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豆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恒温豆豉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豆豉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传统的豆豉发酵过程中,常常用用稻草铺底,上盖保暖材料进行自然发酵,这种方式不适合大规模生产需要,并且稻草的卫生标准也达不到要求,稻草不可以重复使用;同时,发酵过程中,温度不能很好地控制,影响豆豉发酵的质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 205018230 U,名称为:一种水床式豆豉发酵池,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床式豆豉发酵池,包括池体、水体、发酵器、电热管、移动式温控探头和电控箱;所述池体由墙体围成,墙体内侧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池体一侧设有输水管、另一侧设有溢水管和放水管,输水管设有电控阀门,溢水管设于墙体的上缘,放水管设于墙体的底部;所述池体内输水形成水体;所述发酵器漂浮于水体上;所述电热管设于水体下部;所述移动式温控探头设于发酵器内;所述电控箱设于池体外侧;所述电控阀门、电热管、移动式温控探头均与电控箱电连接,该专利很好地将利用加热水的方式保证豆豉发酵过程中的恒温,但是,当要翻料时,关闭电控箱电源,打开放水管阀门放干池水,浪费了大量的水,将发酵器从水床中取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发酵速度快、效果好;能实现自动控制温度的恒温豆豉发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恒温豆豉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和盛放豆豉的发酵器,所述发酵箱体由外壁隔热层和内壁导热层之间形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保温层;所述发酵箱体底部设有进水口、侧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发酵箱体的四个内侧壁盘绕有第一恒温水管、底部设有第二恒温水管;所述第一恒温水管与所述第二恒温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恒温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恒温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加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控制电源电连接;所述发酵器放置在所述发酵箱体内;所述发酵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外部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其输出端经电流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由稻谷和稻草填充所述中空腔体而成,由于稻谷和稻草的导热系数较小的,热传导较困难,很好地避免了发酵箱体内的热量往外导出;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通出水管道连接储水箱;储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水箱。通过储水箱可以把发酵水箱内的热水收集起来,再次加热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并节约水资源。
优选地,所述外壁隔热层和内壁导热层均涂覆有耐腐层,避免外壁隔热层和内壁导热层腐烂。
优选地,所述发酵器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有提手;当将发酵器放置在水袋槽内时候,凸出部卡在水袋槽口部,水槽内的热量不易散出,所述凸出部上设有提手,便于将发酵器从水袋槽内取出。
优选地,所述发酵器由导热材料制成,置于水袋槽内发酵过程中,热量容易传到发酵器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恒温水管为“S”型,铺设于所述发酵箱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该发酵箱体由外壁隔热层和内壁导热层之间形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保温层,在发酵过程中,发酵箱体内的热量由于外部保温层的作用,不会大量导出发酵箱体内,热量损失较小,利用率高,发酵速度快,效果好;2、在发酵箱体底部设有进水口、侧部设有出水口,发酵箱体的四个内侧壁盘绕有第一恒温水管、底部设有第二恒温水管;第一恒温水管与所述第二恒温水管连通;第二恒温水管与进水口连接,第一恒温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加热水箱,这样在对加热水箱加热过程中,加热水箱内的热水流通第一恒温水管和第二恒温水管,从而将热量带进发酵箱体内,供给发酵器进行发酵,热量传导快,并且均匀;3、电加热器与控制电源电性连接;发酵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外部设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其输出端经电流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性连接,发酵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将发酵箱体内的温度信号传给温度控制器,当温度过高时,设于发酵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将此时的温度信息传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的接通电流,通过数字化控制和检测,从而实现对发酵箱体内的温度控制,节约了大量的能耗,又能避免温度升高过高。实现发酵过程的温度自动控制,无需专人看管,节省劳动力;4、发酵过程中,发酵器方便从发酵箱体内来回取出,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恒温豆豉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恒温豆豉发酵装置的发酵箱体设有恒温水管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豆豉发酵设备的发酵容器带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豆豉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1和盛放豆豉的发酵器2,所述发酵箱体1由外壁隔热层和内壁导热层之间形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保温层12,该保温层12由稻谷和稻草填充所述中空腔体而成,由于稻谷和稻草的导热系数较小的,热传导较困难,很好地避免了发酵箱体内的热量往外导出;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为了避免外壁隔热层和内壁导热层腐烂,所述外壁隔热层和内壁导热层均涂覆有耐腐层,该发酵器2最好由导热材料制成,这样置于发酵水箱1中发酵过程中,便于热量传导,所述发酵箱体1底部设有进水口11、侧部设有出水口13,所述发酵箱体1的四个内侧壁盘绕有第一恒温水管3、底部设有第二恒温水管31;第二恒温水管31为“S”型,铺设于所述发酵箱体1底部,所述第一恒温水管3与所述第二恒温水管31连通;所述第二恒温水管31与所述进水口11连接,所述第一恒温水管3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13连接;所述进水口11通过进水管4连接加热水箱5;所述加热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器51,所述电加热器51与控制电源52电连接;所述发酵器2放置在所述发酵箱体1内;所述发酵器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6、外部设有温度控制器7;所述温度控制器7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连接、其输出端经电流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51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如下:往加热水箱5内加入水,水管4连接进水口11,进水口11连接第二恒温水管31和第一恒温水管3,第一恒温水管3的出水端与出水口13连接,将发酵箱体1、发酵器2组装起来;然后启动电加热器51的控制电源52,加热水箱5的水被加热;将盛有待发酵豆坯的发酵器2放入发酵箱体1内,打开加热水箱5的阀门,热水便进入发酵箱体1内;由于发酵器2放在发酵箱体1内,温度上升很快,当温度达到发酵所需的温度时,设于发酵器2内的温度传感器6将此时的温度信息传给温度控制器7,温度控制器7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51的接通电流,从而实现对发酵器2内的温度控制,使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发酵非常快,需要4-6天即可完成;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器2提出发酵水箱1内,取出豆豉即可;
当将发酵器2放置在发酵水箱1内发酵时候,减少发酵水箱1内的热量不易散出,在发酵器2口部设有凸出部21,这样凸出部21可以卡在发酵水箱1的口部,热量就不会很快从缝隙中溢出去,为了方便将发酵器2从发酵水箱1内内取出,在凸出部21上设有提手22,通过提起提手22就可以把发酵器2提出来(如图5所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