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甘桃干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2911阅读:1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甘桃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桃干是以新鲜桃子为原料,经清洗脱毛、切分去核、漂烫、熏硫、干燥、回软后得到加工食品,其有益肾固涩,活血化瘀,活血止血之功效,目前用于治疗盗汗、吐血、心腹痛、妊娠下血等病症。黄甘桃具有桃果实饱满、肉质细、纤维少、味蜜甜的特点,其单果均重150克,最大果重200克,果面底色绿黄,阳面有暗红晕,果肉金黄色,近核处鲜红色,为黄肉桃品种群,古书上统称金桃或黄金桃。

黄甘桃主产于甘肃宁县,其桃果甘甜味美,营养丰富,有果中皇后之称,据测定,每百克鲜果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糖7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故有“桃保人”之说。随着果林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果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黄甘桃的种植面积也逐渐增加,产量也显著提高,不仅可满足时节期鲜桃的市场供给,还有部分产品的剩余。若不能有效处理,则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果农的种植积极性。然而,目前黄甘桃尚未见到有关加工的报道,这为黄甘桃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经检索发现,目前有关桃干的制作方法的报道较少,且都采用常用的技术手段加工而成,不仅影响产品的色泽,还对其口感、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专利CN103125717 A公开了桃干的加工方法,以新鲜桃子为原料,经切分去核、清洗、干燥后即可制得产品,其存在工艺简单粗糙,在整个工艺过程中未进行糖化或入味工序,其产品口味必然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桃干制备方法存在的工艺简单、成品口感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黄甘桃干的制作方法,以优质新鲜黄甘桃为原料,采用“筛选—清洗—热蒸—糖煮、糖渍—沥糖—捏型—润色—回软—热蒸—杀菌—包装”工艺制备而成,其成品具有口感鲜嫩、柔韧、色泽度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甘桃干的制作方法,其工艺流程为“筛选—清洗—热蒸—糖煮、糖渍—沥糖—捏型—润色—回软—热蒸—杀菌—包装”,具体工序步骤如下:

1)筛选:本发明以新鲜黄甘桃为原料,选择个大、色黄而亮、无疤痕无虫害的优质黄甘桃;

2)清洗:将选好的黄甘桃按个体大小分类后,用酒精稀溶液清洗并用软毛刷刷去表皮的桃毛,然后切分并去核,切分应从中间一分为二最好:

3)热蒸:经切分去核的黄甘桃果肉放置于蒸笼中,在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热蒸10—15分钟;

4)糖煮、糖渍:经热蒸后黄甘桃果肉柔韧且软,趁热将其放于糖煮溶液中,其中以果糖为甜味剂,其溶液质量分数为20—25%,在常压下糖渍20分钟;

5)沥糖:糖渍后将果肉取出并置于筛网上,沥去大量表面附着糖分:

6)捏型:将渗糖后的黄甘桃置于捏合机中进行捏合成型,其成品形状多样;

7)润色:将捏合后的黄甘桃桃干采用食用色素进行逐个润色,润色后置于30℃的烘箱中预热5分钟;

8)回软:经预热后的黄甘桃果肉柔韧且软,将其摊放于阴凉处并立即覆盖沾有少量水分的白棉布回软10分钟;

9)烘制:回软后黄甘桃糖分以及水分重新分布,各部分水分也较为均衡,然后放置于旋转烘箱中,设置温度为65—75℃,旋转速度为120—180转/分钟,烘制时间为8—10小时;

10)杀菌:烘制的黄甘桃桃干置于紫外光消毒室中杀菌5—10分钟;

11)包装:以黄甘桃果肉肉瓣大小及色泽将其分类包装。

进一步,润色工序中,所述的食用色素为姜黄素。

与现有桃干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以新鲜黄甘桃为原料,其营养丰富、果肉肉质鲜美、可口,个体大,成品品质好:

2)采用热蒸替代传统工艺中的浸泡工序,其最大限度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且能使果肉保持较好的完整度;

3)回软工序中以浸水的白棉布进行覆盖,使水分渗透至果肉中,且糖分随着水分重新公布,达到了甜味均衡的目的;

4)烘制工艺中采用低温、旋转的方法进行除水,可使水分平衡除去,从而保持了桃干柔韧、绵软的特点,也可达到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色度加深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