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波动震动型食品裹粉摇床。
背景技术:
目前,裹粉类食品日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裹粉豆类、裹粉花生类休闲食品等。传统的裹粉工艺是将所裹粉料放至一大型容器中,将豆类、花生类等颗粒物放入容器中进行人工搅拌裹粉,其人力耗费大、加工效率低下,且颗粒物表面裹粉不均匀。
为此,中国专利201521071530.1公布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裹粉摇床,它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内的摇床(3)、电机(4),所述支架包括矩形支架框(1)和固定于矩形支架框(1)四个角的四根立柱(2),所述摇床(3)为由一底板和四侧侧板组成的槽体,所述摇床(3)的前后两侧通过滚轮轴承(5)滚动连接于矩形支架框(1)两侧内壁设置的凹槽(11)内,所述摇床(3)通过连杆(6)与电机(4)连接并由电机(4)驱动在凹槽(11)内作来回移动。该摇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很好地完成豆类、花生类等颗粒物的裹粉作业,同时保证食品裹粉质量;但是该实用新型只能水平方向是利用来回运动实现水平震动,从而实现颗粒物表面裹粉,整个运动是周期性的,运动稳定,对颗粒物表面裹粉效果并不好,这种周期性的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利于颗粒物表面裹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动震动型食品裹粉摇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波动震动型食品裹粉摇床,包括底座、摇床和电机,底座顶端内设导槽,底座在导槽的下方内设轨道槽,导槽和轨道槽是贯通连接,轨道槽的顶壁和底壁是相同波浪形结构设计,轨道槽内设有运动滑块,运动滑块是采用与轨道槽弧度相同的波浪结构设计,运动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穿过导槽与摇床固定连接,摇床的顶端内设裹粉腔,摇床的右端设有连接块,底座的顶端右侧内设电机,电机的电机轴顶端固定连接转轴,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偏心轮,偏心轮通过铰销与连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销与连接块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槽的宽度小于轨道槽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运动滑块的高度低于轨道槽的槽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裹粉腔的底壁均匀的设有若干圆锥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槽采用波浪结构设计,使得摇床的运动也变成波浪震动运动,加剧摇床震动,使得颗粒状食物能够快速裹粉,裹粉效果显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波动震动型食品裹粉摇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波动震动型食品裹粉摇床的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摇床,3-导槽,4-轨道槽,5-运动滑块,6-支撑杆,7-裹粉腔,8-圆锥体,9-连杆,10-铰销,11-偏心轮,12-电机,13-转轴,1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波动震动型食品裹粉摇床,包括底座1、摇床2和电机3,所述底座1顶端内设导槽3,底座1在导槽3的下方内设轨道槽4,所述导槽3的宽度小于轨道槽4的宽度,所述导槽3和轨道槽4是贯通连接,所述轨道槽4的顶壁和底壁是相同波浪形结构设计,所述轨道槽4内设有运动滑块5,所述运动滑块5是采用与轨道槽4弧度相同的波浪结构设计,所述运动滑块5的高度低于轨道槽4的槽高,所述运动滑块5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穿过导槽3与摇床2固定连接,所述摇床2的顶端内设裹粉腔7,所述裹粉腔7的底壁均匀的设有若干圆锥体8,所述摇床2的右端设有连接块14,所述底座1的顶端右侧内设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电机轴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顶端固定连接偏心轮11,所述偏心轮11通过铰销10与连杆9铰接,所述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铰销10与连接块14铰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摇床2的裹粉腔7内加入裹粉和颗粒状食物,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偏心轮11旋转,偏心轮11转动,带动连杆9周期性的运动,进而拉动或推动摇床2沿着轨道槽4来回运动,由于轨道槽4是采用波浪形结构设计,从而使得运动滑块5在轨道槽4内波浪起伏运动,进而带动摇床2波浪起伏运动,从而实现颗粒状食物快速裹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