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42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株可产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L180,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sulpureu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4829,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1年5月5日。硫磺链霉菌可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该物质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藤黄八叠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硫磺链霉菌对藤黄八叠球菌有抑制作用的代谢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对蛋白酶K和糜蛋白酶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述的制备硫磺链霉菌对藤黄八叠球菌有抑制作用的代谢物粗提物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株可产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L180,其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枝状菌丝体的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复杂的形态分化和次级代谢过程,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尤以产抗生素的能力最为突出,在目前已知的上万种抗生素中,有70%以上是由链霉菌产生的。许多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医药和植物保护方面的用途,已广泛用作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肿瘤药物。
[0003]随着临床抗生素耐药菌日益增多,开发新的抗生素治疗耐药菌的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问题。藤黄微球菌(原称为藤黄八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一种人和动物的条件性致病菌,可引起伤口等局部组织的感染,也可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医院性条件致病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也是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病人院内感染和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可导致呼吸道感染(如呼吸机肺炎)、败血症、伤口或术后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继发性脑膜炎等,近年来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已引起普遍的关注。
[0004]随着陆生放线菌中分离出的新天然活性物质的减少,亟需新的研发策略发现新型天然药物。近20年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海洋,海洋环境占据地球总面积的71%,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如低温、低营养、高压、高盐度等,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特有的代谢方式和代谢产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洋放线菌被发现,许多源于海洋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也被鉴定出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疟疾,杀虫功能以及酶抑制剂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海洋放线菌所产生的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活性物质为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先导化合物和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成为天然活性产物和新药开发的重要来源。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硫磺链霉菌(L180),该硫磺链霉菌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藤黄微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006]本发明所涉及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拉丁文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所述菌株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0.4829,保藏于中国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1年5月5日。
[0007]所述菌株的纯化培养基为TSB培养基,TSB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5克,胰蛋白胨17克,大豆蛋白胨3克,K2HPO4 2.5克,NaCl 5克,蒸馏水I升,pH 7,121 °C湿热灭菌20分钟。
[0008]所述菌株用于抑制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和藤黄微球菌。
[0009]所述菌株对藤黄微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粗提物的步骤:取有抑菌活性发酵液,加入硫酸铵,最终饱和度为40%,在温度4°C下,轻轻震荡过夜,12000转/分钟离心分离60分钟,将沉淀溶于适量去离子水中。
[0010]所述硫磺链霉菌分离于辽宁大连小平岛海泥样品中,纯化培养基为TSB培养基,硫磺链霉菌菌落凸起,表面褶皱,有黄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以及黄色孢子,产淡黄色可溶性色素。硫磺链霉菌具有抗菌活性,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藤黄微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硫磺链霉菌其对藤黄微球菌有抑制作用的代谢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对蛋白酶K和糜蛋白酶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硫磺链霉菌可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该物质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藤黄微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012](2)硫磺链 霉菌对藤黄微球菌有抑制作用的代谢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对蛋白酶K和糜蛋白酶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13](3)所述的制备硫磺链霉菌对藤黄微球菌有抑制作用的代谢物粗提物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菌株硫磺链霉菌L180的菌落形态
菌株硫磺链霉菌L180在TS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凸起,表面褶皱,有黄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以及黄色孢子,产淡黄色可溶性色素。
[0015]实施例2 硫磺链霉菌L180发酵及抗菌实验 第一步:硫磺链霉菌L180的发酵
取-70°C保存的硫磺链霉菌L180菌悬液I毫升,于TSB平板30°C活化培养7天,可见菌体生成黄色孢子。取含有孢子和基底菌丝的琼脂块接种在TSB液体培养基中,30°C,150转/分钟培养48小时得到种子液。将硫磺链霉菌L180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入TSB液体培养基中,30°C,150转/分钟培养8天。
[0016]第二步:供试菌株的培养
供试菌株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如wffia/wii),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耐药菌;藤黄微球菌(Micrococus luteus ACCC11001),本实验室保存。
[0017]用接种环将保存于20%甘油中的供试菌株接种到试管斜面上,于生化培养箱中37°C培养24小时。活化后用接种环接种到试管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于37°C,200转/分钟培养24小时。
[0018]第三步:抗菌实验
制备供试菌株测试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于121°C,20分钟湿热灭菌后,冷却至50°C左右,按1%接种量加入供试菌株,混匀,倒入培养皿,冷却至培养基凝固。使用打孔器打孔,收集硫磺链霉菌L180发酵液,6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100微升加入孔中。37°C培养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大小。表1为硫磺链霉菌L180发酵液对两种测试菌的抗囷实验结果。
[0019]表1硫磺链霉菌L180发酵液抗菌实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0.4829,保藏于中国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1年5月5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纯化培养基为TSB培养基,TSB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5克,胰蛋白胨17克,大豆蛋白胨3克,K2HPO4 2.5克,NaCl 5克,蒸馏水I升,pH 7,121°C湿热灭菌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用于抑制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藤黄八叠球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硫磺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对藤黄八叠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粗提物的步骤:取有抑菌活性发酵液,加入硫酸铵,最终饱和度为40%,在温度4°C下,轻轻震荡过夜,12000转/分钟离心分离60分钟,将沉淀溶于适量去离 子水中。
【文档编号】C12R1/465GK103525726SQ20131044157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赵心清, 耿香, 矫文策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