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5112阅读:2030来源:国知局
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包括:防陷底板,所述防陷底板为鞋板状;尼龙护带,所述尼龙护带设置在所述防陷底板上,在所述尼龙护带上设有绳孔;以及尼龙绑绳,所述尼龙绑绳穿插与所述绳孔内。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材料简单,易于获取、组装及放置;装置底面大,利于在滩涂泥泞地行走,灵活便捷,节省体力;防陷辅助棍有助于将半陷于泥地的装置拔出,具有双重防陷保障作用。
【专利说明】滩涂行走防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穿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滩涂泥地行走防止足部陷入泥地的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滩涂是水陆交界的地带,该地带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大量的甲壳类、软体类和鱼类等,吸引了众多渔民采捕水产品,同时也吸引众多赶海的游客踏上该地带享受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及美景。然而,滩涂的底质往往为松软的泥沙质,泥沙具有较强的黏性。人们立足于滩涂上,足部常易于陷入其中,并且强大的吸力能让人寸步难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足部陷入滩涂的滩涂行走防陷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包括:防陷底板,所述防陷底板为鞋板状;尼龙护带,所述尼龙护带设置在所述防陷底板上,在所述尼龙护带上设有绳孔;以及尼龙绑绳,所述尼龙绑绳穿插与所述绳孔内。
[0005]优选的,在所述防陷底板上还是设有防陷辅助棍,所述防陷辅助棍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防陷底板上。
[0006]优选的,所述防陷底板为梯状体木块,上底面长35厘米、宽15厘米,下底面长40厘米、宽20厘米,底板厚度5厘米。
[0007]优选的,所述尼龙护带的数量为两个。
[0008]优选的,所述绳孔的数量为24个,扎4根所述尼龙绑绳。
[0009]优选的,所述防陷辅助棍为圆柱形木棍,直径5厘米,高为10厘米。
[0010]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材料简单,易于获取、组装及放置;装置底面大,利于在滩涂泥泞地行走,灵活便捷,节省体力;防陷辅助棍有助于将半陷于泥地的装置拔出,具有双重防陷保障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13]1-防陷底板 2-尼龙护带 3-尼龙绑绳
[0014]4-防陷辅助棍 5-绳孔6-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由防陷底板1、尼龙护带2、尼龙绑绳3和防陷辅助棍4组成。尼龙护带2上有绳孔5供尼龙绑绳3绑扎,尼龙护带2由铆钉6固定于防陷底板1,防陷辅助棍4有助于将半陷于泥地的装置拔出,由螺钉固定于防陷底板I前端形成一个鞋板状装置。
[0017]防陷底板I为梯状体木块,上底面长35厘米、宽15厘米,下底面长40厘米、宽20厘米,底板厚度5厘米。
[0018]尼龙护带2分前护带和后护带,尼龙护带2上共具24个绳孔5,扎4根尼龙绑绳3,尼龙护带2由8个铆钉6固定于防陷底板I。
[0019]防陷辅助棍4为圆柱形木棍,直径5厘米,高为10厘米,由螺钉固定于防线底板I前端。
[0020]本实用新型滩涂行走防陷装置材料简单,易于获取、组装及放置;装置底面大,利于在滩涂泥泞地行走,灵活便捷,节省体力;防陷辅助棍有助于将半陷于泥地的装置拔出,具有双重防陷保障作用。
[0021]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陷底板,所述防陷底板为鞋板状; 尼龙护带,所述尼龙护带设置在所述防陷底板上,在所述尼龙护带上设有绳孔;以及 尼龙绑绳,所述尼龙绑绳穿插与所述绳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陷底板上还是设有防陷辅助棍,所述防陷辅助棍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防陷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陷底板为梯状体木块,上底面长35厘米、宽15厘米,下底面长40厘米、宽20厘米,底板厚度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护带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孔的数量为24个,扎4根所述尼龙绑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行走防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陷辅助棍为圆柱形木棍,直径5厘米,高为10厘米。
【文档编号】A43B3/00GK203986313SQ20142031750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吴祖立, 周为峰, 伍玉梅, 张胜茂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