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金叶冬青继代芽分化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86702发布日期:2021-03-17 00:3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金叶冬青继代芽分化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金叶冬青(ilexcornuta‘oigon’)是引进的园林彩叶新品种植物,属于冬青科冬青属,是多年生常绿小灌木。金叶冬青叶缘有稀疏小刺,植株中上部分叶色终年金黄、颜色纯正,耐修剪,耐寒,宜植于公园、道路绿化带、庭院等各个地方。可修剪成多种形状,同时可孤植、片植或与其他植物配置均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园林绿化植物[14]。为了研究金叶冬青的抗旱能力,对金叶冬青进行科学管理,为金叶冬青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引进金叶冬青之后,在叶片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方面对旱胁迫对金叶冬青叶片的影响进行试验。金叶冬青的常规繁殖方法主要采用扦插技术,和组织培养相比,扦插的繁殖系数较低,在穗源有限的情况下,组织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繁殖几十万乃至几百万苗木,总体平均成本比扦插要低,且操作简单,占用土地资源少,日常管理容易。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促进金叶冬青继代芽分化的培养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促进金叶冬青继代芽分化的方法。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促进金叶冬青继代芽分化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生长激素、7-10g/l琼脂和35-40g/l蔗糖;所述基础培养基选自ms、b5或wpm培养基中的一种;所述生长激素包含浓度为0.2-0.8mg/l的6-ba以及0.1-0.4mg/l的naa。优选地,所述基础培养基为b5培养基。优选地,所述琼脂的含量为7g/l。优选地,所述蔗糖的用量为35g/l。优选地,所述生长激素包含浓度为0.5mg/l的6-ba以及0.2mg/l的naa。利用上述培养基进行金叶冬青继代芽分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初代培养生长分化良好的金叶冬青的植物材料,选生长健壮,色泽深绿,分枝较多的植株,选择植物组织进行继代培养,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2)将步骤(1)中接种植物组织的培养基放置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30℃,光照强度为2500-30001x,光照长度为12-14h/d。步骤(2)中,所述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30001x,光照长度为12h/d。步骤(1)中,所述的植物组织为金叶冬青植株的基部。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对金叶冬青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繁殖,并对植物繁殖中采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繁殖苗木;(2)本发明的总体平均成本低、操作简单、日常管理容易、后代生长势更旺。具体实施方式一、实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将初代培养生长分化良好的金叶冬青材料,选生长健壮,色泽深绿,分枝较多的植株,进行继代培养,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1.2试验方法1.2.1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培养基用了ms,b5,wpm三种(培养基的组分如下表所示);激素用6-ba(0.2mg/l,0.5mg/l,0.8mg/l)和naa(0.4mg/l,0.2mg/l,0.1mg/l),同时将一株植株的不同部分(上段,中段,基部)转入继代培养基中,除了不同的培养基和激素浓度,还加入了7g/l琼脂,35g/l蔗糖,ph=5.6,然后进行分装与高压灭菌。接种后放在培养室中,培养室的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30001x,光照长度为12h/d。记录得出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正交设计。ms培养基:b5培养基:wpm培养基:表1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单位:mg/l表2金叶冬青继代培养基筛选1.2.2继代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苗分成独立的植株,每株分成上段,中段和基部三部分,接入继代培养基中。每隔7d观察并记录枝长,新生芽数量,叶片数量和愈伤组织。二、实验结果2.1培养基对新生芽数量的影响2.1.1培养基对新生芽数量影响的极差分析三因素中极差(r)的大小可以直观的看出培养基,激素,茎段对新生芽萌发数量的影响程度(表3)。根据表3可以看出三种因素对新生芽萌发数量的影响依次为培养基>茎段>6-ba:naa,说明对萌芽数影响最大的是培养基种类,其次是无菌苗的生长部位,激素最后。根据每个因素水平均值(ki)的大小,可看出,培养基种类中:k1>k2>k3,激素浓度中:b2>b3>b1,茎段部位中:k3>k2>k1,因此得出最优组合为:a1b2c3,即b5+0.5mg/l6-ba+0.2mg/lnaa+基部。表3新生芽萌发数量结果的极差分析2.1.2培养基对新生芽数量影响的方差分析用spss23对萌生芽数量进行方差分析,从表4中得出,三种培养基的f=26.273,p=0.000<0.01,说明培养基种类对芽的萌生有极显著的影响;三种激素浓度的f=2.835,p=0.064>0.05,体现了激素对芽的萌发影响不显著;三种茎段的部位的f=4.687,0.05>p=0.012>0.01,得出茎段的不同部位对芽的萌发有影响但是没有培养基对他的影响明显。综合以上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在对不同培养基对金叶冬青继代培养的生长状况的研究中,为了促进新生芽的萌发,培养基应选择b5,激素应为0.5mg/l6-ba和0.2mg/lnaa,茎段应选择基部,因此最佳的促进芽萌发的继代培养基组合为a1b2c3。表4新生芽萌发数量结果的方差分析源iii类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显著性修正模型248.200a641.36711.265.000截距440.0111440.011119.824.000a192.956296.47826.273.000b20.822210.4112.835.064c34.422217.2114.687.012误差304.789833.672总计993.00090修正后总计552.98989a.r方=0.449(调整后r方=0.409)2.2培养基对叶片数量的影响2.2.1培养基对叶片数量影响的极差分析继代完成时分别记录了90瓶试管中叶片的初始数量,放在不同的培养基组合中的继代苗经过两周的生长,叶片的数量发生了增长,五周后增长明显,从而根据表5的极差分析可以直观的得出最佳培养基组合。从表5中的极差(r)得出,培养基,激素,茎段对叶片数量增长的影响为:培养基>激素>茎段,说明培养基的种类对叶片的增长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激素浓度,最后为茎段的部位。表5叶片数量结果的极差分析2.2.2培养基对叶片数量影响的方差分析相比于极差分析的简单直观的看出最优组合,spss方差分析则可以更加精确的得出三种因素与叶片增长数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通过表6可知,培养基种类的f=32.987,p=0.000<0.01,说明培养基种类对叶片的增长影响最为显著;激素浓度的f=3.263,0.01<p=0.043<0.05,说明激素浓度对叶片的增长影响较显著;而茎段不同部位的f=2.130,p=0.125>0.05,因此茎段部位对叶片的增长影响不显著。表6叶片数量结果的方差分析a.r方=0.480(调整后r方=0.443)2.3培养基对枝长的影响2.3.1培养对枝长影响的极差分析在继代培养的过程中,试管苗枝长生长缓慢,从而不利于植株的生根与移栽,因此用正交实验筛选出最适合枝条生长的培养基。由表7中的极差分析中可看出三组极差(r)中,培养基种类的极差最大,激素浓度茎段部位的极差相等,因此培养基种类对枝长生长的影响最大,激素浓度与茎段部位次之。表7枝长结果的极差分析2.3.2培养基对枝长影响的方差分析在对试管苗枝长的方差分析中(表8),培养基种类的f=7.537,p=0.001<0.01,说明培养基种类对枝长的影响最为明显;激素浓度的f=2.958,p=0.057>0.05,说明激素浓度对枝长的影响不明显;而茎段的不同部位的f=3.192,0.01<p=0.046<0.05,因此茎段部位对枝长的影响较明显。表8枝长结果的方差分析a.r方=0.248(调整后r方=0.194)2.4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影响2.4.1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影响的极差分析继代培育的试管苗一旦形成愈伤组织,就会在一定条件下进一步诱导器官再生或胚状体从而形成植株。从表9可以直观地看出此次实验,并未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但还是有小部分试管苗出现了愈伤组织的膨大。从极差分析中的r值可知,培养基的种类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最大,其次为茎段的不同部位,而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相对于较小。表9愈伤组织结果的极差分析2.4.2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影响的方差分析虽然愈伤组织形成不多,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的方差分析会存在较大的误差,但是方差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误差分析,从而判断出三个因素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是否显著。由表10的方差分析中,培养基种类的f=33.614,p=0.000<0.01,说明培养基种类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激素浓度的f=4.092,0.01<p=0.020<0.05,说明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较为显著;而茎段不同部位的f=7.241,p=0.001<0.01,因此茎段部位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显著,因此三种因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都有显著的影响。表10愈伤组织结果的方差分析a.r方=0.520(调整后r方=0.485)正交实验的结果经过spss软件的方差分析,最后得出:促进新生芽萌发的最佳组合为:b5+0.5mg/l6-ba+0.2mg/lnaa+茎基部,另外培养基中加入7g琼脂,35g蔗糖,放在25℃的培养室中生长。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