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及红豆杉酵素的微胶囊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128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及红豆杉酵素的微胶囊化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杉,又紫衫,是一种红豆杉属植物。该类植物具有喜荫、耐旱以及抗寒的特点,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乐昌、陕西、湖北、安徽西部等地区。红豆杉在食品上的应用主要是其所含的活性物质紫杉醇。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着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

红豆杉酵素,一般是以红豆杉等复合果蔬为原料,经纯种或复合菌种发酵后,再经过滤、浓缩、混合等后处理工艺,而获得的红豆杉果蔬发酵类产品,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紫杉醇。但紫杉醇难溶于水,且高温下加工容易失去活性。鉴于此,红豆杉酵素产品需要一种技术,来保护红豆杉酵素产品中的紫杉醇活性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豆杉酵素的微胶囊化方法,此方法采用二次包埋技术,过程简单,易操作,易掌控。能有效解决红豆杉酵素中活性物质在加工过程中活性降低的情况,延长红豆杉酵素的货架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其由上述红豆杉酵素的微胶囊化方法制备而得。该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成本低、品质高,其所含的活性物质活力和稳定性均较高,且便于运输和保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红豆杉酵素的微胶囊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红豆杉酵素的物质作为微胶囊芯材,采用第一包埋壁材对微胶囊芯材进行第一次包埋,得到第一包埋物,采用第二包埋壁材对第一包埋物进行第二次包埋,得到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

第一包埋壁材包括乳清蛋白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第二包埋壁材包括麦芽环糊精溶液和海藻糖溶液。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该产品包括第一包埋层和第二包埋层,第一包埋层由第一包埋壁材对微胶囊芯材包埋形成,第二包埋层由第二包埋壁材对第一包埋层包埋形成。其中,微胶囊芯材为含有红豆杉酵素的物质,第一包埋壁材包括乳清蛋白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第二包埋壁材包括麦芽环糊精溶液和海藻糖溶液。该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保持时间较久,且无需低温冷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红豆杉酵素的微胶囊化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对含有红豆杉酵素的物质分别进行两次包埋,可避免红豆杉酵素中的活性成分紫杉醇在加热、浓缩、杀菌和贮藏过程中活性降低。

第一包埋壁材中的乳清蛋白溶液易于消化吸收,而且还具有高生物价、高消化率、高蛋白质功效等特点,可增加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的营养价值,且适于绝大多数人群食用。第一包埋壁材中的阿拉伯胶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和成膜性,可延长微胶囊产品的风味品质并防止其氧化。其不仅可配合乳清蛋白提高第一包埋壁材对微胶囊芯材的包埋效果,此外,由于阿拉伯胶基本不产生热量,作为一种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还能提高微胶囊化产品的安全性和对人体的健康性。

对第一包埋物进行第二次包埋,可进一步提高包埋效果,同时维持红豆杉酵素中紫杉醇的活力及稳定性。第二包埋壁材中的麦芽环糊精成膜性能较好,不仅能防止微胶囊化产品变形,又能改善其外观。海藻糖在人体内易被分解成葡萄糖,具有较好口感的甜味,与其它糖类相比,海藻糖能避免进食者血糖波动较大,从而在解决红豆杉酵素中部分成分所具有的较浓苦味的同时,还能不对使进食者的身体造成负担。

因此,通过对含有红豆杉酵素的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处理,能有效解决红豆杉酵素中活性物质在加工过程中活性降低的情况,延长红豆杉酵素的货架期。并且上述微胶囊化处理过程简单,易操作,易掌控。此外,由上述微胶囊化方法制备而得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成本低、品质高,其所含的活性物质活力和稳定性均较高,且便于运输和保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及其微胶囊化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为了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保持红豆杉酵素中有效成分的活性,优选对红豆杉酵素进行了微胶囊化处理。

微胶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是微量物质包裹在聚合物薄膜中的技术,也即是一种储存固体、液体、气体的微型包装技术,使被包裹物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以控制速率释放出来。其原理是将某一目的物(芯材)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材)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原有的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

将含有红豆杉酵素的物质作为微胶囊芯材,因红豆杉酵素中的紫杉醇作为活性成分易在高温下失活,故本实施例中优选对含有红豆杉酵素的物质进行两次包埋,以最大限度同时保护紫杉醇的活性。

本实施例中的含有红豆杉酵素的物质例如可以是纯红豆杉的发酵产物,也可以是以红豆杉为主要原料或次要原料,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果、蔬菜、菌菇或植物根茎叶果实等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再经微生物发酵后得到的产物。为了使包埋效果较佳,本实施例中优选使微胶囊芯材占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重量的35-65%。

本实施例中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包埋层和第二包埋层。具体地,采用第一包埋壁材对微胶囊芯材进行第一次包埋,形成第一包埋层,并得到第一包埋物。例如可将第一包埋壁材与微胶囊芯材混合后静置,得到第一包埋物。其中,第一包埋壁材例如可以包括乳清蛋白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

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蛋白质,其纯度和吸收率均较高,氨基酸组成也十分合理,不但易于消化吸收,而且还具有高生物价、高消化率、高蛋白质功效等特点。其所含的β-乳球蛋白中支链氨基酸含量极高,对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蛋白质分解起着重要作用,适于节食者食用;其所含的α-乳白蛋白是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极好来源,也是唯一能与金属元素和钙元素结合的乳清蛋白成分;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活性,能完整地进入近端小肠,起到保护小肠粘膜的功能;乳铁蛋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消灭或抑制细菌,促进人体正常细胞生长。承上,乳清蛋白适于绝大多数人群食用,故本实施例将其作为第一包埋壁材的成分之一,不仅可扩大红豆杉微胶囊产品的适用范围,而且还提高了红豆杉微胶囊产品的营养价值。

此外,乳清蛋白作为第一包埋壁材的成分之一,可使微胶囊产品具有较高的缓冲能力,尤其是在ph大于4.5及接近中性ph值的条件下,其缓冲能力随着乳清蛋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作为可选地,第一包埋壁材中的乳清蛋白溶液所含的乳清蛋白的含量可控制在与微胶囊芯材重量比为5-15:100的范围内。制备过程中,上述乳清蛋白溶液可通过将乳清蛋白溶于50-70℃的水中得到。

阿拉伯胶,是从阿拉伯胶树和塞伊耳相思树中提取出的植物汁液制成的天然树胶,为一种复杂的糖蛋白与多糖混合物。组成阿拉伯胶的单体结构包括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与葡萄糖醛酸等物质。通常情况下,阿拉伯胶在水溶液中可溶解为浓厚无味的粘稠剂。其次,阿拉伯胶还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和成膜性,可延长微胶囊产品的风味品质并防止其氧化。将其作为第一包埋壁材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仅可配合乳清蛋白提高第一包埋壁材对微胶囊芯材的包埋效果,另外由于阿拉伯胶基本不产生热量,作为一种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还能提高微胶囊化产品的安全性和对人体的健康性。作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例如可将第一包埋壁材中的阿拉伯胶溶液所含的阿拉伯胶的量控制在与微胶囊芯材重量比为3-10:100的范围内。

作为可选地,上述阿拉伯胶溶液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将阿拉伯胶倒入70-90℃的水中溶解,得到阿拉伯胶溶液。为使阿拉伯胶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好,可将阿拉伯胶分批倒入水中,即从待溶解的阿拉伯胶中取一部分先倒入水中,待其充分溶解后,再从剩下的待溶解的阿拉伯胶中取一部分倒入已溶解了部分阿拉伯胶的水中,直至所有的待溶解的阿拉伯胶均完全溶解。为缩短阿拉伯胶在水中的溶解时间,可在其溶解过程中对其进行搅拌。

为了使第一包埋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包埋壁材还可包括单甘酯。单甘酯又称二羟基丙基十八烷酸酯,其不溶于水,但可在强烈搅拌下分散于热水中形成乳浊液,其可作为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内外润滑剂。本实施例的第一包埋壁材中加入单甘酯可使第一包埋物更加润滑,以利于后续的第二次包埋,从而缩短第二次包埋的时间,提高包埋操作的效率。

较佳地,在第一次包埋过程中,将乳清蛋白溶液、阿拉伯胶溶液和微胶囊芯材混合,得到预混合液。作为可选地,可先将乳清蛋白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进行混合,然后再与微胶囊芯材混合,得到上述预混合液。然后按照重量比100:0.6-1.2向预混合液中加入单甘酯,得到第一包埋物。

为了使单甘酯能与预混合液能够混合均匀,可将单甘酯加入预混合液中,将整个混合溶液于3500-6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静置,再得到上述第一包埋物。通过搅拌可使第一包埋壁材对微胶囊芯材的包埋效果达到最佳,静置时间例如可以为1h。进一步地,为避免搅拌后静置过程中出现包埋不均一的情况,优选在搅拌与静置之间还进行均质操作,即在50-60℃、10-35mpa的条件下均质0.6-1h。上述均质操作的参数均是根据第一包埋壁材成分和微胶囊芯材的性质而做的最优选择,可同时避免第一包埋壁材成分和微胶囊芯材中的活性成分受到破坏或变性。

然后,采用第二包埋壁材对第一包埋物进行第二次包埋,形成第二包埋层,并得到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其中,第二包埋壁材例如可以包括麦芽环糊精溶液和海藻糖溶液。

麦芽环糊精成膜性能较好,不仅能防止微胶囊化产品变形,又能改善其外观。较佳地,de值较低的麦芽环糊精所具有的成膜性能更佳。作为可选地,上述麦芽环糊精溶液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将麦芽环糊精加入至50-60℃的水中溶解,得到麦芽环糊精溶液。为使麦芽环糊精溶液对包埋有第一包埋壁材的第一包埋物具有较佳的包埋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二包埋壁材中的麦芽环糊精溶液中所含的麦芽环糊精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例如可以为5-18:100。

海藻糖又称漏芦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1,1-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均具有非特异性保护作用。且其来源广泛,价格适中。由于海藻糖用作微胶囊化产品的外层可形成稳定的非吸湿性保护层,且性质稳定,能在长期高温条件下保持第二包埋层内部所含物质的品质。因此,将其作为第二包埋壁材的成分之一,可以使红豆杉微胶囊化产品中的紫杉醇等物质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并且,海藻糖在人体内易被分解成葡萄糖,具有较好口感的甜味,与其它糖类相比,海藻糖能避免进食者血糖波动较大,从而在解决红豆杉酵素中部分成分所具有的较浓苦味的同时,还能不对使进食者的身体造成负担。作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海藻糖与第一包埋物的重量比为1-3:100。

具体地,第二次包埋可包括以下步骤:将麦芽环糊精溶液和海藻糖溶液与第一包埋物混合,于45-50℃、3000-5000r/min的条件下混合2-4h,冷却或干燥后得到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其中,冷却可包括喷雾冷却和喷雾冷冻,干燥可包括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值得说明的是,在具体微胶囊化制备过程中,可根据红豆杉酵素中所含的具体活性成分进行适当调整,包括包埋壁材的种类、包埋壁材与微胶囊的比例以及包埋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将纯红豆杉发酵产物作为微胶囊芯材。

将乳清蛋白溶于50℃的水中得到乳清蛋白溶液。将阿拉伯胶溶解于70℃的水中得到阿拉伯胶溶液。

先将上述乳清蛋白溶液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后,再与微胶囊芯材混合,并于3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静置1h后,形成第一包埋层,并得到第一包埋物。其中,乳清蛋白溶液所含的乳清蛋白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5:100,阿拉伯胶溶液所含的阿拉伯胶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3:100。

将麦芽环糊精溶解于50℃的水中,得到麦芽环糊精溶液。其中,麦芽环糊精溶液所含的麦芽环糊精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5:100。

将上述麦芽环糊精溶液与第一包埋物混合,然后再加入与第一包埋物重量比为1:100的海藻糖,于45℃、30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混合搅拌4h,喷雾冷却,形成第二包埋层,并得到含35%微胶囊芯材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

实施例2

将含有水果的红豆杉发酵产物作为微胶囊芯材。

将乳清蛋白溶于70℃的水中得到乳清蛋白溶液。按阿拉伯胶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10:100将所取的阿拉伯胶待溶解。从待溶解的阿拉伯胶中取一部分先倒入90℃的水中溶解,待该部分阿拉伯胶充分溶解后,再分批将剩下的阿拉伯胶倒入上述已溶解部分阿拉伯胶的水中,待所有阿拉伯胶溶解完后,得到阿拉伯胶溶液。

先将上述乳清蛋白溶液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后,再与微胶囊芯材混合,得到预混合液。然后按照重量比为100:0.6向预混合液中加入单甘酯,于6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然后于50℃、10mpa的条件下均质1h后,再静置1h,形成第一包埋层,并得到第一包埋物。其中,乳清蛋白溶液所含的乳清蛋白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15:100。

将麦芽环糊精溶解于60℃的水中,得到麦芽环糊精溶液。其中,麦芽环糊精溶液所含的麦芽环糊精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18:100。

将上述麦芽环糊精溶液与第一包埋物混合,然后再加入与第一包埋物重量比为3:100的海藻糖,于50℃、50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混合搅拌2h,喷雾冷冻,形成第二包埋层,并得到含65%微胶囊芯材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

实施例3

将含有蔬菜的红豆杉发酵产物作为微胶囊芯材。

将乳清蛋白溶于60℃的水中得到乳清蛋白溶液。按阿拉伯胶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6.5:100将所取的阿拉伯胶待溶解。从待溶解的阿拉伯胶中取一部分先倒入80℃的水中溶解,待该部分阿拉伯胶充分溶解后,再分批将剩下的阿拉伯胶倒入上述已溶解部分阿拉伯胶的水中,待所有阿拉伯胶溶解完后,得到阿拉伯胶溶液。

将上述乳清蛋白溶液、阿拉伯胶溶液和微胶囊芯材混合,得到预混合液。然后按照重量比为100:1.2向预混合液中加入单甘酯,于47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然后于60℃、35mpa的条件下均质0.6h后,再静置1h,形成第一包埋层,并得到第一包埋物。其中,乳清蛋白溶液所含的乳清蛋白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10:100。

将麦芽环糊精溶解于55℃的水中,得到麦芽环糊精溶液。其中,麦芽环糊精溶液所含的麦芽环糊精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11.5:100。

将上述麦芽环糊精溶液与第一包埋物混合,然后再加入与第一包埋物重量比为2:100的海藻糖,于47.5℃、40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混合搅拌3h,喷雾干燥,形成第二包埋层,并得到含50%微胶囊芯材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

实施例4

将含有菌菇的红豆杉发酵产物作为微胶囊芯材。

将乳清蛋白溶于55℃的水中得到乳清蛋白溶液。按阿拉伯胶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5:100将所取的阿拉伯胶待溶解。从待溶解的阿拉伯胶中取一部分先倒入75℃的水中溶解,待该部分阿拉伯胶充分溶解后,再分批将剩下的阿拉伯胶倒入上述已溶解部分阿拉伯胶的水中,待所有阿拉伯胶溶解完后,得到阿拉伯胶溶液。

先将上述乳清蛋白溶液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后,再与微胶囊芯材混合,得到预混合液。然后按照重量比为100:0.9向预混合液中加入单甘酯,于4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然后于55℃、22.5mpa的条件下均质0.8h后,再静置1h,形成第一包埋层,并得到第一包埋物。其中,乳清蛋白溶液所含的乳清蛋白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7.5:100。

将麦芽环糊精溶解于52.5℃的水中,得到麦芽环糊精溶液。其中,麦芽环糊精溶液所含的麦芽环糊精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8:100。

将上述麦芽环糊精溶液与第一包埋物混合,然后再加入与第一包埋物重量比为1.5:100的海藻糖,于46.5℃、35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混合搅拌2.5h,冷冻干燥,形成第二包埋层,并得到含42.5%微胶囊芯材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

实施例5

将含有植物叶片的红豆杉发酵产物作为微胶囊芯材。

将乳清蛋白溶于65℃的水中得到乳清蛋白溶液。按阿拉伯胶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8:100将所取的阿拉伯胶待溶解。从待溶解的阿拉伯胶中取一部分先倒入85℃的水中溶解,待该部分阿拉伯胶充分溶解后,再分批将剩下的阿拉伯胶倒入上述已溶解部分阿拉伯胶的水中,待所有阿拉伯胶溶解完后,得到阿拉伯胶溶液。

先将上述乳清蛋白溶液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后,再与微胶囊芯材混合,得到预混合液。然后按照重量比为100:1向预混合液中加入单甘酯,于5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然后于55℃、30mpa的条件下均质0.8h后,再静置1h,形成第一包埋层,并得到第一包埋物。其中,乳清蛋白溶液所含的乳清蛋白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12.5:100。

将麦芽环糊精溶解于57.5℃的水中,得到麦芽环糊精溶液。其中,麦芽环糊精溶液所含的麦芽环糊精与微胶囊芯材的重量比为15:100。

将上述麦芽环糊精溶液与第一包埋物混合,然后再加入与第一包埋物重量比为2.5:100的海藻糖,于48.5℃、45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混合搅拌3.5h,真空干燥,形成第二包埋层,并得到含60%微胶囊芯材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

试验例

重复实施上述实施例1-5,得到足够多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并以按上述各实施例所得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分别作为试验组1-5。设置分别与试验组1-5对应的对照组1-5,对照组即为未经微胶囊化处理过的红豆杉发酵产物。分别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中的红豆杉发酵产品在25℃的条件下贮藏半年后,其所含的紫杉醇的活性(以占红豆杉原料中紫杉醇的活性的百分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贮藏半年后的红豆杉发酵产品中紫杉醇的活性(%)

由表1可以看出,在贮藏半年后,经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埋处理后所得的红豆杉酵素微胶囊化产品较未经微胶囊化处理的红豆杉发酵产品所含的紫杉醇的活性更高。说明本实施例对红豆杉酵素进行微胶囊化处理的方法的确能较有效地将红豆杉酵素中紫杉醇的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

综上所述,经本发明实施例对红豆杉发酵产品中的敏感活性物质,如紫杉醇进行两次包埋,避免了红豆杉酵素在加热、浓缩、杀菌和贮藏中发生活性成分活性降低等不利情况,最大限度同时保持了红豆杉酵素产品原有的功能性成分以及色泽与风味,提高了产品品质并有效延长了其货架期。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