生大量的牛粪和牛尿混合物,因为有一定流动性,所以不易运输,更有甚者还有用水冲洗的,形成粪尿混合物,难以处理,现场卫生脏差。

以往的办法是,将其堆积摊薄晾晒干后作为肥料卖掉,在这期间粪尿水渗入地下水形成污染,可是如果直接销售鲜牛粪尿因为很难运输,不能达成交易,因此更有甚者直接将粪水、牛尿加倍稀释倾倒河沟,以上处理方法都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已经成为环保部门重点处罚和关闭对象。最近几年,农业部等部门开始大量投资支持通过沼气池来处理牛粪尿,但是进沼气池的粪类物料都未经固液分离,由于母牛耗水量大,饲养过程中,需要舔盐砖补偿盐分,所以粪尿含有大量氯化钠,这样生产出来新能源沼气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沼液和少量沼渣,所有氯化钠就集中到沼液里了,又形再一次成废水,如果用到农田里,会对植物造成盐胁迫,造成减产或绝产;更重要的是,沼气工程投资大,见效益少,尤其是长江以北,冬天是不能生产沼气的,因此成为大型养殖场劳民伤财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环保工程。由于长期使用沼气池,发酵后留下大量残渣,使沼气池堵塞,容量减小而造成沼气池不能使用,而清洗池即耗力又极不安全,同时增加开支费用。

另一方面,由于稻草秸秆灰份(矽酸盐)多、硅含量高不易发酵,作为饲料营养偏低,以往我国水稻集中产地除了部分利用意外,多采用焚烧处理,污染环境,同时也是对稻草价值的浪费。

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种植技术的提高,经济作物连续种植,重茬导致病害越来越严重,减产和绝产现象越来越多,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生物农药和肥料防治效果越来越明显,同时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些弊端。其中拮抗微生物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倍受人们关注,木霉菌(Trichodermaspp.)公认具有最好的生防活性,但是存活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含有诘抗作物病害的生物育苗和载培基质来综合解决以上问题。

一种含有诘抗作物病害的生物育苗和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加工而成:

牛粪17~19%,脲醛树脂泡沫粒子5~15%,稻草丝13~40%,牛尿8%,木纤维14~20%,木霉菌0.01%。

含有诘抗作物病害的生物育苗和载培基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柔丝机将稻草粉碎为直径0.1~3mm、长0.5~5cm的稻草丝,将稻草丝与牛粪、牛尿充分混合;调整碳氮比到3;

(2)将将步骤(1)的混合物调整碳氮比到20:1~30:1,进行好氧发酵,控制发酵时间在15~20天,且含水率调整至30~35%;

(3)将28%的甲醛溶液用20%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在5.8~6.4,将尿素和28%的甲醛溶液在90℃下缩聚反应1小时得到脲醛树脂溶液,将丁基萘磺酸钠与磷酸混合配置发泡液,搅拌发泡液产生大量泡沫后加入到脲醛树脂溶液继续搅拌,得到脲醛树脂泡沫物,最后通过泡沫造粒机制成脲醛树脂泡沫粒子,脲醛树脂泡沫粒子的粒径大于3mm且小于6mm;

(4)将步骤(2)的发酵产物与步骤(3)的脲醛树脂泡沫粒子、木纤维、木霉菌混合。

本发明有益效果:

经过揉丝粉碎的稻草丝,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水和肥有更多的吸附性,这对于现场清理牛尿和发酵后吸附肥料都非常有利。

由于发酵时间短,稻草丝骨架性好,生产出的基质透气性好。

尽管木纤维是木霉菌最好和最适合扩繁的食物和寄主,由于大量使用牛粪、尿发酵物料,导致物料整体呈碱性,不适合木霉菌生存与快速扩繁,而由于工艺和成本的问题,脲醛树脂泡沫生产出来显弱酸性,加入脲醛树脂泡沫粒子后,可以方便的将最终产品调节在偏酸范围,从而解决了上述难题。

用于栽培基质时,大部分木纤维两个月以后分解完毕,稻草丝骨架作用在木霉菌分解下日渐减弱,透气性减弱导致作物根系呼吸困难最终减产,而加入脲醛树脂泡沫粒子,其自身的骨架功能保持至少两年时间,从而保证植物长期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有诘抗作物病害的生物育苗和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加工而成:

牛粪17~19%,脲醛树脂泡沫粒子5~15%,稻草丝13~40%,牛尿8%,木纤维14~20%,木霉菌0.01%。

含有诘抗作物病害的生物育苗和载培基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柔丝机将稻草粉碎为直径0.1~3mm、长0.5~5cm的稻草丝,将稻草丝与牛粪、牛尿充分混合;调整碳氮比到3;

(2)将将步骤(1)的混合物调整碳氮比到20:1~30:1,进行好氧发酵,控制发酵时间在15~20天,且含水率调整至30~35%;

(3)将28%的甲醛溶液用20%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在5.8~6.4,将尿素和28%的甲醛溶液在90℃下缩聚反应1小时得到脲醛树脂溶液,将丁基萘磺酸钠与磷酸混合配置发泡液,搅拌发泡液产生大量泡沫后加入到脲醛树脂溶液继续搅拌,得到脲醛树脂泡沫物,最后通过泡沫造粒机制成脲醛树脂泡沫粒子,脲醛树脂泡沫粒子的粒径大于3mm且小于6mm;

(4)将步骤(2)的发酵产物与步骤(3)的脲醛树脂泡沫粒子、木纤维、木霉菌混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