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对虾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0922发布日期:2018-07-31 21:5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对虾养殖池。



背景技术:

对虾的繁殖周期长,生长快,抗病力强,加工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目前国际水产上的畅销产品,养殖前景广阔。然而由于传统的养殖模式受制于天灾人祸,导致目前为止对虾池塘养殖成功率非常低,天气变化异常、水源质量低下、种质资源退化各式各样的问题成为对虾养殖致富路上的绊脚石。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流水养殖技术,流水养殖利用不断流动的水体,具有养殖周期短、密度高、产量高、效益高和管理方便等特点。流水养殖水体不断更新,使养殖的鱼类、虾类能够在最佳水温、水质、溶氧、饵料等条件下迅速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对虾养殖池。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对虾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设在养殖池体前端的推水装置,设在养殖池体后端的集污装置,设置于养殖池体前、后端的拦网、设置于两拦网之间均布的斜网和设置于养殖池体后端水面上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养殖池体底部为v字型结构,v字型上部设置有底增氧装置,v字型下部设置有带一排小孔的吸污管,所述集污装置底部也为v字型结构,并与养殖池体底部v字型结构垂直,集污装置底部v字型的下部也设置有带一排小孔的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与吸污泵相连,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与推水装置、底增氧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养殖池体宽度为3~6米,长度为18~36米,高度为1~2米。

优选地,所述斜网的斜度为30°~60°。

优选地,所述吸污管上一排小孔的间距为5~20厘米,孔径为2~7毫米。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对虾养殖池通过推水装置和增氧装置,使原本静态的池水流动起来,保证养殖池体内水质新鲜、高氧量,促进水体中对虾的生长,能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斜网使养殖池体内的对虾分布更均匀,增加了对虾的养殖密度;养殖池体底部和集污装置底部的v字型设计提高了沉淀污物的拦截量;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能实时掌握养殖水质环境信息,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纵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横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养殖池体,2、推水装置,3、集污装置,4、拦网,5、斜网,6、吸污管,7、吸污泵,8、底增氧装置,9、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行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对虾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1,设在养殖池体1前端的推水装置2,设在养殖池体1后端的集污装置3,设置于养殖池体1前、后端的拦网4、设置于两拦网4之间均布的斜网5和设置于养殖池体1后端水面上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9,所述养殖池体1底部为v字型结构,v字型上部设置有底增氧装置8,v字型下部设置有带一排小孔的吸污管6,所述集污装置3底部也为v字型结构,并与养殖池体1底部v字型结构垂直,集污装置3底部v字型的下部也设置有带一排小孔的吸污管6,所述吸污管6与吸污泵7相连,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9与推水装置2、底增氧装置8相连。所述养殖池体1宽度为5米,长度为23米,高度为1.2米,所述斜网的斜度为45°,所述吸污管上一排小孔的间距为10厘米,孔径为4毫米。所述推水装置2为气提式推水增氧机,所述拦网4和斜网5为尼龙网,所述吸污管6为带一排小孔的pvc管,所述底增氧装置8为纳米底增氧管装置。

工作时,推水装置2得电推动养殖池体1外的干净水不断进入养殖池体1,对虾的粪便、残饵随流水流向养殖池体1后端,并不断沉淀到v字型底部,一段时间后开启吸污泵6将沉淀下来的污物及时抽离养殖池体1;水质在线监测系统9不间断的监测养殖池体1后端的水质状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养殖池体前端的推水装置2和养殖池体底部的底增氧装置8的工况,以便给养殖的对虾提供稳定、优质的水质环境。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等同变化和修改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对虾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设在养殖池体前端的推水装置,设在养殖池体后端的集污装置,设置于养殖池体前、后端的拦网、设置于两拦网之间均布的斜网和设置于养殖池体后端水面上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与推水装置、底增氧装置相连。本发明的低碳高效池塘循流水对虾养殖池使原本静态的池水流动起来,保证养殖池体内水质新鲜、高氧量,促进水体中对虾的生长,养殖池体底部和集污装置底部的V字型设计提高了沉淀污物的拦截量,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能实时掌握养殖水质环境信息,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朱强生;蒋桂年;谢红杏;高明冬;王寿山;姜义昌;鲁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7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