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食用、易于消化的菌菇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1472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食用、易于消化、口感风味俱佳、营养利用率高、便于存储及运输的菌菇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食用菌集营养和保健功效于一身,不仅营养价值高,含有数十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还含有多糖及优质膳食纤维。然而有些食用菌直接食用其菌柄,不仅粗韧难嚼,口感差,而且不利于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也限制了其在部分特殊人群中的推广食用。基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于食用、易于消化、口感风味俱佳、营养利用率高、便于存储及运输的菌菇松及其制备方法,以期为充分利用丰富的食用菌资源,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特殊需要提供一条新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食用、易于消化、口感风味俱佳、营养利用率高的菌菇松;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第一目的的菌菇松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菌菇松配料按重量份组成包括:菌菇柄丝100份、水200~500份、盐1~2份、糖2~6份、油2~5份、香辛料0~2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备料、碎料、调味煮制、初烘、打松及复烘工序,具体工序如下:

A、备料:选择色泽健康,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菌菇柄,去除其底端硬化部分,洗净晾干备用;

B、碎料:采用机械破碎法分解菌菇柄组织至丝状,得菌菇柄丝;

C、调味煮制:将菌菇柄丝、水、盐、糖、油和香辛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煮沸至汤汁减少为最初重量的15~20%时,持续翻动菌菇柄丝,保持微沸状态至汤汁收干;

D、初烘:将调味后的菌菇柄丝在45~90℃下干燥2~6h;

E、打松:对初烘后的菌菇柄丝进行间歇式搅打,直至菌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

F、复烘:将分散后的菌菇纤维在70~90℃下干燥40~70min,即得目标菌菇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加工而成的食用菌菇松兼具细腻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子实体破碎及微纤维化工艺,极大地保留了食用菌特有的风味,并且易于消化吸收,便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健康状况的消费者直接食用,亦可作为食品填料之一种,应用到粉肠、馅饼、包子等风味食品中,非常便于存储及运输,使人们在摄取营养、享受美味的同时,获得食用菌特有膳食纤维所提供的保健效应,也为充分利用丰富的食用菌资源,特别是一些直接食用其菌柄口感粗韧难嚼的食用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便于食用、易于消化的菌菇松配料按重量份组成包括:菌菇柄丝100份、水200~500份、盐1~2份、糖2~6份、油2~5份、香辛料0~2份。

所述菌菇柄丝可以为食用菌菇柄丝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菌菇柄丝可以包括香菇柄丝、杏鲍菇柄丝、金针菇柄丝、茶树菇柄丝或长根菇柄丝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所述盐为食盐;糖为白糖;油为植物油。

本发明所述菌菇松制备方法包括备料、碎料、调味煮制、初烘、打松及复烘工序,具体工序如下:

所述备料工序是指:选择色泽健康,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菌菇柄,去除其底端硬化部分,洗净晾干备用;

所述碎料工序是指:采用机械破碎法分解菌菇柄组织至丝状,得菌菇柄丝;

所述调味煮制工序是指:将菌菇柄丝、水、盐、糖、油和香辛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煮沸至汤汁减少为最初重量的15~20%时,持续翻动菌菇柄丝,保持微沸状态至汤汁收干;

所述初烘工序是指:将调味后的菌菇柄丝在45~90℃下干燥2~6h;

所述打松工序是指:对初烘后的菌菇柄丝进行间歇式搅打,直至菌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

所述复烘工序是指:将分散后的菌菇纤维在70~90℃下干燥40~70min,即得目标菌菇松。

碎料工序所述机械破碎法是采用旋转挤压式破碎机挤碎菌菇柄组织,所采用的工艺参数为21000~25000r/min。

初烘工序所述干燥需将调味后的菌菇柄丝均匀铺成0.5~3cm厚的薄层,再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后,菌菇柄丝的含水率为20~50%。

打松工序所述间歇式搅打是指:采用搅打机,例如九阳料理机(JYL-C022E),其搅打工艺参数为21000~25000r/min。

打松工序所述菌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后,菌菇纤维呈现疏松絮状,长度为2~10mm。

复烘工序所述干燥后,菌菇纤维的含水率为8~20%。

初烘工序及复烘工所述干燥为鼓风干燥。

实施例1

A、备料:选择色泽健康,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香菇菇柄,去除其底端硬化部分,洗净晾干备用。

B、碎料:采用旋转挤压式榨汁机分解香菇菇柄组织至粗丝状,得香菇柄丝。

C、调味煮制:将香菇柄丝100份、水300份、食盐1.5份、白糖4份和植物油4份混合后,煮沸至汤汁减少为最初重量的18%时,持续翻动香菇柄丝,保持微沸状态至汤汁收干。

D、初烘:将调味后的香菇柄丝在不锈钢托盘内均匀铺成1.5cm厚的薄层在70℃下鼓风干燥4.5h,干燥后,香菇柄丝的含水率为35%。

E、打松:对初烘后的香菇柄丝以21000r/min的速度进行间歇式搅打,直至香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即疏松絮状,长度为2~5mm。

F、复烘:将分散后的香菇纤维在80℃下鼓风干燥55min,干燥后,香菇纤维的含水率为17%,即得目标香菇松。

实施例2

A、备料:选择色泽健康,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杏鲍菇菇柄,去除其底端硬化部分,洗净晾干备用。

B、碎料:采用旋转挤压式榨汁机分解杏鲍菇菇柄组织至粗丝状,得杏鲍菇柄丝。

C、调味煮制:将杏鲍菇柄丝100份、水300份、食盐1.5份、白糖4份、植物油4份、辣椒0.8份、八角0.4份、小茴香0.1份、桂皮0.2份、芝麻0.1份、花生0.15份混合后,煮沸至汤汁减少为最初重量的15%时,持续翻动杏鲍菇柄丝,保持微沸状态至汤汁收干。

D、初烘:将调味后的杏鲍菇柄丝在不锈钢托盘内均匀铺成1.5cm厚的薄层在70℃下鼓风干燥4.5h,干燥后,杏鲍菇柄丝的含水率为22%。

E、打松:对初烘后的杏鲍菇柄丝以23000r/min的速度进行间歇式搅打,直至杏鲍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即疏松絮状,长度为4~7mm。

F、复烘:将分散后的杏鲍菇纤维在80℃下鼓风干燥55min,干燥后,杏鲍菇纤维的含水率为10%,即得目标杏鲍菇松。

实施例3

A、备料:选择色泽健康,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金针菇菇柄,去除其底端硬化部分,洗净晾干备用。

B、碎料:采用旋转挤压式榨汁机分解金针菇菇柄组织至粗丝状,得金针菇柄丝。

C、调味煮制:将金针菇柄丝100份、水250份、食盐1.3份、白糖3.5份和植物油3.5份混合后,煮沸至汤汁减少为最初重量的16%时,持续翻动金针菇柄丝,保持微沸状态至汤汁收干。

D、初烘:将调味后的金针菇柄丝在不锈钢托盘内均匀铺成2cm厚的薄层在65℃下鼓风干燥5h,干燥后,金针菇柄丝的含水率为30%。

E、打松:对初烘后的金针菇柄丝以25000r/min的速度进行间歇式搅打,直至金针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即疏松絮状,长度为5~9mm。

F、复烘:将分散后的金针菇纤维在85℃下鼓风干燥45min,干燥后,金针菇纤维的含水率为15%,即得目标金针菇松。

实施例4

A、备料:选择色泽健康,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茶树菇菇柄,去除其底端硬化部分,洗净晾干备用。

B、碎料:采用旋转挤压式榨汁机分解茶树菇菇柄组织至粗丝状,得茶树菇柄丝。

C、调味煮制:将茶树菇柄丝100份、水310份、食盐1.6份、白糖4.2份和植物油4.2份混合后,煮沸至汤汁减少为最初重量的18%时,持续翻动茶树菇柄丝,保持微沸状态至汤汁收干。

D、初烘:将调味后的茶树菇柄丝在不锈钢托盘内均匀铺成2.8cm厚的薄层在50℃下鼓风干燥5.5h,干燥后,茶树菇柄丝的含水率为45%。

E、打松:对初烘后的茶树菇柄丝以24000r/min的速度进行间歇式搅打,直至茶树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即疏松絮状,长度为6~10mm。

F、复烘:将分散后的茶树菇纤维在72℃下鼓风干燥66min,干燥后,茶树菇纤维的含水率为19%,即得目标茶树菇松。

实施例5

A、备料:选择色泽健康,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长根菇菇柄,去除其底端硬化部分,洗净晾干备用。

B、碎料:采用旋转挤压式榨汁机分解长根菇菇柄组织至粗丝状,得长根菇柄丝。

C、调味:将长根菇柄丝100份、水280份、食盐1.4份、白糖3.5份和植物油3.6份混合后,煮沸至汤汁减少为最初重量的19%时,持续翻动长根菇柄丝,保持微沸状态至汤汁收干。

D、初烘:将调味后的长根菇柄丝在不锈钢托盘内均匀铺成0.8cm厚的薄层在60℃下鼓风干燥2.5h,干燥后,长根菇柄丝的含水率为28%。

E、打松:对初烘后的长根菇柄丝以22000r/min进行间歇式搅打,直至长根菇柄丝分散成纤维状,即疏松絮状,长度为3~8mm。

F、复烘:将分散后的长根菇纤维在88℃下鼓风干燥44min,干燥后,长根菇纤维的含水率为13%,即得目标长根菇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