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特别是以多种天然药物为原料配制的制剂。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发达国家中糖尿病是第四大致人死亡的疾病,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有2亿多人,中国有2千万以上。糖尿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威胁越来越大。对糖尿病的治疗,医学界开始探索手术治疗的可能性,而现实的方法还是使用药物治疗。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划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种类型。前者称为Ⅰ型糖尿病,必须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后者称为Ⅱ型糖尿病,其治疗可以不使用胰岛素。
古今中外的医学家创造了大量治疗糖尿病有效的药物,但至今尚无一种能够根本治愈。多数治疗药物是在用药期间可以使过高的血糖降下来,尿糖减少或者转阴,但对患者全身功能状况的改善无明显作用,停药后病情复发。按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属于“治标不治本”。一些药物还容易产生耐药性,一名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达一定时间之后就必须更换药物品种,才能维持疗效。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无毒副作用、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全身功能状况、具有远期疗效的药物更是临床医疗所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Ⅱ型糖尿病有肯定疗效,特别是能改善患者全身机能状况,远期疗效较好的药物。同时它还具有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按本发明,以何首乌为主要原料药,配以多种其它天然药物,用比较简便的方法配制成方便使用的剂型,可以较满意地解决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任务。
以下对本发明药物的组分和其重量构成,以及制剂方法作出说明。
一.药物组成本发明药物制药所用的原料药包括(用量百分比),何首乌12-16%生黄耆12-16%乌梅肉6-9%天花粉6-9%山芋肉7-11% 炙黄精6-9% 红人参2-3%五味子3-6%细生地6-9% 麦冬3-6%蛤蚧7-10% 玉竹3-5%葛根3-5%以上组分为普遍适用于Ⅱ型糖尿病的通用方,或称基本方、主方。
二.制剂方法按以上组分,本发明药物可以按通常的方法制成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型冲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其中优选为散剂,称“首乌降糖散”。它是将组分中各药分别研细末,过80-100目筛,弃去药渣(损耗率不超过5%),得药物粉末即成。
三.在以上主方的基础上,原料药增加黄连和寒水石两药,则特别适用于伴有低热、脉数、颜面潮红等中医“热象”的患者。
所加黄连的量为上述主方药物总重量的10-12%;所加寒水石的量为上述主方药物总量的17-20%。
其中的黄连研细末,过80-100目筛,弃去药渣(损耗率不超过5%),得药物粉末,与主方各药所得粉末混合均匀备用。
将其中的寒水石武火水煎1-3次,总煎煮时间为2-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合并浓缩,得膏状物。将所有药粉加入到寒水石膏中,混合均匀,干燥后再研为细粉。该药粉可以作散剂服用,也可以装胶囊,还可以水泛为丸。
本发明药物以何首乌为主药(君药),配以其它十多种药物,构成“君、臣佐、使”有机结合,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健脾益肾功能,对治疗Ⅱ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使用方法简单,费用低。本发明与本人的另两件发明——“一种治疗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的药物”、“抗衰壮阳滋膏”共同组成“首乌大造系列”,用于抗衰老和老年多发病,具有回生济世之功,保命延年之妙。
本发明药物配方在中医典籍中未有记载。经对中国专利文献检索,在PIC“A61K”类中,组分中含有“何首乌”成分的专利(专利申请)共254件。其中以治疗糖尿病为用途的配方没有与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药相同或非常相近的药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制备首乌降糖散称取炙何首乌300克生黄耆300克乌梅肉150克天花粉150克山芋肉200克 炙黄精150克红人参50克 五味子100克细生地150克 麦冬100克 蛤蚧180克 玉竹90克葛根90克以上各药分别研细末,过80-100目筛,弃去药渣(损耗率不超过5%),得药物粉末即成。
实施例2 制备特别适用于表征“热象”的糖尿病患者的水丸称取炙何首乌300克生黄耆300克乌梅肉150克天花粉150克山芋肉200克 炙黄精150克红人参50克 五味子100克细生地150克 麦冬100克 蛤蚧180克 玉竹90克葛根90克 黄连220克 寒水石380克将上述除寒水石之外的各药分别研细末,过80-100目筛,弃去药渣(损耗率不超过5%),得药物粉末混合均匀备用。
将寒水石武火水煎2小时,过滤,浓缩,得膏状物。将备用药粉加入到寒水石膏中,混合均匀,烘干后再研为细粉,水泛为小水丸。每50克药粉约制水丸500粒加减10粒。成人患者每次服用3-5克,每日2-3次。每疗程三个月。服本药期间可停服一切中西降糖药。
多家医疗单位于1972年至1998年期间,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360例,疗效显著。
所选病人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空腹血糖高于140mg%;②尿糖阳性;③未用过胰岛素;④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该360例病人中,男性260例,女性100例;50岁以上者250人,最大78岁,49岁以下者110人,最小34岁;病程最短者5个月,最长15年,平均病程6年。
治疗方法为,患者每次服用首乌降糖散5克,每日3次,三个月为一疗程。服本药期间停服一切中西降糖药物,配合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科学睡眠。
疗效按以下标准判断显效——①临床症状消失;②空腹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内;③尿糖转阴。
有效——①临床症状消失②空腹血糖下降60mg%以上;③尿糖控制在(+)。
无效——用药两个疗程以上,①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②空腹血糖仍在异常范围内;③尿糖在(++)以上。
治疗结果,在360例患者中,显效80例,占22.2%;有效230例,占63.8%;无效50例,占13.8%;总有效率为86.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药所用的原料药包括(用量百分比),何首乌12-16%生黄耆12-16%乌梅肉6-9%天花粉6-9%山芋肉7-11% 炙黄精6-9% 红人参2-3%五味子3-6%细生地6-9% 麦冬3-6%蛤蚧7-10% 玉竹3-5%葛根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药所用的原料药还包括,相当于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总量10-12%的黄连、相当于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总量17-20%的寒水石。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分中除寒水石之外的各药分别研细末,与寒水石煎膏混合干燥后再研为细粉,制成散剂、胶囊剂、水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它是以何首乌为主,配以生黄耆、乌梅肉、天花粉、山芋肉、炙黄精、红人参、五味子、细生地、麦冬、蛤蚧、玉竹、葛根等,制成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型冲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其中优选为散剂。还可以在组分中增加黄连,与以上各药共研细末;增加寒水石,制成煎膏,与药粉混合干燥后再研为粉,制成散剂、胶囊剂或水丸,特别适用于伴有“热象”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文档编号A61P3/00GK1306830SQ0010042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日
发明者俞贵, 俞静升, 谷越秀 申请人:谷越秀, 俞贵