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下滴灌一体化膜上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45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下滴灌一体化膜上播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下滴灌播种的一种联合作业机具,具体涉及一种膜下滴灌一体化膜上播种机。



背景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覆膜播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它能够适时、适量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养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但该技术在壤土、粘壤土区应用时存在以下缺陷:膜下滴灌播种机排种器容易堵塞、出苗期须放苗且用工量很大、人工放苗存在放苗不及时,导致地膜将苗捂死,降低保苗率、地膜防风压土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影响了膜下滴灌技术在壤土、粘壤土区的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膜下滴灌技术在壤土、粘壤土区应用时存在出苗期须人工放苗,用工量大,由于人工放苗不及时导致保苗率低,且需要人力实现地膜防风压土,增大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膜下滴灌技术在壤土、粘壤土区应用时存在出苗期须人工放苗,用工量大,由于人工放苗不及时导致保苗率低,且需要人力实现地膜防风压土,增大劳动强度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膜下滴灌一体化膜上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膜下滴灌一体化膜上播种机,它包括主梁机架、后梁机架、两个动力连接板和两个纵梁折叠铰链,后梁机架通过两个纵梁折叠铰链连接在主梁机架的后部,主梁机架包括主横梁、主分土器横梁、排种器横梁和两个前纵梁,后梁机架包括后横梁和两个后纵梁,

主横梁、主分土器横梁、排种器横梁和后横梁垂直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两个前纵梁和两个后纵梁沿主机架的中心线从前至后对称设置,两个前纵梁的一端与主横梁的两端垂直焊接,两个后纵梁的一端与后横梁的两端垂直焊接,主分土器横梁和排种器横梁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两个前纵梁连接,两个后纵梁的另一端通过两个纵梁折叠铰链与两个前纵梁的另一端连接,两个动力连接板安装在主横梁的前方,

它还包括施肥装置、压平滚、覆膜器、打药管、滴灌带铺设器、导土器、导土螺旋、两个主分土器、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两个排种覆土器、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两个镇压滚支架、两个镇压滚、两个排肥驱动地轮和多个导土器驱动齿,

施肥装置和滴灌带铺设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架的上方,施肥装置固定安装在主横梁上,滴灌带铺设器固定安装在主分土器横梁上,压平滚、覆膜器和导土器垂直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机架的下方,压平滚设置在主横梁和主分土器横梁之间且与两个前纵梁可转动连接,覆膜器设置在主分土器横梁和排种器横梁之间且与两个前纵梁可转动连接,导土器可转动安装在两个后纵梁上,两个排肥驱动地轮、两个主分土器、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两个排种覆土器、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两个镇压滚支架和两个镇压滚依次沿主机架的中心线从前至后对称设置且安装在主机架的下方,两个排肥驱动地轮安装在主横梁上,两个主分土器安装在主分土器横梁上,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位于排种器横梁和导土器之间,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安装在排种器横梁上,两个排种覆土器倾斜设置在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和导土器之间,每个排种覆土器的覆土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α,每个排种覆土器分别固定在一个防堵塞型排种器的后端,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倾斜设置在两个排种覆土器和导土器之间,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分别安装在两个后纵梁上,每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的工作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β,两个镇压滚支架焊接在后横梁的后方,两个镇压滚分别安装在两个镇压滚支架上,打药管安装在滴灌带铺设器的支架上,导土器为空心圆柱形导土器,空心圆柱形导土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环形凸台,每个圆环形凸台上均设有多个导土器驱动齿,导土器的中部设有导土器出土口,导土器的内部设有导土螺旋。

进一步地,每个排种覆土器的覆土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α=30°~60°。

进一步地,每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的工作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β=30°~60°。

进一步地,每个防堵塞型排种器与一个镇压滚位于同一轴线M-M上。

进一步地,导土螺旋为螺旋状导土螺旋,螺旋状导土螺旋的一端焊接在导土器出土口处,螺旋状导土螺旋的另一端焊接在导土器的进口处。

进一步地,多个导土器驱动齿均与导土器两端的圆环形凸台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导土器为滚筒型间歇式导土器。

进一步地,每个排种覆土器靠近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M-M的一端指向滚筒型间歇式导土器两端端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次性依次完成施肥、打药、铺滴灌带、覆膜,膜上播种,膜上压土、镇压的膜下滴灌一体化膜上播种作业。提高了播种作业效率,播种作业效率提高了50%以上。

2、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膜下滴灌技术相比,避免了出苗期须人工放苗方面的劳力投入,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在覆膜之后进行,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穿破地膜,将种子播入土中,实现膜上播种,膜上播种代替传统的人工放苗,保证了较高的出苗率;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出苗率提高到90%以上。

3、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膜下滴灌技术相比,避免了人工操作地膜防风压土方面的劳力投入,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收集的一部分土用于覆膜,收集的另一部分土通过导土器驱动齿21的驱动带动导土螺旋22将土导入导土器16中,之后经间断式的导土器出土口17将土排出并压放在铺设后的地膜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土器16实现膜上压土,节省了由于人工操作地膜防风压土带来的人力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后梁机架通过两个纵梁折叠铰链23连接在主梁机架的后部,在田间地头或者运输过程中,将后梁机架通过两个纵梁折叠铰链23折叠在主梁机架上,缩短了本实用新型的长度,便于运输,方便转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膜下滴灌一体化膜上播种机,它包括主梁机架、后梁机架、两个动力连接板1和两个纵梁折叠铰链23,后梁机架通过两个纵梁折叠铰链23连接在主梁机架的后部,主梁机架包括主横梁2、主分土器横梁5、排种器横梁10和两个前纵梁11,后梁机架包括后横梁18和两个后纵梁15,主横梁2、主分土器横梁5、排种器横梁10和后横梁18垂直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两个前纵梁11和两个后纵梁15沿主机架的中心线从前至后对称设置,两个前纵梁11的一端与主横梁2的两端垂直焊接,两个后纵梁15的一端与后横梁18的两端垂直焊接,主分土器横梁5和排种器横梁10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两个前纵梁11连接,两个后纵梁15的另一端通过两个纵梁折叠铰链23与两个前纵梁11的另一端连接,两个动力连接板1安装在主横梁2的前方;

它还包括施肥装置3、压平滚4、覆膜器7、打药管8、滴灌带铺设器9、导土器16、导土螺旋22、两个主分土器6、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两个排种覆土器13、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两个镇压滚支架19、两个镇压滚20、两个排肥驱动地轮24和多个导土器驱动齿21,施肥装置3和滴灌带铺设器9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架的上方,施肥装置3固定安装在主横梁2上,滴灌带铺设器9固定安装在主分土器横梁5上,压平滚4、覆膜器7和导土器16垂直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机架的下方,压平滚4设置在主横梁2和主分土器横梁5之间且与两个前纵梁11可转动连接,覆膜器7设置在主分土器横梁5和排种器横梁10之间且与两个前纵梁11可转动连接,导土器16可转动安装在两个后纵梁15上,两个排肥驱动地轮24、两个主分土器6、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两个排种覆土器13、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两个镇压滚支架19和两个镇压滚20依次沿主机架的中心线从前至后对称设置且安装在主机架的下方,两个排肥驱动地轮24安装在主横梁2上,两个主分土器6安装在主分土器横梁5上,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位于排种器横梁10和导土器16之间,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安装在排种器横梁10上,两个排种覆土器13倾斜设置在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和导土器16之间,每个排种覆土器13的覆土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α,每个排种覆土器13分别固定在一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的后端,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倾斜设置在两个排种覆土器13和导土器16之间,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分别安装在两个后纵梁15上,每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的工作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β,两个镇压滚支架19焊接在后横梁18的后方,两个镇压滚20分别安装在两个镇压滚支架19上,打药管8安装在滴灌带铺设器9的支架上,导土器16为空心圆柱形导土器,空心圆柱形导土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环形凸台,每个圆环形凸台上均设有多个导土器驱动齿21,导土器16的中部设有导土器出土口17,导土器16的内部设有导土螺旋22。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排种覆土器13的覆土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α=30°~60°。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在防堵塞型排种器12开孔播种后两个排种覆土器13完成膜上覆土,堵住苗孔。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的工作面与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N-N之间形成的夹角β=30°~60°。如此设置,当地膜被从覆膜器7平辅在垅台上后,并经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将两膜边用土埋实,同时,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收集的一部分土通过导土器驱动齿21的驱动带动导土螺旋22将土导入导土器16中,之后经间断式的导土器出土口17将土排出并压放在铺设后的地膜上,实现膜上压土。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与一个镇压滚20位于同一轴线M-M上。如此设置,保证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开孔播种后,两个排种覆土器13完成膜上覆土,堵住苗孔,并经两个镇压滚20进行镇压。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导土螺旋22为螺旋状导土螺旋,螺旋状导土螺旋的一端焊接在导土器出土口17处,螺旋状导土螺旋的另一端焊接在导土器的进口处。如此设置,保证导土器16内的土通过导土螺旋22的工作面从导土器出土口17流出,实现地膜的防风压土。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导土器驱动齿21均与导土器16上的每个圆环形凸台的轴线垂直。如此设置,多个导土器驱动齿21能够保证导土器16运行的平稳性。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导土器16为滚筒型间歇式导土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排种覆土器13靠近主机架的纵向中心轴线M-M的一端指向滚筒型间歇式导土器两端端口。如此设置,使得每个排种覆土器13收集的土通过导土器驱动齿21的驱动带动导土螺旋22将土导入导土器16中,之后经间断式的导土器出土口17将土排出并压放在铺设后的地膜上,完成膜上压土作业。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工作原理: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动力连接板1将主梁机架与拖拉机连接,后梁机架通过纵梁折叠铰链23连接在主梁机架的后方,由拖拉机牵引工作。在行走过程中,两个排肥驱动地轮24通过链传动机构与施肥装置3的排肥轮传动连接,然后由压平滚4将施肥沟填平并将垅台重新成形,完成施肥。在拖拉机牵引本实用新型行走过程中,两个主分土器6将土分开,打药管8将农药均匀的洒在两个主分土器6分开的洒药沟里。滴灌管从滴灌带铺设器9上自然拉出,平辅在垅面上。紧跟其后地膜经覆膜器7平辅在垅台上,并经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将两膜边用土埋实。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在覆膜之后进行,两个防堵塞型排种器12穿破地膜,将种子播入土中,实现膜上播种。此孔既是下种孔,也是以后作物的放苗孔。并经两个排种覆土器13进行膜上覆土,堵住苗孔。两个覆膜及导土器覆土盘14收集的一部分土用于覆膜,收集的另一部分土通过导土器驱动齿21的驱动带动导土螺旋22将土导入导土器16中,之后经间断式的导土器出土口17将土排出并压放在铺设后的地膜上。并经两个镇压滚20进行镇压,完成整个作业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