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839995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仿刺参的工厂化养殖是一种利用建在有地下海水资源地区的养殖设施,并通过人为控制水温、溶解氧、盐度、水质等环境条件所进行的养殖方式。目前,我国北方的工厂化仿刺参养殖设施多由原养殖鲆鲽鱼类的车间改造而成,墙体由砖砌而成,棚顶为钢梁支架,上层覆盖1-3层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棚膜,水泥池规格一般为6mX6m,水深Im左右,池内选用网笼、塑料大盆、专用波纹板框等做参瞧。为降低养殖成本,通常利用地下井水对工厂化养殖池水进行控温,地下井水的温度一般稳定在11?18°C。该养殖方式多实行“短、平、快”养殖,放养规格为50?70克/头的大规格仿刺参经过3?4个月养殖达到商品规格予以出售,养殖密度一般为20?40头/m3,根据仿刺参的大小、水温、饲料及管理水平等情况可适当调整,平均单产通常为4?5kg/m2左右。
[0003]据统计,当前仿刺参消费的80%以上集中在不到全国人口 10%的山东、辽宁两省,在其他占90%人口的市场上销售额却不足总额的20%。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保健养生等消费理念的兴起以及产品种类与消费渠道的不断拓宽,内陆及平民大众等尚未开发的消费群体将被逐步挖掘并推向市场,仿刺参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大幅增加。然而,由于受沿海改造与城市化建设的影响,近年来仿刺参的陆基养殖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规模拓展空间已近饱和,地下水资源也日渐短缺,产量已无法满足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0004]如何在不增加土地资源占用的情况下提高单位面积仿刺参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仿刺参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养殖方法为:
(1)养殖车间的条件和专用养殖容器
养殖车间选择在无污染源、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所述专用养殖容器为定制的水泥或玻璃钢构件,搭建形成多层槽式养殖容器,每层槽的对角线位置分设进水口、排水口,每层槽内设置附着基;所述多层槽式养殖容器设置在所述养殖车间内;
(2)养殖方案
在所述多层槽式养殖容器内放养1g?50g/头规格的仿刺参苗种进行养殖,放苗密度为1.5kg/m2,采用间断式微流水或短时流水培育法,每7?10天清底I次、20天?30天倒槽I次,投喂以海泥、藻粉及配合饲料为主并添加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混合投喂,每I至2天投喂I次,投喂量为仿刺参体重的3%?10%,根据仿刺参大小、水温、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加以调整;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防病。
[000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专用养殖容器以长X宽X高为3mX 1.5mX0.5m的长方形槽为一个单元,所述3?10个长方形槽单元四角连接高0.3m的支柱上下搭建形成I组多层槽式养殖容器,所述各长方形槽单元内的附着基为3组旧扇贝笼或适量网片。
[0008]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生态制剂为含活菌数15X 19个的“NEM复合菌剂”,根据水温每月施用I?4次,每次连续施用3天,用量为2mg/L。
[0009]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是以黄芪、黄柏、大青叶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用量按饲料中所述藻粉与配合饲料质量的3%?5%添加,每20?30天添加I次,每次持续4?6天。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水口排出的尾水流入室外有大型藻类繁生的养殖池塘经沉淀、净化后循环使用。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I)本发明养殖方法可大幅提升单位占地面积养殖仿刺参的产量,有效解决当前沿海陆基养殖土地资源日益缩减的问题。以3个单元组成一组多层槽式养殖容器为例,本方法单位占地面积养殖仿刺参产量可达12.4kg/m2以上,较传统水泥池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达2倍以上,且对出皮率等其他仿刺参产品质量指标参数无任何影响。
[0012](2)本发明养殖方法可有效提高仿刺参工厂化养殖的日常管理与生产操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加快仿刺参生长速度、降低养殖病害发生率等生产风险,大幅增加养殖效益。由于本方法的养殖单位水深较浅、面积适宜,原工厂化养殖方法中需4?8个甚至更多人员完成的工作现只需2?4人即能顺利完成,且对养殖仿刺参的摄食、活动等生长状态观察也更加直观准确,较传统工厂化养殖方法可提高仿刺参生长速度20%以上,成活率达96.7%以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发明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中采用的三层槽式养殖容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的实施例,具体养殖方法为:
(I)养殖车间的条件和专用养殖容器
养殖车间选择在无污染源、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所述专用养殖容器为定制的水泥或玻璃钢构件,搭建形成多层槽式养殖容器,每层槽的对角线位置分设进水口 5、排水口 3,每层槽内设置附着基。所述多层槽式养殖容器设置在所述养殖车间内。
[0015](2)养殖方案
在所述多层槽式养殖容器内放养1g?50g/头规格的仿刺参苗种进行养殖,放苗密度为1.5kg/m2,采用间断式微流水或短时流水培育法,从底层单元排水口 3排出的尾水可以流入室外有大型藻类繁生的养殖池塘经沉淀、净化后循环使用。每7?10天清底I次、20天?30天倒槽I次,投喂以海泥、藻粉及配合饲料为主并添加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混合投喂,每I至2天投喂I次,投喂量为仿刺参体重的3%?10%,根据仿刺参大小、水温、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加以调整;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防病。
[0016]上述微生态制剂为含活菌数15 X 19个的“NEM复合菌剂”,根据水温每月施用1一4次,每次连续施用3天,用量为2mg/L ;上述植物源免疫增强剂为以黄芪、黄柏、大青叶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用量按饲料中藻粉与配合饲料质量的3%?5%添加,每20?30天添加I次,每次持续4?6天。
[0017]参见图1,上述专用养殖容器以长X宽X高为3mX1.5mX0.5m的长方形槽为一个单元,用砖、水泥或玻璃钢等建造而成,以3?10个长方形槽I单元四角连接高0.3m的支柱2,上下搭建形成I组多层槽式养殖容器(图1所示实施例为3层),每层长方形槽I的对角线位置分设进水口 5、排水口 3,各长方形槽I内的附着基为三组旧扇贝笼4或适量网片。
[0018]上述进水口 5是由供水管路6引出3根供水支管6-1,每根供水支管6_1的向一层长方形槽I供水,每根供水支管6-1的出水端作为一层长方形槽I的进水口 5。每层长方形槽I的排水口 3接一根排水支管7-1,各排水支管7-1再连通一根排水总管7,由排水总管7排水。
[0019]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养殖方法为: (1)养殖车间的条件和专用养殖容器 养殖车间选择在无污染源、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所述专用养殖容器为定制的水泥或玻璃钢构件,搭建形成多层槽式养殖容器,每层槽的对角线位置分设进水口、排水口,每层槽内设置附着基;所述多层槽式养殖容器设置在所述养殖车间内; (2)养殖方案 在所述多层槽式养殖容器内放养1g?50g/头规格的仿刺参苗种进行养殖,放苗密度为1.5kg/m2,采用间断式微流水或短时流水培育法,每7?10天清底I次、20天?30天倒槽I次,投喂以海泥、藻粉及配合饲料为主并添加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混合投喂,每I至2天投喂I次,投喂量为仿刺参体重的3%?10%,根据仿刺参大小、水温、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加以调整;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防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养殖容器以长X宽X高为3mX 1.5mX 0.5m的长方形槽为一个单元,所述3?10个长方形槽单元四角连接高0.3m的支柱上下搭建形成I组多层槽式养殖容器,所述各长方形槽单元内的附着基为3组旧扇贝笼或适量网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制剂为含活菌数15X 19个的“NEM复合菌剂”,根据水温每月施用I?4次,每次连续施用3天,用量为2mg/L。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是以黄芪、黄柏、大青叶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用量按饲料中所述藻粉与配合饲料质量的3%?5%添加,每20?30天添加I次,每次持续4?6天。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是以黄芪、黄柏、大青叶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用量按饲料中所述藻粉与配合饲料质量的3%?5%添加,每20?30天添加I次,每次持续4?6天。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排出的尾水流入室外有大型藻类繁生的养殖池塘经沉淀、净化后循环使用。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排出的尾水流入室外有大型藻类繁生的养殖池塘经沉淀、净化后循环使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槽式仿刺参养殖方法,其特点是:养殖车间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区域;搭建形成多层槽式养殖容器以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仿刺参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每层槽的对角线位置分设进水口、排水口,每层槽内设置附着基;放养10g~50g/头规格的仿刺参苗种进行养殖,放苗密度为1.5kg/m2;采用间断式微流水或短时流水培育法,每7~10天清底1次、20天~30天倒槽1次;投喂以海泥、藻粉及配合饲料为主并添加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混合投喂,每1至2天投喂1次,投喂量为仿刺参体重的3%~10%,根据仿刺参大小、水温、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加以调整;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进行防病。
【IPC分类】A23K1-18, A23K1-14, A01K61-00
【公开号】CN104719201
【申请号】CN201510120400
【发明人】李成林, 胡炜, 赵斌
【申请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