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茶叶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68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红外茶叶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萎凋机,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茶叶萎凋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根据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认为萎凋是任何一种茶叶加工的基础工艺,有一台节能、环保、适用的茶叶萎凋机是稳定和提高茶叶品质、减少茶叶加工过程中用工量的关键;绿茶生产是鲜叶不萎凋由室内摊青后直接高温杀青加工,成品茶叶香味差,滋味中有青草味、涩味。目前红茶生产采用日光萎凋将鲜叶放在广场上,直接受日光和空气的影响,但由于日光萎凋存在问题很多萎凋不均匀、萎凋时间长在6 —18小时、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阴雨天)、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劳动力的越来越紧缺)、鲜叶浪费严重, 最重要的是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而且占地面积大,茶叶资源浪费严重,茶农经济效益低下,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茶叶快速萎凋机[申请号94202626. 8],由机架、供热系统、风机、滚筒传动架以及滚筒体组成,特点是在供热系统中有一热风管沿轴向设置在滚筒体的内腔,在热风管周壁设有出风孔,在所述滚筒体的内腔周壁上设有倾斜错位分布的螺旋输送片和若干块沿轴向水平分布的翻茶平板。另外,为了能适用各种茶叶的萎凋,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化萎凋装置[申请号200720008218. 7]是至少由两条输送带层迭而成,相邻输送带的进料端与出料端相互交错布置,使上一条输送带出料端的物料恰好落在下一条输送带的进料端上,在层迭输送带的一端部,竖立有一提升送料带,至少提升送料带的出料端处在最上层一条输送带进料端的上方,输送带和提升送料带均由动力驱动。上述的两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比如第一个技术方案,它使用滚筒式加热萎凋,可大大的缩减劳动力,第二个技术方案通过履带式的传动萎凋,自动化程度高;但是这两个方案都存在以下问题1、茶叶的受热不均匀。2、加热时间未能有突破性的缩短。3、恒温、恒湿的效果较差。4、萎凋机不能间隔换气,导致茶叶的香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茶叶受热均匀,恒温、恒湿效果好,能缩短萎凋时间,能实现间隔换气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包括箱体,在箱体一侧设有鲜叶进口,另一侧设有出叶机构,在鲜叶进口和出叶机构之间设有循环输送机构,该循环输送机构至少由两条输送带层迭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靠近出叶机构一侧设有送叶机构,送叶机构位于层迭的输送带的一端且出叶端设于最上层输送带的进叶端上方,所述的箱体上还设有包括具有吹风子机构和出风子机构的间歇换气机构,所述的吹风子机构设置在箱体一侧且横向向箱体内吹风,所述的出风子机构设置在箱体另一侧且位于吹风子机构上方,所述的箱体内设有用于供热的远红外加热机构。萎凋时,从鲜叶进口倒入未萎凋的茶叶,通过输送带将茶叶输送至送叶机构端,通过送叶机构将茶叶输送至最上层输送带,箱体内设有远红外加热机构,用于萎凋供热,然后通过层迭的输送带(相邻的输送带的出叶端和进叶端相互交错设置,使上一层输送带出叶端的茶叶刚好落在下一条输送带的进叶端上,相邻输送带的运转方向相反)将茶叶循环的萎凋,通过间歇换气机构将箱体内的草气清除,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香气;另外,远红外加热机构的恒温、恒湿效果好,茶叶受热均匀,而且萎凋时间也大大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茶叶质量。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箱体包括萎凋室和第一飘叶室,在萎凋室远离第一飘叶室上方设有第二飘叶室,所述的鲜叶进口开设于第一飘叶室上,在鲜叶进口上设有与萎凋室连通的鲜叶进叶机构。第一飘叶室可对茶叶进行萎凋前的失水,失水O. 8% I. 2%,进一步缩短萎凋时间。 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第一飘叶室出叶端设有鲜叶刷平机构,所述的鲜叶刷平机构的出叶端位于最底层的输送带的进叶端上方。把第一飘叶室入口茶叶刷平,使茶叶均匀进入最低层输送带上。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鲜叶进叶机构包括设置在鲜叶进口上的进叶通道,在进叶通道的进叶端设有进叶斗,所述的进叶斗固连在进叶风机的出风端。进叶风机的风吹动茶叶,进入第一飘叶室,可对茶叶进行失水,缩短萎凋时间,另外,进叶方便快速。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鲜叶刷平机构包括包括设置在萎凋室下方的刷平电机,在最底层的输送带的进叶端上方设有至少两条毛刷辊,所述的毛刷辊分别固定在萎凋室上且与能带动其转动的刷平电机相联。茶叶分摊均勻,也就是说,萎凋加热茶叶受热均匀。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送叶机构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输送带出叶端下方的送叶斗,在送叶斗上设有垂直设置并与第二飘叶室连通的送叶通道,在送叶通道进叶端设有第一送叶风机,在送叶斗上固连有第二送叶风机,所述的第二送叶风机吸气端设有吸气管,所述的吸气管与萎凋室连通。吸气管吸收萎凋室内的热气流,将热气流接至第二送叶风机上,第二送叶风机的出风就是热风,送叶的时候可进一步的对茶叶失水,缩短萎凋时间。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吹风子机构包括设置在萎凋室底部的至少一台吹风风机;所述的出风子机构包括设置在萎凋室顶部且远离吹风风机的若干出风风机。可将萎凋室内的草气去除,提高茶叶的香气。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远红外加热机构包括若干片远红外发热膜,所述的远红外发热膜分别设置在每条输送带的上下履带之间。具有活化水分子,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恒温、恒湿效果好,还可以缩短茶叶萎凋时间,另外,热转换率高,比普通的电热加温节约电耗40% 50%。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出叶机构包括设置在萎凋室靠近送叶机构一侧的出叶电机,出叶电机与最底层输送带和最上层输送带之间的其中一条输送带相连,在该输送带的出叶端下方设有出叶槽,出叶槽的出叶端延伸至萎凋室外。当萎凋完成后,设置在出叶槽上方的那条输送带倒转,出叶电机的转向与输送带转向一致,然后茶叶通过出叶槽流出,出叶完成。在上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中,所述的箱体上还设有若干滚轮和可调式的支撑脚。方便搬运和调节箱体的稳定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远红外茶叶萎凋机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2、循环输送机构将茶叶循环的萎凋,通过间歇换气机构将箱体内的草气清除,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香气;另外,远红外加热机构的恒温、恒湿效果好,茶叶受热均匀,而且萎凋时间也大大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茶叶质量。3、第一飘叶室可对茶叶进行萎凋前的失水,进一步缩短萎凋时间。4、吸气管吸收萎凋室内的热气流,将热气流接至第二送叶风机上,第二送叶风机的出风就是热风,送叶的时候可进一步的对茶叶失水,缩短萎凋时间。4、具有活化水分子,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恒温、恒湿效果好,还可以缩短茶叶萎凋时间,另外,热转换率高,比普通的电热加温节约电耗40% 50%。


图I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I、鲜叶进口 11、出叶机构2、输送带la、第一电机lb、第二电机lc、温度感应器Id、控制电路le、送叶机构3、吹风子机构41、出风子机构42、萎凋室12、第一飘叶室13、第二飘叶室14、鲜叶进叶机构5、进叶通道51、进叶斗52、进叶风机53、刷平电机61、毛刷辊62、送叶斗31、送叶通道32、第二送叶风机33、吸气管34、第一送叶风机35、吹风风机4la、出风风机42a、远红外发热膜7、出叶电机21、出叶槽22、滚轮81、支撑脚8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包括箱体1,在箱体I 一侧设有鲜叶进口 11,另一侧设有出叶机构2,在鲜叶进口 11和出叶机构2之间设有循环输送机构,该循环输送机构至少由两条输送带Ia层迭而成,另外,相邻的输送带Ia的出叶端和进叶端相互交错设置,使上一层输送带Ia出叶端的茶叶刚好落在下一条输送带Ia的进叶端上,而且,交错设置的输送带Ia其驱动分别为第一电机Ib和第二电机Ic,第一电机Ib和第二电机Ic转向相反,在箱体I靠近出叶机构2 —侧设有送叶机构3,送叶机构3位于层迭的输送带Ia的一端且出叶端设于最上层输送带Ia的进叶端上方,在箱体I上还设有包括具有吹风子机构41和出风子机构42的间歇换气机构,吹风子机构41设置在箱体I 一侧且横向向箱体I内吹风,出风子机构42设置在箱体I另一侧且位于吹风子机构41上方,为了能缩短萎凋时间,如图I所示,在箱体I内设有用于供热的远红外加热机构;这里的远红外加热机构包括若干片远红外发热膜7,远红外发热膜7分别设置在每条输送带Ia的上下履带之间。为了方便移动,如图1、2所示,在箱体I上还设有若干滚轮81和可调式的支撑脚82,支撑脚82可调节箱体I的稳定性。具体的,为了方便进叶,如图1、2所示,箱体I包括萎凋室12和第一飘叶室13,在萎凋室12远离第一飘叶室13上方设有第二飘叶室14,鲜叶进口 11开设于第一飘叶室13上,在鲜叶进口 11上设有与萎凋室12连通的鲜叶进叶机构5。优化方案,这里的鲜叶进叶机构5包括设置在鲜叶进口 11上的进叶通道51,在进叶通道51的进叶端设有进叶斗52,所述的进叶斗52固连在进叶风机53的出风端。进一步的,为了能清除萎凋室12内的草气,吹风子机构41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底部的至少一台吹风风机41a ;出风子机构42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顶部且远离吹风风机41a的五台出风风机42a。进一步的,为了把茶叶刷平,使茶叶均匀进入最低层输送带Ia上,第一飘叶室13出叶端设有鲜叶刷平机构,该鲜叶刷平机构的出叶端位于最底层的输送带Ia的进叶端上方;优化方案,这里的鲜叶刷平机构包括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下方的刷平电机61,在最底层的输送带Ia的进叶端上方设有至少两条毛刷辊62,毛刷辊62分别固定在萎凋室12上且与能带动其转动的刷平电机61相联。为了方便出叶,如图2所示,上述的出叶机构2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靠近送叶机 构一侧的出叶电机21,出叶电机21与最底层输送带Ia和最上层输送带Ia之间的其中一条输送带Ia相连,在该输送带Ia的出叶端下方设有出叶槽22,出叶槽22的出叶端延伸至萎凋室12外。为了能缩短萎凋时间,如图2所示,上述的送叶机构3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输送带Ia出叶端下方的送叶斗31,在送叶斗31上设有垂直设置并与第二飘叶室14连通的送叶通道32,在送叶通道32进叶端设有第一送叶风机35,在送叶斗31上固连有第二送叶风机33,在第二送叶风机33吸气端设有吸气管34,吸气管34与萎凋室12连通,也就是说,第二送叶风机33工作时,吸气管34吸收箱体I内的热气流,热气流通过第二送叶风机33的又将热气流吹出,可对茶叶进行进一步的失水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进叶风机53将茶叶通过进叶通道51输送至第一飘叶室13,第一飘叶室13出叶口设有能将茶叶刷平的毛刷辊62,被刷平的茶叶通过最底层的输送带Ia输送至送叶斗31,第二送叶风机33将茶叶通过送叶通道32输送至第二飘叶室14并落入至最上层的输送带Ia上,第一电机Ib和第二电机Ic分别带动输送带Ia循环转动并进行循环的工作,远红外发热膜7分别设置在输送带Ia上下履带之间,可提高萎凋室12的恒温、恒湿效果,而且茶叶受热均匀,同时萎凋时间也大大缩短,可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能实时控制,萎凋室12内可设置温度感应器ld,通过温度感应器Id检测萎凋室12内的温度,然后通过吹风风机41a和出风风机42a可清除萎凋室内的草气,也就是间隔换气,使茶叶质量大步提升,再者,为了提高实现机械自动化,本萎凋机还设有控制电路le,控制电路Ie分别与进叶风机53、刷平电机61、第一送叶风机35、第二送叶风机33、第一电机lb、第二电机lc、出叶电机21、温度感应器Id、远红外发热膜7、吹风风机41a、出风风机42a相连,自动化控制,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茶叶萎凋。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箱体I、鲜叶进口 11、出叶机构2、输送带la、第一电机lb、第二电机lc、温度感应器Id、控制电路le、送叶机构3、吹风子机构41、出风子机构42、萎凋室12、第一飘叶室13、第二飘叶室14、鲜叶进叶机构5、进叶通道51、进叶斗52、进叶风机53、刷平电机61、毛刷辊62、送叶斗31、送叶通道32、第二送叶风机33、吸气管34、第一送叶风机35、吹风风机4la、出风风机42a、远红外发热膜7、出叶电机21、出叶槽22、滚轮81、支撑脚8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 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包括箱体(1),在箱体(I) 一侧设有鲜叶进口(11),另一侧设有出叶机构(2 ),在鲜叶进口( 11)和出叶机构(2 )之间设有循环输送机构,该循环输送机构至少由两条输送带(Ia)层迭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靠近出叶机构(2)—侧设有送叶机构(3),送叶机构(3)位于层迭的输送带(Ia)的一端且出叶端设于最上层输送带(Ia)的进叶端上方,所述的箱体(I)上还设有包括具有吹风子机构(41)和出风子机构(42)的间歇换气机构,所述的吹风子机构(41)设置在箱体(I) 一侧且横向向箱体(I)内吹风,所述的出风子机构(42)设置在箱体(I)另一侧且位于吹风子机构(41)上方,所述的箱体(I)内设有用于供热的远红外加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包括萎凋室(12)和第一飘叶室(13),在萎凋室(12)远离第一飘叶室(13)上方设有第二飘叶室(14),所述的鲜叶进口( 11)开设于第一飘叶室(13)上,在鲜叶进口( 11)上设有与萎凋室(12)连通的鲜叶进叶机构(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飘叶室(13)出叶端设有鲜叶刷平机构,所述的鲜叶刷平机构的出叶端位于最底层的输送带(Ia)的进叶端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叶进叶机构(5)包括设置在鲜叶进口(11)上的进叶通道(51),在进叶通道(51)的进叶端设有进叶斗(52),所述的进叶斗(52)固连在进叶风机(53)的出风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叶刷平机构包括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下方的刷平电机(61),在最底层的输送带(Ia)的进叶端上方设有至少两条毛刷辊(62),所述的毛刷辊(62)分别固定在萎凋室(12)上且与能带动其转动的刷平电机(61)相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叶机构(3)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输送带(Ia)出叶端下方的送叶斗(31),在送叶斗(31)上设有垂直设置并与第二飘叶室(14)连通的送叶通道(32 ),在送叶通道(32 )进叶端设有第一送叶风机(35 ),在送叶斗(31)上固连有第二送叶风机(33),所述的第二送叶风机(33)吸气端设有吸气管(34),所述的吸气管(34)与萎凋室(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风子机构(41)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底部的至少一台吹风风机(41a);所述的出风子机构(42)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顶部且远离吹风风机(41a)的若干出风风机(42a)。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加热机构包括若干片远红外发热膜(7),所述的远红外发热膜(7)分别设置在每条输送带(Ia)的上下履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叶机构(2)包括设置在萎凋室(12)靠近送叶机构一侧的出叶电机(21),出叶电机(21)与最底层输送带(Ia)和最上层输送带(Ia)之间的其中一条输送带(Ia)相连,在该输送带(Ia)的出叶端下方设有出叶槽(22),出叶槽(22)的出叶端延伸至萎凋室(12)外。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上还设有若干滚轮(81)和可调式的支撑脚(82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制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茶叶萎凋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箱体,在箱体一侧设有鲜叶进口,另一侧设有出叶机构,在鲜叶进口和出叶机构之间设有由至少两条输送带层迭而成的循环输送机构,在箱体靠近出叶机构一侧设有送叶机构,送叶机构位于层迭的输送带的一端且出叶端设于最上层输送带的进叶端上方,在箱体上还设有包括具有吹风子机构和出风子机构的间歇换气机构,吹风子机构设置在箱体一侧且横向向箱体内吹风,出风子机构设置在箱体另一侧且位于吹风子机构上方,在箱体内设有用于供热的远红外加热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茶叶受热均匀,能缩短萎凋时间,间隔换气。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793027SQ20121029313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季萍, 屠惠中, 毛黎明, 寿绍建, 徐斌, 俞志凤, 郦浙闽, 应明峰, 寿凯华 申请人:诸暨市乐叶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