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快速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茶叶加工中,需要对茶叶进行加热炒茶,传统的炒茶结构在炒茶时,茶叶直接放到炒茶锅内,然后人工的翻动茶叶以帮助炒茶作业并防止茶叶被烧坏。但这样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人师傅们的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茶叶快速加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快速加工装置,包括一个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的内部横向安装有转动轴芯,所述转动轴芯上安装有一个振动凸轮,该U型底座侧部设有带动转动轴芯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U型底座的两侧设有一对立架,所述立架的内侧设有振动导轨杆,两边的振动导轨杆之间安装有一个炒茶器皿,所述炒茶器皿的两侧设有一对匹配卡套在振动导轨杆上的杆套座,该振动导轨杆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下压顶紧于所述杆套座,所述炒茶器皿的内部设有炒茶腔和进气腔,所述炒茶器皿的上部设有一个抽气端盖,所述抽气端盖的上端安装有一个贯流风机组,且抽气端盖上部还设有用于加入茶叶的加料端口;该炒茶器皿的底部设有凸轮止挡块,所述凸轮止挡块匹配支撑在振动凸轮上。
所述炒茶腔的底部设有一个透气式的电热格栅板,所述电热格栅板置入于所述进气腔的上方,进气腔上的侧壁分布有透气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凸轮结构带动炒茶器皿在两边的振动导轨杆上完成上下的振动作业,在振动中,炒茶器皿内的茶叶能够完成翻转,另外贯流风机组的设置能够往炒茶腔内吹气或抽气,这样就不仅能够在炒茶时帮助茶叶快速的翻转,也能够在完成茶叶加工后,将茶叶抽离炒茶器皿,这样就防止了茶叶局部受热过大烧坏茶叶的问题发生,保证了茶叶的整体品质,方便了茶叶完成炒茶作业后的收集工作,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茶叶快速加工装置,包括一个U型底座1,U型底座1的内部横向安装有转动轴芯2,转动轴芯2上安装有一个振动凸轮3,该U型底座1侧部设有带动转动轴芯2转动的驱动电机4。
U型底座1的两侧设有一对立架5,立架5的内侧设有振动导轨杆6,两边的振动导轨杆6之间安装有一个炒茶器皿7,炒茶器皿7的两侧设有一对匹配卡套在振动导轨杆6上的杆套座8,该振动导轨杆6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下压顶紧于所述杆套座8,炒茶器皿7的内部设有炒茶腔10和进气腔11,炒茶器皿7的上部设有一个抽气端盖12,抽气端盖12的上端安装有一个贯流风机组13,且抽气端盖12上部还设有用于加入茶叶的加料端口14。该炒茶器皿7的底部设有凸轮止挡块15,凸轮止挡块15匹配支撑在振动凸轮3上。
炒茶腔10的底部设有一个透气式的电热格栅板16,电热格栅板16置入于所述进气腔11的上方,进气腔11上的侧壁分布有透气通孔17。
在本实用新型中,茶叶从加料端口14加入到炒茶器皿的炒茶腔内,炒茶腔下部的电热格栅板16不仅能够加热茶叶完成炒茶,而且能够支撑承托茶叶,在炒茶时,下面的进气腔11可以连通外界,以保证炒茶腔内气压的稳定。驱动电机工作能够带动振动凸轮转动,振动凸轮在转动时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能够让炒茶器皿沿着两边的振动导轨柱上下的振动,在振动时,电热格栅板上的茶叶也跟着一起上下振动,能够让茶叶一定的翻转。
而在同时,贯流风机组13能够往炒茶腔内吹气或抽气,这样就不仅能够在炒茶时帮助茶叶快速的翻转,也能够在完成茶叶加工后,将茶叶抽离炒茶器皿,这样就防止了茶叶局部受热过大烧坏茶叶的问题发生,保证了茶叶的整体品质,方便了茶叶完成炒茶作业后的收集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