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物两段干法消化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230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物两段干法消化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物两段干法消化方法与装置。废弃物原料首先在第一段反应器中接种微生物,充分发酵产酸,产酸结束后用碱性物质中和有机酸调节pH值,进行第二段产生甲烷的干法发酵。实现该两段发酵方法的工艺包括微生物接种操作单元、产酸发酵单元、调节pH单元以及产甲烷发酵单元等。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克服厌氧消化中有机酸对消化过程的抑制,没有水洗,不产生大量废水。
【专利说明】一种废弃物两段干法消化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微生物干法消化连续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是采用两段反应器解除有机酸的积累对产甲烷过程的抑制,适用于废弃物综合分级利用和深度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有大量的固态生物质废弃物需要处理,比如绝大部分城市垃圾露天堆放,产生大量热能和氣、甲烧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气体浓度过闻形成恶臭,从空中包围城市。同时,这些废弃物会发生自燃、自爆现象。这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0003]另一方面,工业纤维质发酵糟渣具有量大、集中的特点,这些糟渣富含纤维素,是集中的资源。2008年我国白酒糟产量1500万吨、醋糟800万吨,但是这些糟渣呈现酸性或者碱性,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源。
[0004]中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和焚烧等。填埋过程虽然避免了露天堆放的问题,但是占地面积大,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而且浪费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焚烧虽然能大大缩小垃圾的体积,但会释放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硫氮化合物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总之,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0005]废弃物干法消化处理过程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操作,生产可用沼气,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蛋白和糖类等有用组分,大大减小废弃物的体积,与化工热处理、填埋、焚烧发电等耦合,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治理。
[0006]采用干法消化处理废弃物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用组分,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减量排放的目的,但传统的干法消化过程和发酵反应器的开发取得了显著进步的同时,干法消化过程操作繁杂、劳动量大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干法消化放大和产业化应用的关键,主要原因是:干法消化过程间歇操作,装卸劳动强度大,如果能实现发酵过程中连续进料和出料,可以大大提高发酵的效率(CN101177693A ;CN102174591A ;CN102174595A)。另外,干法消化过程缺乏工艺集成,在废弃物干法消化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发酵残渣,需要进一步处理,因此开发生物、化工耦合工艺可以大幅降低干法消化过程操作费用。在发酵过程中,废弃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造成反应体系pH值下降,对反应过程产生抑制,甚至导致反应过程终止,因此,将产酸过程和产甲烷过程分离可以促进消化反应进行,有利于提高甲烷的产率。CN102260019A、CA102674546A、CN85202346U、CN201962120U 和CN2908481Y等专利中也采用两段的发酵工艺,来处理废弃物,但是这些处理过程是采用水洗的方式将第一段产生的有机酸转移到第二段,这样的设备设计的操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而且会造成发酵工艺条件更加复杂。
[0007] 本发明通过第一段充分发酵产酸,采用碱性物质中和,解除发酵中间产物一有机酸对发酵过程的抑制,然后将调节酸碱度至弱碱性的发酵底物转移到第二段反应器中发酵产甲烷,实现干法消化工艺的连续操作和过程集成。该方法可以解决干法消化操作繁杂、劳动量大的问题,有利于干法消化的放大和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物两段干法消化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废弃物干法消化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积累造成产甲烷速率下降或者终止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系统可控性强、能连续操作的两段反应废弃物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
[0009]所述方法包括:使废弃物与微生物催化剂的混合物在第一段反应器发酵产酸后,加入碱性物质调节体系PH至7~9,然后,将反应底物输送至第二段反应器,进行产甲烷反应,实现生物催化剂循环使用和废弃物连续处理的目的。
[0010]所述发酵产酸和产甲烷化反应的条件是所属领域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1 ] 优选地,将产甲烷反应后的反应产物与废弃物混合,重新输送回第一段反应器;优选地,所述与废弃物混合重新输送回第一段反应器的反应产物比例为lwt9T40wt%,进一步优选为3wt%~35wt%,特别优选为5wt%~30wt%。
[0012]加入碱性物质后体系的pH 可以为 7.1,7.2,7.3,7.5,7.9,8.1,8.4,8.6,8.8,8.9
等,优选为7~8.5,特别优选为7~8。 [0013]产甲烷反应完成后的固体产物,可以通过填埋、焚烧发电、化学转化或热处理等方式做进一步处理。
[0014]优选地,所述废弃物为纤维素发酵糟渣、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或农业废弃物中的I种或至少2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糟渣包括:白酒糟、醋糟、糠醛渣、中药糟渣或木屑废弃物中的I种或至少2种的混合物。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反应器中发酵产酸的温度为20°C~70°C,进一步优选为250C~65°C,特别优选为30°C~55°C。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反应器中发酵产酸时间为至少2天,例如2.1天、2.2天、2.5天、2.9 天、3.1 天、4 天、4.9 天、5.1 天、6 天、10 天、20 天、39 天、41 天、45 天、50 天、59 天、61天、70天、80天等,进一步优选为3~60天,特别优选为5~40天。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反应器中发酵产酸的压力为常压~4MPa,例如0.1lMPa,
0.2MPa、0.3MPa、0.5MPa、lMPa、l.5MPa、l.9MPa、2.lMPa、2.5MPa、2.9MPa、3.lMPa、3.5MPa、
3.8MPa、3.9MPa等,进一步优选为常压~3MPa,特别优选为常压~2MPa。所述常压指大气压。
[0018]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催化剂与废弃物质量比为1:100-30:100,进一步优选为
1.5:100~25:100,特别优选为 2:100~20:100。
[0019]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催化剂以微生物催化剂浓缩液的形式使用;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催化剂浓缩液中细胞的浓度为0.5g干细胞/L~250g干细胞/L,进一步优选为0.Sg干细胞/L~200g干细胞/L,特别优选为Ig干细胞/L飞Og干细胞/L。
[0020]优选地,所述碱性物质为液态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中的I种或至少2种的混合物。
[0021]优选地,所述碱性物质为固态的生石灰和/或氢氧化钠。[0022]所述方法解除了发酵中间产物一有机酸对发酵过程的抑制,在废弃物组成相同的情况下比现有工艺具有更高的甲烷产率,并解决了干法消化操作繁杂、劳动量大的问题,有利于干法消化的放大和生产应用;同时,本发明采用碱性物质中和有机酸,在操作中不会产生大量废水,实现了固态发酵和连续的固态处理,可以大幅减小干法消化装置的体积。
[002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所述装置由产酸和产甲烷两部分组成。产酸部分通过采用回转窑,使微生物菌种与废弃物混合均匀,发酵产酸,同时,回转窑的使用实现了固态的碱性物质(或液态)与反应体系快速混合均匀,以调节酸碱度。
[0024]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和第二段反应器;所述回转窑前端设有进料口,后端设有碱性物质入口和沼气出口。
[0025]优选地,所述回转窑为回转窑炉体旋转,或者炉体固定,而内轴带动叶片旋转;所述回转窑旋转或搅拌,使得物料与微生物菌种混合均匀,最大限度地发酵产酸,并使碱性物质与反应体系在固态下迅速混合均匀。
[0026]优选地,所述回转窑前部设有菌种入口,所述菌种入口位于进料口之后;菌种单独进料入回转窑,可避免反应系统内进入过多空气,影响厌氧反应的进行。
[0027]优选地,所述回转窑为单一回转窑(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单一回转窑的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可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使回转窑内物料混合均匀,促进发酵产酸快速进行。
[0028]优选地,所述回转窑依次分为第一回转窑和第二回转窑两部分(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回转窑前端设置进料口,所述第二回转窑前端设置碱性物质入口,后端设置沼气出口 ;在此回转窑结构中,可以选择不设置专门的菌种入口,菌种与废弃物从进料口进入;发酵产酸反应在第一回转窑中进行,所述第二回转窑的作用仅为将发酵产酸反应的产物与碱性物质进行混合后送入第二段反应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转窑炉体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二回转窑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两段回转窑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氧气进入第二段反应器,避免了氧气对产甲烷化反应的抑制。
[0029]优选地,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和第二段反应器;所述回转窑前端按照物料流向依次设有进料口和菌种入口,后端按照物料流向依次设有碱性物质入口和沼气出口 ;所述回转窑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可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
[0030]优选地,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和第二段反应器;所述回转窑依次分为第一回转窑和第二回转窑,所述第一回转窑前端设有进料口,第二回转窑前端设有碱性物质入口,后端设有沼气出口 ;所述第一回转窑炉体旋转,所述第二回转窑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
[003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的用途,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用于废弃物两段式干法消化方法。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0033]( I)将废弃物发酵过程分为产酸和产甲烷两段进行,可以解除发酵过程中间产物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消化过程的废弃物转化率和甲烷的产率。
[0034] (2)通过第一段反应器(回转窑)的旋转或搅拌的反应器,实现均匀接种,充分发酵后也可以实现废弃物与碱性物质的均匀混合。
[0035](3)通过第一段反应器(回转窑)的旋转或搅拌的反应器,实现固态碱性物质与反应体系的迅速均匀混合,避免了液态体系所需的大量水的使用,因此可大幅减小反应装置的体积。
[0036](4)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充分利用其中的有用组分,实现废弃物高值化分级利用,减小废弃物的体积。
[0037](5)通过与热处理、填埋或焚烧发电等化工过程相结合,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发明所述废弃物两段干法消化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0039]图2是本发明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是本发明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如下:
[0042]I一进料口 ;2—喊性物质入口 ;3—菌种入口 ;
[0043]4一回转窑;5—第二段反应器;41一第一回转窑;
[0044]42—第二回转窑;6—产甲烷化反应产物出口;
[0045]7—回转窑沼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47]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采用的厌氧微生物催化的培养方法如下:
[0048]微生物菌种是富集的厌氧污泥、下水道污泥和化粪池污泥中富集微生物催化剂,培养温度37°C,培养环境为厌氧,培养时间是7天到20天。
[0049]培养基(g/L)=K2HPO40.4,KH2PO40.4,NH4Cll.0, MgCl2L 0,酵母浸提物 1.0,半胱氨酸0.5 ;0.1%刃天青溶液2.0mL,微量元素溶液10.0mL,维生素溶液10.0mL。
[0050]微量元素溶液的组成(g/L)=MgSO4.7Η203.0,CoCl20.1,MnSO4.2Η200.5,CaCl2.2H200.LZnSO4.7Η200.1,NaCl1.0, FeSO4.7Η200.1,CuSO4.5Η200.0LKAl(SO4) 20.01,H3BO30.01,NaMoO4.2Η200.01。
[0051]维生素溶液的组成(mg/L):硫胺素(BI) 5.0,泛酸钙5.0,核黄素(B2) 5.0,生物素
2.0,叶酸2.0,B1:0.1,烟酸5.0,对氨基苯甲酸5.0,硫辛酸5.0。微量元素溶液和维生素溶液配好后用0.22 μ m微孔过滤膜过滤除菌,放入4°C冰箱待用。
[0052]实施例1:城市生活垃圾两段干法消化
[0053]本实施例采用的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4和第二段反应器5 ;所述回转窑4前端按照物料流向依次设有进料口 I和菌种入口3,后端按照物料流向依次设有碱性物质入口 2和回转窑沼气出口 7 ;所述回转窑4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可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所述第二段反应器5上部设有第二段反应器沼气出口,下部设有产甲烷化反应产物出口 6,所述产甲烷化反应产物出口 6与进料口 I连接。[0054]首先将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除去其中的金属物质、塑料和石块等,在混合池中混合均匀,通过进料口 I进入回转窑4 ;将培养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浓缩,将500L浓度为25g/L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菌种入口 3进入回转窑。回转窑内轴带动叶片旋转,使得微生物催化剂与8000kg混合的废弃物通过折流板混合,以回转窑为第一段干法消化反应器发酵,发酵温度:37°C,发酵压力:常压,发酵时间10天,有机酸的浓度可达到0.05g/g废弃物,pH值由7.3下降到5.0。通过碱性物质入口将生石灰加入至回转窑,使得生石灰与发酵产酸完成的废弃物充分混合,调节发酵底物的PH值至8,然后将底物转移至第二段反应器5,在常压下进行产甲烷化反应,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发酵气体,产气量为58L/kg干重废弃物,甲烷的浓度达到57%,发酵结束后,将第二段中20%产物循环回第一段反应器回转窑4作为发酵的菌种和反应原料,另一部分与焚烧过程耦合进一步深度处理。
[0055]实施例2:城市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混合两段干法消化
[0056]本实施例采用的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以两个串联回转窑为第一段干法消化反应器(如图3所示),其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4和第二段反应器5 ;所述回转窑4依次分为第一回转窑41和第二回转窑42,所述第一回转窑41前端设有进料口 I,第二回转窑42前端设有碱性物质入口 2,后端设有回转窑沼气出口 7 ;所述第一回转窑41炉体旋转,所述第二回转窑42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所述第二段反应器5上部设有第二段反应器沼气出口,下部设有产甲烷化反应产物出口 6,所述产甲烷化反应产物出口 6与进料口 I连接。
[0057]首先将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除去其中的金属物质、塑料和石块等不可代谢类废弃物,然后在混合池中与餐厨垃圾混合均匀;将下水道污泥培养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浓缩,将300L浓度为20g/L的微生物催化剂与4000kg混合的废弃物混合后,通过进料口 I进入第一回转窑41混合发酵,发酵温度:37°C,发酵时间15天,发酵压力:常压,在第15天输送到第二回转窑42,并通过碱性物质入口 2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充分混合,调节发酵底物的PH值至8。然后将底物转移至第二段反应器5,在常压下进行产甲烷化反应,甲烷产率可达67L/kg干重废弃物,然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发酵气体,发酵结束后,将第二段反应中15%的发酵产物循环回第一段反应器的第一回转窑作为发酵的菌种和反应原料,另一部分与焚烧过程耦合进一步深度处理。
[0058]实施例3:城市生活垃圾与工业废弃物混合两段干法消化
[0059]本实施例采用的装置与实施例2大体相同,以两个串联回转窑为第一段干法消化反应器,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回转窑前部设有菌种入口,其位于进料口之后。
[0060]将经过筛选的城市生活垃圾与酒糟混合,混合比例是1: 1,将2000kg该混合物通过进料口 I送入第一回转窑41 ;将厌氧污泥培养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浓缩,将1000L浓度为10g/L 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菌种入口进入至第一回转窑41,与混合的废弃物通过折流板混合发酵,发酵温度:37°C,发酵时间10天,发酵压力:常压,经过检测分析有机酸的发酵产量为0.07g/g废弃物,在第10天输送到第二回转窑42,并通过碱性物质入口 2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充分混合,调节发酵底物的pH值至7.5。然后将底物转移至第二段反应器第二段反应器5,在常压下进行产甲烷化反应,收集发酵气体,气体产率可达52L/kg干重废弃物,发酵结束后,将第二段中12%的发酵产物循环回第一段反应器的第一回转窑作为发酵的菌种和反应原料,另一部分与填埋过程耦合进一步深度处理。
[0061]实施例4餐厨垃圾与农业废弃物混合两段干法消化
[0062]本实施例采用的装置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采用的装置中,回转炉I炉体旋转。
[0063]首先将收集的餐厨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在混合池中混合均匀,通过进料口 I进入回转窑4 ;将培养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浓缩,将500L浓度为250g/L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菌种入口 3进入回转窑。回转窑内轴带动叶片旋转,使得微生物催化剂与6000kg混合的废弃物通过折流板混合,以回转窑为第一段干法消化反应器发酵,发酵温度:20°C,发酵压力:4MPa,发酵时间60天,有机酸的浓度可达到0.15g/g废弃物,pH值由7.6下降到4.8。通过碱性物质入口将氨水加入至回转窑,使得氨水与发酵产酸完成的废弃物充分混合,调节发酵底物的PH值至7,然后将底物转移至第二段反应器5,在常压下进行产甲烷化反应,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发酵气体,产气量为36L/kg干重废弃物,甲烷的浓度达到57%,发酵结束后,将第二段中1%产物循环回第一段反应器回转窑4作为发酵的菌种和反应原料,另一部分与焚烧过程耦合进一步深度处理。
[0064]实施例5:城市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混合两段干法消化
[0065]本实施例采用的装置与实施例2相同。
[0066]首先将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除去其中的金属物质、塑料和石块等不可代谢类废弃物,然后在混合池中与餐厨垃圾混合均匀;将下水道污泥培养的微生物催化剂,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浓缩,将800 L浓度为0.5g/L的微生物催化剂与4000kg混合的废弃物混合后,通过进料口 I进入第一回转窑41混合发酵,发酵温度:70°C,发酵时间2天,发酵压力:
3.5MPa,在第2天输送到第二回转窑42,并通过碱性物质入口 2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充分混合,调节发酵底物的pH值至9。然后将底物转移至第二段反应器5,在常压下进行产甲烷化反应,然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发酵气体,产气量为43L/kg干重废弃物,甲烷的浓度达到52%,发酵结束后,将第二段反应中40%的发酵产物循环回第一段反应器的第一回转窑作为发酵的菌种和反应原料,另一部分与焚烧过程耦合进一步深度处理。
[0067]对比例:城市生活垃圾干法消化
[0068]首先将在混合池中将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均匀;将上述培养的厌氧污泥作为微生物催化剂,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浓缩,将400mL浓度为22g/L的微生物催化剂与IOkg生活垃圾混合物通过折流板混合,在干法消化反应器中发酵,发酵温度:30°C,发酵时间20天,发酵的压力常压,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发酵气体,发酵结束后,产气量为30L/kg干重城市生活垃圾,其中气体中甲烷的含量为47%。将10%的发酵产物循环回混合池作为发酵的菌种,另90%的发酵残渣填埋。
[0069]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及装置,加入碱性物质消除中间产物有机酸对甲烷化反应的抑制,提高了甲烷产率,具有极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0070]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废弃物两段干法消化方法,包括:使废弃物与微生物催化剂的混合物在第一段反应器发酵产酸后,加入碱性物质调节体系pH至疒9,然后,将反应底物输送至第二段反应器,进行产甲烷反应,实现生物催化剂循环使用和废弃物连续处理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产甲烷反应后的反应产物与废弃物混合,重新输送回第一段反应器; 优选地,所述与废弃物混合重新输送回第一段反应器的反应产物比例为lwt9T40wt%,进一步优选为3wt%~35wt%,特别优选为5wt%~30wt% ; 优选地,加入碱性物质后体系的PH为7~8.5,特别优选为7~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为纤维素发酵糟渣、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或农业废弃物中的I种或至少2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糟渣包括:白酒糟、醋糟、糠醛渣、中药糟渣或木屑废弃物中的I种或至少2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反应器中发酵产酸的温度为20°C~70°C,进一步优选为25°C~65°C,特别优选为30°C~55°C ;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反应器中发酵产酸时间为至少2天,进一步优选为:4~60天,特别优选为5~40天;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反应器中发酵产酸的压力为常压~4MPa,进一步优选为常压~3MPa,特别优选为常压~2MPa ;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催化剂与废弃物质量比为1:100-30:100,进一步优选为1.5:100~25:100,特别优选为 2:100~20:10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催化剂以微生物催化剂浓缩液的形式使用;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催化剂浓缩液中细胞的浓度为0.5g干细胞/L250g干细胞/L,进一步优选为0.Sg干细胞/L~200g干细胞/L,特别优选为Ig干细胞/L飞Og干细胞/L ; 优选地,所述碱性物质为液态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中的I种或至少2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碱性物质为固态的生石灰和/或氢氧化钠。
6.一种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其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和第二段反应器;所述回转窑前端设有进料口,后端设有碱性物质入口和沼气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为回转窑炉体旋转,或者炉体固定,而内轴带动叶片旋转; 优选地,所述回转窑前部设有菌种入口,所述菌种入口位于进料口之后; 优选地,所述回转窑为单一回转窑;优选地,所述单一回转窑的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可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依次分为第一回转窑和第二回转窑两部分,所述第一回转窑前端设置进料口,所述第二回转窑前端设置碱性物质入口,后端设置沼气出口;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转窑炉体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二回转窑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和第二段反应器;所述回转窑前端按照物料流向依次设有进料口和菌种入口,后端按照物料流向依次设有碱性物质入口和沼气出口 ;所述回转窑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可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 优选地,所述两段式厌氧消化反应装置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含回转窑和第二段反应器;所述回转窑依次分为第一回转窑和第二回转窑,所述第一回转窑前端设有进料口,第二回转窑前端设有碱性物质入口,后端设有沼气出口 ;所述第一回转窑炉体旋转,所述第二回转窑炉体固定,内部设有内轴,带动内轴上的叶片旋转。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装置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废弃物两段式干法消化方法。
【文档编号】C12P5/02GK104004795SQ201310056268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1日
【发明者】李望良, 张志凯, 张光义, 许光文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