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有机绿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10124阅读:来源:国知局
茶叶受损和使得茶叶在输送网带的带宽方向均匀布置。通过进气管口向风箱25内通入热气流,热气流通过布料件的均勾分布使得输送网带的茶叶翻动失水,使得茶叶快速瞭干。第一、二气管20a、20b的设置是防止茶叶在第一网带上翻动时从网带的边部掉落以及增加茶叶的翻动效果,缩短茶叶晾干时间。第三喷气嘴形成的气流可以使得茶叶从输送网带上脱离,进入下一工序。如在输送网带的落料端设置第一输送带26,第一输送带26的上层带体呈U形,第一输送带26和输送网带交错布置,这样从输送网带上落下的茶叶落至第一输送带26内,由第一输送带26输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其他操作。
[0037]具体的操作为,如图9所示,布料件24包括布料板和布料板周边设置的围板243,布料板为一折形板体构成,折形板体的高度沿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折形板体的宽度沿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大,折形板体包括沿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板体241和第二板体242,第二板体242较低端的侧边设置成平齐的刀刃状,第二板体242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3?5°,第一板体24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5?8°,烫青输送管13的下端进料管口与第一板体241相对应布置,烫青输送管13下端出料管口 131的芯线与第一板体241的夹角为8?10°,烫青输送管13的下端出料管口 131设置成截面为椭球形的喇叭状(亦即下端出料管口 131设置成喇叭状且下端出料管口 131的截面为椭球形)。上述布料板可以使得茶叶沿输送网带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提高后续的茶叶晾干效果。上述角度的控制很有必要,其可以使得茶叶平顺的落至输送网带上,防止茶叶与输送网带撞击,使得茶叶卡在网孔内或者破碎,通过大量实验优化发现,采用上述角度进行实施,茶叶的破损率可降至0.8%以下,大大提高茶叶品质。布料件24通过连接件与机座相固接。
[0038]由于茶叶在烫青过程中,茶叶表面的杂质和农药残留物会溶在热水中,为了节能,一般热水和热气流是重复回收利用,因此,本发明采用如图10所示方案进行实施:集水槽23的出水口与粗滤装置1A相连接,粗滤装置1A的出水口与有机物去除装置1B相连接,有机物去除装置1B的出水口与加热器1C相连接,加热器1C的出水口与热水罐1D相连接,热水罐1D的出水口与热水管相连通连接;风箱的出气管接口与第一风机20A相连接,第一风机的出气口与除湿装置20B相连接,除湿装置20B的出气口与加热装置20C相连接,加热装置20C的出气口与第二风机20D相连接,第二风机20D的出气口与风箱的进气管接口相连接。粗滤装置1A可为一般的网过滤装置,用于去除一些较大的杂质,有机物去除装置1B主要是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农药残留物,可以是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或者其他常用的农药去除装置;加热器1C对热水进行加热,使得热水的水温满足茶叶烫青的需求,粗滤装置10A、有机物去除装置10B、加热器10C、热水罐10D、料斗之间通过栗体实现热水的输送。从而实现节能的基础上保证茶叶的连续烫青。除湿装置20B用于除去热气流中的水分,加热装置20C用于提高热气流的温度以满足茶叶晾干的需求。
[0039]所有的摊凉装置均可采用竹匾或竹筛构成。
[0040]采用上述设备生产绿茶的具体工艺为:
[0041]一种富砸绿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2]摊放:将采摘初展鲜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放置于摊放装置上进行摊放直至茶叶颜色开始转暗,摊放过程中翻动鲜叶;
[0043]烫青:将摊放后的茶叶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控制热水温度为95?98°C,烫青后将茶叶输送至晾干装置晾干;
[0044]—级杀青:晾干后将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内130?140°C—级杀青处理1.5?2min ;
[0045]摊凉:将一级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第一摊凉装置上,室温一级摊凉5?lOmin,使得茶叶复苏,发生非酶性化学反应,发展香型和香味;
[0046]二级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功率12KW(微波输出功率),二次杀青后将茶叶置于第二摊凉装置上室温二级摊凉5?8min进行复苏;
[0047]理条:二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一理条机中进行一级理条,一级理条的温度为50?60°C,时间2?2.5min,一级理条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三摊凉装置上进行三级摊凉,三级摊凉时间为5?8min,三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二理条机中进行二级理条,二级理条的温度为40?50°C,时间I?1.5min,二级理条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四摊凉装置上进行四级摊凉,四级摊凉时间为8?1min ;
[0048]烘干:四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一烘干装置中进行一级烘干,一级烘干的温度为100?105°C,一级烘干至茶叶含水率降为25%以下,一级烘干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五摊凉装置上进行五级摊凉,五级摊凉时间为20?25min,五级摊凉的初期通过喷洒装置向茶叶表面喷涂有机砸溶液至茶叶的含水率升为30?35%,五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二烘干中进行二级烘干处理,二级烘干处理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六摊凉装置上进行六级摊凉,六级摊凉时间为30?35min ;二级烘干处理为:先100?105°C烘干处理8?lOmin,然后85?90°C烘干至茶叶含水率降为5%以下;有机砸溶液的喷洒量以制得富砸茶叶中有机砸含量为0.23?0.25mg/kg作为控制依据,有机砸溶液为富砸酒母经蒸煮法去除酒精、异味后与蒸馏水配制得到;按照此方式处理后可避免因喷涂有机砸溶液对茶叶的香味、色泽和茶汤口感造成影响。
[0049]熟化:烘干后将茶叶置于冷藏室中I?3°C冷藏熟化I个月(冷藏熟化时尽量隔氧或将氧含量控制的很低);
[0050]提香:将冷藏熟化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内80?85°C提香30?35min,提香结束后冷却并真空包装。
[0051]上述工艺制取的绿茶,条形舒展匀整,色泽碧绿润亮,香型为栗香,香气浓郁,汤色碧绿明壳,茶汤醇厚鲜爽,富含有机砸,为保健绿茶中精品。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富砸有机绿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操作: 摊放:将采摘初展鲜叶放置于摊放装置上进行摊放直至茶叶颜色开始转暗,摊放过程中翻动鲜叶; 烫青:将摊放后的茶叶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控制热水温度为95?98°C,烫青后将茶叶输送至晾干装置晾干; 一级杀青:晾干后将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内130?140°C—级杀青处理1.5?2min ; 摊凉:将一级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第一摊凉装置上,室温一级摊凉5?1min ; 二级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二次杀青后将茶叶置于第二摊凉装置上室温二级摊凉5?Smi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