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十字花科根肿病专用育苗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1785发布日期:2019-01-14 18:0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字花科作物育苗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技术,属于农业生产育苗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为赶季节,抢时间提前育苗、大苗定植等技术越来越受重视,但因育苗培养土(土壤环境)带菌,致使幼苗感染根肿病,造成十字花科严重减产的事情时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寻找一种不含致病菌的十字花科育苗基质势在必行。

秸秆的用途主要是牲畜饲料、生活燃料或积沤肥料。每年我国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类秸秆高达7亿多吨,而玉米秸秆约有3.5亿吨。如何变废为宝,高效率低成本地利用玉米及其他作物秸秆,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在生物质资源利用领域的研发热点。

畜禽粪便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且畜禽养殖比较集中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粪便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到处乱堆乱放,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用到土壤后还对寄生虫的卵、病源微生物起到传播作用。

本发明涉及的十字花科育苗栽培基质,主要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特点是原料成本低、不含根肿菌致病菌,是可再生、生态型的有机育苗栽培基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防治土壤中根肿菌和如何减少十字花科成熟时间快速上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控十字花科根肿病专用育苗栽培基质。

一种含秸秆发酵料的十字花科育苗及栽培基质,由以下体积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秸秆发酵物30~70份,蛭石或者珍珠岩10~20份,碳化稻壳10~20份,椰糠20~30份,草炭10~20份,多元复合肥料0~0.4%。

优选的,包含以下体积份的原料:秸秆发酵物50份,蛭石或者珍珠岩10份,椰糠20份,碳化稻壳10份,草炭10份,多元复合肥料0.02%。

上述基质的制备方法为:(1)将秸秆粉碎成0.4-0.7cm左右,粉碎后的秸秆与畜禽粪便按照1.5-2.5: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调节混合物水分含量到50%~60%,碳氮比调整为25~30:1,添加好氧发酵菌,条式堆肥发酵,温度达到60℃前不翻动,达到60℃以上后保持4~5天,然后进行翻抛加氧排湿;每四天翻抛一次,翻抛4~5次,混合物变软蓬松后,自然晾晒或高温除湿使其水分降至35%以下,混合物备用;

(2)椰糠处理:先将椰糠粉碎至5~7mm;然后多次清洗椰糠,清洗后,再用壳聚糖有机酸盐营养液浸泡,浸泡后ec值为0.3-0.5ms/cm,重力控水不晾晒,备用;

(3)草炭处理:对草炭用5~8mm筛网进行过筛处理,过筛后的草炭与椰糠按照体积比1:1混合,保持混合物的湿度在60%~80%,遮光处理,保持3~5天;

(4)引诱及灭杀根肿病致病菌:将步骤(3)的混合物与秸秆发酵物按照比例进行混匀,水分含量保持在50%~60%,遮光处理。当温度上升到60℃后保持5~7d,然后均匀喷洒杀菌剂,喷洒浓度为1000倍液;同时人为降低水分含量至35%,得基质基料;

(5)将基料与蛭石或珍珠岩、碳化稻壳、多元复合肥按比例混合,调节混合物的ph值在6.5~7.0之间,即得十字花科育苗或栽培基质。

其中,秸秆为小麦、玉米及水稻秸秆中的任一种,调节碳氮比使用尿素调节。

其中,好氧发酵菌是vt发酵菌、em发酵菌等发酵菌中的任一种,其用量为秸秆发酵料质量的0.05~0.1%。

其中,步骤(4)中的杀菌剂是多菌灵、氟啶胺、氰霜唑等杀菌剂中的任一种。

其中,步骤(5)中ph调节采用轻钙或者熟石灰的任一种。

为了使得十字花科农作物提前育苗,快速上市,抢占市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就必须缩短农作物的育苗时间,十字花科植物快速生长的ph为6.2-6.8弱酸性条件,但是十字花科农作物的主要天敌——根肿菌的适宜生长ph也为酸性条件,所以现有技术中普遍的十字花科种植土壤的ph为7-7.8,弱碱性,虽然农作物生长速度减慢,但是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根肿病。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在适宜十字花科生长的土壤,即弱酸性土壤的情况下,通过杀菌后根部抑菌,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速度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止根肿菌的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基质可减少芸薹根肿菌的含菌量,有效降低育苗栽培过程中根肿病发病几率;

2.本发明的基质原料以有机废弃物料为主,不仅解决了有机废弃物料的处理问题,更降低了基质的生产成本;

3.本发明配制的基质保水透气性好,各种有机无机养分复配,育苗质量提高;栽培的植物长势好,生长速度快,有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秸秆发酵料发酵物、经过洗盐的椰糠(ec值0.41)、草炭、甘蔗渣、蛭石或珍珠岩。

实施例1-6成分其体积份如表1:

表1

操作步骤:

(1)将秸秆粉碎成0.5cm左右,粉碎后的秸秆与畜禽粪便按照2: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调节混合物水分含量到50%~60%,碳氮比调整为25~30:1,添加好氧发酵菌。条式堆肥发酵,温度达到60℃前不翻动,达到60℃以上后保持4~5天,然后进行翻抛加氧排湿;每四天翻抛一次,翻抛4~5次;混合物变软蓬松后,自然晾晒或高温除湿使其水分降至35%以下,混合物备用。

(2)椰糠处理:先将椰糠粉碎至5~7mm;然后多次清洗椰糠,清洗后,用壳聚糖有机酸盐营养液浸泡椰糠,使其ec值为0.3-0.5ms/cm;清洗后重力控水不晾晒,备用。

(3)草炭处理:对草炭用5~8mm筛网进行过筛处理,过筛后的草炭与椰糠按照体积比1:1混合,保持混合物的湿度在60%~80%,遮光处理,保持3~5天。

(4)引诱及灭杀根肿病致病菌:将步骤(3)的混合物与秸秆发酵物按照比例进行混匀,水分含量保持在50%~60%,遮光处理。当温度上升到60℃后保持5~7d,然后均匀喷洒杀菌剂,喷洒浓度为1000倍液;同时人为降低水分含量至35%,得基质基料。

(5)将基料与蛭石或珍珠岩、碳化稻壳、多元复合肥按比例混合,调节混合物的ph值在7.0~8.0之间,即得十字花科育苗或栽培基质。

步骤(1)中,采用尿素溶液调节碳氮比。

上述秸秆为小麦、玉米及水稻秸秆中的任一种。

上述好氧发酵菌是vt发酵菌、em发酵菌等发酵菌中的任一种,其用量为秸秆发酵料质量的0.05~0.1%。

步骤(4)中的杀菌剂是多菌灵、氟啶胺、氰霜唑等杀菌剂

中的任一种。

步骤(5)中ph调节采用轻钙或者熟石灰的任一种,用量为每立方混合基质加入1.5~2.5kg。

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按表1比例实施例1-6分别制备出了基质1、基质2、基质3、基质4、基质5、基质6。

实施例1-6的含秸秆发酵料的十字花科育苗栽培基质与含草炭的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的各项理化参数及所栽培的十字花科幼苗的生长指标(除了基质不同,其他栽培条件完全相同)对照,如表2:

表2

表2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十字花科育苗及栽培基质的有机质含量、苗成活率均高于含草炭的栽培基质,而碱性的草炭的栽培基质及时杀灭细菌仍然有复发的概率。所以,使用本发明的育苗基质可有效预防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