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南极磷虾粉在制备鲷鱼开口料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鲷鱼属于鱼纲,鲷(seabream)科,体高侧扁,长50cm以上,体呈银红色,有淡蓝色的斑点,尾鳍后绿黑色,头大、口小,上下颌牙前部圆锥形,后部臼齿状,体被栉鳞,背鳍和臀鳍具硬棘。中国沿海均产,以辽宁大东沟、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龙口、青岛为主要产区。鲷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钾、硒等营养元素,为人体补充丰富蛋白质及矿物质。中医认为,鲷鱼具有补胃养脾、祛风、运食的功效,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鱼类。鲷鱼鱼苗的培育养殖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鱼苗的开口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鱼苗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开口前,鱼苗受环境影响很大,死亡率很高;开口后,各项生存指标明显增高,所以,在这类鱼苗繁殖生产中,鱼苗开口也作为一关键监控点,受到关注。目前现有技术中,多以天然饵料为开口料,存在成本高、易污染水质,质量不稳定,易引入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病原等缺点。而对于水产类专用开口料的研究和报道不多,基本只是参照成鱼的饲料配方并结合幼鱼的营养需求,选择更加精细和高质的原料,从而制成开口料。而对于不同鱼苗的开口规律和偏好等的研究甚少涉及。因此,所制备开口料的效果差强人意,无法很好的满足养殖产业的需求和要求。另外,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的优质资源。但是南极磷虾粉氟含量高,这也是其最大最难克服的问题所在,限制了其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鲷鱼鱼苗开口技术的研究不足以及南极磷虾粉氟含量高的问题,制备了氟含量低于1mg/kg的南极磷虾粉,进而优化出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是针对鲷鱼幼苗开口阶段生长、生理消化特性以及摄食偏好性研发,专用开口料针对鲷鱼幼苗具有很好的诱食性能,能够充分满足其开口期的营养需求,提高免疫力、抗应激能力、成活率和增重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南极磷虾粉在制备鲷鱼开口料方面的应用,尤其是低氟南极磷虾粉。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南极磷虾粉在制备鲷鱼开口料方面的应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为0~1mg/kg。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南极磷虾粉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南极磷虾经过预处理后,于80~85℃水中保持5~15min,再浸于ph4.6~5.0的蒸馏水中,超声进行预脱氟处理;s2.利用改性甘蔗渣粉进行脱氟处理:按照15~20g/l的比例将改性甘蔗渣粉加入蒸馏水中,调节ph为4.5~5.0,将南极磷虾浸入其中,超声条件下反应;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在75~85℃的蒸馏水中浸泡20~30min,然后40~45℃烘干至含水量为20~40%,再于50~55℃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s4.将烘干的南极磷虾粉碎至细度为150~250目,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5%,得到低氟南极磷虾粉,氟含量均低于1mg/kg。其中,步骤s2所述改性甘蔗渣粉的制备方法为:s21.将甘蔗渣经烘干或晒干后粉碎过筛,得甘蔗渣粉末;s22.将甘蔗渣粉末在20~3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7h后,洗涤、过滤;s23.将s22处理后的产物浸泡于1.5~2g/l高锰酸钾溶液中,50~80℃反应1.5~3h;s24.将s23处理后的产物洗涤、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甘蔗渣粉。另外,优选地,步骤s1所述预处理依次包括静水解冻、筛选、清洗。其中,筛选优选地要筛选优质饱满的南极磷虾。优选地,步骤s1所述超声的条件为80~150w超声处理3~5h。更优选地,步骤s1超声处理期间每1小时换一次蒸馏水。优选地,步骤s2所述超声的条件为80~150w超声处理2~3.5h。另外,步骤s3中南极磷虾的烘干步骤采用两步烘干法,可明显提高磷虾粉收率。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氟南极磷虾粉不仅氟含量很低,而且很大限度的保留了磷虾的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这对于开口料的开口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同时改性甘蔗渣粉的应用也实现了废物利用及其价值回收。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5~76%、大豆浓缩蛋白1~20%、蝉蛹粉1~12%、大麦虫粉1~5%、低筋面粉5~24%、啤酒酵母粉1~10%、酵母提取物1~5%、丰年虫4~20%、大豆磷脂2~4%、甜菜碱2~4%、维生素混合物1~2.5%、矿物元素混合物2~5%、双歧杆菌1~5%、免疫增强剂1~5%、丁香花0.1~0.5%。优选地,所述的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20~60%、大豆浓缩蛋白5~10%、蝉蛹粉5~10%、大麦虫粉2~4%、低筋面粉5~20%、啤酒酵母粉2~5%、酵母提取物2~4%、丰年虫8~15%、大豆磷脂2~4%、甜菜碱2~4%、维生素混合物1~2.5%、矿物元素混合物2~5%、双歧杆菌1~3%、免疫增强剂2~5%、丁香花0.2~0.5%。更优选地,所述的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37%、大豆浓缩蛋7%、蝉蛹粉8%、大麦虫粉3%、低筋面粉10%、啤酒酵母粉4%、酵母提取物3%、丰年虫10%、大豆磷脂3%、甜菜碱3%、维生素混合物2.5%、矿物元素混合物3.5%、双歧杆菌2.2%、免疫增强剂3.5%、丁香花0.3%。其中,优选地,所述南极磷虾粉为低氟南极磷虾粉,氟含量低于1mg/kg。更优选地,低氟南极磷虾粉由上文所述方法制成。所述蝉蛹粉是以人工养殖的蝉幼虫(即蝉蛹)为原料制成粉而得。所述大麦虫粉是以大麦虫虫体为原料制得的蛋白粉。优选地,所述免疫增强剂为:β-1,3葡聚糖和/或β-1,6葡聚糖。优选地,所述维生素混合物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钙、生物素、肌醇、叶酸、维生素c。更优选地,各维生素组分在总饲料中的重量比如下:35~45g/kg维生素a、2~4g/kg维生素d3、65~75g/kg维生素e、5~8g/kg维生素k3、35~45g/kg维生素b1、2~5g/kg维生素b2、60~80g/kg维生素b6、5~7g/kg维生素b12、20~40g/kg烟酸、20~40g/kg泛酸钙、0.2~0.25g/kg生物素、180~280g/kg肌醇、5~8g/kg叶酸、300~500g/kg维生素c。优选地,所述矿物元素混合物包括: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氯化钴、亚硒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更优选地,各维生素组分在总饲料中的重量比如下:硫酸铜20~40g/kg、硫酸亚铁40~50g/kg、硫酸锌10~25g/kg、硫酸锰5~10g/kg、氯化钴0.2~0.5g/kg、亚硒酸钠0.2~0.5g/kg、磷酸二氢钾15~20g/kg、磷酸二氢钠15~20g/kg。本发明的鲷鱼专用开口料的配方中,物料均为饲料级,所述的矿物元素混合物是将其组成物质混合均匀即可。所述的维生素混合物是将其组成物质混合均匀即可。具体地,鲷鱼专用开口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配方中的各组份的含量,称量各组份;(2)将南极磷虾粉、大豆浓缩蛋白、蝉蛹粉、大麦虫粉、啤酒酵母粉、酵母提取物、低筋面粉和矿物元素混合物混合,粉碎至150~250目,再搅拌均匀,得到粉料;(3)将丰年虫、丁香花经胶体磨匀浆至150~250目,再在其中加入甜菜碱、大豆磷脂、维生素混合物、双歧杆菌和免疫增强剂,进行乳化匀浆,得到乳化液;(4)将步骤(2)的粉料和步骤(3)的乳化液混合,再加水调浆,水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0~50%,经滚筒干燥,干燥温度为100~200℃,再经真空干燥,真空度为60~90kpa、再冷却后获得成品开口料。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得出了一种改性甘蔗渣用于处理南极磷虾,并针对南极磷虾粉的制备,尤其是在注重降低氟含量和保证活性物质的最大限度保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兼顾研究了不同鱼类开口期的偏好性,做了大量的筛选研究工作,并针对鲷鱼幼苗及其开口期的营养需求,研发了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对鲷鱼幼苗具有很好的诱食性能,可显著提高鲷鱼鱼苗的抵抗力、成活率和增重率。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低氟南极磷虾粉氟含量可低于1mg/kg,对于南极磷虾粉的开发应用具有显著的意义。而且还实现了甘蔗渣的废物利用、价值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本发明提供的鲷鱼专用开口料针对鲷鱼幼苗具有很好的诱食性能,效果显著,能够充分满足其开口期的营养需求,大幅提高鲷鱼幼苗的免疫力、抗应激能力、成活率和增重率。本发明的开口料,其原料来源可靠,质量稳定、安全,饲喂操作简便,克服了天然饵料成本高、易污染水质,质量不稳定,易引入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病原等缺点,饲料转化率高,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适于规模化的苗种培育,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技术领域: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实施例1制备低氟南极磷虾粉1、制备改性甘蔗渣粉:(1)将甘蔗渣经烘干或晒干后粉碎过筛得甘蔗渣粉末;(2)将甘蔗渣粉末在25%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5h后,洗涤、过滤;(3)再浸泡于1.7g/l高锰酸钾溶液中,60℃反应2h;(4)将(3)处理后的产物,洗涤、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甘蔗渣粉。2、制备低氟南极磷虾粉:(1)南极磷虾经静水解冻、筛选、清洗后,80℃水中保持10min,再浸于ph4.8的蒸馏水中,100w超声处理4h进行预脱氟处理,处理期间每1小时换一次蒸馏水;(2)利用改性甘蔗渣粉进行脱氟处理:按照20g/l的比例将改性甘蔗渣粉加入蒸馏水中,调节ph为4.5,将南极磷虾浸入其中,100w超声条件下反应3h;(3)将步骤(2)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在80℃的蒸馏水中浸泡25min,然后45℃烘干至含水量为30%,再于55℃烘干至含水量为10%;(4)将烘干的南极磷虾粉碎至细度为150~250目,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5%,得到低氟南极磷虾粉。3、经过实验测试验证,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低于1mg/kg,虾粉收率均可达到90%以上。而且,还可很大限度的保留磷虾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实施例2低氟南极磷虾粉制备工艺优化1、改性甘蔗渣粉对南极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改性甘蔗渣粉的方法,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单变量,制备一系列改性甘蔗渣粉。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1所示,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5~35%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1甘蔗渣粉改性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naoh溶液浓度虾粉氟含量虾粉收率5%12mg/kg92%10%13mg/kg94%15%8mg/kg93%20%5mg/kg96%25%0.5mg/kg97%30%0.8mg/kg95%35%1mg/kg92%40%11mg/kg90%45%23mg/kg91%(2)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改性甘蔗渣粉的方法,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单变量,制备一系列改性甘蔗渣粉。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2所示,当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5~2.2g/l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2甘蔗渣粉改性时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3)naoh溶液浸泡时间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改性甘蔗渣粉的方法,以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时间为单变量,制备一系列改性甘蔗渣粉。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3所示,当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时间为5.5~7.5h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3甘蔗渣粉改性时naoh溶液浸泡时间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naoh溶液浸泡时间虾粉氟含量虾粉收率4.0h2.6mg/kg91%5.0h3mg/kg93%5.5h1.1mg/kg92%6.0h1.2mg/kg95%6.5h0.6mg/kg96%7.0h0.8mg/kg97%7.5h1mg/kg90%8.0h3.1mg/kg92%9.0h3.0mg/kg91%(4)kmno4溶液浸泡反应温度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改性甘蔗渣粉的方法,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反应温度为单变量,制备一系列改性甘蔗渣粉。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4所示,当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反应温度为40~80℃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4甘蔗渣粉改性时kmno4溶液浸泡反应温度对磷虾粉中氟含量的影响kmno4溶液浸泡反应温度虾粉氟含量虾粉收率10℃9mg/kg90%20℃7mg/kg91%30℃4mg/kg94%40℃1.2mg/kg96%50℃0.6mg/kg95%60℃0.7mg/kg94%70℃0.8mg/kg90%80℃1.1mg/kg91%90℃9.4mg/kg90%(5)另外,经过多因素变量筛选,结果显示,甘蔗渣粉改性方法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0~30%,浸泡时间浸泡6~7h;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5~2g/l,50~80℃反应1.5~3h。最佳的甘蔗渣粉改性方法条件如实施例所示。2、南极磷虾粉脱氟条件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1)南极磷虾预处理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实验显示,磷虾解冻后,应筛选饱满、色泽好的南极磷虾,清洗干净后先用热水浸泡,水温以80~85℃为宜,浸泡5~15min。(2)预脱氟处理所用蒸馏水的ph值对南极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以预脱氟处理所用蒸馏水的ph值为单变量,制得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5所示,当预脱氟处理所用蒸馏水的ph值为4.8~5.2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5预脱氟处理所用蒸馏水的ph值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3)脱氟处理所用改性甘蔗渣粉的用量对南极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以脱氟处理所用改性甘蔗渣粉的用量为单变量,制得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6所示,当脱氟处理所用改性甘蔗渣粉用量为15~20g/l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6预脱氟处理所用蒸馏水的ph值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4)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时溶液的ph值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以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时溶液的ph值为单变量,制得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7所示,当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时溶液的ph值为4.5~5.0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7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时溶液的ph值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预脱氟处理所用蒸馏水的ph值虾粉氟含量虾粉收率2.021mg/kg90%2.523mg/kg91%3.015mg/kg92%3.56.8mg/kg93%4.04.3mg/kg94%4.50.7mg/kg95%5.00.8mg/kg93%5.52.3mg/kg92%6.05.8mg/kg94%6.59.6mg/kg93%(5)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反应时间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制备南极磷虾粉的方法,以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反应时间为单变量,制得一系列南极磷虾粉。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8所示,当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反应时间为2~4时,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更低。表8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反应时间对磷虾粉氟含量的影响(6)另外,经过多因素变量筛选结果显示,低氟南极磷虾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预脱氟处理所用蒸馏水的ph值为4.5~5.0,脱氟处理所用改性甘蔗渣粉用量为15~20g/l,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时溶液的ph值为4.5~5.0,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反应时间为2~3.5h时。最佳的低氟南极磷虾粉的制备工艺条件如实施例1所示。3、脱氟工艺对比试验(1)制备低氟南极磷虾粉,试验设置:实验组:实施例1。对比组1:同实施例1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南极磷虾筛选、清洗后,省略了“80℃水中保持10min”的步骤。对比组2:同实施例1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省略了蒸馏水预脱氟处理的步骤(即省略了“再浸于ph4.8的蒸馏水中,100w超声处理4h进行预脱氟处理,处理期间每1小时换一次蒸馏水”)。对比组3:同实施例1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改性甘蔗渣粉进行脱氟处理后,步骤(3)中“80℃的蒸馏水中浸泡25min”的步骤省略。对比组4:同实施例1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改性甘蔗渣粉脱氟处理步骤,即省略了步骤(2)。(2)测定各组制备的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计算虾粉收率。结果如表9显示:对南极磷虾粉脱氟效果贡献最大的为改性甘蔗渣粉的作用,其次,蒸馏水预脱氟处理以及水浸泡等也对脱氟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表9实施例3鲷鱼开口料的制备与应用1、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探索和验证,得出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对鲷鱼幼苗具有很好的诱食性能,效果显著,能够充分满足其开口期的营养需求,大幅提高抵抗力、成活率和增重率。具体实施案例如下:实验例1: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37%、大豆浓缩蛋7%、蝉蛹粉8%、大麦虫粉3%、低筋面粉10%、啤酒酵母粉4%、酵母提取物3%、丰年虫10%、大豆磷脂3%、甜菜碱3%、维生素混合物2.5%、矿物元素混合物3.5%、双歧杆菌2.2%、免疫增强剂3.5%、丁香花0.3%。实验例2: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60%、大豆浓缩蛋白5%、蝉蛹粉5%、大麦虫粉2%、低筋面粉5%、啤酒酵母粉2%、酵母提取物2%、丰年虫8%、大豆磷脂2%、甜菜碱2%、维生素混合物1%、矿物元素混合物2%、双歧杆菌1.4%、免疫增强剂2.4%、丁香花0.2%。实验例3: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20%、大豆浓缩蛋白10%、蝉蛹粉10%、大麦虫粉4%、低筋面粉15%、啤酒酵母粉5%、酵母提取物4%、丰年虫15%、大豆磷脂4%、甜菜碱2%、维生素混合物2%、矿物元素混合物2%、双歧杆菌3%、免疫增强剂3.7%、丁香花0.3%。实验例4: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76%、大豆浓缩蛋白1%、蝉蛹粉1%、大麦虫粉1%、低筋面粉5%、啤酒酵母粉1%、酵母提取物1%、丰年虫4.9%、大豆磷脂2%、甜菜碱2%、维生素混合物1%、矿物元素混合物2%、双歧杆菌1%、免疫增强剂1%、丁香花0.1%。实验例5:一种鲷鱼专用开口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5%、大豆浓缩蛋白20%、蝉蛹粉12%、大麦虫粉5%、低筋面粉14%、啤酒酵母粉10%、酵母提取物5%、丰年虫12%、大豆磷脂3%、甜菜碱2%、维生素混合物1.5%、矿物元素混合物3%、双歧杆菌3%、免疫增强剂4%、丁香花0.5%。同时,设置对照组: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料。2、另外,还设置了对比实验如下:对比例1:基本同实验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南极磷虾粉全部换为鱼粉。对比例2:基本同实验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大麦虫粉全部换成蝉蛹粉5。对比例3:基本同实验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蝉蛹粉全部换成大麦虫粉5。对比例4:基本同实验例1,不同之处在于提高蝉蛹粉的用量为15%。对比例5:基本同实验例1,不同之处在于提高大麦虫粉的用量为15%。3、饲喂实验(1)利用上述各实验例、对比例的开口料进行饲喂实验。实验地点:广东揭阳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实验动物:选择同一批次刚刚孵化的鲷鱼鱼苗,分为12组进行试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尾左右鱼苗。数据统计取平均值。饲喂管理按照常规养殖场操作。每天中每隔8小时定时投喂一次,每组每次的开口料投喂量为1.5g。(2)结果统计观察统计开口摄食情况,记录首次有鱼苗开始摄食的时间,以及半数以上鱼苗开始摄食的时间。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误差,各组三个重复的三批数据分别由三个人负责完成,结果取平均数。统计各组各重复鱼苗初始总重量,以及30日后的总重量,计算30日内增重。饲喂60日后,计算饲料转化率。统计计算45日后鱼苗的成活率。(3)结果如表10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本发明的鲷鱼专用开口料中,各组分及其配比形成了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尤其是南极磷虾粉、大麦虫粉、蝉蛹粉和双歧杆菌对于鲷鱼的开口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且显示出了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显著提升饲料的诱食性,提高开口效果,有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表10实施例4开口料中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对鲷鱼鱼苗的影响1、以实施例3中的实验例1为基础,以不同氟含量的南极磷虾粉为变量,制备一系列开口料,进行试验。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2、结果如表11所示表11实验结果显示,南极磷虾粉氟含量高不仅仅是存在氟在鱼体内高残留的问题。对于开口期的幼鱼苗,南极磷虾粉中氟含量的高低对鱼苗的开口影响不明显,但是对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却有明显的影响。实施例5不同种类高蛋白昆虫粉对鲷鱼鱼苗的影响1、以实施例3中的实验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将蝉蛹粉和大麦虫粉替换为不同昆虫蛋白粉的组合,制备一系列开口料,进行试验,如表12,其中,蚕蛹粉、蟋蟀粉、蝇蛆粉、蜂蛹粉分别是以人工养殖的蚕蛹、蟋蟀、蝇蛆、蜂蛹为原料制成粉而得。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实验设计时间节点定为每4小时记录一次。2、结果如表12所示表12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开口期的幼鱼苗,不同种类高蛋白昆虫粉对鲷鱼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明显;而对鱼苗的开口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这与不同鱼种的取食偏好性有重要的关系。由数据可知,鲷鱼开口期鱼苗更加偏好蝉蛹粉和大麦虫粉的组合。实施例6不同种类微生物菌对鲷鱼鱼苗的影响1、以实施例3中的实验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分别将双歧杆菌全部换为表13所示的菌种。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2、结果如表13所示表13结果显示,对于开口期的幼鱼苗,不同微生物菌种不仅影响鲷鱼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对鱼苗的开口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双歧杆菌为最佳。实施例7植物花的使用对鲷鱼鱼苗的影响1、以实施例3中的实验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以不同植物花为单变量,制备一系列开口料进行试验。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如表14所示。表14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不同植物的花对开口期幼鱼苗的诱食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异,从而显著影响鲷鱼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2、以实施例3中的实验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以丁香花用量为单变量,制备一系列开口料进行试验。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结果如表15所示,丁香花对开口期的鲷鱼鱼苗有显著的诱食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从而对鲷鱼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表15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