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油茶花茶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9034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油茶花茶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油茶花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油茶花茶。



背景技术:

油茶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的统称,与椰子、油棕、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油桐、核桃和乌桕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其中,油茶花茶的利用也由来已久。油茶花茶的药用价值,始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乾隆丁丑年(757),名医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卷九木部灌木类二十八种中已有详述:“茶花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肠风下血,汤、火伤灼用红者。子、妇人发直,研末掺之”。

根据植物品种不同,其具有不同的性状和性味,制备其花茶的工艺也有所不同。现有油茶花茶的生产工艺所得的产品有效成分降低,茶色灰暗干枯,外观品相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市面花茶制作过程中采用类似茶叶的炒制工艺或者直接等花脱落后在空气中晒干,这些制备过程容易造成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例如茶多酚和总黄酮过分氧化导致最终含量降低;另一方面,色素及金属元素在高温下迅速发生生化反应,造成花色灰暗或者呈现铁锈色,口感较差,香气散失,外观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油茶花茶,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摘取新鲜油茶花;

S2、采用蔗糖溶液喷洒油茶花,晾晒至干;

S3、将油茶花平放在铺有干燥剂的盘上;

S4、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

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冷却后即获得干燥好的油茶花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1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晾晒过程为在无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晾晒2~3个小时,直到花表面风干为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干燥剂为变色硅胶干燥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保持真空度≤-0.1MPa,温度40~45℃的条件下干燥24~3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保持真空度为-0.1MPa,温度42.5℃的条件下干燥24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待其自然冷却,当箱内温度降至室温时,逐渐放气至环境大气压一致时,打开箱体,即获得干燥好的油茶花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干燥好的油茶花茶,放入密闭的干燥器内保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油茶花茶,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低温干燥之前首先喷施低浓度的蔗糖溶液,蔗糖溶解后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能够保护油茶花中的各种花色苷,从而有助于保持花色鲜艳。

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油茶花茶含茶多酚,氨基酸,总黄酮,茶多糖,蛋白质,皂甙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泡水后不但汤色淡黄,具有油茶花特有的清香气味,且可见完整的油茶花朵,色、形、香、味俱全,可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于炒制工艺,易于大规模推广,产品外观及有效成分有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通过现有技术花芽烘干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油茶花茶图片;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方法获得的油茶花茶图片;

图1C为通过现有技术炒制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油茶花茶图片;

图1D为通过现有技术置于空气中晒干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油茶花茶图片;

图2A为本发明制备方法获得的油茶花茶冲泡后图片;

图2B为通过现有技术炒制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油茶花茶冲泡后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当天开放的新鲜完整的油茶花,去除杂质如叶片、花萼;为了保证成品花形状完整,花茶原材料均为完整的当天盛开的花或花蕾。

S2、用0.1wt%的蔗糖溶液喷洒油茶花,在无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晾晒2~3个小时,直到花表面风干为止。

S3、将油茶花单层无折叠的平放在铺有10cm厚变色硅胶干燥剂的铁盘上。

S4、将铁盘放入真空干燥箱,闭合箱体后抽真空至-0.1MPa以下,优选为-0.1MPa,保持真空状态,调节温度至42.5℃,维持此状态,干燥24小时。

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待其自然冷却,当箱内温度降至室温时,逐渐放气至环境大气压一致时,打开箱体,取出干燥好的油茶花茶,放入密闭的干燥器内保存。

针对步骤S2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对制得的油茶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2至4,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喷施蔗糖溶液对油茶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如果不喷施蔗糖溶液,则制成的油茶花茶颜色暗淡不鲜艳。喷施0.1%~0.15%的蔗糖溶液制作的油茶花茶外观评价和营养价值处于最优。在低温干燥之前首先喷施低浓度的蔗糖溶液,蔗糖溶解后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能够保护油茶花中的各种花色苷,从而有助于保持花色鲜艳。

针对步骤S3不同干燥剂处理对制得的油茶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5至7,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干燥剂对油茶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硅胶干燥剂可以重复使用,经对比各种干燥剂,发现使用变色硅胶干燥剂最好。

针对步骤S4不同真空度处理过程对制得的油茶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8至10,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真空度对油茶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从表3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常压下的加热干燥方法,因物料受热,其色、香、味和营养成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如果采用真空干燥的方法,由于处于负压状态下隔绝空气使得部分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等化学变化的物料能更好地保持原有的特性,因此,就能减少油茶花中含有的活性物质发生过氧化而损失。真空干燥就是将被干燥的油茶花放置在密闭的干燥室内,在用真空系统抽真空的同时,对被干燥的油茶花适当不断加热,使物料内部的水分通过压力差或浓度差扩散到表面,水分子在物料表面获得足够的动能,在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后,逃逸到真空室的低压空气中,从而被干燥剂吸收除去。当真空度为-0.1Mpa以下时,水分子的扩散速度最适宜,能够最好的保持油茶花原有的活性品质,获得的油茶花品质性能最佳。

针对步骤S4不同干燥温度处理对制得的油茶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11至15,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干燥温度对油茶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加热温度是真空干燥的干燥速度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干燥速度对获得的油茶花茶性能影响具有显著性。从表4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真空度为-0.1Mpa时,干燥温度优选为40~45℃,如果低于40℃,花茶不易烘干,将耗时极长,费时费力,且获得的油茶花茶香味淡;如果高于45℃,花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开始下降,另外花茶不能保持原有的鲜艳色泽,干燥后花冠、花丝萎蔫。

针对步骤S4不同干燥时间处理对制得的油茶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16至20,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干燥时间对油茶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在干燥24小时时制作的油茶花茶含水量已经达到5%以下,达到安全储存的标准。当干燥时间低于24小时,带有青枯味道,这可能是因为干燥时间不足而导致活性物质不容易被浸出,口感变差;当干燥时间超过30小时,由于加热时间过久,活性物质变质,花茶不能保持原有的鲜艳色泽,开始逐渐的变灰暗和出现铁锈色。

本发明还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油茶花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施例21。实施例2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立刻打开箱体通风冷却。获得的油茶花茶性能评价如表6所示:

表6

从实施例21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当干燥完毕的油茶花茶待其自然冷却时,味道能保持更佳,如果干燥完毕的油茶花茶立刻打开箱体通风冷却,则其品质明显有下降。

与常用加工工艺相比,不同的加工工艺对油茶花茶产品感官评价和主要成分的影响如表7和表8所示:

表7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花茶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

表8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花茶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以上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油茶花茶产品照片如图1所示。本发明最佳工艺是首先采用0.1%~0.25%的蔗糖溶液喷施油茶花,晾干后在抽真空环境中,真空度为-0.1Mpa以下,40~45℃条件下干燥24~30小时。如果不喷施蔗糖溶液,则制成的油茶花茶颜色暗淡不鲜艳;如果低于40℃花茶不易烘干,将耗时极长,费时费力;如果高于45℃,花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开始下降,另外花茶不能保持原有的鲜艳色泽,开始逐渐变的灰暗和出现铁锈色。现有技术没有蔗糖溶液喷施的环节,要么是直接高温炒制,要么空气中暴晒,都不免受到高温和氧气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