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675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因其绿色、天然、保健的特点成为人们喜欢的健康饮料,尤其是名优绿,更因其兼具饮用价值与观赏价值而备受青睐。但是名优茶因对鲜叶要求高,采制时间短,产量有限,价格不菲。而每年春茶后期的中低档绿茶产量虽高,但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出的成茶,香气低薄,滋味苦涩,价格低廉,茶农和企业因无利可图而放弃加工,从而造成大量中、低档鲜叶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制备工艺:

(1)采摘鲜叶:4月中旬至5月中旬份,采摘茶鲜叶,茶鲜叶的水分含量75%-80%,备用;

(2)摊晾:将步骤(1)得到的鲜叶置于室内,在15-20℃温度条件下摊晾散热,摊叶厚度为2-5cm,摊晾5-6h;

(3)晒青:将步骤(2)处理后的鲜叶晒青,摊叶厚度小于等于1cm,晒青温度为18~24℃,晒青时间30~50min,继续将鲜叶摊晾降至15~22℃后,利用摇青机摇青,摇青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摇笼转3min,茶叶摊晾静置80-100min;第二次,摇笼转2min转,茶叶摊晾静置70-90min;

(4)杀青:将步骤(3)处理后的茶叶利用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为120~140℃,脱水温度为160~250℃,杀青时间20~30s;

(5)揉捻:将步骤(4)处理后的茶叶摊晾降至15~22℃后,利用揉捻机揉捻,每次投叶量8-10kg,轻揉15~25min;

(6)烘干:将步骤(5)处理后的茶叶采用烘干机烘干10min,烘干机温度为120-130℃,下机摊晾30min后,利用提香机控制温度80~90℃,烘干。

优选地,所述的摇青机为双笼摇青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与传统绿茶加工方式相比,本发明突破传统绿茶加工,杀青之前只进行短时摊晾的工艺。晒青过程,鲜叶在光热作用下散失部分水分,叶质变柔软,适于后续摇青;杀青采用汽热杀青与微波补杀相结合,保证杀匀杀透,既可避免因杀青不足而出现青味,又可避免滚筒杀青容易过度而造成的焦糊味,更容易发挥茶叶本身形成的花香味。最终产品花香馥郁、持久,汤色杏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爽,解决了中低档绿茶香低味涩的难题,大幅提高了其感官品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采摘鲜叶:4月中旬至5月中旬份,采摘茶鲜叶,茶鲜叶的水分含量78-80%,备用;

(2)摊晾:将步骤(1)得到的鲜叶置于室内,在20℃温度条件下摊晾散热,摊叶厚度为3cm,摊晾5h;

(3)晒青:将步骤(2)处理后的鲜叶晒青,摊叶厚度为1cm,晒青温度为18℃,晒青时间50min,继续将鲜叶摊晾降至22℃后,利用摇青机摇青,摇青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摇笼转3min,茶叶摊晾静置100min;第二次,摇笼转2min转,茶叶摊晾静置70min;

(4)杀青:将步骤(3)处理后的茶叶利用6czs148型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为140℃,脱水温度为250℃,杀青时间20s;

(5)揉捻:将步骤(4)处理后的茶叶摊晾降至22℃后,利用揉捻机揉捻,每次投叶量10kg,轻揉25min;

(6)烘干:将步骤(5)处理后的茶叶采用烘干机烘干10min,烘干机温度为130℃,下机摊晾30min后,利用提香机控制温度90℃,烘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鲜叶;(2)摊晾;(3)晒青;(4)杀青;(5)揉捻;(6)烘干。与传统绿茶加工方式相比,本发明突破传统绿茶加工,杀青之前只进行短时摊晾的工艺。晒青过程,鲜叶在光热作用下散失部分水分,叶质变柔软,适于后续摇青;杀青采用汽热杀青与微波补杀相结合,保证杀匀杀透,既可避免因杀青不足而出现青味,又可避免滚筒杀青容易过度而造成的焦糊味,更容易发挥茶叶本身形成的花香味。最终产品花香馥郁、持久,汤色杏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爽,解决了中低档绿茶香低味涩的难题,大幅提高了其感官品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小会
技术研发日:2017.12.08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