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198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嗜松青霉或灰腐质霉来源的 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编码该蛋白质的DNA以及生产 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酶是催化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的酶。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消 毒剂或杀菌剂有着广泛的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在杀菌结束后可以用水简单地除去,且某种 程度地随时间自然分解,因而,其作为食品等的杀菌剂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残留的过氧 化氢所产生的活性氧可能引起细胞老化或癌,因此希望能够在使用后完全分解、去除过氧 化氢。过氧化氢酶对于过氧化氢的分解是非常有效的,其可以在不添加新化学物质的情况 下将过氧化氢分解。实际上,过氧化氢酶已经用于棉花漂白处理后残留的过氧化氢、食品中 的残留过氧化氢的分解和去除。目前为止,作为过氧化氢酶,已知有微生物来源(专利文献 1 5)和猪、牛的肝脏等动物来源的过氧化氢酶等。在上述的过氧化氢酶中,作为丝状真菌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生的 过氧化氢酶、猪肝脏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常用于工业用途。但是,这些过氧化氢酶的耐热 性低,已知其在70°C处理30分钟后活性仅残留10%左右(专利文献6)。另一方面,特 别是在纤维加工、食品加工等用途中,必须利用高温分解过氧化氢,因此需要比传统产 品耐热性更高的过氧化氢酶。目前为止,作为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已经报导的有土曲霉 (Aspergi 1 lusterreus)(专禾1J文献 6)、阿拉巴马顶抱霉(Acremonium alabamensis)(专禾 文献6)、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 aurantiacus)(专利文献6)、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um)(专利文献7)、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专利文献7)和嗜热丝孢 菌属(Thermomyces)(专利文献8)产生的过氧化氢酶。已知丝状真菌的蛋白质分泌能力极高,适合作为生产酶等重组蛋白质的宿主。因 此,如果能够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导入丝状真菌,并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进行大量表 达,则可以期待与野生株相比能够以显著高的生产性生产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目前为止,在 用于重组蛋白质的生产方面,有报导称在分类为曲霉属(专利文献9)、青霉属(专利文献 10)、腐质霉属(专利文献11)、木霉属(专利文献12)、顶孢霉属(专利文献13)的丝状真 菌中产生重组蛋白质已经取得成功。当以这些丝状真菌作为宿主表达重组蛋白质时,并非导入宿主中的全部外源基因 均能够得到表达。一般地,从导入基因所使用的密码子的角度来看,希望所导入的外源基因 的来源与宿主具有尽可能近的亲缘关系。例如,当以特异腐质霉为宿主、以重组蛋白质的形 式表达内切葡聚糖酶时,在导入特异腐质霉来源的NCE4、NCE5基因的情况下,确认到了显 著量的内切葡聚糖酶的表达(专利文献14、15)。与此相对,在导入与NCE4、NCE5具有高氨 基酸序列同一性的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来源的RCEI基因的情况下,基本上未确认到 内切葡聚糖酶的表达(专利文献16)。此外,当以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为宿主、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表达葡糖淀粉酶时,在导入黑曲霉来源的葡糖淀粉酶基因的情况 下,葡糖淀粉酶的表达显示出高达4. 6g/L的生产性,与此相对,在导入灰腐质霉来源的基 因的情况下,仅显示出低至0. 66g/L的生产性(非专利文献1)。而且,当以重组蛋白质的形 式表达α-淀粉酶时,在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宿主导入米曲霉来源的α-淀 粉酶基因的情况下,α-淀粉酶的表达显示出高达12g/L的生产性,与此相对,在以绿色木 霉(Trichoderma viride)为宿主导入米曲霉来源的α-淀粉酶基因的情况下,α -淀粉酶 的表达仅显示出lg/L的生产性(非专利文献1)。这些结果显示在以表达显著量的重组蛋 白质为目标时,希望导入与宿主同种或亲缘关系近的丝状真菌来源的基因。
在以将丝状真菌作为宿主、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大量表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为目 标时,如上述,可以认为希望所导入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的来源与作为宿主的丝状真 菌亲缘关系近。但是,目前为止,报导的分离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仅有嗜热子囊菌来源 的过氧化氢酶基因(专利文献17)和嗜热革节孢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基因(专利文献18)。 关于从作为蛋白质的生产宿主开发的曲霉属、青霉属、腐质霉属、木霉属、顶孢霉属等丝状 真菌中分离出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实例目前尚未有报导,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高生产 性地表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仍是十分困难的。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55-13558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60-08357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昭63-003788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公昭49-004956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2-076579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平5-153975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表平6-506347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平10-257883号公报专利文献9 国际公开第W097/034004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0 国际公开第W02000/068401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1 国际公开第W098/00366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2 国际公开第W098/011239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3 日本特开2001/017180号公报专利文献14 国际公开第W098/003640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5 国际公开第W02001/090375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6 国际公开第W02000/024879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7 特开2004-261137号公报专利文献18 美国专利第5646025号说明书非专利文献1 塚越規弘著,組换λ夕> /、1質生産法(学会出版中心),ρρ· 94 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大量表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本发明人等的课题是从作为重组蛋白质生产宿主而开发的曲霉属、青霉属、腐质霉属、木霉属、顶孢霉属丝状真菌中寻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分离出编码这些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基因,并 大量表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大量培养了分类为作为重组蛋白质生产宿主而开 发的丝状真菌的曲霉属、青霉属、腐质霉属、木霉属、顶孢霉属的丝状真菌,并对所得培养液 中的过氧化氢酶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反复评价,尝试了从这些丝状真菌获得耐热性过氧化氢 酶。结果发现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产生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接下来,本发明人等从嗜松青霉的培养液中纯化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结果得到 了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在约SOkDa的位置上显示单一条带、且N末 端氨基酸序列为DDSNASSETEAFLSEFYLNDNDAYLTTDVGG(SEQ ID NO 5)的耐热性过氧化氢 酶。此外,从灰腐质霉的培养液中纯化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结果得到了在SDS-PAGE中在 约80kDa的位置上显示单一条带、且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QDTTSGQSPLAAYEVDDSTG(SEQ ID NO 10)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而且,本发明人等成功从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的基因组DNA中克隆了编码这些耐 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基因,并成功测定了其碱基序列,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涉及如下方面。1)属于青霉属的微生物产生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2)1)所述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其中,属于青霉属的微生物是嗜松青霉 (Penicillium pinophilum)。3) 1)或2)所述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其分子量为约80kDa。4)灰腐质霉(Humicola grisea)产生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5) 4)所述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其分子量为约80kDa。6)选自以下的(i)、(ii)和(iii)中的蛋白质(i)包含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的蛋白质;(ii)包含在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中缺失、取代或 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iii)包含与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具有70%以上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7)由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组成的、具有耐热性过
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8)6)或7)所述的蛋白质,其中,该蛋白质的N末端侧具有SEQ ID NO :2所述的氨 基酸序列的-1 -42位的序列、或在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_1 _42位的序 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9)选自以下的(i)、(ii)和(iii)中的蛋白质(i)包含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的蛋白质;(ii)包含在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中缺失、取代或 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iii)包含与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具有70%以上 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
10)由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组成的、具有耐热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11)根据9)或10)所述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N末端侧具有SEQ IDNO :4所述的 氨基酸序列的-1 -32位的序列、或在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_1 32位的序 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12)选自以下的⑴、(ii)和(iii)中的DNA:(i)编码6) 8)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质的DNA ;
(ii)包含SEQ 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的DNA ;(iii)与由SEQ 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组成的DNA在严 格条件下杂交的、且编码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的DNA。13)由SEQ 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组成的DNA。14)从12)或13)所述的DNA中除去内含子序列而得到的DNA。15)14)所述的DNA,其中,内含子序列是选自SEQ 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 322 372位、599 651位、1068 1113位或1279 1326位的序列中的1个以上的序 列。16)从12) 15)中任一项所述的DNA中除去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而得到的 DNA。17) 16)所述的DNA,其中,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是SEQ 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 列的1 126位的序列。18)选自以下的⑴、(ii)和(iii)中的DNA:(i)编码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质的DNA ;(ii)包含SEQ 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的DNA ;(iii)与由SEQ 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组成的DNA在严 格条件下杂交、且编码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的DNA。19)由SEQ 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组成的DNA。20)从18)或19)所述的DNA中除去内含子序列而得到的DNA。21)20)所述的DNA,其中,内含子序列是选自SEQ ID NO 3所述的283 463位、 667 747位、771 846位、1008 1160位、1218 1270位或1842 1895位的序列中 的1个以上的序列。22)从18) 21)所述的DNA中除去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而得到的DNA。23)22)所述的DNA,其中,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是SEQ ID NO :3所述的1 96 位的序列。24)包含12) 17)中任一项所述的DNA的表达载体。25)用12) 17)中任一项所述的DNA或24)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了的宿主微生 物。26)25)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宿主微生物是丝状真菌。27)26)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丝状真菌是选自属于曲霉属、青霉属、腐质霉属、 木霉属或顶孢霉属的丝状真菌中的丝状真菌。28)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培养25) 27)中任一项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并从培养物收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29)包含18) 23)中任一项所述的DNA的表达载体。30)用18) 23)中任一项所述的DNA或29)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了的宿主微生 物。31)30)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宿主微生物是丝状真菌(糸状菌)。32)31)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丝状真菌是选自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 青霉属(Penicillium)、腐质霉属(Humicola)、木霉属(Trichoderma)或顶孢霉属 (Acremonium)的丝状真菌中的丝状真菌。 33)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培养30) 32)中任一项所 述的宿主微生物,并从培养物中收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高效地生产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所必需 的DNA,此外,能够得到高效表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重组微生物。而且,通过培养所得的重 组微生物,能够高效且廉价地生产耐热性过氧化氢酶。通过用本发明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 处理含过氧化氢的溶液,即使在高温下也能够有效且廉价地分解过氧化氢。


[图1]质粒pPCN的限制酶图谱。[图2]质粒pHCN的限制酶图谱。[图3]质粒pPTPCN的限制酶图谱。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说明书中,“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是指采用专利文献6实施例4公开的方法 测定耐热性,70°C保存30分钟后的活性残留率为50%以上的过氧化氢酶。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在培养液中产生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可以采用例如专利文 献6公开的方法来获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可以这样进行在含过氧化氢的溶液中添 加过氧化氢酶,通过对一定时间后减少的过氧化氢进行定量来进行评价,例如,可以采用专 利文献6中公开的方法来测定。此外,耐热性过氧化氢酶还可以通过按照专利文献6所述 的方法,将稀释成适当浓度的培养上清于70°C热处理30分钟,并测定热处理前后的过氧化 氢酶活性,来进行评价。在本说明书中,按照上述定义,将该热处理中残留50%以上活性的 过氧化氢酶作为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对于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的培养液上清,测定了其上清中的 过氧化氢酶的热稳定性。结果是,通过70°C热处理30分钟,嗜松青霉产生的过氧化氢酶残 留了 50%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灰腐质霉产生的过氧化氢酶残留了 57%的过氧化氢酶活 性,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产生耐热性过氧化氢酶。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纯化可以从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含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培 养上清出发,按照蛋白质纯化的常规方法来实施。此时,所采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可以使用 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通过组合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色谱来实施。此外,纯化得到的 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分子量可以通过SDS-PAGE来测定。采用上述方法纯化了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所产生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并测定了其分子量,结果从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分别获得了具有约SOkDa的分子量的耐热性过氧化
氢酶。 在本说明书中,“在氨基酸序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 基酸序列”是指通过能够通过定点诱变法等公知方法或天然产生而实现的程度的多个数 目的氨基酸的取代等而进行了修饰。氨基酸修饰的个数优选1 50个、更优选1 30个、 更优选1 10个、更优选1 5个、最优选1 2个。本发明的蛋白质的修饰氨基酸序列的例子优选可以是其氨基酸具有1或多个(优 选1或数个或者1、2、3或4个)保守取代的氨基酸序列。在本说明书中,“保守取代”是指将1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用其它化学上类似的 氨基酸残基取代。可以列举出例如将某个疏水性残基用其它疏水性残基取代的情况,将 某个极性残基用具有相同电荷的其它极性残基取代的情况。能够进行这样的取代的功能 上类似的氨基酸,按氨基酸分类是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具体的例子,作为非极性(疏水性) 氨基酸可以列举出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 等。作为极性(中性)氨基酸,可以列举出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天冬 酰胺、半胱氨酸等。作为具有正电荷(碱性)的氨基酸,可以列举出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 等。此外,作为具有负电荷(酸性)的氨基酸,可以列举出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本说明书中“严格条件”是指在高温下、低盐浓度溶液中进行杂交后的膜的洗涤 操作,例如是指0. 5 X SSC浓度(IX SSC :15mmol/L柠檬酸三钠、150mmol/L氯化钠)、60°C、 15分钟的洗涤条件,优选0. 5 X SSC浓度、0. 1% SDS溶液中60°C、15分钟的洗涤条件。杂交可以按照公知方法来进行。此外,在使用市售文库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附带的 使用说明书所述的方法来进行。在本说明书中,针对碱基序列或氨基酸序列而言的“同一性”是指在所比较的序 列之间,构成各序列的碱基或氨基酸残基的一致程度。在本说明书中示出的任何“同一性” 的数值,均只要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同源性检索程序计算出的数值即可,例如,可 以在FASTA等中使用默认(初期设定)参数,来容易地计算得出。与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具有70%以上同一性的 氨基酸序列优选是具有80 %以上、更优选85 %以上、更优选90 %以上、更优选95 %以上、特 别优选98%以上、最优选99%以上的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具有70%以上的同一性 的氨基酸序列优选是具有80%以上、更优选85%以上、更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 特别优选98%以上、最优选99%以上的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在本发明中,如果给出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则可 以容易地确定编码其的碱基序列,可以选择出编码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的各种碱基序列。在本发明中,如果给出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则可 以容易地确定编码其的碱基序列,可以选择出编码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的各种碱基序列。因此,编码包含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的蛋白质的 DNA是指SEQ ID NO=I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所表示的碱基序列的一部分或全部,还指具有作为编码同一氨基酸的碱基序列的、且处于简并关系的密码子作为碱基 序列的序列。本发明中还包括与上述对应的RNA序列。此外,编码包含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的蛋白质的 DNA是指SEQ 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所表示的碱基序列的一部分 或全部,还指具有作为编码同一氨基酸的碱基序列的、且处于简并关系的密码子作为碱基 序列的序列。本发明中还包括与上述对应的RNA序列。作为编码包含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的蛋白质的 DNA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出包含SEQ 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所表 示的碱基序列的DNA。作为编码包含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的蛋白质的 DNA的优选例子,可以列举出包含SEQ 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所表 示的碱基序列的DNA。编码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所产生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基因的分离,可以通过从 嗜松青霉和灰腐质霉制作基因组噬菌体文库、获得包含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阳性噬菌 体克隆来实施。作为用于从基因组噬菌体文库筛选阳性噬菌体克隆的探针,可以使用耐热 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片段可以通过以各基因组DNA 为模板进行PCR来扩增。用于PCR的引物组可以基于已知的丝状真菌来源过氧化氢酶基因 的保守序列来设计。从这样获得的阳性克隆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亚克隆至大肠杆菌载 体中后,通过对所得载体的碱基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碱基序 列。此外,基于由该碱基序列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 比较、以及内含子的保守序列,可以推定该碱基序列中的内含子序列。此外,从该基因的翻 译起始密码子起直至编码纯化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序列之前,可以 推定为编码信号序列的序列。通过上述方法从嗜松青霉的基因组DNA分离出的全长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PCN 由序列表的SEQ ID NO 1所记载的2403bp的碱基组成,此外,推定该基因包含SEQ ID NO 1的322 372位、599 651位、1068 1113位和1279 1326位的碱基序列所示的4个 内含子。由该基因序列推定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2所示。此 夕卜,该氨基酸序列的1 31位的序列与从嗜松青霉纯化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N末端氨基 酸序列完全一致,因而推定SEQ ID NO :2的-1 -42位的氨基酸序列是信号序列,并推定 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SEQ ID NO :1的1 126位的碱基序列是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基于本说明书所示的嗜松青霉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基因PCN的碱基序列,制作用于 扩增目标基因的引物,以嗜松青霉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来实施PCR,并将扩增出的DNA片 段与适当的载体连接,这样可以制作表达载体,并可以分离目标基因。而且,本发明的嗜松 青霉来源的DNA包含于质粒pPCN中,可以将其用作PCR的模板DNA。此外,可以利用适当的 限制酶从所述质粒制备目标DNA片段。根椐本发明,提供用pPCN转化了的大肠杆菌(Esc^r/c/zia co//)菌林, 该菌林于平成20年(2008年)2月7日在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专利生物保藏中心(;〒305-8566日本国茨城县筑波市东1 丁目1番地1中央 第6)进行了日本国内保藏(国内保藏号FERM P-21504),并于平成2O年(2008 年)12月11日起移交国际保藏(国际保藏号FERM BP-11074)。
采用上述方法从灰腐质霉的基因组DNA分离出的全长耐热性过氧化氢
酶基因HCN由序列表SEQ ID NO: 3所示的2749bp的碱基组成,此外,推
定该基因包含SEQ ID NO :3的283 463位、667 747位、771 846位、1008 1160位、 1218 1270位、1842 1895位的碱基序列所示的6个内含子。由该基因序列推定的耐热 性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此外,该氨基酸序列的1 20位的序 列与由灰腐质霉纯化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因而推定SEQ ID NO :4的-1 -32位的氨基酸序列是信号序列,而推定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SEQ ID NO 3 的1 96位的碱基序列是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基于本说明书所示的灰腐质霉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基因HCN的碱基序列,制作用于 扩增目标基因的引物,以灰腐质霉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来实施PCR,并将扩增出的DNA片 段与适当的载体相连接,这样可以制作表达载体,并可以分离目标基因。而且,本发明的灰腐质霉来源的DNA包含于质粒pHCN中,可以将其用作PCR的模板DNA。此外,可以利用适当 的限制酶从所述质粒制备目标DNA片段。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用pHCN转化了的大肠杆菌coli), 该菌林于平成20(2008)年2月7日在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专利 生物保藏中心(亍305-8566日本国茨城县筑波市东1 丁目1番地1中央第6) 进行了日本国内保藏(国内保藏号FERM P-21503),并于平成20年(2008 年)12月11日起移交国际保藏(国际保藏号FERM BP-11073)。对于如上述地分离出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通过将其导入宿主进行表达,可 以生产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导入宿主的DNA可以是全长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也可以 是从该DNA除去内含子序列的一部分或全部而得到的DNA,还可以是从该DNA除去编码信号 序列的碱基序列而得到的DNA。根据本发明,提供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以可在宿主微生物内复制、且可表达本发 明的DNA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状态包含所述的本发明的DNA。而且,根据本发明,还提供用该 表达载体转化了的微生物。对该宿主-载体系统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利用大肠杆菌、放线菌、酵母、 霉菌等的系统、以及利用它们的与其它蛋白质的融合蛋白质表达系等。作为适于本发明的 宿主微生物,可以列举出丝状真菌、优选木霉属、曲霉属、青霉属(更优选嗜松青霉)、腐质 霉属(更优选灰腐质霉)、顶孢霉属丝状真菌等,作为表达载体,可以使用专利文献9 13 所述的表达载体等。本发明的载体构建的规程和方法,可以使用基因工程领域惯用的规程和方法。
为了将本发明的表达载体切实导入宿主微生物并表达目标蛋白质,本发明的表达 载体除了包含所述的本发明的DNA之外,还可以包含调控其表达的DNA、用于选择微生物的 基因标记等用适当的培养基培养这样获得的转化体,可以从其培养物分离得到上述本发明的 蛋白质。转化体的培养及其条件,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微生物适宜设定。此外,从培养液回收、 纯化目的蛋白质,也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实施例以下,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借助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 的限定。实施例1 嗜松青霉培养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耐热性)的测定将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嗜松青霉接种于装有包含蔗糖50g/L、麦 芽提取物20g/L、酵母提取物5g/L的培养基30mL的200mL三角烧瓶中,26°C振荡培养5天 后,从所得培养液离心分离除去菌体,得到了培养上清液。对于所得培养上清液中的过氧化 氢酶,采用专利文献6的实施例4公开的方法测定了其过氧化氢酶活性(耐热性),结果是, 70°C保存30分钟后的活性残留率为50%。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定嗜松青霉产生耐热性的 过氧化氢酶。实施例2 嗜松青霉培养液中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分离纯化在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获得的嗜松青霉的培养上清液中溶解终浓度lmol/L 的硫酸铵后,通过使该溶液通过预先用包含lmol/L硫酸铵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 0) 平衡的疏水柱 Phenyl Sepharose HP 26/10 (GEHealthcare Bio-Science 公司制造),来进 行吸附。接着,利用从包含lmol/L硫酸铵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 0)至50mmol/L磷 酸缓冲液(PH7.0)的线性梯度洗脱法对吸附于该疏水柱的蛋白质进行洗脱并分级。采用 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测定分级的洗脱液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回收了显示活性的级分。在回 收的活性级分中添加终浓度lmol/L的硫酸铵,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利用疏水柱实施了 再层析。对所得活性级分采用超滤进行浓缩脱盐后,添加终浓度50mmol/L的磷酸缓冲液 (PH8.0)。接下来,使该溶液通过预先用50mmol/L磷酸缓冲液(pH8. 0)平衡的阴离子交换 柱MonoQ(GE HealthcareBio-Science公司制造),吸附了蛋白质。采用从50mmol/L磷酸 缓冲液(PH8. 0)至包含lmol/L NaCl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ρΗ8. 0)的线性梯度洗脱法 对吸附的蛋白质进行洗脱并分级。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测定分级的洗脱液的过氧化氢 酶活性(耐热性),回收了显示活性的级分。对回收的活性级分采用SDS-PAGE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约SOkDa的单一条带,因而判断来源于该条带的蛋白质是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用 SDS-PAGE分离出该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后,将其印迹在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分析了 N 末端的氨基酸序列,得到了以下的序列。DDSNASSETEAFLSEFYLNDNDAYLTTDVGG(SEQ ID NO 5)实施例3 从嗜松青霉中克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PCN3-1)基因组DNA文库的制作从嗜松青霉的菌体中采用堀内等的方法[H. Horiuchi et. al.,J. Bacteriol., 170,272-278, (1988)]分离纯化了基因组DNA。对于分离出的基因组DNA利用限制酶SM3AI进行了部分消化。使用连接试剂盒Ver.2(TAKARA Bio公司制造)将其连接到噬菌 体载体· EMBL3克隆试剂盒(Stratagene公司制造)的臂上。用乙醇将其沉淀后, 溶解于TE缓冲液中。对于连接混合物的总量,使用MaxPlax λ packerging kit (Epicenter technology公司制造)使之形成噬菌体粒子,并感染大肠杆菌XLl_blue MRA (P2)株。通过 该方法得到了包括1. 1 X IO4个噬菌体的基因组DNA文库。3-2)探针的制作基于已知的过氧化氢酶的保守区域的序列制作了以下引物。P 过氧化氢酶 F GAGGCCGGCAACTACCCNGARTGGRA (SEQ IDNO 6)P 过氧化氢酶 R =CCTGCTCGGTCTCGGCRAARffARTT (SEQ ID NO 7) 使用P过氧化氢酶F和P过氧化氢酶R作为引物,以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 PCR0 PCR使用LA Taq聚合酶(TAKARA Bio公司制造)实施。PCR以94°C 30秒、退火30秒、 720C 1分钟实施40个循环的程序来实施,退火温度在最初的20个循环中从63°C梯次降低 至53°C,此后的20个循环中固定在53°C。对于扩增出的250bp的DNA片段,使用TOPO TA 克隆试剂盒(Irwitrogen公司制造)按照附带规程将其插入pCR2. 1-T0P0质粒载体,得到 了质粒TOPO-P过氧化氢酶。克隆到质粒TOPO-P过氧化氢酶中的插入DNA片段的测序,使用BigDye (R) Terminator v3. ICycle Sequencing Kit (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制造)禾口 ABI PRISM 基因分析仪(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制造)按照附带规程进行。对结果得到的碱基序 列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与棒曲霉(Aspergillusclavatus)来源的过氧化氢酶显示71 % 的同一性,因而判断该DNA片段是过氧化氢酶基因的一部分。以质粒Τ0Ρ0-Ρ过氧化氢 酶作为模板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通过PCR扩增该DNA片段,将所得PCR产物用ECL DirectSystem(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公司制造)标记,作为探针。3-3)利用斑点杂交进行筛选将实施例3-1中制作的噬菌体斑点转印到Hybond N+尼龙转印膜(Amersham公司 制造)上,碱变性后,用5倍浓度SSC(SSC :15mmol/L柠檬酸三钠、150mmol/L氯化钠)进行 洗涤,并进行干燥从而将DNA固定。杂交是在1小时的预杂交(42°C )后,添加辣根过氧化 物酶(HRP)标记探针,进行4小时(42°C )杂交。探针的洗涤是用添加6mol/L尿素、0. 4% SDS的0. 5倍浓度SSC进行2次,再用2倍浓度SSC进行2次。对于进行过探针洗涤的尼龙膜,将其在检测溶液中浸渍1分钟浸渍后,用同一公 司制造的HYPER Film ECL进行感光,得到了 1个阳性克隆。使用LE392作为宿主大肠杆 菌,按照 Maniatis 等的方法(J. Sambrook, E. F. Fritschand T. Maniatis, “ Molecular Cloning",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从阳性克隆制备 DNA。首先, 将LE392用LB-MM培养基(1%蛋白胨、0. 5%酵母提取物、0. 5 %氯化钠、lOmmol/L硫酸镁、 0. 2%麦芽糖)培养过夜。使之感染单个斑点来源的噬菌体溶液,用LB-MM培养基培养过夜。 向其中加入终浓度lmol/L的氯化钠,再加入终浓度0. 8%的氯仿,促进大肠杆菌的溶菌。通 过离心分离除去菌体残渣,从聚乙二醇(PEG)沉淀(10%PEG6000)回收了噬菌体粒子。在 SDS存在下,用蛋白酶K消化噬菌体粒子,并通过对其进行苯酚处理、乙醇沉淀来回收了噬 菌体DNA。对于如上制备的DNA,使用ECL Direct System进行了 Southern印迹分析。以实施例3-2的PCR扩增片段作为探针进行杂交,结果约7kb的MI片段显示出与染色体DNA 共同的杂交图样将该MI片段克隆在pUC118上,得到了质粒pUC-PCN。对于所得质粒,采用实施 例3-2所述的方法分析了其碱基序列。而且,为了亚克隆嗜松青霉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基因 PCN,以pUC-PCN为模板,利用以下的引物组(PCNF以及PCNR)实施了 PCR,扩增出PCN基因。PCNF :ATGCGAGGATTATACTCCCTC (SEQ ID NO 8)PCNR :CTACTCATCCACAGCGAATCG(SEQ ID NO 9)使用TOPO TA克隆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制造)将扩增出的DNA插入 PCR2. 1-T0P0质粒载体,得到了质粒pPCN。用所得质粒pPCN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0P 10 株(Invitrogen 公司),从而得到了 Escherichia coliTOPIO 株/pPCN。3-4)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的推定采用上述方法从嗜松青霉基因组DNA分离得到的全长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PCN 由SEQ ID NO :1所示的2403bp的碱基组成。基于由该碱基序列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过 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比较、以及内含子的保守序列,推定该基因包含SEQ ID NO 1 的322 372位、599 651位、1068 1113位、1279 1326位所示的4个内含子。由该 碱基序列推定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2所示。此外,SEQ ID NO 2的氨基酸序列的1位 31位的序列与实施例2所示的从嗜松青霉纯化得到的耐热性过 氧化氢酶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因而推定SEQ ID NO 2的氨基酸序列的_1 _42 位的序列是信号序列,并推定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SEQ ID NO :1的1 126位的碱基序列 是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实施例4 灰腐质霉培养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耐热性)的测定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灰腐质霉的培养上清液。对于所得培养上清液 中的过氧化氢酶,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测定了其过氧化氢酶活性(耐热性),结果于70°C保 存30分钟后的活性残留率是57%。根据以上结果判断,灰腐质霉产生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实施例5 灰腐质霉培养液中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分离纯化在采用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灰腐质霉的培养上清液中溶解终浓度lmol/L 的硫酸铵后,通过使该溶液通过预先用包含lmol/L硫酸铵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 0) 平衡的疏水柱 Phenyl Sepharose HP 26/10 (GEHealthcare Bio-Science 公司制造),来进 行吸附。接着,利用从包含lmol/L硫酸铵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 0)至50mmol/L磷 酸缓冲液(PH7.0)的线性梯度洗脱法对吸附于该疏水柱的蛋白质进行洗脱并分级。采用实 施例1所述的方法测定了分级的洗脱液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耐热性),回收了显示活性的级 分。在回收的活性级分中添加终浓度lmol/L的硫酸铵,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利用疏水柱 实施了再层析。对所得活性级分采用超滤进行浓缩脱盐后,添加终浓度50mmol/L的醋酸缓 冲液(pH4.0)。接下来,使该溶液通过预先用50mmol/L醋酸缓冲液(pH4. 0)平衡的阳离子 交换柱MonoS (GEHealthcare Bio-Science公司制造)。因为在非吸附级分中检测到了过氧 化氢酶活性,所以回收了非吸附级分作为活性级分。对回收的活性级分采用SDS-PAGE进行 了分析,结果显示约SOkDa的单一条带,因而判断来源于该条带的蛋白质是耐热性过氧化 氢酶。用SDS-PAGE分离出该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后,将其印迹在PVDF膜上,分析了 N末端的 氨基酸序列,得到了以下的序列。
QDTTSGQSPLAAYEVDDSTG(SEQ ID NO: 10)实施例6 从灰腐质霉克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HCN6-1)基因组DNA文库的制作采用实施例3-1所述的方法制备了灰腐质霉的基因组DNA文库。6-2)探针的制作基于丝状真菌和酵母来源过氧化氢酶的保守区域的序列,制作了以下引物。H 过氧化氢酶 F :GTNCGNTTYTCNACTGT (SEQ ID NO 11) H 过氧化氢酶 R :AARAANACNGGNTTRTTGTT (SEQ ID NO 12)[SEQ ID NO 12中,下划线所示的符号“N”(12位)表示脱氧肌苷]使用H过氧化氢酶F和H过氧化氢酶R作为引物,以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 了 PCR。PCR使用Ex Taq聚合酶(TAKARA Bio公司制造)实施。PCR通过实施30个循环 的98°C 10秒、55°C退火30秒、72°C延伸反应15秒的程序来实施。对于扩增出的300bp 的DNA片段,使用TOPO TA克隆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制造)按照附带规程将其插入 PCR2. 1-T0P0质粒载体,得到了质粒Τ0Ρ0-Η过氧化氢酶。对克隆在质粒Τ0Ρ0-Η过氧化氢酶中的插入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进行了分析,对 所得碱基序列的同源性检索结果是与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来源的过氧化 氢酶显示出高达97%的同一性,因而判断该DNA片段是过氧化氢酶基因的一部分。以质粒 Τ0Ρ0-Η过氧化氢酶作为模板,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通过PCR扩增了该DNA片段,使用ECL DirectSystem(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公司制造)对所得PCR产物进行了标记,作为 探针。6-3)利用斑点杂交进行筛选采用实施例3-3所述的方法对基因组DNA文库进行筛选,结果得到了 1个阳性克 隆。对所得阳性克隆进行了 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约7kb的片段与约4kb的MlHI 片段显示出与染色体DNA共同的杂交图样。将所述片段与MmHI片段克隆在PUC118 中,分别得到了质粒pUC-HCN-XhoI和pUC-HCN-BamHl。对这些质粒的碱基序列进行了分析, 结果确认XimI片段中的SEQ ID NO 3的碱基序列的616位 3,末端的序列,以及MlHI 片段中的5’末端 SEQ ID NO :3的碱基序列的1675位的序列包含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 片段。通过将这些碱基序列结合,确定了全长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碱基序列。为了对 灰腐质霉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基因HCN实施亚克隆,以灰腐质霉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利用 以下引物组(HCNF以及HCNR)实施PCR,扩增了 HCN基因。HCNF :ATGAACAGAGTCACGAATCTC(SEQ ID NO 13)HCNR :TCAAAAAACAAAGGCACCAAG(SEQ ID NO 14)使用TOPO TA克隆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制造)将扩增得到的DNA插 入pCR2. 1-T0P0质粒载体,得到了质粒pHCN。通过用所得质粒pHCN转化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T0P 10 株(Invitrogen 公司),得到了 Escherichiacoli T0P10 株 / pHCN。6-4)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的推定采用上述方法从灰腐质霉基因组DNA分离出的全长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基因HCN由 SEQ ID N0:3所示的2749bp的碱基组成。基于由该碱基序列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比较、以及内含子的保守序列,推定该基因包含SEQ ID NO 3的碱基序列的283 463位、667 747位、771 846位、1008 1160位、1218 1270 位、1842 1895位所示的6个内含子。由该碱基序列推定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序 列如SEQID NO 4所示。此外,SEQ ID NO 4的氨基酸序列的1 20位的序列与实施例5 所示的从灰腐质霉纯化得到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因而推定 SEQ ID NO :4的氨基酸序列的-1 -32位的氨基酸序列是信号序列,并推定编码该氨基酸 序列的SEQ ID NO 3的碱基序列的1 96位的序列是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实施例7 重组PCN表达载体的制备使用下述表达载体来实施以黑曲霉大孢子变种(Aspergillus niger var. macrosporus)为宿主的重组PCN的表达,所述表达载体是在黑曲霉大孢子变种中显著量表 达的Proctase B基因的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插入PCN基因而得到的。该表达载体是按以 下规程制备的。7-1)基因组DNA文库的制作从黑曲霉大孢子变种的菌体按照堀内等的方法[H. Horiuchi et. al., J. Bacteriol.,170,272-278,(1988)]分离纯化基因组DNA。将分离出的基因组DNA用 _3ΑΙ部分消化。使用连接试剂盒Ver.2(TAKARA Bio公司制造)将其连接到噬菌体载 体λ EMBL3克隆试剂盒(Stratagene公司制造)的_ΗΙ臂上。用乙醇将其沉淀后,溶 解于TE缓冲液中。对于连接混合物的总量,使用MaxPlax λ packerging kit (Epicenter technology公司制造)使之形成噬菌体粒子,并感染大肠杆菌XLl_blue MRA (P2)株。通过 该方法得到了包括1. 25X IO5个噬菌体的基因组DNA文库。7-2)探针的制作对于黑曲霉大孢子变种的基因组DNA文库,通过以Proctase B基因的翻译区域作 为探针实施Southern印迹,分离出了包含Proctase B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区域的克隆。 Proctase B基因的翻译区域是以黑曲霉大孢子变种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使用基于特开 平5-68570号公报记载的Proctase B基因的翻译区域的5’末端和3’末端序列设计的引 物(ProctaseB-N 和 ProctaseB-C)进行 PCR 扩增得到的。ProctaseB-N :ATGGTCGTCTTCAGCAAAACC(SEQ ID NO 15)ProctaseB-C CTAAGCCTGAGCGGCGAATCC(SEQ ID NO 16)PCR 使用 LA PCR KIT Ver2. 1 (TAKARA Bio 公司制造)进行。反应条件94°C 保温1分钟后,进行30个循环的(94°C、30秒)-(52°C、30秒)-(72°C、90秒)的循环,最 后72°C处理7分钟,结束反应。结果扩增得到了约1.2kb的DNA。使用Τ0Ρ0 TA克隆试剂 盒(Invitrogen公司制造)按照试剂盒附带的规程将扩增得到的1. 2kb的DNA片段插入 pCR2. 1-T0P0质粒载体,得到了质粒TOPO-ProB。克隆至质粒TOPO-ProB中的插入DNA片 段的测序使用 BigDye (R) Terminator v3. 1 Cycle Sequencing Kit (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制造)和ABI PRISM基因分析仪(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制造)按照附带规程进 行。其结果是所得碱基序列与特开平5-68570号公报记载的Proctase B基因的序列一 致,因而判断该DNA片段是Proctase B基因的翻译区域。将该DNA片段用ECL Direct System(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公司制造)标记,作为探针。7-3)利用斑点杂交筛选包含Proctase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终止子区域的克隆
对于实施例7-1中制作的噬菌体斑点,将其转印在Hybond N+尼龙转印膜 (Amersham公司制造)上,碱变性后用5倍浓度SSC (SSC 15mmol/L柠檬酸三钠、150mmol/L 氯化钠)洗涤,进行干燥从而固定DNA。杂交是在1小时的预杂交(42°C )后,添加采用实 施例7-2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探针,进行20小时(42°C)杂交。探针的洗涤是用添加6mol/L 尿素、0. 4% SDS的0. 5倍浓度SSC进行2次,再用2倍浓度SSC进行2次。对于进行过探 针洗涤的尼龙膜,将其在检测溶液中浸渍1分钟浸渍后,用同一公司制造的HYPER FilmECL 进行感光,得到了 8个阳性克隆。使用LE392作为宿主大肠杆菌,按照Maniatis等的方法(J. Sambrook, E.F. Fritsch and Τ. Maniatis, “ Molecular Cloning" ,Cold SpringHarbor La boratory Press. 1989)从阳性克隆制备DNA。首先,将LE392用LB-MM培养基(1%蛋白胨、0.5%酵母 提取物、0.5%氯化钠、lOmmol/L硫酸镁、0.2%麦芽糖)培养过夜。使之感染单个斑点来源 的噬菌体溶液,用LB-MM培养基培养过夜。向其中加入终浓度lmol/L的氯化钠,再加入终 浓度0.8%的氯仿,促进大肠杆菌的溶菌。通过离心分离除去菌体残渣,从聚乙二醇(PEG) 沉淀(10%PEG6000)回收了噬菌体粒子。在SDS存在下,用蛋白酶K消化噬菌体粒子,并通 过对其进行苯酚处理、乙醇沉淀来回收了噬菌体DNA。对于如上制备的DNA,使用ECL Direct System进行了 Southern印迹分析。以采 用实施例7-2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探针进行杂交,结果约5. 5kb的XimI-EmRI片段显示出与 染色体DNA共同的杂交图样,因而判断该片段是包含Proctase B基因的片段,并实施了亚 克隆。将从噬菌体DNA中切下的XhoI-EcoRI片段插入pUC119的Sail.EcoRI部位,得到了 质粒PPR0B/119E.X。对所得质粒的碱基序列进行了分析,测定了 Proctase B基因的启动 子、终止子区域的碱基序列。7-4)基因表达用重组载体pPTB-EX的构建从采用实施例7-3记载的方法制备的质粒pPR0B/119E. X中删除Proctase B基因 的翻译区域,将该基因的启动子的3’末端与终止子区域的5’侧末端通过XMI识别序列连 接起来,由此得到的载体为表达载体pPTB-EX。pPTB-EX是以pPR0B/119E. X作为模板,通过 使用作为Proctase B基因的启动子的3’侧末端的引物(ProctaseBNxba)、作为Proctase B基因的终止子的5’侧末端的引物(ProctaseBCxba)的反向PCR来制备的。ProctaseBNxba :GGTCTAGAATGTCAAGCAAGAGAGT(SEQ ID NO 17)ProctaseBCxba :GGTCTAGAATCAACCACTGAAGTGGA(SEQ ID NO 18)而且,在两引物5,侧末端添加了识别序列。PCR是使用PrimestarMAX DNA POLYMERASE (TAKARA Bio 公司制造),进行 30 个循环的(98°C、10 秒)-(55°C、5 秒)-(72 V、 60秒)的反应。其结果,扩增出了约7kb的DNA。对于PCR反应液,使用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KIT(QIAGEN公司制造)进行DNA的纯化,将其洗脱到50 μ L的TE缓冲液中, 将所得DNA片段用SmI进行限制酶处理后,使用连接试剂盒Ver. 2(TAKARA Bio公司制造) 进行再连接,得到了表达载体pPTB-EX。对所得质粒的碱基序列进行分析,确认反向PCR未 引入突变。7-5)重组PCN表达用载体pPTPCN的构建对于采用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分离得到的PCN基因,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PTB-EX 的XMI位点,从而构建了重组PCN表达用载体pPTPCN。为了在PCN基因翻译区域的5’侧末端和3’侧末端添加X^I识别序列,以pPCN为模板,使用在PCN基因的翻译区域的5’侧末端和3’侧末端添加X^I识别序列而得到的引物PCN-XbaIPtN和PCN-XbaIPtC进行了 PCR。PCN-XbaIPtN :GGTCTAGAGGTCAAAATGCGAGGATTATACTCCCT(SEQ ID NO: 19)PCN-XbaIPtC :GGTCTAGACTACTCATCCACAGCGAATCGG(SEQ IDNO 20)PCR是使用Primestar MAX DNA POLYMERASE(TAKARA Bio公司制造),进行30个循 环的(981、10秒)-(551、5秒)-(721、60秒)的反应。其结果,扩增得到了约2. 3kb的 DNA。对于 PCR 反应液,使用 QIAQUICK PCRPURIFICATION KIT (QIAGEN 公司制造)进行了 DNA 的纯化,将其洗脱到50 μ L的TE缓冲液中,将所得DNA片段用进行限制酶处理后,使 用同样用XMI消化后再进行脱磷酸化处理而得到的pPTB-EX和连接试剂盒Ver. 2 (TAKARA Bio公司制造)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了质粒pPTPCN(SEQ IDN0:21,图3)。对该质粒中插入 的PCN的DNA序列进行分析,确认了 PCR未引入突变。实施例8 用PCN表达载体pPTPCN转化黑曲霉大孢子变种以及重组PCN的表达基于PCN表达载体pPTPCN的黑曲霉大孢子变种的转化,通过以niaD基因作为选 择标记基因转化该株的niaD缺损株来实施。·8-1) niaD缺损株Nia2株的分离将黑曲霉大孢子变种的孢子涂布于在SPEC培养基-N(0. K2HP04、0.05% MgSO4 · 7Η20、0· 05% KC1、0. 001% FeSO4 · 2H20、3%蔗糖、1· 5% PurifiedAgar (精制琼脂)、 pH5. 5 6. 0)中添加0. 188%谷氨酸钠和3% KClO3而得到的培养基。将30°C培养5 7 天后所得的菌落分别复制到以N03、NH4或谷氨酸作为SPEC培养基的N源而得到的培养基 上,30°C培养5 7天。在复制的菌落中,分离出能够在以NH4和谷氨酸作为N源的培养基 上生长繁育、但不能在以NO3作为N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繁育的菌株,此为niaD缺损株Nia2 株。8-2)选择标记基因niaD基因的分离基于 Uncle 等[Uncle, S. Ε. , Cambe 11, Ε. I. , Punt, P. J. , Hawker, K. L. , Contreras, R. , Hawkins, Α. R. , Van Den Hondel, C. Α. and Kinghorn, J. R. , " TheAspergillus niger niaD gene encoding nitrate reductase upstream nucreltide andamino acid sequence comparisons",Gene 111 (2),149-155 (1992)]报告的黑曲霉 niaD 基因翻译区域的 5,末 端和3’末端设计引物Nia-N和Nia-C,通过使用引物Nia-N和Nia-C进行PCR,扩增了黑曲 霉大孢子变种的niaD基因的翻译区域。Nia-N :ATGGCGACTGTCACTGAGGTG(SEQ ID NO 22)Nia-C :TTAGAAGAAATGAAGGTCCGA(SEQ ID NO 23)PCR如下实施以黑曲霉大孢子变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LAPCR KIT Ver2. 1 (TAKARA Bio 公司制造),94°C 1 分钟后,进行 30 个循环的(94C、30 秒)-(55°C、30 秒)-(72°C、3分钟)的循环,最后72°C处理7分钟。其结果,扩增得到了约3kb的DNA。将 扩增得到的 3kb 的 DNA 片段用 ECL Direct System(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公司制 造)进行标记,作为探针。接着,以采用所述方法制备的niaD基因的翻译区域为探针,从采用实施例7_1所 述的方法制备的黑曲霉大孢子变种的基因组DNA文库分离出了包含niaD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终止子区域的克隆。采用与实施7相同的方法对基因组DNA文库进行筛选,得到了 1个 阳性克隆。对于所得噬菌体克隆,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 Southern印迹分析。 其结果,约6. 5kb的X^I消化片段显示出与染色体DNA共同的杂交图样,因而将该X^I片 段克隆到PUC118的X^I识别序列部位,从而得到了质粒pPTniallS。对所得质粒的碱基 序列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包含niaD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区域的6416bp的碱基序列(SEQ ID NO 24)。8-3)将PCN基因导入黑曲霉大孢子变种Nia2株将黑曲霉大孢子变种Nia2株用S培养基(3. 0%葡萄糖、0. 多蛋白胨、酵母 提取物、0. 14%硫酸铵、0. 2%磷酸钾、0. 03%硫酸镁、pH6. 8)于30°C培养24小时,通过离 心分离(3500rpm、10分钟)回收了菌体。将所得菌体用0. 5mol/L蔗糖洗涤,将其悬浮于用
0.45 μ m的滤膜过滤过的原生质体化酶溶液(10mg/mL β -葡糖醛酸糖苷酶、3mg/mL甲壳 酶、3mg/mL消解酶(zymolase)、0. 5mol/L蔗糖)中。30°C振荡60分钟,将菌丝原生质体化。 用脱脂棉过滤该悬浮液后,2500rpm离心10分钟回收原生质体,并用SUTC缓冲液(17. 1% 蔗糖、10mmol/L Tris-HCl pH7. 5、10mmol/L CaCl2)洗涤。将如上制备的原生质体再悬浮于 100 μ L 的 SUTC 缓冲液后,添加 PPTPCN7. 5 μ L (1 μ g/ μ L)禾口 pPTnial 182. 5 μ L (1 μ g/ μ L), 冰上静置 5 分钟。然后,添加 400μ L 的 PEG 溶液(60% PEG4000、likimol/L Tris-HCl pH7. 5、 10mmol/LCaCl2)并于冰上静置20分钟后,添加SUTC缓冲液10mL,2500rpm离心10分钟。将 离 心分离出的原生质体悬浮于ImL的SUTC缓冲液后,4000rpm离心5分钟,最后将其悬浮于 100μ L的SUTC缓冲液中。将经过以上处理得到的原生质体与软琼脂一起铺层在SPEC再生培养基(0. 085% NaN03、0. 1 % Κ2ΗΡ04、0· 05 % MgSO4 · 7Η20、0· 05 % KCl、0· 001 % FeSO4 · 2Η20、17· 1 % 蔗糖、
1.5% Purified Agar、pH5. 5 6. 0)上,将30°C培养5 7天而形成的菌落作为转化体。8-4)黑曲霉大孢子变种Nia2株转化体中PCN的表达与酶活性的测定将所得转化体用P培养基(1. 0%淀粉、6. 0%脱脂大豆粕、1. 0%玉米浆、0. 3%硫 酸铵、碳酸钙)28°C培养6天。通过SDS-PAGE对培养后的上清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能够 观察到重组PCN来源的分子量约SOkDa的条带的菌株(No. 16株)。对于No. 16株的培养上 清、以及同样培养Ma2株所得的培养上清,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测定了过氧化氢酶活 性。其结果如表1所述,No. 16显示出亲本株的77倍以上的活性,确认到了重组PCN的表 达。[表 1]
过氧化氢酶活性(u/mL) 亲本株小于300u/mL
No.16 株23300u/mL 而且,在过氧化氢酶活性方面,以1分钟分解1 μ mol的过氧化氢的酶量为1个单 位。而且,测定了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嗜松青霉的培养上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其活性为385U/mL。该结果显示通过以黑曲霉大孢子变种作为宿主表达PCN,其生产性显者提尚。8-5) 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对实施例8-4所得转化体No. 16株的培养上清进行SDS-PAGE,并转印到 Millipore公司制造的PVDF膜(Immobilon-PSQ)上。将该PVDF膜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切下 印迹出约SOkDa的蛋白质的部分,用Model 492氨基酸测序仪进行分析,解读出氨基末端侧 11个残基的氨基酸序列。该序列如下。DDSNASSETEA(SEQ ID NO :5 的 1 11 位)该氨基酸序列与嗜松青霉来源PC N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相同,因此,确认约SOkDa 的蛋白质是重组PCN。8-6)重组PCN的热稳定性研究如实施例1所述,嗜松青霉产生的天然PCN的热稳定性是50%。采用实施例1所 述的方法对通过实施例8-4所述的方法得到的重组PCN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其稳 定性是71. 3%。以上结果表明重组PCN的热稳定性与天然PCN相比显著提高。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而本发明的范围中包括对本领域 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变形和改良。序列表的SEQ ID NO :6-9、11-20、22_23的各碱基序列是人工合成的引物序列, 其分别为引物 P catalase F(SEQ ID NO :6)、P catalase R(SEQ IDNO 7)、PCNF(SEQ ID NO 8)、PCNR(SEQ ID NO :9)、H catalase F(SEQ IDNO :11)、H catalase R(SEQ ID NO 12)、HCNF (SEQ ID NO 13)、HCNR (SEQID NO 14)、ProctaseB-N (SEQ ID NO: 15)、 ProctaseB-C(SEQ ID NO 16)、ProctaseBNxba(SEQ ID NO : 17)、ProctaseBCxba(SEQ ID NO: 18)、PCN-XbaIPtN(SEQ ID NO 19)、PCN-XbaIPtC(SEQ ID NO 20)、Nia-N(SEQID NO 22)、 Nia-C(SEQ ID NO 23)。SEQ ID NO 21的碱基序列是质粒pPTPCN。SEQ ID N0:6 的符号“N”(18 位)、SEQ ID NO 11 的符号“N”(3、6、12 位)、SEQ ID NO 12的符号“N” (6、9位)分别表示任意碱基,而SEQ IDNO 12的符号“N” (12位)表示
脱氧肌苷。
权利要求
属于青霉属的微生物产生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其中,属于青霉属的微生物是嗜松青霉 (Penicillium pinophilu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其分子量是约80kDa。
4.灰腐质霉(Humicolagrisea)产生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其分子量是约80kDa。
6.选自以下的(i)、(ii)和(iii)中的蛋白质(i)包含SEQ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的蛋白质;(ii)包含在SEQ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 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iii)包含与SEQ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具有70%以上同一 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
7.由SEQ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92位的序列组成的、具有耐热性过氧化 氢酶活性的蛋白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N末端侧具有SEQIDNO :2所述的 氨基酸序列的-1 -42位的序列、或者在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_1 _42位 的序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
9.选自以下的(i)、(ii)和(iii)中的蛋白质(i)包含SEQ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的蛋白质;(ii)包含在SEQ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 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iii)包含与SEQ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具有70%以上同一 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
10.由SEQ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684位的序列组成的、具有耐热性过氧 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N末端侧具有SEQIDNO :4所述 的氨基酸序列的-1 -32位的序列、或者在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1 -32 位的序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
12.选自以下的(i)、(ii)和(iii)中的DNA:(i)编码权利要求6 8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质的DNA;(ii)包含SEQ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的DNA ;(iii)与由SEQ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组成的DNA在严格条 件下杂交、且编码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的DNA。
13.由SEQID NO 1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403位的序列组成的DNA。
14.从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DNA中除去内含子序列而得到的DNA。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DNA,其中,内含子序列是选自SEQIDNO :1所述的碱基序 列的322 372位、599 651位、1068 1113位或1279 1326位的序列中的1个以上 的序列。
16.从权利要求12 15中任一项所述的DNA中除去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而得到的 DNA。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DNA,其中,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是SEQID N0:1所述 的碱基序列的1 126位的序列。
18.选自以下的⑴、(ii)和(iii)中的DNA:(i)编码权利要求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质的DNA;(ii)包含SEQ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的DNA ;(iii)与由SEQ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组成的DNA在严格条 件下杂交、且编码具有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蛋白质的DNA。
19.由SEQID NO 3所述的碱基序列的1 2749位的序列组成的DNA。
20.从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DNA中除去内含子序列而得到的DNA。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DNA,其中,内含子序列是选自SEQIDNO 3所述的283 463 位、667 747 位、771 846 位、1008 1160 位、1218 1270 位或 1842 1895 位的 序列中的1个以上的序列。
22.从权利要求18 21所述的DNA中除去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而得到的DNA。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DNA,其中,编码信号序列的碱基序列是SEQID N0:3所述 的1 96位的序列。
24.包含权利要求12 17中任一项所述的DNA的表达载体。
25.用权利要求12 17中任一项所述的DNA或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宿 主微生物。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该宿主微生物为丝状真菌。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丝状真菌是选自属于曲霉属 (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腐质霉属(Humicola)、木霉属(Trichoderma)或顶 孢霉属(Acremonium)的丝状真菌中的丝状真菌。
28.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培养权利要求25 27中任一项 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并从培养物收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
29.包含权利要求18 23中任一项所述的DNA的表达载体。
30.用权利要求18 23中任一项所述的DNA或权利要求29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宿 主微生物。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该宿主微生物是丝状真菌。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其中,丝状真菌是选自属于曲霉属、青霉属、 腐质霉属、木霉属或顶孢霉属的丝状真菌中的丝状真菌。
33.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培养权利要求30 32中任一项 所述的宿主微生物,并从培养物收集耐热性过氧化氢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大量表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高效且廉价地生产耐热性过氧化氢酶。通过获得以重组蛋白质的形式高效地生产耐热性过氧化氢酶所必需的DNA,能够得到高效表达耐热性过氧化氢酶的重组微生物。而且,通过培养所得的重组微生物,能够高效且廉价地生产耐热性过氧化氢酶。通过用本发明的耐热性过氧化氢酶处理含过氧化氢的溶液,即使在高温下也能够有效且廉价地分解过氧化氢。
文档编号C12N15/09GK101970658SQ2009801055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8日
发明者冈仓薰, 村岛弘一郎, 福岛崇惠, 间塚风介 申请人: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