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加热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加热送风装置,已知如日本特开2009-136303号公报(以下记为专利文献I)所公开那样的如下装置在主体壳内设置有生成弱酸性薄雾(mist)的薄雾生成装置,从吹出口喷出弱酸性薄雾。在该专利文献I中,喷出对皮肤或毛发的作用温和的3. 5^6. OpH范围的弱酸性薄雾。这样,通过喷出弱酸性薄雾,能够使弱酸性薄雾所具有的功效有效地作用于毛发和头皮,从而能够获得收紧表皮(cuticle)来使毛发变得润泽的护发效果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喷出3. 5飞.OpH范围的酸性薄雾,但不能控制所喷出的酸性薄雾量。因此,担心会对因漂白或烫发等损伤的毛发、干燥的皮肤过量地施加酸性成分,导致促使由酸性成分引起的脱水反应,反而会损伤毛发或皮肤。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抑制对毛发或皮肤造成损伤的加热送风装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要点在于,具备送风流路,其被设置在外壳内,在两侧部具备吸入口和吹出口 ;送风部,其被配置在上述送风流路的上游侧,将空气从上述吸入口导入并从上述吹出口喷出;加热部,其被设置在上述送风部的下游侧,对送风进行加热;薄雾生成部,其生成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检测部,其检测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酸度;以及控制部,其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其中,上述控制部根据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来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流经上述薄雾生成部的电流来控制由该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薄雾生成部被设置在上述送风流路内,上述检测部被配置在上述薄雾生成部的下游侧。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送风流路具备支路,该支路从上述送风部的下游侧且上述加热部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上述加热部的送风,上述支路至少被供给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一部分,在该支路的下游侧设置有上述检测部。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送风部被驱动时使上述薄雾生成部驱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为规定值以下。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送风部被驱动时使上述薄雾生成部驱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固定。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送风部被驱动时使上述薄雾生成部驱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本发明的第八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加热送风装置还具备送风量切换单元,其对送风量进行切换;以及第二控制部,其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其中,当上述送风量切换单元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上述第二控制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本发明的第九特征的要点在于,上述加热送风装置还具备送风温度切换单元,其对送风温度进行切换;以及第二控制部,其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其中,当上述送风温度切换单元被驱动而送风温度下降时,上述第二控制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
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对由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进行控制的方法的时序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检测出的硝酸离子浓度与流经酸性薄雾生成部的电流的关系的图表。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对毛发施加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时的平均摩擦系数的变化的图表。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侧首1J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侧首1J视图。图7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对由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进行控制的方法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对由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进行控制的方法的时序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侧剖视图。图10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控制部对由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进行控制的方法的时序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侧剖视图。图12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控制部对由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进行控制的方法的时序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作为加热送风装置例示吹风机(hair drier)。此外,在以下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下面对这些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送风装置的吹风机I具备把持部Ia和主体部lb,该把持部Ia作为使用者用手握着的部分,该主体部Ib沿着与把持部Ia交叉的方向接合于把持部la。而且构成为在使用时,把持部Ia与主体部Ib呈现大致T字形或者大致L字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T字形)的外观。另外,从把持部Ia的突出端部引出电源线2。而且,把持部Ia分割为靠近主体部Ib侧的根部Ic以及前端部ld,该根部Ic与前端部Id通过连结部Ie以可转动的方式相连结。此外,前端部Id能够折叠至顺着主体部Ib的位置。吹风机I具备形成吹风机I的外壁的外壳3,该外壳3是将多个分割体接合而构成的。而且,在外壳3的内部形成有空腔,在该空腔内收容有各种电气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形成有从长度方向(图I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右侧)的入口开口(吸入口)4a至出口开口(喷出口)4b的送风流路4。即,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在两侧部具备入口开口(吸入口)4a和出口开口(喷出口)4b的送风流路4。·而且,在该送风流路4内的上游侧(靠近入口开口 4a的一侧)配置有送风部5,使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导入的空气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部5具备风扇51和电动机52,该风扇51被配置在送风流路4内的上游侧,该电动机52被配置在风扇51的下游侧,用于驱动风扇51。而且,对电动机52通电来驱动风扇51,当使风扇51旋转时,形成从外部经由入口开口 4a流入送风流路4内并经过该送风流路4内后从出口开口 4b排出到外部的气流(送风)。另外,在送风部5的下游侧(与送风部5相比更靠出口开口 4b的一侧)配置有对送风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当使该加热部6工作时,由送风部5形成的气流(送风)被加热而从出口开口 4b吹出暖风。作为该加热部6例如能够使用加热器,该加热器是通过将带状且波纹板状的电阻体沿着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周卷绕地配置而形成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送风流路4内收容有薄雾生成部10,该薄雾生成部10生成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生成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的薄雾生成部10设置在送风流路4内的送风部5与加热部6之间。作为该薄雾生成部10,能够使用静电雾化方式的装置。即,能够使用如下的装置通过对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的一对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来发生放电(电晕放电等),通过放电作用来生成含有硝酸离子的纳米级的非常细小的薄雾。另外,在送风流路4内收容有检测部11,该检测部11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11由导电性的物质构成,被配置在薄雾生成部10的下游侧。而且,通过检测部11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pH (酸度)。具体地说,在通过对吹风机I供电来使检测部11带正电的状态下,对该检测部11喷出薄雾。这样,通过薄雾喷到带正电的检测部11,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附着到检测部11上,从而检测部11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然后,根据检测部11的每单位时间的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量。此外,检测部11只要是导电性物质即可,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另外,检测部11的形状既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长方体形,还可以是椭圆形。另外,检测部11的配置位置并不限于出口开口(喷出口)4b的附近,也可以在送风流路4内的任意位置处配置检测部11。另外,在把持部Ia的侧面设置有按压式的电源开关7。当操作该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时,经由从把持部Ia的基端部延伸的电源线2对吹风机I进行供电,从而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进行驱动来使风扇51旋转,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取入到送风流路4内。另外,当接通电源时,加热部6发热,对从送风部5送来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空气变为暖风而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此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与空气一起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检测部11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量。然后,通过将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吹出的暖风吹到毛发上来使毛发干燥。并且,通过将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喷到毛发或皮肤上来使毛发或皮肤的状态成为酸度为3. 5^6. OpH的范围,使得毛发或皮肤(头皮、脸等)不受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持部Ia的外壳3的空腔部内设置有控制部8,该控制部8对送风部5、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该控制部8控制送风部5 (电动机52)启动和关闭的时刻和加热部6启动和关闭的时刻。另外,该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启动和关闭的时刻和检测部11启动和关闭的时刻。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后述的计时器81等电子部件被配置在与送风流路4划分开的空间即把持部Ia的空腔部内。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带电部9,该带电部9使使用者带有与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离子的电荷(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负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带电部9由暴露在把持部Ia的外表面的导电性树脂(导电部件)形成,通过导线与控制部8相连接。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喷出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因此,在持续使用吹风机I的情况下,硝酸离子的电荷(负电荷)蓄积于使用者,导致难以向使用者放出硝酸离子。然而,通过设置带电部9,能够使使用者带有与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离子的电荷相反极性(正极性)的电荷。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于薄雾生成部10所生成的离子的电荷蓄积于使用者而导致离子难以到达使用者的情况。另外,日常使用的洗发液、香皂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使毛发或皮肤的酸度处于
7.5 10. OpH的碱性范围,起到削弱构成毛发或皮肤的蛋白质的结合的作用。因此,如果使用普通的洗发液、香皂进行洗发等,则毛发或皮肤的酸度变为弱碱性。然而,通常,当酸度处于3. 5飞.OpH的范围内时,毛发或皮肤的状态为正常状态。因此,设计了如下一种吹风机通过向毛发或皮肤吹出对毛发或皮肤的作用温和的酸性薄雾(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使毛发或皮肤的状态恢复为更正常的状态。然而,如果不控制所喷出的酸性薄雾量,则担心会对因漂白或烫发等损伤的毛发、干燥的皮肤过量地施加酸性成分,促使由酸性成分引起的脱水反应,反而会损伤毛发或皮肤。在此,根据图4说明在对因漂白而损伤的毛发过量地施加酸性成分的情况下促使由酸性成分引起的脱水反应而反而损伤毛发的事例。图4是将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的浓度作为横轴并将毛发的平均摩擦系数作为纵轴的图表。在本次实验中,以O. 5mm的间隔排列30根漂白后的毛发来制成样品,在将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从相距IOcm的位置施加10秒后,测量样品的平均摩擦系数。此外,在本次实验中,测量施加了酸性薄雾的浓度为Omg/L (纯水)、7mg/L、8mg/L、9mg/L、10mg/L、llmg/L的薄雾时的各样品的平均摩擦系数。从相距3cm的位置持续生成酸性薄雾10分钟,以该酸性薄雾溶解于固定量的液体的量来表示酸性薄雾的浓度。另外,在25°C、50%RH的环境下进行测量,在平均摩擦系数的测量中使用了 KATO TECH(公司名)制造的摩擦感测试仪。通过观察图4可知,当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时,平均摩擦系数变得最低。一般,毛发的平均摩擦系数越低,该毛发的表皮的密合性的状态越好。因而,可知当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时,毛发的表皮的密合性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通过观察图4可知,无论是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以下的情况还是9mg/L以上的情况,随着酸性薄雾的浓度的下降或者上升,平均摩擦系数逐渐变大。即,可知在施加了酸性薄雾的浓度为7mg/L llmg/L中的某一浓度的薄雾的情况下,酸性薄雾的浓度9mg/L是最适于使毛发的表皮的密合性保持良好状态的值。根据该实验可知,在过量地施加了酸性成分的情况下,促使由酸性成分引起的脱水反应,反而会损伤毛发。 这样,当对毛发或皮肤过量地施加酸性成分时,担心促使由酸性成分引起的脱水反应,反而会损伤毛发或皮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当送风部5被驱动时,控制部8使薄雾生成部10驱动。然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为规定值以下。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pH(酸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固定。接着,根据图2的时序图来说明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首先,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时,经由未图示的插座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然后,通过使送风部5的风扇51旋转,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被取入到送风流路4内,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由加热部6加热得到的暖风。此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也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另外,当接通电源时,电流也流经检测部11,从而检测部11带正电。而且,薄雾中含有的酸性成分(硝酸离子)带负电,因此硝酸离子附着在带正电的检测部11上,检测部11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然后,根据检测部11的每单位时间的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量。例如,能够使用计时器81来每隔10秒对检测部11的电荷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根据与10秒前的检测部11的电荷量之差来求出硝酸离子的量。另外,从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几秒后起,开始通过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控制。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优选为10秒左右。
S卩,如图2的时序图所示,当将通过操作吹风机I的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的时刻设为TO秒时,在(T0+10)秒后开始控制薄雾生成部10。然后,在控制开始后,检测部11随时、优选的是以每三秒一次的程度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浓度。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另外,如图3所示,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与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因而,通过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规定值,能够使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以规定量(阈值)x0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之后(图2的Tl后),停止对检测部11供电。此外,也可以不停止对检测部11供电。在停止了·对检测部11的供电的情况下,附着在检测部11上的硝酸离子在供电停止后脱离检测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的时序图所示,当检测部11检测到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了规定量(阈值)x0时,使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逐渐减少,使得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逐渐减少。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成为规定量(阈值)x0的规定倍率y时(图2的Tl),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固定,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以规定量(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此时,停止对检测部11供电。最后,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切断电源(图2的T2)时,停止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以及薄雾生成部10供电。此外,在从相距3cm的位置持续生成酸性薄雾10分钟并以该酸性薄雾溶解于固定量的液体的量来表示酸性薄雾的浓度的情况下,期望规定量(阈值)x0是使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左右的浓度。具体地说,期望将规定量(阈值)xO设为30mg/L 40mg/L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36mg/L左右。此时,期望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设为5 μ A 15 μ A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8 μ A^lO μ A左右。而且,期望将规定倍率y设为3/Γ1/2,更为理想的是设为2/3左右。这样,通过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了吹风机I后的毛发的状态接近以下状态,即从相距IOcm的位置施加含有浓度为9mg/L的酸性成分的薄雾10秒后的毛发的状态。此外,在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提供的电力小的情况下,有时薄雾中含有的酸性成分不会超过规定值。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只要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超过规定量(阈值)XO的规定倍率I时进行控制使得酸度保持固定即可。如上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吹风机(加热送风装置)I的控制部8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在送风部5被驱动时使薄雾生成部10驱动,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为规定值XO以下。因此,能够抑制过量地喷出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其结果,能够喷出含有适合发质或肤质的量的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从而能够抑制损伤毛发或皮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11被配置在薄雾生成部10的下游侧,因此能够通过检测部11更为准确地检测实际附着在毛发或皮肤上的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在规定值xO以下的范围内固定。因此,能够更为可靠地抑制过量地喷出含有硝酸尚子(酸性成分)的薄雾。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IA基本上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即,吹风机IA具备送风流路4,该送风流路4被设置在外壳3内,在两侧部具备入口开口(吸入口)4a和出口开口(喷出口)4b。而且,在送风流路4的上游侧配置有送风部5,该送风部5将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导入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在送风部5的下游侧设置有对送风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并且,在送风流路4内设置有薄雾生成部10和检测部11,该薄雾生成部10生成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该检测部11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而且,在把持部Ia的外壳3的空腔部内设置有控制部8,该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控制部8进行图2的时序图所示的控制。即,控制部8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当送风部5被驱动时,控制部8使薄雾生成部10驱动。然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为规定值以下。然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固定。在此,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I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吹风机IA的送风流路4具备支路4c,该支路4c从送风部5的下游侧且加热部6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而且,支路4c至少被供给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一部分,在该支路4c的下游侧设置有检测部11。具体地说,通过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设置分隔板3a,来形成送风流路4和支路4c,该送风流路4被供给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该支路4c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此外,也可以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以包围加热部6的方式设置内筒,来形成支路4c。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根据本变形例,送风流路4具备支路4c,该支路4c从送风部5的下游侧且加热部6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而且,支路4c至少被供给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一部分,在该支路4c的下游侧设置有检测部11。其结果,能够不受流经送风流路4的主干的风的影响而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量,从而能够通过检测部11更为准确地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量。(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IB基本上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大致相同的结构。即,吹风机IB具备送风流路4,该送风流路4设置在外壳3内,在两侧部具备入口开口(吸入口)4a和出口开口(喷出口)4b。而且,在送风流路4的上游侧配置有送风部5,该送风部5将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导入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在送风部5的下游侧设置有对送风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并且,在送风流路4内设置有薄雾生成部10和检测部11,该薄雾生成部10生成 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该检测部11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而且,在把持部Ia的外壳3的空腔部内设置有控制部8,该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并且,送风流路4具备支路4c,该支路4c从送风部5的下游侧且加热部6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具体地说,通过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设置分隔板3a,来形成送风流路4和支路4c,该送风流路4被供给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该支路4c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此外,也可以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以包围加热部6的方式设置内筒,来形成支路4c。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控制部8进行图2的时序图所示的控制。即,控制部8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当送风部5被驱动时,控制部8使薄雾生成部10驱动。然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为规定值以下。然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固定。在此,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I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薄雾生成部10被配置在支路4c内。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吹风机I相同的结构。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根据图7的时序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通过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通过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即,控制部8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当送风部5被驱动时,控制部8使薄雾生成部10驱动。然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为规定值以下。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接着,根据图7的时序图来说明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首先,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时,经由未图示的插座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然后,通过使送风部5的风扇51旋·转,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被取入到送风流路4内,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由加热部6加热得到的暖风。此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也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另外,当接通电源时,电流也流经检测部11,从而检测部11带正电。而且,薄雾中含有的酸性成分(硝酸离子)带负电,因此硝酸离子附着在带正电的检测部11上,检测部11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然后,根据检测部11的每单位时间的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量。例如,能够使用计时器81来每隔10秒对检测部11的电荷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根据与10秒前的检测部11的电荷量之差来求出硝酸离子的量。另外,从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几秒后起,开始通过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控制。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优选为10秒左右。即,如图7的时序图所示,当将通过操作吹风机I的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的时刻设为TO秒时,在(T0+10)秒后开始控制薄雾生成部10。然后,在控制开始后,检测部11随时、优选的是以每三秒一次的程度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浓度。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进行控制,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在规定值xO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具体地说,通过以使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在规定值AO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的方式进行控制,使得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在规定值xO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在规定值xO的规定倍率y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具体地说,如图7的时序图所示,当检测部11检测到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了规定量(阈值)x0时,使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逐渐减少,使得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逐渐减少。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成为规定量(阈值)x0的规定倍率y时(图7的Tl),以使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在规定值AO的规定倍率y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的方式进行控制,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在规定量(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最后,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切断电源(图7的T2)时,停止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此外,在从相距3cm的位置持续生成酸性薄雾10分钟并以该酸性薄雾溶解于固定量的液体的量来表示酸性薄雾的浓度的情况下,期望规定量(阈值)x0是使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左右的浓度。具体地说,期望将规定量(阈值)xO设为30mg/L 40mg/L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36mg/L左右。此时,期望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设为5 μ A 15 μ A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8 μ A^lO μ A左右。而且,期望将规定倍率y设为3/Γ1/2,更为理想的是设为2/3左右。
这样,通过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了吹风机I后的毛发的状态接近以下状态,即从相距IOcm的位置施加含有浓度为9mg/L的酸性成分的薄雾10秒后的毛发的状态。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控制,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即,当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值(阈值)时,之后,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控制,使得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在不超过阈值的规定倍率的范围内附有强弱地生成薄雾。其结果,能够抑制硝酸离子(酸性成分)仅局部附着在一部分毛发上。此外,作为以附有强弱地生成薄雾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方法,除了图7所示的方法之外,还可考虑将波形控制为正弦波状。另外,还可考虑将波形控制为脉冲状。另外,还可考虑控制为逐渐衰减的波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还能够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示的吹风机IAUB0(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吹风机I相同的结构。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根据图8的时序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通过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通过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仅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即,控制部8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当送风部5被驱动时,控制部8使薄雾生成部10驱动。然后,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为规定值以下。接着,根据图8的时序图来说明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首先,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时,经由未图示的插座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然后,通过使送风部5的风扇51旋转,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被取入到送风流路4内,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由加热部6加热得到的暖风。此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也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另外,当接通电源时,电流也流经检测部11,从而检测部11带正电。而且,薄雾中含有的酸性成分(硝酸离子)带负电,因此硝酸离子附着在带正电的检测部11上,检测部11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然后,根据检测部11的每单位时间的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量。例如,能够使用计时器81来每隔10秒对检测部11的电荷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根据与10秒前的检测部11的电荷量之差来求出硝酸离子的量。另外,从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几秒后起,开始通过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控制。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优选为10秒 左右。S卩,如图8的时序图所示,当将通过操作吹风机I的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的时刻设为TO秒时,在(T0+10)秒后开始控制薄雾生成部10。然后,在控制开始后,检测部11随时、优选的是以每三秒一次的程度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浓度。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进行控制,使得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在规定值xO以下的范围内变化。S卩,如图8的时序图所示,当检测部11检测到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使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在规定的电流AO以下的范围内变化,使得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在规定值xO以下的范围内变化。最后,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切断电源(图8的T2)时,停止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此外,在从相距3cm的位置持续生成酸性薄雾10分钟并以该酸性薄雾溶解于固定量的液体的量来表示酸性薄雾的浓度的情况下,期望规定量(阈值)x0是使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左右的浓度。具体地说,期望将规定量(阈值)xO设为30mg/L 40mg/L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36mg/L左右。此时,期望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设为5 μ A 15 μ A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8 μ A 10 μ A左右。这样,通过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了吹风机I后的毛发的状态接近以下状态,即从相距IOcm的位置施加含有浓度为9mg/L的酸性成分的薄雾10秒后的毛发的状态。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还能够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示的吹风机IAUB0(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C基本上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大致相同的结构。即,如图9所示,吹风机IC具备送风流路4,该送风流路4被设置在外壳3内,在两侧部具备入口开口(吸入口)4a和出口开口(喷出口)4b。而且,在送风流路4的上游侧配置有送风部5,该送风部5将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导入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在送风部5的下游侧设置有对送风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并且,在送风流路4内设置有薄雾生成部10和检测部11,该薄雾生成部10生成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该检测部11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而且,在把持部Ia的外壳3的空腔部内设置有控制部8,该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并且,送风流路4具备支路4c,该支路4c从送风部5的下游侧且加热部6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具体地说,通过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设置分隔板3a,来形成送风流路4和支路4c,该送风流路4被供给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该支路4c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 风。此外,也可以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以包围加热部6的方式设置内筒,来形成支路4c。而且,薄雾生成部10被配置在支路4c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也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任一种控制方法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在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C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吹风机IC具有对送风量进行切换的送风量切换单元12。送风量切换单元12形成在把持部Ia的电源开关7的上部,通过导线与控制部8相连接。而且,能够将送风量切换为两个级别。并且,吹风机IC具有第二控制部,当送风量切换单元12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该第二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兼作第二控制部。此外,还可以与控制部8分开地设置第二控制部。在这种情况下,送风量切换单元12通过导线连接于与控制部8分开地设置的第二控制部。接着,根据图10的时序图来说明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首先,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时,经由未图示的插座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提供电力(例如1200W的电力)。然后,通过使送风部5的风扇51旋转,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被取入到送风流路4内,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由加热部6加热得到的暖风。此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也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此外,在提供了 1200W的电力的情况下,吹出I. 3m2/分钟的风。另外,当接通电源时,电流也流经检测部11,从而检测部11带正电。而且,薄雾中含有的酸性成分(硝酸离子)带负电,因此硝酸离子附着在带正电的检测部11上,检测部11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然后,根据检测部11的每单位时间的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量。例如,能够使用计时器81来每隔10秒对检测部11的电荷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根据与10秒前的检测部11的电荷量之差来求出硝酸离子的量。另外,从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几秒后起,开始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优选为15秒左右。S卩,如图10的时序图所示,当将通过操作吹风机IC的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的时刻设为TO秒时,在(T0+15)秒后开始控制薄雾生成部10。此外,还能够如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将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设为10秒左右。然后,在控制开始后,检测部11随时、优选的是以每三秒一次的程度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浓度。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规定值,来使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此外,在从相距3cm的位置持续生成酸性薄雾10分钟并以该酸性薄雾溶解于固定量的液体的量来表示酸性薄雾的浓度的情况下,期望规定量(阈值)x0是使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左右的浓度。具体地说,期望将规定量(阈值)xO设为30mg/L 40mg/L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36mg/L左右。此时,期望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设为5 μ A 15 μ A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8 μ A^lO μ A左右。而且,期望将规定倍率y设为3/Γ1/2,更为理想的是设为2/3左右。在图10中,例示了规定倍率y为3/4的情况(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3/4A0)。这样,通过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了吹风机IC之后的毛发的状态接近如下状态,即从相距IOcm的位置施加含有浓度为9mg/L的酸性成分的薄雾10秒后的毛发的状态。然后,当在吹风机IC的使用过程中操作送风量切换单元12来切换送风量时,提供600W的电力(图10的Tl),从而吹出O. 75m2/分钟的风。此时,控制部8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使得仅生成电力为1200W时的薄雾的1/2的酸性薄雾。即,控制部8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3/8A0。这样,当送风量切换单元12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作为第二控制部的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然后,在再次操作送风量切换单元12来提供1200W的电力的情况下(图10的T2)吹出I. 3m2/分钟的风。在这种情况下,由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也成为原来的状态。S卩,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 (在图10中为3/4)保持固定(使得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为3/4A0)。最后,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切断电源(图10的T3)时,停止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以及薄雾生成部10供电。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送风量切换单元12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吹风机(加热送风装置)IC的控制部(第二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gp,控制部(第二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成为与送风量相应的生成量。这样,当送风量下降时,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由此能够抑制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以高浓度的状态喷出并附着在毛发上。其结果,能够与送风量的增减无关地喷出含有适合发质或肤质的量的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从而能够抑制损伤毛发或皮肤。此外,在图10中,作为通常情况下由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的控制,例示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但还能够将通常情况下由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的控制设为上述第二、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控制还能够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示的吹风机1、1A。(第五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D基本上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大致相同的结构。即,如图11所示,吹风机ID具备送风流路4,该送风流路4被设置在外壳3内,在两侧部具备入口开口(吸入口)4a和出口开口(喷出口)4b。而且,在送风流路4的上游侧配置有送风部5,该送风部5将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导入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在送风部5的下游侧设置有对送风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并且,在送风流路4内设置有薄雾生成部10和检测部11,该薄雾生成部10生成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该检测部11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而且,在把持部Ia的外壳3的空腔部内设置有控制部8,该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并且,送风流路4具备支路4c,该支路4c从送风部5的下游侧且加热部6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具体地说,通过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设置分隔板3a,来形成送风流路4和支路4c,该送风流路4被供给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该支路4c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此外,也可以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以包围加热部6的方式设置内筒,来形成支路4c。而且,薄雾生成部10被配置在支路4c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也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任一种控制方法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在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D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吹风机ID具有对送风温度进行切换的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形成在把持部Ia的电源开关7的上部,通过导线与控制部8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加热部6的启动和关闭进行切换,能够将送风温度切换为两个级别。并且,吹风机ID具有第二控制部,当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被驱动而送风温度下降时,该第二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兼作第二控制部。此外,还可以与控制部8分开地设置第二控制部。在这种情况下,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通过导线连接于与控制部8分开地设置的第二控制部。接着,根据图12的时序图来说明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首先,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时,经由未图示的插座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提供电力(例如1200W的电力)。然后,通过使送风部5的风扇51旋转,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被取入到送风流路4内,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由加热部6加热得到的暖风。此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也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此外,当在30°C的环境下相距15cm左右的距离进行测量时,送风温度大约为120°C。另外,当接通电源时,电流也流经检测部11,从而检测部11带正电。而且,薄雾中含有的酸性成分(硝酸离子)带负电,因此硝酸离子附着在带正电的检测部11上,检测部11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然后,根据检测部11的每单位时间的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薄雾中含 有的硝酸离子的量。例如,能够使用计时器81来每隔10秒对检测部11的电荷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根据与10秒前的检测部11的电荷量之差来求出硝酸离子的量。另外,从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几秒后起,开始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优选为15秒左右。S卩,如图12的时序图所示,当将通过操作吹风机ID的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的时刻设为TO秒时,在(T0+15)秒后开始控制薄雾生成部10。此外,还能够如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将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设为10秒左右。然后,在控制开始后,检测部11随时、优选的是以每三秒一次的程度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浓度。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规定值,来使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此外,在从相距3cm的位置持续生成酸性薄雾10分钟并以该酸性薄雾溶解于固定量的液体的量来表示酸性薄雾的浓度的情况下,期望规定量(阈值)x0是使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左右的浓度。具体地说,期望将规定量(阈值)xO设为30mg/L 40mg/L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36mg/L左右。此时,期望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设为5 μ A 15 μ A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8 μ A^lO μ A左右。而且,期望将规定倍率y设为3/Γ1/2,更为理想的是设为2/3左右。在图12中,例示了规定倍率y为3/4的情况(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3/4A0)。这样,通过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了吹风机ID后的毛发的状态接近如下状态,即从相距IOcm的位置施加含有浓度为9mg/L的酸性成分的薄雾10秒后的毛发的状态。然后,当在吹风机ID的使用过程中操作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来切换送风温度时,停止对加热部6供电(图12的Tl)。这样,如果停止对加热部6供电,则当在30°C的环境下相距15cm左右的距离进行测量时,送风温度从大约120°C下降至大约30°C,从而吹出大约30°C的风。
此时,控制部8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使得仅生成对加热部6供电时的薄雾的1/2的酸性薄雾。即,控制部8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3/8A0。这样,当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被驱动而送风温度下降时,作为第二控制部的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然后,在再次操作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来对加热部6供电的情况下(图12的T2),吹出大约120°C的风。在这种情况下,由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也成为原来的状态。S卩,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 (在图12中为3/4)保持固定(使得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为3/4A0)。最后,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切断电源(图12的T3)时,停止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以及薄雾生成部10供电。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相同 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被驱动而送风温度下降时,作为第二控制部的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另外,对毛发吹大约30°C左右的冷风时,通过冷风来收紧表皮,酸性成分难以进入毛发。因此,当对毛发吹30°C左右的冷风时,如果供给含有与吹大约120°C左右的暖风时相同量的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则导致会供给含有对于毛发来说过量的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然而,如本实施方式,当送风温度下降时,只要控制薄雾生成部10以使薄雾生成量下降,就能够抑制对毛发喷出含有过量的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其结果,能够与送风温度的高低无关地喷出含有适合发质或肤质的量的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毛发或皮肤的损伤。此外,在图12中,作为通常情况下由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的控制,例示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但还能够将通常情况下由控制部8对薄雾生成部10进行的控制设为上述第二、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控制还能够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示的吹风机1、1A。(第六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E基本上具有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即,如图13所示,吹风机IE具备送风流路4,该送风流路4被设置在外壳3内,在两侧部具备入口开口(吸入口)4a和出口开口(喷出口)4b。而且,在送风流路4的上游侧配置有送风部5,该送风部5将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4a导入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在送风部5的下游侧设置有对送风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并且,在送风流路4内设置有薄雾生成部10和检测部11,该薄雾生成部10生成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薄雾,该检测部11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而且,在把持部Ia的外壳3的空腔部内设置有控制部8,该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并且,送风流路4具备支路4c,该支路4c从送风部5的下游侧且加热部6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具体地说,通过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设置分隔板3a,来形成送风流路4和支路4c,该送风流路4被供给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该支路4c被供给不经由加热部6的送风。此外,也可以在主体部Ib的外壳3的内部以包围加热部6的方式设置内筒,来形成支路4c。而且,薄雾生成部10被配置在支路4c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也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的浓度)来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具体地说,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任一种控制方法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生成量进行控制。 在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IE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吹风机IE不仅具有对送风量进行切换的送风量切换单元12,还具有对送风温度进行切换的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送风量切换单元12和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形成在把持部Ia的电源开关7的上部,通过导线与控制部8相连接。而且,能够将送风量和送风温度分别切换为两个级别。并且,吹风机IE具有第二控制部,当送风量切换单元12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该第二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兼作第二控制部。此外,还可以与控制部8分开地设置第二控制部。接着,对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的控制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与通过启动和关闭加热部6所引起的送风温度的变化相比,消耗电力的变化(送风量的变化)对毛发或皮肤带来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0的时序图进行控制。具体如下。首先,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时,经由未图示的插座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提供电力(例如1200W的电力)。然后,通过使送风部5的风扇51旋转,空气从入口开口(吸入口 ) 4a被取入到送风流路4内,并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由加热部6加热得到的暖风。此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也从出口开口(喷出口)4b喷出。此外,当提供1200W的电力时,吹出I. 3m2/分钟的风。另外,当在30°C的环境下相距15cm左右的距离进行测量时,送风温度大约为120。。。然后,当接通电源时,电流也流经检测部11,从而检测部11带正电。而且,薄雾中含有的酸性成分(硝酸离子)带负电,因此硝酸离子附着在带正电的检测部11上,检测部11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然后,根据检测部11的每单位时间的电荷量的变化来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量。例如,能够使用计时器81来每隔10秒对检测部11的电荷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根据与10秒前的检测部11的电荷量之差来求出硝酸离子的量。另外,从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薄雾生成部10以及检测部11供电几秒后起,开始通过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优选为15秒左右。S卩,如图10的时序图所示,当将通过操作吹风机IE的电源开关7来接通电源的时刻设为TO秒时,在(T0+15)秒后开始控制薄雾生成部10。此外,还能够如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将开始控制之前的时间设为10秒左右。然后,在控制开始后,检测部11随时、优选的是以每三秒一次的程度检测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浓度。然后,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0时,控制部8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规定值,来使检测出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保持固定。此外,在从相距3cm的位置持续生成酸性薄雾10分钟并以该酸性薄雾溶解于固定量的液体的量来表示酸性薄雾的浓度的情况下,期望规定量(阈值)x0是使酸性薄雾的浓度为9mg/L左右的浓度。具体地说,期望将规定量(阈值)xO设为30mg/L 40mg/L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36mg/L左右。此时,期望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设为5 μ A 15 μ A 左右,更为理想的是设为8 μ A^lO μ A左右。而且,期望将规定倍率y设为3/Γ1/2,更为理想的是设为2/3左右。在图10中,例示了规定倍率y为3/4的情况(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3/4A0)。这样,通过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了吹风机IE后的毛发的状态接近如下状态,即从相距IOcm的位置施加含有浓度为9mg/L的酸性成分的薄雾10秒后的毛发的状态。然后,当在吹风机IE的使用过程中操作送风量切换单元12来切换送风量、并且操作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来切换送风温度时,提供600W的电力,并且停止对加热部6供电(图10的Tl),从而吹出O. 75m2/分钟的大约30°C的风。此时,控制部8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使得仅生成电力为1200W时的薄雾的1/2的酸性薄雾。即,控制部8将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控制为3/8A0。这样,当送风量切换单元12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作为第二控制部的控制部8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然后,在再次操作送风量切换单元12来提供1200W的电力、并且再次操作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来对加热部6供电的情况下(图10的T2),吹出I. 3m2/分钟的大约120°C的风。在这种情况下,由控制部8进行的控制也成为原来的状态。即,当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酸度(硝酸离子浓度)达到规定量(阈值)xO时,控制部8对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量进行控制,使得含有硝酸离子的薄雾的硝酸离子浓度以阈值xO的规定倍率y (在图10中为3/4)保持固定(使得流经薄雾生成部10的电流A为3/4A0)。最后,当操作按压式电源开关7来切断电源(图10的T3)时,停止对送风部5的电动机52、加热部6以及薄雾生成部10供电。此外,如上所述,与通过启动和关闭加热部6所引起的送风温度的变化相比,消耗电力的变化(送风量的变化)对毛发或皮肤带来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提供1200W的电力来吹出I. 3m2/分钟的风的状态下停止对加热部6供电而吹出大约30°C的冷风的情况下,也吹出I. 3m2/分钟的风,因此通过控制部8进行普通的控制(图10中的TO至T1、T2至T3的控制)。另外,在对加热部6供电来吹出大约120°C的暖风的状态下提供600W的电力而吹出O. 75m2/分钟的风的情况下,吹出O. 75m2/分钟的风,因此通过控制部8进行控制使得仅生成电力为1200W时的薄雾的1/2的酸性薄雾(图10中的Tl至T2的控制)。这样,当送风量切换单元12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控制部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此外,也可以设为不仅在送风量切换单元12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在送风温度切换单元13被驱动而送风温度下降时,第二控制部也控制薄雾生成部10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四、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控制也能够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示的吹风机1、1A。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静电雾化方式的装置来作为薄雾生成部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从文丘里(Venturi)管喷出含有硝酸离子(酸性成分)的液体的文丘里方式的装置。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检测薄雾中含有的硝酸离子的浓度来进行控制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检测其它成分来预测被雾化的酸性成分的量并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在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的生成方式是静电雾化方式且电极为Pt、Zn等的情况下,所放出的Pt、Zn等的量与酸性成分的量之间大致存在比例关系。另外,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仅进行薄雾生成部的控制的情况,但也可以组合风量、热量的控制。另外,在上述第四和第六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送风量切换单元将送风量切换为两个级别的情况,但也可以设为送风量切换单元能够将送风量切换为三个级别以上。另外,在上述第五和第六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送风温度切换单元将送风温度切换为两个级别的情况,但也可以设为送风温度切换单元能够将送风温度切换为三个级别以上。另外,也能够适当变更送风流路、送风部、加热部、其它细节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送风流路,其被设置在外壳内,在两侧部具备吸入口和吹出口 ; 送风部,其被配置在上述送风流路的上游侧,将空气从上述吸入口导入并从上述吹出口喷出; 加热部,其被设置在上述送风部的下游侧,对送风进行加热; 薄雾生成部,其生成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 检测部,其检测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酸度;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 其中,上述控制部根据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来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流经上述薄雾生成部的电流来控制由该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雾生成部被设置在上述送风流路内,上述检测部被配置在上述薄雾生成部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流路具备支路,该支路从上述送风部的下游侧且上述加热部的上游侧分支出,被供给不经由上述加热部的送风, 上述支路至少被供给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一部分,在该支路的下游侧设置有上述检测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送风部被驱动时使上述薄雾生成部驱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为规定值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送风部被驱动时使上述薄雾生成部驱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送风部被驱动时使上述薄雾生成部驱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在规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反复增减。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送风装置还具备 送风量切换单元,其对送风量进行切换;以及 第二控制部,其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 其中,当上述送风量切换单元被驱动而送风量下降时,上述第二控制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送风装置还具备 送风温度切换单元,其对送风温度进行切换;以及第二控制部,其控制由上述薄雾生成部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 其中,当上述送风温度切换单元被驱动而送风温度下降时,上述第二控制部控制上述薄雾生成部使得薄雾生成量下降。
全文摘要
加热送风装置(1)具备送风流路(4),其被设置在外壳(3)内,在两侧部具备吸入口(4a)和吹出口(4b);送风部(5),其被配置在送风流路(4)的上游侧,将空气从吸入口(4a)导入并从吹出口(4b)喷出;以及加热部(6),其被设置在送风部(5)的下游侧,对送风进行加热。加热送风装置(1)还具备薄雾生成部(10),其生成含有酸性成分的薄雾;检测部(11),其检测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酸度;以及控制部(8),其控制由薄雾生成部(10)生成的薄雾的生成量。而且,控制部(8)根据由检测部(11)检测出的薄雾的酸度来控制薄雾生成部(10)的薄雾的生成量。
文档编号A45D20/10GK102960933SQ2012102476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依田香子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