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及其发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311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杏鲍菇液体菌种及其发酵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及其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皆宜的真菌,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口感极佳,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食用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

目前国内外杏鲍菇栽培以固体菌种为主,而液体菌种相对于固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出菇齐、便于管理、菌种成本低、接种方便且快速等优点,有利于食用菌生产的规模化、工厂化,近年来由于工厂化栽培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缩短菌种制备周期,提高菌种质量和生产效率,国内外生产厂家研究开发液体菌种用于替换目前杏鲍菇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固体菌种,并在实际生产中开始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该发酵方法简单易行,分段追加接种和变温发酵的方式,缩短菌种龄、增殖代数差距,培养出的发酵菌丝粗壮、活性高、分布均匀,发酵周期短。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保存的杏鲍菇斜面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活化,培养并选择生长速度在5-6mm/d的菌丝为母种,接种母种菌块距菌落边缘2-3mm的菌丝于液体种子培养基,静置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恒温培养,得到液体种,然后再将液体种依次经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逐级扩大培养得到种子罐种子;

步骤(2):将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15l,倒入30l的发酵罐中,与120℃下灭菌1-2h,灭菌后水喷淋冷却并通入无菌空气,将得到的种子罐种子以6-8%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中,于35-38℃、通气量为2-4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1-2天,然后缓慢降温至25-28℃,向发酵罐中继续接入700-800ml的种子罐种子,在通气量为5-7l/min条件下发酵18-20h,然后以0.03-0.05℃/min的速率降温至20-22℃,在通气量为3-5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2-3天即可得到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中,液体种子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土豆:10-16%,玉米粉:7-9%,白糖:2-5%,甘蔗渣:1-3%,葡萄糖:0.3-1%,中草药提取物:0.2-0.5%,琼脂:1-3%,磷酸二氢钾:0.3-0.6%,硫酸镁:0.1-0.3%,vb1:0.02-0.03%,硅油:0.1-0.3%,消泡剂:0.03-0.05%,余量为水,其中:

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黄芪19份,干姜17份,陈皮15份,牛黄20份,甘草20份,知母15份,金银花12份,鱼腥草17份,赤芍15份,川芎10份,当归4份;置盛有0.2%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清洗12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6-7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70-80℃保持3h,接着冷风吹送降温至35-45℃,用乳酸调节ph值为4,在功率2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5min,同时在功率250w、频率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1.0%的混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2倍重量乙醇,控制温度至70℃保持3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3:2合并,滤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粉碎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混合酶为葡聚糖酶、戊聚糖酶、果胶酶按质量比3:2:1均匀混合。

前述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中,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相同,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小麦粒:50-60份,木屑:20-30份,油菜杆:7-9份,玉米芯:10-15份,麸皮:9-11份,白糖:1-3份,葡萄糖:1-2份,硫酸镁:0.1-0.3份,石灰:1-3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

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用清水对所用小麦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

(2)在40℃-50℃温度下浸泡小麦粒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止;

(3)将白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然后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木屑、油菜杆、玉米芯、麸皮、石灰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0%-65%,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

前述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中,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红糖:3-5份,麦麸1-2份,玉米芯:2-4份,蛋白胨:0.3-0.5份,mgso4:0.1-0.2份,vb:1-2份,cmc:0.2-0.4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制得的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采用小麦粒及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扩繁菌种,所得到的菌种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宜,活力强,萌发早,生长快,能在基质内及基质表面同时生长,且在栽培基质内的发菌点数多,具备拌料接种的条件;

本发明根据杏鲍菇原菌株的特性,在液体种子、摇瓶种子、种子罐种子及发酵罐液体菌种各阶段培养基中自少至多科学复配可提高菌种抗冷、热应激性、免疫性和抗菌性的中草药提取物,同时科学复配了既具有原料适应性,通过逐级驯化、复壮扩大培养,增强了杏鲍菇菌种抗高温及低温应激能力,提高了产多种降解酶的能力,激发了其增殖能力和增殖密度,缩短了萌发时间,提高了菌丝及胞外多糖的产量,提高了菌株对发酵环境及后续栽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采用追加接种和分段变温发酵的方式,缩短了菌种菌龄及增殖代数差距,提高了菌丝球在发酵液中分布的均一性和溶氧程度;

本发明能够全面提高杏鲍菇液体菌种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杏鲍菇的高质量、高产量和规模化栽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发明制备的杏鲍菇液体菌种健壮、活力高,生长速度快,菌丝产量和质量高,抗杂菌能力强,保质期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保存的杏鲍菇斜面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活化,培养并选择生长速度在5mm/d的菌丝为母种,接种母种菌块距菌落边缘2mm的菌丝于液体种子培养基,静置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恒温培养,得到液体种,然后再将液体种依次经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逐级扩大培养得到种子罐种子;

步骤(2):将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15l,倒入30l的发酵罐中,与120℃下灭菌1h,灭菌后水喷淋冷却并通入无菌空气,将得到的种子罐种子以6%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中,于35℃、通气量为2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1天,然后缓慢降温至25℃,向发酵罐中继续接入700ml的种子罐种子,在通气量为5l/min条件下发酵18h,然后以0.03℃/min的速率降温至20℃,在通气量为3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2天即可得到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种子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土豆:10%,玉米粉:7%,白糖:2%,甘蔗渣:1%,葡萄糖:0.3%,中草药提取物:0.2%,琼脂:1%,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vb1:0.02%,硅油:0.1%,消泡剂:0.03-0.05%,余量为水,其中:

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黄芪19份,干姜17份,陈皮15份,牛黄20份,甘草20份,知母15份,金银花12份,鱼腥草17份,赤芍15份,川芎10份,当归4份;置盛有0.2%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清洗12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6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70℃保持3h,接着冷风吹送降温至35℃,用乳酸调节ph值为4,在功率2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5min,同时在功率250w、频率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1.0%的混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2倍重量乙醇,控制温度至70℃保持3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3:2合并,滤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粉碎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混合酶为葡聚糖酶、戊聚糖酶、果胶酶按质量比3:2:1均匀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相同,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小麦粒:50份,木屑:20份,油菜杆:7份,玉米芯:10份,麸皮:9份,白糖:1份,葡萄糖:1份,硫酸镁:0.1份,石灰:1份,磷酸二氢钾:0.3份;

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用清水对所用小麦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

(2)在40℃温度下浸泡小麦粒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止;

(3)将白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然后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木屑、油菜杆、玉米芯、麸皮、石灰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0%-65%,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

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红糖:3份,麦麸1份,玉米芯:2份,蛋白胨:0.3份,mgso4:0.1份,vb:1份,cmc:0.2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保存的杏鲍菇斜面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活化,培养并选择生长速度在6mm/d的菌丝为母种,接种母种菌块距菌落边缘3mm的菌丝于液体种子培养基,静置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恒温培养,得到液体种,然后再将液体种依次经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逐级扩大培养得到种子罐种子;

步骤(2):将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15l,倒入30l的发酵罐中,与120℃下灭菌2h,灭菌后水喷淋冷却并通入无菌空气,将得到的种子罐种子以8%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中,于38℃、通气量为4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2天,然后缓慢降温至28℃,向发酵罐中继续接入800ml的种子罐种子,在通气量为7l/min条件下发酵20h,然后以0.05℃/min的速率降温至22℃,在通气量为5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3天即可得到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种子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土豆:16%,玉米粉:9%,白糖:5%,甘蔗渣:3%,葡萄糖:1%,中草药提取物:0.5%,琼脂:3%,磷酸二氢钾:0.6%,硫酸镁:0.3%,vb1:0.03%,硅油:0.3%,消泡剂:0.03-0.05%,余量为水,其中:

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黄芪19份,干姜17份,陈皮15份,牛黄20份,甘草20份,知母15份,金银花12份,鱼腥草17份,赤芍15份,川芎10份,当归4份;置盛有0.2%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清洗12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7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80℃保持3h,接着冷风吹送降温至45℃,用乳酸调节ph值为4,在功率2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5min,同时在功率250w、频率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1.0%的混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2倍重量乙醇,控制温度至70℃保持3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3:2合并,滤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粉碎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混合酶为葡聚糖酶、戊聚糖酶、果胶酶按质量比3:2:1均匀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相同,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小麦粒:60份,木屑:30份,油菜杆:9份,玉米芯:15份,麸皮:11份,白糖:3份,葡萄糖:2份,硫酸镁:0.3份,石灰:3份,磷酸二氢钾:0.5份;

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用清水对所用小麦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

(2)在50℃温度下浸泡小麦粒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止;

(3)将白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然后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木屑、油菜杆、玉米芯、麸皮、石灰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0%-65%,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

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红糖:5份,麦麸2份,玉米芯:4份,蛋白胨:0.5份,mgso4:0.2份,vb:2份,cmc:0.4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保存的杏鲍菇斜面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活化,培养并选择生长速度在5mm/d的菌丝为母种,接种母种菌块距菌落边缘2mm的菌丝于液体种子培养基,静置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恒温培养,得到液体种,然后再将液体种依次经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逐级扩大培养得到种子罐种子;

步骤(2):将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15l,倒入30l的发酵罐中,与120℃下灭菌2,灭菌后水喷淋冷却并通入无菌空气,将得到的种子罐种子以7%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中,于36℃、通气量为3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2天,然后缓慢降温至26℃,向发酵罐中继续接入750ml的种子罐种子,在通气量为6l/min条件下发酵19h,然后以0.04℃/min的速率降温至21℃,在通气量为4l/min条件下恒温发酵2天即可得到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高活性杏鲍菇液体菌种。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种子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土豆:14%,玉米粉:8%,白糖:4%,甘蔗渣:2%,葡萄糖:0.8%,中草药提取物:0.4%,琼脂:2%,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2%,vb1:0.02%,硅油:0.2%,消泡剂:0.04%,余量为水,其中:

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黄芪19份,干姜17份,陈皮15份,牛黄20份,甘草20份,知母15份,金银花12份,鱼腥草17份,赤芍15份,川芎10份,当归4份;置盛有0.2%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清洗12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毫米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6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75℃保持3h,接着冷风吹送降温至38℃,用乳酸调节ph值为4,在功率2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5min,同时在功率250w、频率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1.0%的混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2倍重量乙醇,控制温度至70℃保持3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3:2合并,滤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粉碎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混合酶为葡聚糖酶、戊聚糖酶、果胶酶按质量比3:2:1均匀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相同,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小麦粒:55份,木屑:25份,油菜杆:8份,玉米芯:12份,麸皮:10份,白糖:2份,葡萄糖:2份,硫酸镁:0.2份,石灰:2份,磷酸二氢钾:0.4份;

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用清水对所用小麦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

(2)在45℃温度下浸泡小麦粒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止;

(3)将白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然后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木屑、油菜杆、玉米芯、麸皮、石灰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3%,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

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红糖:4份,麦麸2份,玉米芯:3份,蛋白胨:0.4份,mgso4:0.1份,vb:2份,cmc:0.3份。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