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食同源的组合物在制备促进消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068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促进消化功能的药食同源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胃肠道是维持人体营养、生存的重要器官,能容纳食物、消化食物及吸收营养物质,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对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严重颅脑损伤等反应比较强烈的部位,近年来有人称肠道为“机体应激时的器官之一”。健康的胃肠运动不仅能够运送食糜,推动肠道内的细菌和其产物的排出,对胃肠道而言,还能起着非特异免疫的防御作用,而当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则会表现为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腹部胀痛,恶心、失眠、焦虑和注意力涣散等其他功能性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导致生活规律被打乱,营养摄入失调等多种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研究发现造成胃肠动力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促进胃肠动力的西药靶点明确但副作用明显,且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暂时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中药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良好且明确的疗效,所以寻找药食同源的中药来改善胃肠道功能非常有必要,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药材的主要来源为天然动物和植物,其有效成分主要存在细胞内,在细胞完整的状态下,有效成分只有透过细胞膜才能被利用,所以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效率较低。为了克服此缺点,近年来超微粉碎逐渐应用于中药的细胞级微粉碎,其不以制得粉体粒径为标准,而是以追求生物细胞破壁为目的。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处理后,粒度微细均匀,比表面积增大,与肠胃体液的有效接触面积也越大,药物在胃液及肠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生物利用度增高,药物起效时间加快。同时由于纳米或微米粒具有粘附性,既可延长局部用药时滞留时间,也可延长药物与肠壁接触时间,加大接触面积,提高药物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超微粉碎设备经控制,可防止粉碎过程中过热现象的产生,还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快速粉碎,有利于热敏性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成分的保留,提高药效。超微粉碎还可减少原药材用量,节省资源,制得的中药超微粉可不再经过煎煮、浸提等处理工艺,减少了各生产环节中有效成分的损失,使原药材获得充分利用。中药粉碎最为广泛的一种粉碎设备是振动磨,具有粉碎细度高,结构简单,耗能少,效率高等优点,可规模化应用于工业生产。

β-环糊精包合物有增加药物溶解度、液体药物粉末化以及防止挥发油成分挥发的作用。因此,利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将易挥散的挥发油类有效成分制成包合物,可有效地避免挥发油在制剂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质量和疗效。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类成分,经β-环糊精包合后,由液态变为固态,掩盖了不良气味,避免了挥发,又因β-环糊精立体结构外部有很多亲水性醇羟基,可增大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从而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为制备各种制剂特别是固体粉末、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剂型创造了先决条件。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药食同源的组合物在制备促进消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食同源的组合物在制备促进消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亚麻籽28-36,白扁豆9-15,砂仁9-15,薏苡仁8-12,橘皮5-9,麦芽12-18,低聚果糖5-7,低聚半乳糖5-7。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优选为:

亚麻籽28,白扁豆15,砂仁9,薏苡仁12,橘皮5,麦芽18,低聚果糖5,低聚半乳糖7。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29,白扁豆14,砂仁10,薏苡仁11.5,橘皮5.5,麦芽17,低聚果糖6,低聚半乳糖6。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30,白扁豆13.5,砂仁11,薏苡仁11,橘皮6,麦芽16.5,低聚果糖7,低聚半乳糖5。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31,白扁豆13,砂仁11.5,薏苡仁10.5,橘皮6.5,麦芽16,低聚果糖5,低聚半乳糖7。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32,白扁豆12,砂仁12,薏苡仁10,橘皮7,麦芽15,低聚果糖6,低聚半乳糖6。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33,白扁豆11.5,砂仁13,薏苡仁9.5,橘皮7.5,麦芽14,低聚果糖7,低聚半乳糖5。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34,白扁豆11,砂仁14,薏苡仁9,橘皮8,麦芽13.5,低聚果糖5,低聚半乳糖5。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35,白扁豆10,砂仁14.5,薏苡仁8.5,橘皮8.5,麦芽13,低聚果糖7,低聚半乳糖7。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亚麻籽36,白扁豆9,砂仁15,薏苡仁8,橘皮9,麦芽12,低聚果糖6,低聚半乳糖6。

本发明组合物主要由亚麻籽、白扁豆、砂仁、薏苡仁、橘皮、麦芽等组成,大部分入脾胃经,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其中亚麻籽含有丰富的油脂,对肠道起润滑作用,而且油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其代谢产物有助于肠胃的蠕动,所以亚麻籽能改善肠脏功能,增加肠的吸收能力和蠕动能力,使排便正常,减少便秘;《本草纲目》中指出扁豆能“调肝和胃,清暑祛湿,止泄泻”,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功能障碍;砂仁性温,味辛,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不少实验已经证明了砂仁的挥发性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并有消炎、抑菌和止泻的作用;薏苡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优质的氨基酸,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功效,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健脾,才能改善胃肠道功能;橘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的功效,其芳香类成分对肠粘膜损伤具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可不同程度增加胃粘膜血流,兴奋肠管蠕动,使胃肠推进运动加快;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含有α和β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短直键缩合葡萄糖(糊精),并有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是功能性低聚糖,是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极好的营养源和有效的增殖因子,作为一种益生元,能在肠道内被多种益生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促进肠道自发性蠕动,有利于排便;同时能明显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种群比例,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内平衡,改善人体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本发明组合物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4~12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0~90min,提取2-10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4~12∶1的比例加入到4%~8%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25~45℃,速度为200~400r的条件下搅拌1~3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固体粉末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亚麻籽、白扁豆、砂仁、薏苡仁、橘皮、麦芽、购自广州市清平药材市场。低聚果糖粉和低聚半乳糖粉够自量子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处方:

亚麻籽28,白扁豆15,砂仁9,薏苡仁12,橘皮5,麦芽18,低聚果糖5,低聚半乳糖7。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4倍量的蒸馏水,浸泡90min,提取2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12∶1的比例加入到4%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45℃,速度为200r的条件下搅拌1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2

处方:

亚麻籽29,白扁豆14,砂仁10,薏苡仁11.5,橘皮5.5,麦芽17,低聚果糖6,低聚半乳糖6。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5倍量的蒸馏水,浸泡80min,提取3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11∶1的比例加入到4.5%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40℃,速度为250r的条件下搅拌1.5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3

处方:

亚麻籽30,白扁豆13.5,砂仁11,薏苡仁11,橘皮6,麦芽16.5,低聚果糖7,低聚半乳糖5。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6倍量的蒸馏水,浸泡70min,提取4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10∶1的比例加入到5%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35℃,速度为300r的条件下搅拌2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4

处方:

亚麻籽31,白扁豆13,砂仁11.5,薏苡仁10.5,橘皮6.5,麦芽16,低聚果糖5,低聚半乳糖7。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7倍量的蒸馏水,浸泡60min,提取5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9∶1的比例加入到5.5%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30℃,速度为350r的条件下搅拌2.5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5

处方:

亚麻籽32,白扁豆12,砂仁12,薏苡仁10,橘皮7,麦芽15,低聚果糖6,低聚半乳糖6。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0min,提取6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8∶1的比例加入到6%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25℃,速度为400r的条件下搅拌3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6

处方:

亚麻籽33,白扁豆11.5,砂仁13,薏苡仁9.5,橘皮7.5,麦芽14,低聚果糖7,低聚半乳糖5。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9倍量的蒸馏水,浸泡40min,提取7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7∶1的比例加入到6.5%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28℃,速度为300r的条件下搅拌2.5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7

处方:

亚麻籽34,白扁豆11,砂仁14,薏苡仁9,橘皮8,麦芽13.5,低聚果糖5,低聚半乳糖5。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30min,提取8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6∶1的比例加入到7%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32℃,速度为200r的条件下搅拌2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8

处方:

亚麻籽35,白扁豆10,砂仁14.5,薏苡仁8.5,橘皮8.5,麦芽13,低聚果糖7,低聚半乳糖7。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11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0min,提取9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5∶1的比例加入到7.5%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38℃,速度为250r的条件下搅拌1.5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实施例9

处方:

亚麻籽36,白扁豆9,砂仁15,薏苡仁8,橘皮9,麦芽12,低聚果糖6,低聚半乳糖6。

制备方法:

(1)按照原料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净选;

(2)将橘皮和砂仁加入中药多功能提取器中,加12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5min,提取10h,收集挥发油,将收集得到的挥发油按β-环糊精(β-cd)∶油=4∶1的比例加入到8%β-cd配成的饱和溶液中,在搅拌温度为42℃,速度为350r的条件下搅拌1h,制成β-cd包合物,抽滤,干燥;

(3)分别将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干燥至水分约为5%,混合,用普通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150目),所得细粉继续用振动磨进行超微粉碎,收集微粉(过300目);

(4)将微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和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即得。

为了证实本发明组合物促进消化功能的效果,用按实施例5方法制得的组合物,进行了一下动物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按实施例5重量份的比例处理药材,橘皮和砂仁提取挥发油,加入到β-cd饱和溶液中,搅拌,过滤,干燥,制成β-cd包合物。其余亚麻籽、白扁豆、薏苡仁、麦芽制得微粉,加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两次,合并水提液,浓缩,干燥,粉碎,得提取物干浸膏粉,干浸膏粉与β-cd包合物、低聚果糖粉、低聚半乳糖粉混合,得组合物(zhw)。

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0-22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pf级雄性sd大鼠,6-8周龄,体质量120-150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饲料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试验动物房为屏障系统,温度20℃~26℃,湿度40%~70%。复方地芬诺酯(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伊文思蓝(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和水合氯醛(青岛宇龙海藻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小鼠小肠运动试验取雄性昆明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组合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一个模型对照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给予8、4、2g/kg的组合物,空白对照组同样途径给予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5d。实验前,鼠禁食不禁水24h,末次给药0.5h后,3个剂量组和造模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0.05%复方地芬诺0.01ml·g-1,0.5h后,各组ig给予0.5%伊文思蓝溶液0.01ml·g-1,25min后立即脱颈椎处死动物,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取上端自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小肠拉成直线,量肠管长度为“小肠总长度”,用阿拉伯树胶、活性炭作为指示剂。试验结束时按促进消化功能检验方法要求测量小肠总长度和墨汁推进长度并计算墨汁推进率(p)及墨汁推进率转换值(x)。

墨汁推进率=墨汁推进长度(cm)/小肠总长度(cm)×100%

墨汁推进率需进行数据转换,

2.2组合物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及消化酶的影响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20~150g,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一个模型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给予8、4、2g/kg的组合物,空白对照组同样途径给水,每日1次,连续30d。试验过程中,记录每日摄食量,每周2次于晚9时起禁食不禁水,次日早9时定量给予饲料,并于给予饲料12h后称取剩余饲料重量,称取大鼠体重,计算摄食量,连续30d。末次给药后各组动物禁食不禁水24h,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法收集3h内排出的胃液量,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胃液量。所得胃液离心,取1ml放入50ml三角烧瓶中,放入0.05mol·l-1盐酸溶液15ml摇匀,放入新鲜制作的蛋白管两根,在3℃恒温箱中孵育24h后,测量蛋白管两段透明部分的长度(mm),计算胃蛋白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排出量。

食物利用率(p)=体重增量/同期内的进食量×100%

胃蛋白酶活性单位(μ/ml)=四端蛋白管透明部分长度均值2×16

胃蛋白酶排出量(μ/h)=胃蛋白酶活性×每小时胃液量

2.3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统计采用spss11.0forwindow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3实验结果

3.1组合物对小鼠小肠运动试验的影响组合物对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给药15d后,组合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小肠推进长度及推进率转化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明该组合物能够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结果见表1。

表1组合物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2组合物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及消化酶的影响给药30d后,给予组合物的各组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及食物利用率转换值明显增大,表明组合物能够提高大鼠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结果见表2~4。

表2组合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组合物对大鼠体重增重结果(n=11)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4组合物对大鼠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的影响(n=11)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3.3组合物对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及蛋白酶排出量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该组合物各剂量组蛋白管透明部分长度、胃蛋白酶活性及胃蛋白酶排出量均有所增加,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组合物能够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并增加胃蛋白酶排出量。

结果见表5。

表5组合物对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及蛋白酶排出量的影响(n=11)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实验结论

组合物连续15d给予小鼠后,小肠运动实验的结果显示,低、中、高3个剂量组小鼠的推进率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通过幽门结扎法观察组合物对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和排出量,实验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体重、体重增重和食物利用率中、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性。胃蛋白酶活性实验表明组合物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活性,且每胃蛋白酶排出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异有显著性。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判定该组合物具有促进消化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